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研发封测一体化
icon
搜索文档
父子接力冲刺“A+H” 佰维存储能否破解周期魔咒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1-04 07:19
公司上市计划与市场表现 - 公司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计划在香港主板实现双重上市,距离其科创板上市不到三年 [1][2] - 截至2025年11月3日,公司在科创板市值达627亿元人民币,股价自发行价13.99元飙升至134.3元,涨幅近十倍 [3] - 2025年公司A股股价年初以来涨幅达111%,对应2024年营收的市销率约9.4倍,静态市盈率高达465倍(基于净利润1.35亿元)或133倍(基于经调整净利润4.73亿元) [17] 业务模式与技术能力 - 公司主营业务聚焦存储芯片产业链,产品涵盖固态硬盘、嵌入式存储、移动存储和芯片封测等,拥有完整产业链布局 [2] - 公司采用“研发封测一体化”(ISM)模式,核心能力覆盖存储介质分析、主控芯片设计、固件算法开发及先进封测等关键环节 [10] -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公司是全球唯一一家具备晶圆级封装能力的独立存储解决方案提供商 [2][11] - 公司旗下ePOP(封装叠层)是明星解决方案,最小尺寸为8.0×9.5×0.7毫米,是国内少数能量产该产品的公司之一 [11] - 公司在东莞松山湖投资建设晶圆级先进封测项目,预计2026年投产 [11] 客户与市场机遇 - 公司解决方案已深入Meta、谷歌、小米、OPPO、vivo等全球知名科技巨头的AI硬件供应链 [2][11] - 公司为Meta的Ray-Ban智能眼镜提供ROM+RAM存储器芯片,成为国内主力供应商 [12] - 2024年,公司AI新兴端侧领域营收超过10亿元,同比暴增约294% [12] - 公司预计2025年面向AI眼镜产品的收入有望同比增长超过500% [12] 研发投入与团队 - 2024年公司研发费用达4.47亿元,同比增长79%,占收入的6.7% [8]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拥有1054名研发人员,占总员工数的38.7%,在中国内地拥有超过390项注册专利 [8][11] - 公司高管团队年轻化,5名执行董事平均年龄不到40岁,董事长孙成思通过直接及间接方式控制公司24.74%的投票权 [8] 财务业绩表现 - 公司总收入从2022年的29.86亿元人民币增长至2024年的66.95亿元,两年复合年增长率(CAGR)达49.7% [13] - 公司净利润波动剧烈:2022年净利润7121.8万元,2023年巨亏6.31亿元,2024年反弹至净利润1.35亿元 [13]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净亏损2.41亿元,但在第三季度实现扭亏为盈,单季归母净利润2.56亿元,同比增长563.77% [15] - 公司毛利率波动显著:2023年为-2.1%,2024年上半年飙升至25.3%,2025年上半年又跌至8.9% [13] 资金需求与负债状况 - 公司计划赴港上市以接触境外资本,支持业务发展,募资用途包括提升研发能力、全球扩张及潜在并购等 [16] - 2025年4月,公司完成A股定向增发,募资约19亿元用于扩建生产基地和发展先进封装能力 [16]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总负债为73.44亿元,资产负债率为63.6% [17] - 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在2022年、2023年及2025年上半年均为净流出,分别为6.93亿元、17.89亿元和7.01亿元,仅在2024年实现5.3亿元净流入 [17] 公司发展历程 - 公司成立于2010年9月,其前身可追溯至创始人孙日欣1995年南下深圳创立的公司,最初从事计算机部件贸易 [6] - 2009年公司在金融危机期间逆向投资建立自己的封装测试工厂,为后续发展奠定基础 [7] - 公司于2022年12月30日在科创板成功上市,目前已完成代际传承,由孙成思接任董事长 [7][8]
南下深圳工程师,创出600亿存储芯片巨头,37岁二代接棒赴港IPO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1-03 21:33
公司上市计划 - 深圳佰维存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登陆科创板不到三年后,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计划在香港主板实现双重上市 [1][2] 公司业务与技术定位 - 公司主营业务聚焦于存储芯片产业链,产品涵盖固态硬盘、嵌入式存储、移动存储和芯片封测等,拥有从芯片封测到终端产品的完整产业链布局 [2] -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公司是全球唯一一家具备晶圆级封装能力的独立存储解决方案提供商 [2][10] - 公司采用“研发封测一体化”(ISM)经营模式,核心能力覆盖存储介质分析、主控芯片设计、固件算法开发及先进封测等关键环节 [10] - 公司旗下ePOP(封装叠层)是超薄存储解决方案,最小尺寸为8.0×9.5×0.7毫米,公司是国内少数能量产ePOP的公司之一 [11]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在中国内地拥有超过390项注册专利,研发人员达1054人,占总员工数的38.7% [8][11] 市场表现与客户群体 - 公司解决方案已服务于Meta、谷歌、小米、OPPO、vivo、荣耀、传音、摩托罗拉、TCL、惠普、联想、宏碁、华硕、比亚迪及长安等全球知名客户 [11] - 公司已深入Meta、小米、谷歌等科技巨头的AI硬件供应链 [2] - 2024年,公司AI新兴端侧领域营收超过10亿元,同比暴增约294% [12] - 公司为Meta的Ray-Ban智能眼镜提供ROM+RAM存储器芯片,成为国内主力供应商,预计2025年面向AI眼镜产品的收入有望同比增长超过500% [12] 财务业绩表现 - 公司总收入从2022年的29.86亿元人民币增长至2024年的66.95亿元,两年复合年增长率高达49.7% [14] - 公司净利润波动剧烈:2022年净利润为7121.8万元;2023年巨亏6.31亿元;2024年实现净利润1.35亿元 [14]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净亏损高达2.41亿元,但在第三季度实现扭亏为盈,归母净利润达2.56亿元,同比增长563.77% [14][15] - 公司毛利率波动剧烈:2023年毛损率为-2.1%;2024年上半年毛利率飙升至25.3%;2025年上半年毛利率暴跌至8.9% [14] 研发投入与资本开支 - 2024年研发费用达4.47亿元,同比增长79%,占收入的6.7% [8] - 公司正在东莞松山湖投资建设晶圆级先进封测项目,预计将于2026年投产 [11] - 2025年4月,公司完成A股定向增发,募资约19亿元,用于扩建惠州生产基地和发展晶圆级先进封装能力 [18] 资金状况与融资需求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总负债为73.44亿元,资产负债率为63.6% [18] - 在2022年、2023年及2025年上半年,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均为净流出,分别净流出6.93亿元、17.89亿元和7.01亿元,仅在2024年实现了5.3亿元的净流入 [19] - 赴港上市募资用途包括提升研发能力、全球扩张战略、潜在并购以及营运资金等 [18] 资本市场表现 - 截至2025年11月3日收盘,公司在科创板市值高达627亿元,股价自上市发行价13.99元一路飙升至134.3元,已达发行价的近十倍 [3] - 公司股价年初以来涨幅达约111%,对应2024年66.95亿元的营收,市销率约9.4倍 [19]
南下深圳工程师,创出600亿存储芯片巨头,37岁二代接棒赴港IPO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1-03 21:17
记者丨彭新 编辑丨巫燕玲 近日,佰维存储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计划在香港主板实现双重上市。 成 立 于 2010 年 9 月 的 佰 维 存 储 , 主 营 业 务 聚 焦 于 存 储 芯 片 产 业 链 , 产 品 涵 盖 固 态 硬 盘 (SSD)、嵌入式存储、移动存储和芯片封测等,拥有从芯片封测到终端产品完整产业链布 局。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调研数据,佰维存储是全球唯一一家具备晶圆级封装能力的独立存储 解决方案提供商 。 凭借这一能力,佰维存储已深入Meta、小米、谷歌等科技巨头的AI硬件供应链 ,并获得了国 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二期(简称"国家大基金二期")的加持 。 尤其是在近期的资本市场上,受AI热潮驱动的存储芯片缺货+涨价行情,佰维存储堪称风光一 时。 截至11月3日收盘, 佰维存储在科创板市值高达627亿元,股价自上市发行价13.99元一路飙升 至134.3元,已达发行价的近十倍 。 不过股价的上涨,仍旧难掩盈利的考验。受存储周期影响,佰维存储的净利波动较大。这会 否对其冲刺港股之路带来考验,仍需观察。 两代人存储路 目前,佰维存储创始人孙日欣——一位30年前放弃铁道部"铁饭碗"南下深圳的 ...
父子接力冲刺“A+H”,佰维存储能否破解周期魔咒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1-03 18:53
两代人存储路 距离登陆科创板不到三年时间,深圳佰维存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佰维存储)又踏上了冲刺港股之路。 近日,佰维存储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计划在香港主板实现双重上市。 成立于2010年9月的佰维存储,主营业务聚焦于存储芯片产业链,产品涵盖固态硬盘(SSD)、嵌入式存储、移动存储和芯片封测等,拥有从芯片 封测到终端产品完整产业链布局。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调研数据,佰维存储是全球唯一一家具备晶圆级封装能力的独立存储解决方案提供商。 凭借这一能力,佰维存储已深入Meta、小米、谷歌等科技巨头的AI硬件供应链,并获得了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二期(简称"国家大基金二 期")的加持。 尤其是在近期的资本市场上,受AI热潮驱动的存储芯片缺货+涨价行情,佰维存储堪称风光一时。 截至11月3日收盘,佰维存储在科创板市值高达627亿元,股价自上市发行价13.99元一路飙升至134.3元,已达发行价的近十倍。 不过股价的上涨,仍旧难掩盈利的考验。受存储周期影响,佰维存储的净利波动较大。这会否对其冲刺港股之路带来考验,仍需观察。 截至2025年10月20日,37岁的孙成思通过直接及间接方式控制公司24.74%的投票权,成 ...
佰维存储董事长孙成思:“唯有掌握核心能力,才能决定产品的竞争力和议价权”
公司核心战略 - 公司确立研发封测一体化发展策略 通过自建封测能力掌握产品性能 良率与交付确定性[3] - 自研测试设备替代进口设备 避免受制于外部封测厂商的技术实现和交付周期限制[1][4] - 研发投入从2018年0.51亿元增长至2024年4.47亿元 增幅超7倍[5] 技术突破与产业地位 - 成为国内少数兼具存储解决方案和先进封测能力的厂商[1] - 产品切入智能手机 PC 智能穿戴等高门槛领域 进入OPPO VIVO 联想 小米等一线品牌供应链[3][5] - 布局主控芯片设计 晶圆级先进封测和存储测试机等产业链关键环节[5] 新兴业务布局 - 智能穿戴领域2024年AI端侧收入超10亿元 同比增幅近3倍 智能眼镜成为核心增长品类[6] - 车规级存储已向头部车企批量交付LPDDR RAM和eMMC产品 推动UFS新产品导入验证[7] - 企业级存储获得AI服务器厂商和头部互联网厂商核心供应商资质 实现预量产出货[7] 市场应用领域 - 产品覆盖移动智能终端 PC 行业终端 数据中心 智能汽车 移动存储等多领域[5] - 智能汽车领域对高速低功耗存储产品需求旺盛 预计明年车规级销售收入将增加[7] - 数据中心AI训练推理场景拉动企业级SSD和高性能内存大量需求[7] 客户合作进展 - 智能穿戴产品进入Meta 雷鸟创新 Google 小天才等国内外知名客户体系[6] - 嵌入式存储和SSD产品打入摩托罗拉 宏碁 惠普等国际品牌供应链[5] - 配合头部终端厂商进行智能眼镜新品迭代 出货量快速攀升[6]
佰维存储:研发向上突破 加速朝价值链高端攀升
中国证券报· 2025-08-26 04:08
公司发展策略 - 公司确立以解决方案研发和自主封测为核心的发展策略 通过自建封测能力掌握产品性能 良率 可靠性与交付确定性 支撑客户定制化需求[2] - 公司从零起步搭建研发与封测制造体系 成为国内少数兼具存储解决方案和先进封测能力的厂商[1] - 公司通过研发向上突破 往技术前沿 高门槛赛道和价值链高端方向走 构建核心竞争力[2] 研发投入与成果 - 公司研发投入从2018年0.51亿元增长至2024年4.47亿元 增长超7倍[3] - 公司布局存储解决方案研发 主控芯片设计 存储器封测及晶圆级先进封测和存储测试机等产业链关键环节[3] - 公司产品广泛应用于移动智能终端 PC 行业终端 数据中心 智能汽车 移动存储等领域[3] 市场应用与客户 - 在AI手机和PC领域 公司嵌入式存储和SSD产品打入OPPO VIVO 传音 摩托罗拉 联想 小米 宏碁 惠普等国内外一线终端品牌供应链[4] - 在智能穿戴领域 公司ePOP等产品进入Meta 雷鸟创新 Google 小天才 小米等国内外知名客户体系[4] - 2024年公司在AI新兴端侧收入超10亿元 同比增幅接近3倍 智能眼镜是增长最快核心品类[4] 新兴领域布局 - 智能汽车领域已向头部车企批量交付LPDDR RAM和eMMC产品 同时推动UFS等新产品导入验证 预计明年车规级销售收入将增加[5] - 企业级存储领域产品已获得AI服务器厂商和头部互联网厂商核心供应商资质 并实现预量产出货[5] - 公司重点投入数据中心领域 特别是AI训练和推理场景对企业级SSD和高性能内存的需求[5] 业务结构升级 - 公司稳步提升智能穿戴 智能汽车 企业级存储三大新兴业务板块收入占比 在保持嵌入式和PC存储基本盘稳定前提下实现业务结构升级[5] - 公司深化存储主业布局 发挥研发封测一体化优势 在新兴市场快速实现技术落地与量产[4] - 智能穿戴和智能汽车是短中期重点突破方向 企业级存储和数据中心是中长期发力重点[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