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猎金·游戏》
icon
搜索文档
5月份电影总票房突破15亿元 已有52部影片锁定暑期档
证券日报· 2025-05-30 00:07
5月电影市场表现 - 5月总票房达15.38亿元,同比下滑48%(去年同期29.49亿元)[1] - 票房前三影片为《水饺皇后》《猎金·游戏》《人生开门红》[1] - 五一档票房仅7.5亿元,同比减少51%(去年同期15.28亿元)[1] - 好莱坞引进片《美国队长4》《白雪公主》《雷霆特攻队》票房表现低迷,面临"1亿元保卫战"[1] - 迪士尼《星际宝贝史迪奇》中国票房未破1亿元,与北美市场反差显著[1] 端午档及《碟中谍8》前景 - 端午档新片预售票房达3543.7万元,《碟中谍8》以1865.5万元领跑[1] - 《碟中谍8》预售票房高于前作,IP粉丝基础庞大且系列终章效应或助推票房[2] - 灯塔预测《碟中谍8》中国票房或达5亿元[3] 暑期档竞争格局 - 52部影片定档暑期档(6月1日-8月31日),含10部动画电影[3] - 上市公司参与动画电影出品:万达电影、猫眼娱乐、中文在线联合出品《新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4》,中国儒意、阿里影业等参与《聊斋:兰若寺》,上海电影合作《浪浪山小妖怪》[3] - 皮克斯动画《地球特派员》为引进片重要竞争者[3] - 国产片《长安的荔枝》《731》社交媒体热度高,或成爆款[3] 行业观察与策略 - 专家指出进口片需创新及情感共鸣以吸引国内观众[1] - 暑期档需平衡学生群体多元需求,避免类型扎堆,加强IP挖掘与内容创新[3]
电影要走出“像”的困扰(锐见)
人民日报· 2025-05-13 06:21
电影行业创作同质化问题 - 电影行业面临创作同质化困境,表现为影片之间高度相似,导致观众难以区分和记忆[1] - 类型片存在固有相似性,但优秀作品需在相似框架中融入30%-40%创新元素以脱颖而出[1] - 漫威超级英雄系列近年市场表现下滑,主因是过度依赖固定配方导致观众审美疲劳[1] 艺术电影创作困境 - "作者电影"概念被滥用,部分艺术电影为追求差异化反而形成新的同质化模式[2] - 创作者常被与影史大师类比,导致个性化表达被标签化消解[2] - 行业存在"为不像而不像"的极端倾向,反而限制真正创新[2] 经典传承与创新平衡 - 成龙动作片对巴斯特·基顿默片的致敬展现传承中创新的可能性[2] - 姜文《一步之遥》开篇既复刻《教父》经典场景又注入个人风格[2] - 邵艺辉作品延续上世纪上海文华公司风格但保持当代性[2] 近期电影创新实践 - 《大风杀》融合刑侦与西部类型,角色塑造借鉴诺兰《黑暗骑士》但保留导演个人风格[3] - 《猎金·游戏》创新尝试导致剧情碎片化,人物关系缺乏交织[3] - 《人生开门红》突破常规喜剧模式但现实与幻想元素割裂[3] 创作本质回归 - 电影创作源头应来自现实生活而非其他作品,需反映时代社会本质[4] - 创作者需培养全方位能力(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实现艺术个性表达[4] - 观众真正需求是通过电影感受理想化美感,兼具熟悉感与惊喜感[4]
劳模刘德华,怎么总监制烂片?
36氪· 2025-05-12 19:20
2024年五一档电影市场表现 - 总票房7.47亿元,同比倒退至2015年水平(2015年约6.33亿元)[1] - 票房结构呈现"头部空缺(5亿+影片为零)、中部稀缺(1-5亿影片占主导)、尾部扎堆(3000万-1亿影片密集)"特征[1] - 类型片质量下滑:喜剧片社会讽刺性削弱,票价过高抑制消费频次,观众偏好转向《哪吒2》等头部作品[1] 重点影片票房数据 - 《未路狂花钱》以7.81亿元票房居首,场均人次40[1] - 《九龙城寨之围城》6.86亿元紧随其后,场均人次41[1] - 《维和防暴队》5.11亿元位列第三,场均人次41[1] - 动画电影《间谍过家家代号:白》与《哈尔的移动城堡》分别收获2.93亿/1.67亿元[1] 刘德华监制电影商业模式分析 - 投资策略:聚焦港式类型片(动作/犯罪)与文艺片双线布局,前者主打商业回报,后者侧重以小博大[10] - 合作模式:长期绑定邱礼涛等香港导演,近年作品豆瓣评分集中于5-7分区间[9][16] - 制作特点:注重表演细节(如《潜行》动作设计)与视觉呈现(《危机航线》灯光调度),但剧本质量存硬伤[13][27] 行业制作问题暴露 - 导演能力局限:合作导演多由技术岗转型,存在"重噱头轻质量"倾向,如关智耀《潜行》豆瓣5分[16] - 剧本系统性缺陷:金融题材《猎金·游戏》出现专业常识错误,商战情节儿戏化[31] - 演员适配度不足:跨代际演员搭配(如《危机航线》刘德华/张子枫父女线)导致观众出戏[20] 电影产业深层矛盾 - 市场供需失衡:粗制滥造内容挤占优质作品空间,观众对"刘德华监制"品牌信任度下滑[15][38] - 创作惯性固化:行业依赖套路化生产(如《怒火蔓延》复制《怒火·重案》模式),缺乏创新动力[36] - 投资回报压力:即使口碑作品如《人潮汹涌》也需通过长线放映实现票房逆转(最终7.62亿)[4]
传媒行业周报:国内两款AI应用月活破亿,AIAgent加速落地
国元证券· 2025-05-11 10:2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推荐|维持 [9]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4月两款中国AI应用月活破亿,国内原生AI应用用户活跃数量全球领先;25Q1中国游戏市场规模同比增长,出海进程持续推进;2025年五一档电影票房表现平淡 [2][3][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行情回顾 - 2025.5.3 - 2025.5.9传媒行业(申万)上涨1.40%,排名第24,同期沪深300涨2.00%等;细分板块除影视外普涨,游戏II涨1.82%,广告营销涨2.21%,影视院线跌1.76%等 [13] - 个股方面,传媒(申万)行业宝通科技等表现较优,*ST天择等跌幅居前;恒生科技成分股腾讯控股和阿里巴巴 - W表现较好 [20] 行业重点数据 AI应用数据 - 2025年4月两款中国AI应用月活破亿,ChatGPT月活5.46亿居首,阿里夸克和字节豆包分列2、3名,月活分别为1.49亿和1.07亿 [24] - MiniMax旗下Talkie AI月活达3489万,环比增长4.70% [24] 游戏数据 - 25Q1中国游戏市场总规模857.04亿元,同比增长17.99%;移动游戏市场规模636.26亿元,同比增长20.29%;自主研发游戏海外收入48.05亿美元,同比增长17.92% [40] - 五一期间成熟游戏表现亮眼,《王者荣耀》等成5月8日畅销榜前3名;未来一周有7款新游上线 [47][49] 电影数据 - 2025年五一档总票房7.47亿元,同比下降51.11%,观影人次1889.17万,同比下降50.03%,人均票价39.54元,较去年降0.87元 [50] - 《水饺皇后》等为档期票房前三,未来一周有11部影片待映 [51][53] 行业重点事件及公告 - 快手上线“喵记多”App试水AI笔记赛道 [55] - DeepSeek开源Prover - V2强推理模型 [55] - 阿里发布Qwen2.5 - Omni - 3B模型 [55] - OpenAI约30亿美元收购AI编程创企WindSurf [55] - Kimi长思考模型API正式发布 [55] - DeepMind发布Gemini 2.5 Pro (I/O edition) [56] - 清华、星动纪元开源首个AIGC机器人大模型 [56] - Mistral发布Medium3大模型 [56] - ChatGPT推出深度研究功能 [56] - 腾讯混元视频生成工具全新开源 [56] - 网易公布520游戏发布会多款产品信息 [56]
这部股票题材电影火了!主演刘德华坦言“不会炒股”!
券商中国· 2025-05-11 07:35
电影票房表现 - 五一档电影《猎金·游戏》票房达1.69亿元 [1] 电影内容与角色设定 - 电影以股票市场为主题 刘德华饰演金融大师张托德 角色设定为业界最强"预言家" [4] - 刘德华戏外坦言对股票一无所知 从未投资股票 收入主要用于储蓄和影视投资 [5] 刘德华影视投资业务 - 2003年创立映艺控股有限公司 业务涵盖电影电视制作发行 音乐制作 艺人管理等多元化领域 [6] - 旗下映艺娱乐有限公司专注电影投资制作发行 代表作品包括《九一神鵰侠侣》《阿虎》等 [6] - 全球发行网络拥有及代理近40部影片发行权 包括《江湖》《香港制造》等获奖作品 [6] - 2006年推出"亚洲新星导"计划 发掘新锐导演 其中《疯狂的石头》成为品牌电影 [6] - 2011年出品《桃姐》获威尼斯影展 香港电影金像奖等多项大奖 创香港电影辉煌纪录 [7]
这部股票题材电影火了!主演刘德华坦言“不会炒股”!
证券时报· 2025-05-10 22:42
电影《猎金·游戏》相关内容 - 电影以股票市场为主题 知名演员刘德华饰演金融大师张托德 在电影中被塑造为业界最强"预言家" [2] - 刘德华在路演中坦言戏外对股票一无所知 从未买过股票 家中经济大权由太太管理 [2] - 刘德华收入分配为部分储蓄 部分用于投资拍戏 [2] 映艺控股有限公司业务概况 - 公司成立于2003年 由刘德华创立 由专业团队管理 [4] - 业务范围包括电影电视制作发行 音乐制作出版 艺人管理 广告制作 舞台剧及文化项目 [4] - 经营国际歌影迷会 从事知识产权相关业务 [4] 映艺娱乐有限公司影视投资成果 - 公司专注于电影投资制作发行 曾制作《九一神鵰侠侣》《阿虎》《全职杀手》《爱君如梦》等经典影片 [5] - 全球发行方面拥有及代理近40部影片发行权 包括《江湖》《香港制造》《去年烟花特别多》等 [5] - 2006年推出"亚洲新星导"高清电影计划 推出《疯狂的石头》《得闲饮茶》等作品 其中《疯狂的石头》成为品牌电影 [5] - 2011年参与出品《桃姐》 该片在第68届威尼斯影展获奖 并在第31届香港电影金像奖包揽最佳电影 最佳导演 最佳男主角 最佳女主角四项大奖 [5]
这部股票题材电影火了!主演刘德华坦言“不会炒股”!
证券时报· 2025-05-10 22:34
电影票房表现 - 五一档电影《猎金·游戏》截至5月10日票房达1.69亿元 [1] 电影内容与演员背景 - 《猎金·游戏》以股票市场为主题,刘德华饰演金融大师张托德,角色设定为"预言家"形象 [3] - 刘德华戏外坦言不参与股票投资,收入分配为储蓄与影视投资 [3] 影视投资业务布局 - 刘德华2003年创立映艺控股有限公司,业务涵盖电影制作发行、音乐制作、艺人管理等多元化领域 [5] - 旗下映艺娱乐有限公司专注电影投资制作,代表作包括《九一神鵰侠侣》《阿虎》等,并代理近40部影片全球发行权 [5] - 2006年启动"亚洲新星导"计划,推出《疯狂的石头》等新导演作品,其中《疯狂的石头》形成品牌效应 [5] 影视作品成就 - 2011年出品电影《桃姐》获威尼斯影展最佳女主角、香港金像奖最佳电影等多项大奖,创香港电影里程碑 [6]
电影市场这样,电影人全责
36氪· 2025-05-09 11:40
电影市场现状 - 五一档票房同比缩水五成 倒退至2017年水平 仅两部新片破亿 多部电影票房不及上映3个月的《哪吒之魔童闹海》[3][5] - 行业连续经历暑期档 中秋档 国庆档票房遇冷 今年除《哪吒2》外普遍表现不佳 反映内容质量问题是核心症结[5] - 香港导演作品集体过时 邱礼涛三部新片配备刘德华等顶级演员但最高票房仅1亿 徐克 林超贤作品春节档垫底[6] 内容创作问题 - 香港导演技法陈旧 《水饺皇后》将大女主创业故事拍成流水账式企业宣传片 未能挖掘人物勇气 决断等当代共鸣点[8][11] - 短视频题材处理轻浮 《人生开门红》拼凑喜剧 悬疑 社会现实元素 对直播乱象批判流于表面 未能触及网红真实困境[16][18] - 哭片类型失效 韩延豆瓣8分作品《我们一起摇太阳》仅收2亿 残障题材《不说话的爱》等新片市场哑火[19] 行业转型趋势 - 郑保瑞回归香港地域性题材后作品人文感提升 《九龙城寨之围城》内地票房近7亿 成近期最卖座港片[11][13] - 邱礼涛《拆弹专家2》因融入香港社会思考获口碑票房双收 证实商业片需结合创作者真实表达[13] - 动画领域《哪吒之魔童闹海》百亿票房带动备案激增 《奶龙》《喜羊羊》新作及马伯庸IP改编项目涌现[21] 未来项目储备 - 头部导演转向续集开发 韩寒备案《飞驰人生3》 宁浩筹备《疯狂的外星人2》 陈思诚回归悬疑赛道[21] - 暑期档较创新项目包括马伯庸IP《长安的荔枝》剧影联动 抗日题材《731》《东极岛》等非传统二战故事[23] - 行业预计经历两年阵痛期 市场将持续两极分化 少数口碑超预期影片占据大部分票房份额[23]
比五一档“倒退十年”更可怕的,是年轻人正在抛弃电影?
36氪· 2025-05-07 20:29
票房表现 - 2025年五一档总票房7.47亿,仅为2024年15.28亿的48%,创8年新低 [1][2] - 日均票房1.49亿,低于2015年水平,银幕数从2015年3.4万增至2025年7.9万背景下更显颓势 [3] - 横向对比:2021年16.73亿为近年峰值,2022年因特殊原因仅2.97亿 [3] 观众结构变化 - 24岁以下观众占比从2021年38.4%骤降至2025年17%,20岁以下观众下滑42%至2.9% [5] - 30岁以上观众占比持续提升,40岁+群体增长显著 [7] - 单人观影比例从2021年25%升至2025年34%,单均购票张数从1.93降至1.82 [7] 影片质量与市场反馈 - 档期头部影片《雷霆特攻队》一二线城市票房占比74.7%,男性观众偏好明显,单人观影率达49% [9] - 《水饺皇后》《大风杀》等豆瓣评分超7分但票房不佳,《大风杀》预计总票房不足6000万 [10][12][18] - 宫崎骏老片《幽灵公主》引进成本低且利润稳定,豆瓣8.5+评分为票房保障 [20][21] 行业创作趋势 - 成功影片需叠加强情绪/强类型/强阵容等要素,如《误杀》《流浪地球》系列 [12] - 港片导演邱礼涛、刘伟强因稳定产出6分+类型片受市场青睐 [23] - 女性题材电影如《热辣滚烫》展现商业潜力,倪妮等女演员未被充分开发 [24] - 中小成本影片(2000-6000万制作)在1-2亿票房区间具备可行性 [25] 市场展望 - 暑期档成为行业复苏关键窗口,需通过差异化定档与宣发策略刺激需求 [26] - 电影同质化严重导致观众试错成本高,需缩短制作周期捕捉社会热点 [22]
“五一”假期全国电影票房超7亿元 “第一票仓”广东票房占14.8%
南方日报网络版· 2025-05-07 15:46
票房数据 - 2025年"五一"档总票房达7.4亿元 总观影人次超1873万 总放映场次达23313万 [1] - 广东省"五一"档票房约11亿元 占全国票房的148% 较清明档的145%占比小幅提升 [1] - 深圳 广州进入五一档全国城市票房前十 分列第三 第四 [1] 影片表现 - 《水饺皇后》以超19亿元的档期票房领跑 上映6天均为全国票房日冠军 累计票房超2亿元 [2] - 《猎金·游戏》收获超13亿元票房 夺得档期亚军 首映当天拿下广东 广西 海南三省票房冠军 [2] - 《哪吒之魔童闹海》在"五一"假期以不足7%的排片率贡献88%的票房占比 拿下近6500万元票房 [3] 影片内容与市场反应 - 《水饺皇后》根据湾仔码头创始人臧健和女士的真实故事改编 马丽在片中演绎单亲妈妈故事 灯塔AI预测总票房将超38亿元 [2] - 《猎金·游戏》聚焦金融市场话题 主创阵容"港味"十足 在华南地区表现突出 [2] - 《哪吒之魔童闹海》已上映97天 中国内地累计票房超1537亿元 持续刷新全球单一市场最高票房纪录 [3] 影片制作与参与 - 今年"五一"档有10部影片正式上映 其中4部有广东影企参与出品 [1] - 《水饺皇后》《猎金·游戏》《海底小纵队:海啸大危机》《开心超人之逆世营救》均有广东影企参与出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