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市场发展

搜索文档
暑期档票房近120亿 国产动画创新高
环球网· 2025-09-02 10:48
暑期档票房表现 - 2025年暑期档总票房达119.66亿元 超越2024年同期的116.43亿元 [1] - 观影人次攀升至3.21亿 显示市场复苏势头强劲 [1] - 单日票房连续40余天破亿元 大盘票房连续三周环比上涨 [4] 国产电影市场表现 - 票房前六名中五部为国产片 包括《南京照相馆》《浪浪山小妖怪》《捕风追影》《长安的荔枝》《罗小黑战记2》 [3] - 历史剧情片《南京照相馆》以28.9亿元票房成为档期冠军 [3] - 多部影片豆瓣评分高于8分 高分影片数量较往年明显增长 [3] 动画电影突破 - 《浪浪山小妖怪》上映两周刷新中国影史二维动画票房最高纪录 [3] - 《罗小黑战记2》实现口碑与票房双丰收 [3] - 二维动画成功与春节档三维动画《哪吒之魔童闹海》154.46亿元票房纪录形成呼应 [3] 行业发展趋势 - 电影市场呈现题材多元化和受众精细化趋势 [4] - 行业正朝着精细化、差异化和多元化方向迈进 [4] - 暑期档良好表现为全年票房冲击500亿元目标奠定基础 [4]
暑期档票房超去年:国产片票房占比七成,上海连续三年获得票房冠军
第一财经· 2025-09-01 23:15
暑期档票房表现 - 2025年暑期档总票房达119.66亿元,同比增长2.76%,观影人次3.21亿,同比增长12.75% [3] - 国产影片票房占比76.21%,凸显本土创作活力 [3] - 档期内19部影片票房破亿,全年累计票房(含预售)超393亿元 [6] - 暑期档连续39天单日大盘破亿(7月18日至8月25日) [6] 头部影片及类型表现 - 票房前五影片:《南京照相馆》28.9亿、《浪浪山小妖怪》14.55亿、《捕风追影》8.79亿、《长安的荔枝》6.78亿、《侏罗纪世界:重生》5.67亿 [5] - 仅两部影片票房破10亿(数量与去年持平),但5-10亿腰部影片数量同比增加 [6] - 动画电影表现突出:《浪浪山小妖怪》打破中国影史二维动画票房纪录,《南京照相馆》打破暑期档历史片票房纪录 [6][13] - 亲子观众比例提升带动平均观影年龄持续上涨,涨幅为历年最大 [13] 地域票房分布 - 广东省票房15.99亿(占比13.4%),江苏省票房12.16亿(占比10.2%),TOP10省份合计票房79.05亿(占比66.1%) [8] - 上海连续三年居城市票房榜首(7.54亿,占比6.3%),北京、深圳、广州、成都紧随其后 [7][10][11] - 25城票房破亿,江浙沪及华南地区票房增幅突出,广州、苏州、南京排名同比提升 [7][9][11] - 好莱坞大片及《戏台》在一线城市表现强劲,带动一线城市票房占比回升至近五年最高 [7] 用户行为变化 - 单人观影比例连续三年上涨且涨幅最大,双人购票比例为近五年最低(因头部影片社交属性较弱) [7] - 新用户年龄层较过往五年更年长:《南京照相馆》拉新占比近30%,《罗小黑战记2》和《名侦探柯南:独眼的残像》吸引年轻新观众 [7] - 《戏台》带来最年长新用户,《聊斋:兰若寺》带来最年轻新用户 [7] 行业政策与趋势 - 国家电影局表态将适度减少美国影片进口数量,优化供给结构以孵化本土优质内容 [14] - 好莱坞电影在中国市场面临票房与口碑双重挑战,国产电影质量逐年上升 [14] - 行业需聚焦内容创作多元化,满足分众化、理性化观影需求,挖掘IP衍生价值 [14][15]
猫眼研究院发布《2025暑期档数据洞察》:观影人次同比上涨 多元亮点助力市场平稳发展
证券日报网· 2025-09-01 16:40
行业整体表现 - 2025年暑期档总票房119.66亿元 同比增长2.76% 总观影人次3.21亿 同比上涨12.75% 为近五年暑期档总观影人次第二高 [1] - 平均票价37.2元 为近五年倒数第二低 平均上座率为近五年第二高 主要受发行结算价下调及电影消费券惠民补贴活动影响 [1] - 档期呈现"前半程平淡 后半程发力"特征 中腰部影片获得更多机会 IP衍生品市场火热拓宽了非票收入增长空间 [1] 影片结构特征 - 档期内两部影片票房超10亿元 数量与去年持平 5-10亿元腰部影片数量同比增加 票房过亿元影片数量减少 [2] - 国产片贡献率小幅高于去年 进口片连续两年回暖且占比趋于稳定 TOP3影片分走档期近半成票房 马太效应较2023年更严重 [2] - 上映影片数量众多且类型多元 满足不同圈层需求 冠军《南京照相馆》通过点映积累口碑 以28.9亿元领跑 [4] 用户行为变化 - 单人观影比例连续三年上涨且今年涨幅最大 双人购票比例为近五年最低 因头部影片社交属性较弱 [2] - 亲子观众比例提升带动平均观影年龄持续上涨 因多部动画电影表现出色 [2] - 新用户较过往五年更年长 《南京照相馆》拉新占比近三成 《罗小黑战记2》和《名侦探柯南:独眼的残像》年轻新观众占比高 [2] 区域市场表现 - 一线城市票房占比回升至近五年最高 受好莱坞大片及《戏台》强劲表现带动 [3] - 华东地区票房较去年上涨 受《南京照相馆》和《浪浪山小妖怪》两部头部影片带动 [3] - 东北地区票房占比下滑 因缺少大体量喜剧电影 [3] 重点影片分析 - 动画电影《浪浪山小妖怪》票房14.55亿元 打破中国影史二维动画票房纪录 验证"先验证短片 后孵化长片"模式的可行性 [4] - 进口片冠军《侏罗纪世界:重生》票房5.67亿元 显示优质IP对内地市场仍具较强吸引力 [4] - 《罗小黑战记2》《F1:狂飙飞车》《戏台》等TOP10影片在细分受众基础上均有亮眼表现 [4] 行业发展趋势 - 动画电影类型表现突出 继《哪吒之魔童闹海》后进一步提振市场信心 [5] - 《戏台》带来"银发观影"增长空间 IP深度开发与衍生价值挖掘成为重要发展方向 [5] - 行业需聚焦内容创作 用多元化优质内容满足精细化 分众化 理性化的观众需求 [5]
比五一档“倒退十年”更可怕的,是年轻人正在抛弃电影?
36氪· 2025-05-07 20:29
票房表现 - 2025年五一档总票房7.47亿,仅为2024年15.28亿的48%,创8年新低 [1][2] - 日均票房1.49亿,低于2015年水平,银幕数从2015年3.4万增至2025年7.9万背景下更显颓势 [3] - 横向对比:2021年16.73亿为近年峰值,2022年因特殊原因仅2.97亿 [3] 观众结构变化 - 24岁以下观众占比从2021年38.4%骤降至2025年17%,20岁以下观众下滑42%至2.9% [5] - 30岁以上观众占比持续提升,40岁+群体增长显著 [7] - 单人观影比例从2021年25%升至2025年34%,单均购票张数从1.93降至1.82 [7] 影片质量与市场反馈 - 档期头部影片《雷霆特攻队》一二线城市票房占比74.7%,男性观众偏好明显,单人观影率达49% [9] - 《水饺皇后》《大风杀》等豆瓣评分超7分但票房不佳,《大风杀》预计总票房不足6000万 [10][12][18] - 宫崎骏老片《幽灵公主》引进成本低且利润稳定,豆瓣8.5+评分为票房保障 [20][21] 行业创作趋势 - 成功影片需叠加强情绪/强类型/强阵容等要素,如《误杀》《流浪地球》系列 [12] - 港片导演邱礼涛、刘伟强因稳定产出6分+类型片受市场青睐 [23] - 女性题材电影如《热辣滚烫》展现商业潜力,倪妮等女演员未被充分开发 [24] - 中小成本影片(2000-6000万制作)在1-2亿票房区间具备可行性 [25] 市场展望 - 暑期档成为行业复苏关键窗口,需通过差异化定档与宣发策略刺激需求 [26] - 电影同质化严重导致观众试错成本高,需缩短制作周期捕捉社会热点 [22]
五一档电影票房破5亿元!马丽新片领跑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03 20:25
2025年五一档票房数据 - 截至5月3日18:40,2025年五一档(5月1日-5月5日)总票房突破5亿元,达5000.157万元 [1][3] - 总出票1261.01万张,场次219.68万场,平均票价39.6元 [3] - 票房前三影片:《水饺皇后》12301.84万元(占比24.6%),《猎金·游戏》8525.37万元(17.0%),《幽灵公主》4877.55万元(9.8%)[6] 重点影片表现 - 《水饺皇后》预测总票房超4亿元,有望成为档期冠军,由马丽、惠英红主演,中国电影、猫眼娱乐、阿里影业参与出品 [7][8] - 《猎金·游戏》聚焦金融题材,猫眼娱乐参与出品 [8] - 《雷霆特攻队》由中国电影旗下公司参与发行 [9] 行业整体表现 - 2025年一季度电影市场总票房243.87亿元,同比增长49.08% [9] - 观影人次5.20亿人,同比增长43.07%,平均票价46.9元(+4.21%)[9] - 春节档(1月28日-2月4日)票房95.1亿元,观影人次1.87亿人,创纪录 [9] 上市公司业绩 - 光线传媒(《哪吒2》出品方)一季度营收29.75亿元(+177.87%),净利润20.16亿元(+374.79%)[10] - 幸福蓝海一季度归母净利润7053.01万元(+694.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