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利实现率

搜索文档
红利实现有底气、客户收益才稳妥,选分红就要选长期可持续的公司!
13个精算师· 2025-09-03 11:34
行业红利实现率总体回升 - 2024年行业总体红利实现率达61.8% 同比提升10.9个百分点[5] - 3319款分红险产品中 有相当比例产品实现率超过100%[1] - 74家寿险公司披露数据 包括中国人寿、平安寿险等主要保司[5] 新老产品红利实现率差异显著 - 新产品(预定利率2.0%)实现率107.0% 老产品(预定利率2.5%)仅54.3%[7] - 473款新产品实现率接近老产品的两倍[7] - 差异源于2024年8月监管调整预定利率上限至2.0%[7] 客户收益率成为核心评价指标 - 行业分红险客户收益率平均值3.2% 与去年持平[16] - 老产品客户收益率3.26% 高于新产品的3.12%[18][20][22] - 507款产品客户收益率超3.5% 占比达行业较高水平[23] 监管政策引导行业健康发展 - 监管要求演示利率差异化设定 目前主要保司已降至3.5%[12] - 明确禁止"内卷式"竞争 六种情形需审慎确定分红水平[23] - 可分配盈余至少70%分配给客户 30%用于平滑未来收益[32] 中意人寿作为优秀案例解析 - 风险综合评级连续8季度保持AAA/AA级[29] - 近12年平均红利实现率109% 在6家披露长期数据公司中排名第一[31] - 近10年平均总投资收益率5.56% 近3年达4.7%[36] - 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166% 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212%[32] 评价分红实力的核心维度 - 长期投资收益率穿越周期能力[24] - 偿付能力充足率与风险综合评级[25] - 公司整体经营稳健性与盈利持续性[25] - 过往分红目标实际达成率历史表现[23] 股东背景与资本实力支撑 - 中意人寿股东包括中国石油集团资本和意大利忠利保险[36] - 连续28年登榜《财富》世界500强[37] - 连续12年实施股东分红累计派息39.2亿元 覆盖初始投入本金[29]
考验保险公司经营能力的时代来到:红利实现率披露已近收官,选公司重于选产品!
13个精算师· 2025-09-02 10:05
行业分红险红利实现率总体情况 - 2024年是保险公司第三年披露分红险红利实现率 行业总体水平明显回升 许多新上市产品实现率超过100% [1] - 截至9月1日 73家寿险公司共披露3285款分红险产品的红利实现率数据 [2] - 监管要求将分红险预定利率上限从2.5%下调至2.0% 新产品采用2.0%预定利率 老产品维持2.5%预定利率 [3] - 新产品数量463款 平均红利实现率达106.8% 老产品数量2795款 平均实现率53.8% 中位数50% [3] - 老产品客户收益率仍达3.2% 显示实际收益水平保持稳定 [3] 分红险产品选择标准 - 监管明确要求风险高、特别储备为负的公司需论证分红水平的必要性、合理性和可持续性 [4] - 选择标准应关注公司长期经营能力 重点考察四个维度:长期历史红利实现率、长期投资收益率、偿付能力充足率(BB级以上)和整体经营稳健性 [7] - 分红险经营是长期过程 需要考察公司抗周期能力和分红政策稳定性 而非单一年度波动 [7] 友邦人寿分红险表现 - 公司95款分红险产品中 5款新产品实现率均为143% 远超行业106.8%的平均水平 高出36.2个百分点 [8] - 90款老产品实现率均为74.2% 较行业53.8%的平均水平高出20.6个百分点 [11] - 近10年红利实现率平均值达112% 体现长期稳定分红能力 [12] - 新老产品客户收益率均达3.5% 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17] 友邦人寿经营优势分析 - 2025年第2季度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达410% 在37家公司中排名第1 [13] - 风险综合评级连续4个季度获得AAA最高评价 [13] - 2024年底保单未来盈余比率21.9% 在37家公司中排名第1 反映强劲未来盈利能力 [15] - 同年ROE达23.9% 在37家公司中排名前5 [18] - 投资策略稳健 坚持长期主义 经营成果不依赖短期波动 [17] 数据平台更新内容 - 增加2025年第2季度各地区保险深度数据 包括全国及各省份GDP、保险深度、财险深度、人身险深度等指标 [28] - 增加2024年美国财险分险种保费、赔款率数据 全行业直接已赚保费1029.2964亿美元 赔款率61.80% [29] - 更新73家公司分红险产品红利实现率数据 包含产品名称、红利分配方式、实现率等详细信息 [30] - 增加最近一周保险公司投连险净值数据 涵盖新华保险、泰康人寿等多家公司投资账户价格 [32]
进可攻退可守!分红险产品到底如何选
券商中国· 2025-08-20 08:45
低利率周期下的居民财富管理新趋势 - 低利率环境下家庭资产配置核心转向"抗风险、稳收益、中长期"复合需求 [1] - 寿险产品预定利率下调推动分红型保险成为市场主流,其"人身保障+保证利益+浮动收益"特性满足"进可攻退可守"需求 [2] 分红险产品选择关键指标 - 红利实现率是核心指标,反映实际派发红利与演示水平的差异,高于100%表示超额兑现 [4] - 新华保险60余款产品2024年红利实现率超100%,保额分红产品平均实现率152%,现金分红产品平均117% [4] - 需注意红利实现率历史数据仅作参考,未来分配具有不确定性 [5] 保险公司投资能力分析 - 分红险收益取决于保险公司投资管理能力,新华保险2014-2024年平均总投资收益率5.13%,2024年综合收益率8.5%,2025Q1年化收益率5.7% [7] - 公司通过参与鸿鹄基金、举牌优质上市公司(如国药股份、杭州银行)、投资硬科技基金等践行价值投资 [8] - 底层资产配置坚持资产负债匹配与多元化策略,优化大类资产配置 [8] 产品供给与服务生态建设 - 新华保险2025年推出盛世荣耀智赢版终身寿险(分红型)等多款产品,覆盖养老及财富管理需求 [10] - 构建"保险+服务"生态,提供海外就医、主题沙龙等专属权益,形成全周期康养服务体系 [10] - 2025年前7月原保险保费1378亿元同比增23%,上半年赔付73亿元,日均处理1.34万件理赔 [10] 公司战略与行业地位 - 上榜2025年《财富》世界500强,战略定位为"保险主业+资产管理+服务生态"三端协同 [11] - 重点布局新质生产力、绿色投资等领域,发挥国有险企"耐心资本"优势 [7][8]
分红险红利实现率陆续出炉 突破100%的产品增多
每日商报· 2025-08-13 07:51
行业整体表现 - 多家险企包括中国人寿 新华保险 太保寿险 平安寿险 泰康人寿等发布分红险最新保单年度红利实现率数据 [1] - 整体红利实现率出现回暖 存量老产品实现率显著提档 例如从去年同期25%提至35% 或从35%左右提至40%以上甚至50% [1] - 大量产品红利实现率突破100% 而去年同期超100%的产品寥寥无几 [1] 驱动因素分析 - 险企投资情况整体回暖 尤其盈利能力强劲和分红账户投资收益率较高的公司实现率明显回升 [1] - 投资回暖使险企在分红险上有"多分点"的空间 [1] - 2024年9月后分红险新产品主流预定利率为2% 演示利率多调低至3.5% 因演示利率更低使实际分红水平更易达到演示水平 [1] 行业转型趋势 - 险企将转型分红险视为缓解利差损风险的战略举措 为全行业分红险产品转型按下加速键 [2] - 多家险企表示将在新老产品切换中大力推动分红险产品的上架和销售 [2] - 分红险刚兑成本较低 客户与公司共担投资风险 弹性分红机制和特别储备平滑功能可降低利差损风险 [2]
分红险红利实现率陆续出炉!突破100%的产品增多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2025-08-05 20:25
分红险红利实现率趋势 - 多家险企披露的分红险保单年度红利实现率呈同比上升趋势 不少产品红利实现率突破100% 而去年同期超100%的产品寥寥无几 [1] - 红利实现率回暖主要由于险企投资收益率上升以及分红险"限高令"放松 突破100%的产品多为2024年9月演示利率下调后的新产品 [1] - 新华保险59款保额分红产品中56款增额红利实现率达100% 平均值为152% 7款在售现金分红产品实现率均超100% 平均值为117% 最高达122% [2] - 平安人寿2024年9月后生效产品分红实现率均达100% 老产品红利实现率集中在30%-80%区间 [2] 红利实现率定义与影响因素 - 红利实现率是实际分红水平与演示分红水平的比值 高实现率不代表实际利益高 需结合预定利率和演示利率综合考量 [1][3] - 2024年9月后分红险新产品主流预定利率为2% 演示利率多调低至3.5% 因演示利率较低使实际分红更易达到演示水平 [3] 行业向分红险转型加速 - 人身险预定利率研究值为1.99% 预定利率动态调整机制下普通型人身险预定利率上限由2.5%下调至2.0% 分红险保证利率上限由2.0%调整为1.75% [4] - 差异化调整幅度驱动行业全面加速向分红险转型 分红险刚兑成本较低 客户与公司共担投资风险 红利分配弹性机制可降低利差损风险 [4] - 险企将转型分红险视为缓解利差损风险的战略举措 头部险企目标2025年业务盘子中分红险比例不低于30% [4] - 分红险产品保底利率虽低但仍热销 主要因分红实现率和分红能力获市场认可 [4] 险企竞争力分化 - 评级较高 投资端表现亮眼 分红特别储备丰厚 长期经营稳健的险企 在合规框架内争取更高分红的空间更大 [5] - 销售渠道和服务生态优势使头部险企在分红险市场竞争力进一步凸显 [5] - 分红险长期经营需同时考验负债和资产两端 需平衡红利分配对公司未来分红水平 投资和偿付能力的影响 [6]
中国太保寿险树立分红险标杆:高实现率领航行业,硬实力筑牢长期根基
第一财经资讯· 2025-08-01 15:40
行业分红险表现 - 保险行业进入分红险年度披露季 头部险企主推产品红利实现率普遍高于100% [1] - 中国太保寿险两款终身寿险产品"蛮好人生"传世版与至尊版红利实现率分别达145%及127% 年金险产品"鑫禧年年"实现率达124% 在头部险企同类产品中处于领跑位置 [1][5] - 大型险企主推产品采用2.0%预定利率及3.5%演示利率 低利率环境下分红险相对优势凸显 [2][3] 实际收益测算 - 根据行业通用计算公式(实际收益=预定利率+(演示利率-预定利率)×可盈余分配70%×红利实现率)测算 [5][6] - 中国太保寿险145%红利实现率对应客户收益率达3.5225% 127%和124%实现率分别对应3.33%及3.302%收益率 [2][6] - 实际收益水平超过人身保险业过去三年3.2%的平均财务收益率 显著高于当前存款利率和银行理财收益水平 [6] 公司竞争优势 - 中国太保寿险拥有24年分红险经营历史 自2001年推出"太平盛世"分红保险以来坚持年年分红 [2][7] - 中国太保作为"A+H+G"三地上市保险集团 截至2024年末管理资产达3.54万亿元 [8] - 2015-2024年十年间总投资收益率均值达5.19% 夏普比率复合均值1.86 两项指标均优于上市同业 [8] 资产端优势 - 通过全牌照优势深度参与国家级重点项目 包括中国商飞债权投资计划、铁路发展基金优先股等AAA级资产 [8] - 长期稳定收益项目与保险资金长期属性高度匹配 为分红险提供持续利差贡献 [8] - 大型险企在获取优质资产方面的优势成为分红险竞争力的"隐形护城河" [8] 行业发展趋势 - 人身险产品预定利率近期下调 传统险/分红险预定利率分别下调50/25个基点至2.0%/1.75% [3] - 分红险实际结算水平暂无变化 浮动收益型产品相比传统险、银行理财等产品相对吸引力上升 [3] - 行业转型深入使分红险竞争转向"价值深耕" 以客户需求为核心、投资稳健为基石成为发展方向 [9]
中国太保寿险树立分红险标杆:高实现率领航行业,硬实力筑牢长期根基
第一财经· 2025-08-01 15:33
保险行业分红险表现 - 头部险企分红险产品红利实现率普遍高于100%,中国太保寿险表现最佳,其终身寿险产品"蛮好人生"传世版与至尊版红利实现率分别达145%及127%,年金险产品"鑫禧年年"红利实现率达124% [1] - 在低利率环境下,分红险相对优势凸显,东吴证券研报指出分红险实际结算水平暂无变化,相比传统险、银行理财等产品吸引力上升 [4] - 红利实现率反映保险公司实际分配红利与演示红利的比率,直接影响消费者实际收益,中国太保寿险产品的高红利实现率带来显著收益优势 [7] 中国太保寿险分红险实际收益 - 基于2.0%预定利率和3.5%演示利率,中国太保寿险145%红利实现率的终身寿险实际收益率达3.5225%,127%实现率对应3.33%,124%实现率的年金险实际收益为3.302% [2][8] - 实际收益水平超过人身保险业过去三年3.2%的平均财务收益率,显著高于当前存款利率和银行理财产品收益 [8] - 老产品因演示利率和预定利率不同,即使红利实现率低于100%,实际收益也可能不低于新产品,例如预定利率2.5%时期的产品仅需71%红利实现率即可达到3.5%实际收益 [8] 中国太保寿险竞争优势 - 公司"基本面"支撑高红利实现率,包括"A+H+G"三地上市实力、24年分红险年年分红的历史、优秀的资产端投资收益业绩 [2][11] - 管理资产达3.54万亿元,2015-2024年十年间总投资收益率均值5.19%,夏普比率复合均值1.86,优于上市同业 [13] - 全牌照优势助力参与国家级重点项目如中国商飞债权投资计划、铁路发展基金优先股等,获取AAA级长期稳定收益资产 [13] 分红险行业趋势 - 行业转型深入,分红险竞争转向"价值深耕",中国太保寿险以客户需求为核心、投资稳健为基石、信息披露透明为窗口,成为行业标杆 [14] - 头部险企在优质资产获取上的优势成为分红险竞争力的"隐形护城河" [13] - 中国太保寿险早期试水分红险,坚持透明信息披露,为行业提供长期主义经营范本 [11][12]
分红险去年红利实现率整体改善 有望成为行业主导产品
证券日报· 2025-07-19 00:08
分红险红利实现率表现 - 2024年度已披露数据的90款分红险产品红利实现率均不低于100%,多数产品较2023年有所改善[1] - 红利实现率是实际派发红利与演示红利的比值,高于100%表明分红表现优于销售演示[1] 红利实现率改善原因 - 行业平均综合投资收益率回升支撑较高红利实现率[2] - 监管部门《意见函》对分红浮动约束边际放松,释放盈余空间[2] - 新备案分红险产品预定利率上限下调至2.0%,演示利率同步下调使分红更易达标[2] 行业监管与竞争态势 - 《意见函》要求险企审慎确定分红水平,避免激进策略和"内卷式"竞争[2] - 对经营稳健、风险评级较好的险企给予适度空间,允许经论证后实施合理分红水平[2] 分红险长期发展趋势 - 长期评估红利实现率更能反映险企经营和投资能力,需考虑收益率波动特性[3] - 预计分红险市场预定利率进一步下降,浮动收益占比提升,理论收益率稳定在3.0%-3.2%区间[3] - 行业转型推进下,分红险或将成为主导产品,负债端成本有望持续下降[3]
分红险的“分红”从哪里来
经济日报· 2025-07-11 06:07
分红型保险产品概述 - 分红型保险指保险公司将实际经营成果产生的盈余按一定比例分配给客户的人身保险产品,兼具保险保障和分享经营成果的功能 [1] - 红利来源包括死差益、费差益和利差益产生的可分配盈余,即实际赔付率、投资收益率和费用率与预定假设的差异 [1] - "固定收益+浮动红利"结构能降低保险公司刚性负债成本,同时为客户提供比传统产品更具弹性的收益 [1] 市场环境与产品优势 - 低利率环境下保险公司加速分红险上架销售,因其兼具稳健性与灵活性 [2] - 分红险在市场利率下行时可提供托底保障并抵御利率风险,利率上行时浮动收益机制有更大发挥空间 [2] - 新华保险将从二季度重点推进分红业务结构转型,聚焦10年期分红产品销售 [2] 与银行定期存款比较 - 分红险本质是保险产品,具有保障功能且保障期限通常在10年以上,而定期存款仅为储蓄产品 [3] - 分红险长期持有可产生复利效应,但初期退保可能导致本金损失,定期存款可随时支取但损失利息 [3] - 分红险收益具有不确定性,不能简单视为"高息存款" [3] 产品选择建议 - 分红险更适合有长期资金规划需求的客户,短期退保可能产生巨额亏损 [4] - 选择产品时可参考红利实现率指标,该指标反映历史分红水平但不完全代表未来表现 [4] - 需综合评估保险公司投资收益率、综合实力和经营状况等因素 [4]
预定利率“失守”2%防线,分红险迎来“硬着陆”?——2024险企红利实现率概览
搜狐财经· 2025-07-01 17:18
分红险行业趋势 - 分红险正成为推动人身险行业转型的重要引擎,保险产品预定利率持续走低改写行业竞争逻辑与产品价值边界 [2] - 利率走低趋势既是防范利差损风险的现实要求,也为行业回归保障本源、提升资产管理与精算定价能力提供契机 [2] 红利实现率表现 - 五家险企公布的129款分红险产品中,过半现金红利实现率达100%及以上,最高达306% [3] - 新华人寿21款产品中7款实现率超100%(最高122%),14款在55%-90%之间;阳光人寿90款产品实现率最高114%、最低25%、均值52.58% [5][6] - 平安人寿12款新产品中11款实现率100%,1款达114%;恒安标准人寿61款产品中逾30款实现率100% [8] - 三款产品提供40%终了红利,强调合同到期时一次性高额回报 [7] 监管政策动态 - 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发布374号文,通过六大硬性约束遏制分红险恶性竞争,要求触及条件时需严格论证审批 [9][10] - 约束类型包括历史业绩、资本实力、新产品、评级差异及内部风控,如新账户分红不得超行业3年平均收益率3.20% [10] - 监管引入差异化原则,按公司评级实施分红约束,防止高风险公司通过高分红噱头吸保费 [11] 预定利率调整 - 同方全球人寿将两款分红型终身寿险预定利率从2%下调至1.5%,行业正式进入"2时代" [12] - 2024年10月起新备案分红型产品预定利率上限调至2%,部分公司已主动压降收益至1.5% [12] - 当前普通预定利率2.5%高于研究值37个基点,若Q2研究值≤2%则9月可能启动下调程序 [13] 行业转型方向 - 利率走低推动行业结构性洗牌,产品设计、销售节奏及公司战略被重新定义 [14] - 监管推动分红险从收益比拼转向可持续经营,头部公司优势将更凸显 [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