特朗普新政

搜索文档
贵金属日评-20250807
建信期货· 2025-08-07 09:46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贸易政策不确定性、美联储降息预期和特朗普新政引发的避险需求支撑金价,但美国贸易逆差收窄、服务业PMI高于荣枯分界线以及财政扩张法案落地与通胀压力回升抑制金价上涨,短期内伦敦黄金将在3120 - 3500美元/盎司区间震荡整固后或再次上涨 [4][6] - 建议投资者持多头思维以中低仓位参与交易,空头思维交易者可关注“多黄金空白银”套利机会 [4][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贵金属行情及展望 日内行情 - 特朗普关税威胁、美联储新理事提名和降息预期支撑金价,但美国贸易逆差收窄和服务业PMI数据支撑美元指数,削弱黄金避险需求,伦敦金价在3345 - 3390美元/盎司区间运行 [4] - 对美联储重启降息进程的憧憬推动全球股市和工业商品偏强运行,伦敦金银比值小幅回落至89.2 [4] - 建议投资者持多头思维,依托上涨趋势线以中低仓位参与交易 [4] 中线行情 - 4月下旬至今伦敦黄金在3100 - 3500美元/盎司宽幅震荡,国际贸易形势降温、财政扩张法案削弱黄金需求,但特朗普新政不确定性和地缘政治风险支撑金价 [6] - 6月投机资金涌入白银铂金市场,金银比值回落至4月前水平 [6] - 国际贸易货币体系重组和储备分散化需求支撑黄金长周期牛市,经济增长疲软与央行降息预期支撑中周期牛市,但金价波动性增强,三季度关注财政扩张法案和通胀压力对降息时点的影响 [6] - 预计短期内伦敦黄金在3120 - 3500美元/盎司区间震荡整固,建议投资者持多头思路以中低仓位参与交易,空头思维交易者可关注“多黄金空白银”套利机会 [6] 国内贵金属行情 |合约|前收盘价|最高价|最低价|收盘价|涨跌幅%|持仓量|增仓量| | ---- | ---- | ---- | ---- | ---- | ---- | ---- | ---- | |上海金指|784.16|787.42|784.30|785.36|0.15%|433,180|-4596| |上海银指|9,093|9,217|9,113|9,199|1.17%|789,871|5633| |黄金T+D|779.92|781.70|775.17|779.63|-0.04%|216,324|7234| |白银T+D|9,052|9,168|9,045|9,150|1.08%|3,470,566|27222| [5] 主要宏观事件/数据 - 美国6月贸易逆差收窄16.0%至602亿美元,对华贸易逆差下降约三分之一至95亿美元,为2004年2月以来最低;7月服务业企业活动基本持平,就业趋弱,投入成本涨幅近三年最大 [18] - 特朗普将在周末前确定美联储理事人选,下任美联储主席人选缩至四人,财政部长贝森特被排除 [18] - 美国将对药品进口征“小额关税”并提高税率,下周左右宣布对半导体和芯片征税,未来24小时大幅提高自印度进口商品关税 [18]
投资级中资美元债信用利差走势的分析
搜狐财经· 2025-06-23 10:50
中资美元债市场发展历程 - 1986-2009年为起步摸索阶段,共发行322只中资美元债,合计758.33亿美元,发行主体以金融机构为主 [4] - 2010-2014年缓慢发展阶段,共发行680只中资美元债,合计2516.83亿美元,房地产企业逐渐成为重要发行力量 [5] - 2015-2017年快速发展阶段,三年累计发行1121只债券,融资总额4615.4亿美元,2017年发行规模达2317亿美元创历史次高 [6][7] - 2018-2021年波动发展阶段,房地产企业取代金融企业成为第一大发行主体,2019年发行金额2363亿美元为历史峰值 [8] - 2022年至今停滞调整阶段,2022年发行量1214亿美元,2023年降至724亿美元,2024年小幅回升至950亿美元 [9] 投资级中资美元债市场现状 - 截至2024年底中资美元债存续金额6757亿美元,其中投资级债券存量2323亿美元,占比34% [10] - 存续债券中金融企业占比29%(1967亿美元),地产企业占比25%(1709亿美元),城投企业占比10%(674亿美元) [10] - 当前投资级中资美元债信用利差从2015年200bps收窄至72bps,处于历史2.1%分位数 [20] 信用利差关键影响因素 - 中国经济运行情况:经济增长改善企业经营环境,信用利差缩窄 [12] - 人民币汇率:贬值增加企业还本付息压力,导致利差走阔 [13] - 人民币对美元掉期点:点数上升(如-2000至-1800)会推动利差收窄 [14] - 美国股市:表现强劲时投资者风险偏好提升,利差收窄 [15] - 美国市场利率:降息周期初期可能导致利差阶段性走阔 [16] - 信用违约风险:违约事件增加会推高利差 [17] - 中资美元债供给:投资级债券供给增加可能带动流动性提升,利差收窄 [18] 量化模型与预测 - 逐步回归模型显示:中国5年期CDS价格、人民币掉期点、道琼斯指数等6个变量对利差影响显著,模型调整R²达0.861 [22][23] - 模型表达式为:Y=1.274+0.301*CDS价格-0.743*掉期点-0.588*道指-0.44*联邦利率-0.287*美债收益率+0.167*违约量 [23] - 预测2025年信用利差将继续收窄,12月预计降至83.29bps [28]
跟着财政做配置
2025-06-02 23:44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国家 - 行业:金融行业、石油行业、黄金行业 [5][9] - 国家:美国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美国财政现状 - 核心观点:美国财政赤字严峻,政府杠杆率高,高利率加剧财政压力 [2][3] - 论据:2024 年赤字率达 6.4%,为次贷危机后次高;政府杠杆率高达 112%,仅次于日本;美联储加息后利率仍处高位,2024 年净利息支付较 2019 年增长 130%以上,付息超国防开支 [2][3][6] 特朗普新政财政政策 - 核心观点:特朗普新政核心是减税和削减开支以应对财政压力 [2][4] - 论据: - 减税:延长个税减免、下调企业所得税等,预计每年减少财政收入约 1000 亿美元;通过关税加征和减少金融行业优惠政策部分弥补 [2][5] - 削减开支:冻结补贴、精简机构、减少对外援助;撤销拜登时期补贴政策,预计节省约 1500 亿美元;精简机构裁员 10%节省约 400 亿美元;减少对外援助节省约 700 亿美元 [5][8] “弗格森时刻”影响 - 核心观点:“弗格森时刻”预示美国霸权地位削弱 [2][7] - 论据:美国债务利息支出超过国防开支,财政状况不稳,可能导致大国霸权削弱 [2][7] 美国未来削减支出措施 - 核心观点:未来可能通过改革政府结构等方式削减支出,但面临困难 [10] - 论据:改革政府结构可节省约 400 亿美元;社会福利是强制性支出难削减,大幅削减拨款需国会磋商且共和党内部有分歧 [10] 美国降息周期及资产价格影响 - 核心观点:美国降息周期未结束,影响美债利率、美元指数和黄金价格 [11] - 论据:特朗普政府寻求更快降息,美联储预计推进货币宽松政策,导致美债利率降低、美元指数走弱;中长期赤字和债务规模提升可能推升美债收益率中枢;黄金价格与美国赤字率正相关,金价易升难降 [11]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美国联邦财政收入中个人所得税占比接近 50%,企业所得税约占 8%,关税在整体财政收入中比重不到 2% [5] - 美国政府支出中强制性支出规模大且难更改,国债利息支付和国防开支各占 12%左右,非国防开支仅占 14%左右 [6] - 特朗普政府出售联邦财产包括铁路公司、邮政服务、空中交通管制系统、闲置建筑物、石油储备和黄金储备,黄金储备市场价值估计为 7000 亿美元 [9]
美联储年内第三次降息
泽平宏观· 2024-12-19 23:41
美联储12月议息会议决议 - 美联储宣布降息25个基点,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下调至4.25%-4.5%,符合市场预期[2] - 美联储主席发表鹰派言论,官员意见分化,克利夫兰联储主席反对降息,认为劳动力市场存在风险[2] - 美股、黄金跳水,美债、美元表现强势:道指跌2.58%,标普500跌2.95%,纳指跌3.56%,COMEX黄金跌2.34%,白银跌3.61%,10年期美债收益率涨12个基点至4.523%,美元指数涨1.23%[3] FOMC四大要点 - 强调降息"幅度和时间",美联储将根据数据、前景和风险平衡做出降息决定[4] - 通胀预期抬升,特朗普新政可能引发再通胀,制约降息路径和空间[4] - 2025年仍有50个基点降息空间,点阵图显示10位官员支持累计降息50个基点[4] - 美联储上调2025年GDP预测至2.1%,核心PCE预期为2.8%,失业率预测下调至4.3%[6] 美国经济软着陆轨迹 - 三季度GDP环比折年率为2.8%,个人消费支出环比增长3.5%,私人投资增长1.1%[7] - 劳动力市场反弹,11月新增非农就业22.7万人,失业率升至4.2%,永久性失业人数达189.3万人[7] - 11月CPI同比2.7%,核心CPI同比3.3%,能源价格环比降1.7%,住房价格同比上涨4.1%[11] - 11月零售销售总额环比增长0.7%,汽车及线上零售分别增长2.8%和1.8%[13] - 制造业PMI为49.7%,连续五个月收缩,建筑投资和住宅投资环比分别下降4.7%和5.1%[14] 特朗普2.0政策影响 - 特朗普政策主张可能推高通胀,包括减税、加征关税和打击非法移民[17] - 计划对中国进口产品加征10%关税,对加拿大、墨西哥产品加征25%关税[17] - 中美贸易摩擦本质是霸权国家对新兴大国的战略遏制,中国需推动改革开放和拼经济[18] - 建议中国推出3万亿住房银行收储商品房,2-3万亿生育补贴,全面放开一线城市限购[18] - 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作,推动产业转移和国际产能合作[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