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癌症筛查
icon
搜索文档
这样体检才有用(看新闻·说健康)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7-24 06:29
体检行业现状与问题 - 北京一律师连续10年体检未检出癌症风险,2024年被确诊为肾细胞癌,质疑体检存在漏检误检问题[4] - 民众健康素养提升带动定期体检需求增长,但普遍存在对复查指标和干预措施认知不足的问题[4] - 体检机构存在过度推荐PET-CT、生物电检测等非必要高价项目现象[5][7] 体检技术误区 - PET-CT不适用于健康筛查,其辐射量大且对胃肠病变检出率低,成本高达常规胃镜/肠镜数倍[6] - "一滴血查癌"和"生物电检测"缺乏科学依据,商业机构夸大宣传盈利目的明显[7] - 健康人群微量元素检测结果受多重因素干扰,临床价值有限[8][9] 癌症筛查数据与策略 - 中国年新增癌症患者430万例(日均1万例),40岁后发病率呈指数级增长,80岁达峰值[10] - 癌症筛查核心价值在于发现癌前病变,建议40岁启动首次精准筛查,家族史人群需提前15年[12][13] - 男性应重点筛查肺(低剂量CT)、胃肠(内镜)、前列腺(超声+PSA),女性需增加乳腺和宫颈癌检查[17][18] 高性价比筛查方案 - "1234"筛查组合覆盖主要高发癌症:幽门螺杆菌(胃癌)、HPV/乙肝病毒(宫颈癌/肝癌)、肺部CT(肺癌)[14][15][16] - 低剂量肺CT辐射量为常规CT的1/5,可检出3-5毫米结节,早期肺癌5年生存率超90%[26] - TCT联合HPV检测对宫颈癌检出率超90%,HPV疫苗可预防70%由16/18型病毒引发的病例[28] 行业技术进展 - 欧洲研究机构认可中药有效性评价新方法,整合临床数据与实验室证据提升行业标准[30] - 乳腺癌早期诊断率不足20%,但5年生存率已提升至83.2%,超声与钼靶互补可提高检出率[29]
律师十年体检“未见异常”到癌症晚期,爱康国宾陷“假体检”争议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17 18:11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韩利明上海报道 从具体检查数据看,张晓玲表示,2022年之前的体检报告中,双肾检查结果始终显示"未见明显异常"; 她也长期关注"癌胚抗原定量"的验血筛查,十年间的检测结果均处于正常参考范围,且从未被告知 有"患癌风险",对于肾脏和脊柱也没有被提示"患癌预警"。 即便是2023年的体检报告提示右肾存在"钙化灶",张晓玲仍表示未收到爱康国宾关于患癌风险的提示。 随后,她找到爱康国宾医生进行解读时,得到的回复是,"钙化如同手指破皮结痂,属正常现象,无需 担心"。 转折发生在2024年。张晓玲更换体检机构后,腹部彩色超声检查发现"右肾囊肿,右肾可见一 3.5cm×2.8cm低回声区,呈分叶状,血流信号丰富",并被建议立即就医。同年10月,张晓玲在北京大学 国际医院被怀疑"右肾透明细胞癌",进行右肾摘除手术后,病理显示为"透明细胞型肾细胞癌"。2025年 2月,张晓玲在国外某医院进行检查,被确诊为"肾癌骨转移"。 7月17日,有媒体报道称,北京执业律师张晓玲在2013年至2023年的十年间,持续在爱康国宾设于北京 的体检分院进行体检,均未检查出患癌风险,然而她却于2024年被确诊为癌症晚期。对此,张 ...
新版北京健康报告发布,男性“超重”率明显高于女性
贝壳财经· 2025-06-27 10:32
爱康集团《2025版北京市体检人群抽样健康报告》核心发现 - 报告由爱康集团联合新京报发布,北京大学中国卫生经济研究中心提供学术支持,基于2024年4月至2025年3月北京体检中心148 3万人次数据,覆盖22项体检异常结果统计 [1] - 主要统计维度包括心血管类、代谢和内分泌类、消化系统类及性别相关异常指标,旨在提升公众对年度体检的重视程度 [1] 主要健康异常指标检出率 - 骨量减少/骨质疏松(骨密度)连续两年成为北京体检人群首要健康问题,检出率达53 64% [2] - 体重指数(BMI)增高和甲状腺结节(超声)检出率均超50%,脂肪肝、颈动脉异常及总胆固醇增高检出率超30% [2] - 男性BMI增高检出率近70%,40-49岁男性脂肪肝检出率超63% [5] - 女性甲状腺结节检出率超57%,20-29岁女性中每2人有1人检出乳腺结节检出率5年增长15个百分点至40 53%,预计2028年将达50% [5] 癌症检出情况 - 随访发现1535例确诊癌症,相当于每1000名体检者中约1人患癌甲状腺癌占比最高(48%),其次为肺癌和乳腺癌 [8] - 癌症检出率从2024年的1 04‰升至2025年的2 30‰,40岁以下患者占比近1/3,最年轻病例为22岁甲状腺癌患者 [8] - 甲状腺癌检出率高与超声普及相关(参检率78 85%),肺癌检出率低因胸部CT参检率仅27 73% [8]
把健康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热议)
人民日报· 2025-06-20 05:51
健康意识与癌症筛查 - 常规体检不等于癌症筛查 部分癌症需专项筛查才能发现 上海市抗癌协会和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发布《居民常见恶性肿瘤筛查和预防推荐(2025版)》 涵盖20多种恶性肿瘤的高危人群和筛查"金标准" [1] - 健康意识指主动关注健康状态并采取保障措施的能力 科学体检 健康用眼 情绪调节等行为可减少患病风险 [1] 居民健康素养现状 - 中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从2019年19.17%提升至2024年31.87% 但城乡和地区间仍存在差距 部分居民对疾病认识不足 生活方式不健康 [2] 健康知识普及措施 - 需增加优质健康知识供给 各地应组建权威健康科普专家库并建立激励机制 国家及部分省份已建立专家库并产出大量科普产品 [3] - 需整治网络平台伪健康科普 对制造健康谣言和虚假信息的账号及平台进行处罚 平台应健全健康知识生产审核管理制度 [3] 健康生活方式与管理 - 生活方式和行为因素占健康影响因素的60% 个人需做到合理膳食 适量运动 戒烟限酒 心理平衡 公共层面应增加运动设施和健康引导 [4] - 健康管理包括监测 干预 预防 不同年龄阶段需进行不同体检项目 年长阶段应侧重恶性肿瘤筛查 [4] - 超重肥胖是慢性病诱因 国家卫健委启动"体重管理年"活动 各地开展体重管理活动取得成效 [4] 健康责任主体 - 个人是健康第一责任人 需主动学习健康知识与技能 树立科学理念 践行健康生活方式 [5]
Exact Sciences(EXAS) - 2025 Q1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5-05-02 06:02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第一季度核心收入增长11%,非GAAP运营费用仅增长4%,调整后EBITDA增长超60%至6300万美元,调整后EBITDA利润率扩大280个基点 [6][12] - 调整后G&A作为收入的百分比改善超520个基点,同比下降7%,部分被销售和营销投资抵消 [12] - 第一季度采取2500万美元行动优化成本,预计每年节省1800万美元,其中2025年节省900万美元 [13] - 第一季度自由现金流达到盈亏平衡,同比改善1.2亿美元,预计全年实现强劲现金生成 [13] - 提高全年总收入指引至30.7 - 31.2亿美元,中点增加4000万美元;提高调整后EBITDA指引至4.25 - 4.55亿美元,中点调整后EBITDA利润率为14.2% [14][15]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筛查业务 - 筛查收入超指引,增长14%至5.4亿美元,全年预计在23.9 - 2.425亿美元之间 [11][14] - 重新筛查业务收入占比超25%,成为可预测的经常性收入来源,今年有望再增加几个百分点 [8][56] - CareGAP项目去年实现三位数增长,今年将继续实现强劲两位数增长 [9] 精准肿瘤学业务 - 精准肿瘤学核心收入增长4%至1.67亿美元,全年预计在6.8 - 6.95亿美元之间 [12][14] - Oncotype DX在国际上的采用持续强劲,推动该业务增长 [12]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现场团队与客户的参与度同比增长超30%,第一季度超19万名供应商下单,同比增加近10% [16] - 客户发起的订购平台在第一季度实现三位数增长 [7] - 第一季度客户满意度创历史新高 [6][33]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公司战略 - 推出Cologuard Plus和OncoDetect两款新产品,计划在2025年下半年推出CancerGuard [6][21][24] - 优化商业组织,转变销售策略,提高销售团队效率和客户参与度 [6][7] - 推进重新筛查和CareGAP项目,提高患者筛查依从性 [8][9] - 加大新产品研发和市场推广投入,提升市场份额和盈利能力 [10][17] 行业竞争 - 公司认为自身在技术、品牌、商业能力和成本方面具有竞争优势,有望在市场中脱颖而出 [25][66] - 血液检测进入质量措施可能需要几年时间,且面临一定挑战 [63]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公司第一季度开局强劲,商业改进正在积累动力,预计将实现持续增长 [25] - 对新产品的市场前景和商业潜力充满信心,认为将为公司带来积极影响 [6][20] - 尽管面临一些挑战,但公司有能力应对并实现长期价值创造 [78][79] 其他重要信息 - Cologuard Plus检测结肠癌的准确率达95%,特异性为94%,可减少40%的假阳性 [19] - 公司正在进行2万人的血液检测临床研究,预计仲夏公布顶线数据 [61] - Cologuard 2.5是Cologuard Plus的内部名称,其收集套件更小,适用于特定患者群体 [93] 总结问答环节所有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1:商业执行方面做了哪些改变,如何推动新订单、重新筛查和Caregap项目,客户参与度增长30%是指什么? - 公司在去年12月和第一季度进行了多项改变,包括调整销售团队、优化客户定位和提高销售效率等 [29] - 代表人均生产力提高约10%,Cologuard Plus提高了医生和供应商的兴趣 [30] - 客户参与度增长30%指的是医生电话量的增加 [29] 问题2:如何解读收入指引的提高,以及下半年的收入节奏? - 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的订单情况良好,商业执行的改善使公司有信心提高指引 [39] - 下半年收入增长预计略高于上半年,主要受Cologuard Plus推出和商业执行的推动 [40] 问题3:第一季度销售和营销投资情况如何,全年自由现金流预计如何? - 销售和营销投资主要用于支持新产品推出,第一季度收入增长超过投资增长,未来将继续产生杠杆效应 [45] - 第一季度自由现金流同比改善1.2亿美元,预计第二季度因Cologuard Plus推出应收账款增加,全年现金流量将创历史新高 [13][47] 问题4:重新筛查业务能否增加占比,以及如何提高患者筛查依从性? - 重新筛查业务有望在今年增加几个百分点的收入贡献 [56] - 公司将继续推动患者筛查依从性的提高,过去几年每年都有几个百分点的改善 [55] 问题5:血液检测项目的障碍、时间表和数据预期如何? - 公司在技术和算法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对测试性能有信心,预计仲夏公布数据 [60][62] - 进入质量措施可能需要几年时间,且受USPSTF预算削减影响,时间不确定 [63] 问题6:如何解读EBITDA利润率提高的指引,以及全年的情况? - 第一季度的进展使公司有信心提高全年指引,包括毛利率提高、G&A效率提升和运营卓越计划 [71] - 公司将继续投资销售和营销,预计在CRC业务上获得有意义的杠杆效应 [72] 问题7:市场为何不认可公司的测试量和股价,血液检测数据和定价情况如何? - 公司专注于商业执行和长期价值创造,市场对血液检测的担忧影响了股价 [77][78] - 公司认为自身在血液检测方面具有竞争力,算法经过验证和锁定 [62] 问题8:Cologuard Plus的市场表现和在指引中的占比如何? - 目前Cologuard Plus主要面向Medicare Part B患者,占客户量的15%左右,未来随着更多支付方签约,占比将增加 [82][83] - 第二季度指引中已考虑这一因素,预计下半年占比将进一步提高 [85] 问题9:商业支付方覆盖情况和Cancer Guard定价如何? - 商业支付方对Cologuard Plus的讨论积极,但今年非Medicare Part B患者测试量预计较少 [88][89] - Cancer Guard定价尚未确定 [90] 问题10:Cologuard 2.5产品情况和未来计划如何? - Cologuard 2.5是Cologuard Plus的内部名称,收集套件更小,适用于特定患者群体 [93] - 公司正在与FDA就该项目进行沟通 [93] 问题11:全年毛利率如何变化,OncoDetect对毛利率有何影响? - Cologuard Plus的推出将增加毛利率,抵消可能的不利因素,OncoDetect在下半年可能对毛利率产生一定压力 [97][98] - 预计全年毛利率将保持稳定或略有改善 [98] 问题12:血液检测新锁定的检测方法中是否包含新生物标志物类别,以及对检测的信心如何? - 从较小研究到大型前瞻性研究,预计会有性能下降,但公司对测试性能有信心 [102][104] - 具体检测成分将在数据发布后的出版物中详细说明 [102] 问题13:随着财务状况改善,资本分配的优先事项如何? - 公司将在接近产生正现金流时制定资本分配策略,目前团队和董事会对此高度关注 [107] - 公司拥有强大的资产负债表,为未来发展提供了更多选择 [108] 问题14:Cologuard Plus的DTC计划和与支付方的覆盖讨论如何? - 目前广告主要集中在建立Cologuard品牌,未来将逐渐转向Cologuard Plus [112] - 销售团队专注于向医疗保健提供者教育Cologuard Plus的数据,提高其认可度 [112] 问题15:今年收入和EBITDA指引提高,是否意味着未来增量利润率较高? - 2025年是投资年,预计未来几年将获得有意义的杠杆效应,增量利润率有望高于高三十年代 [118] - 公司将继续推进效率提升计划,后续会公布进展 [119] 问题16:“Cologuard first”理念如何实现,需要改变哪些因素? - 公司通过创新营销、商业组织和技术平台等推动更多人选择Cologuard [124] - 随着Cologuard认可度提高,有望成为首选筛查方法,结肠镜检查将按需使用 [122][125] 问题17:Cologuard Plus在Medicare Advantage计划和商业支付方签约方面的进展如何? - 与支付方的对话积极,支付方对Cologuard Plus的性能和Caregap项目进展感兴趣 [129] - 由于FDA批准、医保定价和质量措施纳入等因素,对话可能比首次更快 [130] - 今年基本假设是仅覆盖Medicare fee for service [131]
检查没做对,得了癌症都不知道!20种常见恶性肿瘤筛查“金标准”来了
人民日报· 2025-04-24 21:18
癌症筛查现状与问题 - 常规体检与癌症筛查存在本质差异 常规体检方法非癌症专项筛查"金标准" 导致漏诊率较高[1] - 2022年中国前十大恶性肿瘤发病率数据显示 肺癌以10606万例居首 结直肠癌(5171万例)和甲状腺癌(4661万例)分列二三位[2] 结直肠癌筛查 - 高危人群包括45岁以上群体 有家族史者 慢性肠道疾病患者及术后人群[8] - 肠镜为筛查金标准 建议45岁起每年粪便检测或1-3年FIT-DNA检测 阳性者需立即肠镜检查[6] 乳腺癌筛查 - 40岁以上女性 有BRCA基因突变或胸部放疗史者为高危人群[13] - 乳腺X线(钼靶)为核心筛查手段 40岁起每1-2年检查 致密乳腺需联合B超[9] 肺癌筛查 - 40岁以上吸烟≥20年者 职业暴露人群及慢性肺病患者为高危群体[14] - 低剂量螺旋CT为金标准 推荐使用64排以上设备[12] 肝癌筛查 - 35岁(男)/45岁(女)以上肝炎患者 肝硬化及脂肪肝人群需重点筛查[19] - 血清AFP联合肝脏B超每6个月检测1次[17] 消化系统肿瘤筛查 - 胃癌高危人群需45岁起定期胃镜检查 尤其萎缩性胃炎和幽门螺杆菌感染者[31][33] - 胰腺癌筛查依赖CA19-9等肿瘤标志物联合腹部影像学检查[23] - 食管癌高危者应每2年进行食管镜检查[26] 泌尿生殖系统肿瘤筛查 - 前列腺癌采用血清PSA检测 40岁以上男性建议定期筛查[44] - 宫颈癌筛查21岁起需细胞学检查 30岁后建议联合HPV检测[34] - 卵巢癌高危人群推荐CA125与经阴道超声检查[36] 其他高发癌症筛查 - 甲状腺癌30岁后需每年颈部超声检查 尤其结节>1cm者[54][58] - 鼻咽癌高危者30岁起需EBV抗体检测联合鼻咽镜[61][67] - 皮肤癌需专业医师定期检查可疑皮损 必要时活检[73][74] 筛查技术标准 - 影像学技术(CT/B超/X线)为多数癌症主要筛查手段[12][17][54] - 肿瘤标志物检测(CA19-9/PSA/CEA等)在消化/泌尿系统肿瘤中具重要价值[20][23][44] - 内镜检查(胃镜/肠镜/食管镜)是消化道肿瘤诊断金标准[6][26][31]
觅瑞更新招股书:专注癌症筛查解决方案,上半年核心业务收入同比增长超60%
IPO早知道· 2024-11-04 19:12
公司概况 - 公司名称为Mirxes Holding Company Limited(觅瑞),成立于2014年,起源于新加坡,专注于微小核糖核酸(miRNA)技术,致力于普及疾病筛查诊断解决方案 [3] - 公司拥有1种核心产品(GASTROClear)、2种其他商业化产品(LungClear及Fortitude)以及6种处于临床前阶段的候选产品 [3] - 公司已在东南亚、中国、日本和美国设立103名销售及营销团队,并与全球30多家顶尖研究机构及制药公司达成合作 [5][6] 核心产品GASTROClear - GASTROClear是由12种miRNA生物标志物组成的胃癌筛查血液检测组,2019年5月获新加坡卫生科学局C类体外诊断证书并成功商业化 [5] - 公司是全球首家且唯一一家获得分子胃癌筛查IVD产品监管批准的企业,也是癌症早期检测领域的先驱与领导者 [5] - 产品已在新加坡、泰国等东南亚国家获批使用,2017年获欧盟CE认证,2023年获美国FDA突破性医疗器械认证 [5] - 2023年在中国完成近万人注册临床试验,已向NMPA提交注册,有望在中国市场带来强劲增长 [5] 业绩表现 - 2024年上半年总收入为956.68万美元,核心业务收入同比增长超60% [6] - 2024年上半年GASTROClear收入为268.14万美元,占总收入比例从2023年同期的16.9%增长至28% [6] - 2024年上半年GASTROClear产品销售毛利为94.53万美元,毛利率达81.6% [2][6] - 2024年上半年GASTROClear检测量是2023年同期的3倍以上,检测服务毛利率接近50% [6] 研发与商业化能力 - 公司具备"端到端"能力,覆盖研究、临床试验、生产和商业化全链条 [5] - 公司在东南亚、中国、日本和美国设有全球据点,运营3个研发实验室、1个临床诊断实验室、1个检测实验室及2个生产设施 [5] 融资与资金用途 - 公司获得复朴投资、Rock Springs Capital、高榕创投、华润正大生命科学基金等知名机构投资 [6] - IPO募集资金将主要用于GASTROClear的研发、监管备案、生产和商业化,以及管线产品开发、整合"端到端"能力和营运资金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