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浮动收益型产品
icon
搜索文档
破冰!分红型重疾险时隔22年回归 能否重振雄风?
国际金融报· 2025-10-17 01:16
政策动态 - 金融监管总局印发指导意见,支持监管评级良好的保险公司开展分红型长期健康保险业务,标志着阔别22年后分红型重疾险或重回市场 [1] - 下一步监管部门将加快研究出台浮动收益型健康保险等配套业务细则,督促保险公司丰富产品供给 [6] 产品历史与回归背景 - 分红型重疾险曾在2003年前后风靡市场,后被原保监会叫停,主要原因包括产品被异化为理财工具、管理难度大及缺乏经验数据 [2] - 当前政策支持其回归,旨在通过浮动收益设计提升产品吸引力,改变市场因预定利率下调导致的增长疲态,并帮助保险公司缓解“利差损”压力 [3] - 分红机制有望实现保额动态增长,满足客户保障“保值增值”需求,并为保险公司开辟产品创新与差异化竞争的新赛道 [3] 行业转型现状 - 2025年以来加速向分红险等浮动收益型产品转型已成为行业共识 [4] - 中国太保上半年分红险新保期缴规模保费大幅增长近14倍,新保期缴中分红险占比提升至42.5%,代理人渠道该占比达51% [4] - 新华保险二季度以来个险渠道4至7月分红险期交保费占比超过70%,银代渠道同期占比超过30% [4] 产品挑战与要求 - 产品设计需平衡保障与分红,对保险公司精算和风控能力提出较高要求 [5] - 相较于当前2.0%预定利率的传统险,1.75%预定利率的分红型重疾险保费更高,销售难度增大,需避免消费者因分红不确定性产生纠纷 [5] - 核心挑战在于如何长期稳定地兑现预期,对保险公司穿越经济周期的投资能力提出极高要求 [5] - 难点在于进行透明化的产品设计与客户沟通,精算定价需平衡各方利益,并清晰揭示分红不确定性 [5] 成功关键因素 - 代理人渠道的深厚基础和持续投入是决定保险公司在重疾险业务中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代理人队伍有优势的公司可能更有竞争力 [6] - 保险公司需强化渠道培训与合规管理,以科技赋能运营服务,提升保单管理的透明度和便捷性 [6] - 保险公司应强化信息披露透明度,明确分红机制,并借助大数据优化定价,融合健康管理服务以提升产品附加值 [5]
269款万能险产品披露9月结算利率 平均值2.68%同比下降
财经网· 2025-10-13 09:16
万能险结算利率概况 - 截至10月12日,269款万能险产品披露9月份结算利率,最高为3.50%,最低为0.36% [1] - 9月份万能险结算利率平均值为2.68%,同比下降约18个基点,中位数为2.60% [1] - 269款产品中,184款结算利率低于3%,占比为68.4% [1] 结算利率分布与同比变化 - 结算利率在3%及以上的产品有85只,占比为31.6%,较去年同期约62%的占比大幅下滑 [2] - 结算利率在2%(含)至3%(不含)之间的产品有179只,占比为66.5% [2] - 结算利率低于2%的产品有5款 [2] 结算利率持续下滑的原因 - 投资端承压,固收类资产收益率下降及权益市场波动导致保险公司投资收益下滑 [3] - 监管引导压降利率上限,要求结算利率与实际投资收益匹配以防范利差损风险 [3] - 险企为降低负债成本、保障财务稳健,主动下调结算利率 [3] 万能险市场发展态势 - 今年前8个月,人身险公司保户投资款新增交费(可近似视为万能险保费收入)为4588亿元,与去年同期4589亿元基本持平 [4] - 2024年人身险公司保户投资款新增交费为5787亿元,同比下降2.8% [4] - 市场发展整体呈现稳中有降的趋势 [4] 保费收入变化的影响因素 - 增额终身寿险等保证收益型产品在利率下行周期更受青睐,分流了万能险的储蓄需求 [4] - 消费者风险意识增强,更倾向于锁定长期、确定的收益 [4] - 监管引导保险回归保障本源,对中短存续期产品进行严格限制 [4] 监管政策动向 - 今年4月份发布新规,要求审慎合理确定结算利率,并允许在满足条件时调整最低保证利率 [3] - 新规提升风险保障水平,禁止开发五年期以下(不含五年)的万能险 [5] - 引导保险公司拉长万能险保障期限,鼓励通过调整退保费用等要素延长保单存续期 [5] 行业转型与产品竞争 - 行业转型浮动收益型产品成为共识,分红险是主流选择,万能险新增产品数量占比较低 [6] - 分红险的崛起对万能险保费增长带来竞争压力,但万能险在保费追加、账户领取灵活性上仍具优势 [6] - 万能险每月公布结算利率,透明度高,未来发展将更加考验保险公司的真实投资能力 [6]
前8月保险业原保险保费收入4.8万亿元,人身险保费增长11.3%
环球网· 2025-09-28 13:22
行业整体经营表现 - 2025年前8个月保险业原保险保费收入达4.8万亿元,同比增长9.63% [1] - 财产险保费收入1万亿元,同比增长3.65% [1] - 人身险保费收入3.8万亿元,同比增长11.32% [1] - 行业赔付支出累计1.68万亿元,其中财产险赔付6078亿元,人身险赔付1.07万亿元 [2] - 保险业总资产为40.11万亿元,其中人身险公司资产35.21万亿元,财产险公司资产3.18万亿元,再保险公司资产8442亿元 [2] 人身险业务细分表现 - 前8个月寿险原保险保费收入2.97万亿元,同比增长14.05% [2] - 保户投资新增交费4588亿元,投连险独立账户新增交费129亿元,均同比持平 [2] 产品结构动态与趋势 - 受预定利率下调影响,保险公司大力拓展浮动收益型产品,分红险在整体业务中占比持续攀升 [3] - 2025年一季度人寿保险推出新产品超170款,其中分红型、万能型人寿保险占比近四成 [3] - 在120余款年金保险中,分红型、万能型年金保险占比超三成,较去年上升10个百分点 [3] - 分红险在利率下行期通过提高权益或另类资产占比,以浮动收益对冲利率风险 [3] - 新精算规定允许分红险按普通险规则计算现金价值,前期现金价值更高,退保损失更小 [3]
人身险 预定利率研究值最新发布
金融时报· 2025-08-08 16:01
预定利率调整机制 - 普通型人身保险产品预定利率研究值2025年二季度为1.99% [1] - 动态调整机制触发条件为预定利率最高值连续两季度高于研究值25个基点 [2] - 当前普通型/分红型/万能型产品预定利率最高值分别为2.5%/2.0%/1.5% [2] 利率调整幅度预测 - 中泰证券预计调整幅度为25个基点至2.25% [3] - 方正证券预测行业将一次性下调50个基点至2.0% [3] - 研究值从一季度2.13%降至二季度1.99% 累计较现行值低51个基点 [2] 头部险企应对措施 - 中国人寿/平安人寿/太保寿险将普通型/分红型/万能型产品预定利率分别调整为2.0%/1.75%/1.0% [4] - 8月31日24时起停止接受超预定利率最高值产品投保 [4] - 泰康人寿宣布7月31日起停售三款产品 8月31日起停售年金保险产品 [4] 行业提前布局动态 - 招商信诺人寿2024年底储备1.75%预定利率分红险 [5] - 同方全球人寿6月将分红险预定利率从2%下调50基点至1.5% [5] - 中意人寿/恒安标准人寿推出1.5%预定利率分红型寿险 [5] 分红险转型趋势 - 普通型/万能型产品预定利率直降50基点 分红型仅降25基点 [6] - 分红险预定利率较普通型低25个基点 [6] - 某大型险企分红险保费占寿险总保费超50% 新单保费占比超80% [6] 产品结构调整影响 - 行业加速向浮动收益产品转型以降低负债成本 [6] - 分红险有望恢复历史80%保费占比水平 [6] - 浮动收益产品可平滑财务报表波动并稳定市场预期 [6] 监管政策导向 - 保险业协会每季度公布预定利率研究值 [2] - 专家委员会强调加快浮动收益型产品发展转型 [7] - 要求规范万能险和分红险并加强资产负债联动 [7]
中宏人寿净利大增343%!综合投资收益率仅1.74%,向浮动收益产品转型?
搜狐财经· 2025-08-07 22:26
核心财务表现 - 第二季度保险业务收入69.97亿元,同比增长29.81% [1] - 上半年保险业务收入累计196.22亿元,同比增长4.96% [1] - 上半年净利润2.22亿元,同比大幅增长343.45% [1] - 上半年财务投资收益率2.15%,同比提升0.29个百分点;综合投资收益率1.74%,同比下降2.34个百分点 [1] 投资资产配置 - 二季度末投资资产规模1305.52亿元,环比增长9.72%,同比增长29.48% [6] - 大幅增持国债:持有至到期投资中国债余额406.17亿元,较2023年末增长102.59% [7] - 股票投资显著增加:AFS科目下股票资产余额55.08亿元,较2023年末增长861.72% [7] - 近三年平均财务投资收益率4.37%,综合投资收益率5.36% [5] - 2024年财务投资收益率3.90%,综合投资收益率9.17%,高于行业平均的3.48%和7.45% [5] 偿付能力与资本结构 - 二季度末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157.62%,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224.09%,较上季度略有下降 [4] - 准备金评估利率下行对实际资本产生负面影响,但固定收益类资产浮盈增加部分抵消该影响 [4] - 公司为首家中外合资寿险公司,股东宏利人寿持股51%,中化集团财务持股49% [4] 产品结构转型 - 分红寿险业务收入占比大幅提升:2024年收入193.64亿元,同比增长69.84%,占总收入63.66% [9] - 分红险收入规模三年持续增长:2022年44.07亿元、2023年114.01亿元、2024年193.64亿元 [1][9] - 普通寿险收入59.69亿元,同比下降11.74% [9] - 2025年新发产品分红实现率达100%,部分产品二十年累计实现率最高达277% [10] 行业发展趋势 - 浮动收益型产品成为行业转型方向,符合"保险姓保"监管定位和居民财富管理风险适配需求 [2][10] - 分红险通过"保底+浮动"模式实现险企与投保人风险共担 [10] - 浮动收益型产品有助于提升保险公司投资能力和风险管理水平 [11] 监管与合规 - 深圳分公司因财务数据不真实被处以60万元罚款(公司50万元+责任人10万元) [2]
保险业前5月保费稳增、赔付高企,变局下如何开启“后半场”
北京商报· 2025-06-29 18:46
保险业整体经营情况 - 2025年前5月保险业实现保费收入3.06万亿元,可比口径下同比增长3.77% [1][3] - 财产险保费收入6129亿元,同比增长3.97%;人身险保费收入2.45万亿元,同比增长3.72% [3] - 赔付支出1.17万亿元,同比增长9.91%,显示保障功能持续强化 [3] 人身险市场表现 - 5月单月人身险原保费达3328亿元,同比增长16.72%,增速激增主要因市场预期定价利率下调引发"炒停售"行为 [3] - 分红险产品预定利率出现下调信号,某险企将产品利率从2%下调50个基点至1.5%,预示行业利率调降趋势 [6] - 浮动收益型产品迎来发展机遇,中国人寿等险企加大开发力度,销售渠道转型推动代理人质态改善 [7] 财产险市场表现 - 前5月财产险公司保费收入7805亿元,同比增长5.22%,其中车险保费3720亿元(占比47.7%),同比增长4.4% [4] - 非车险业务表现亮眼:健康险保费1435亿元(+9.57%),意外险保费241亿元(+12.55%),增速显著高于车险 [4] - 新能源车险承保亏损严重,2024年行业承保亏损57亿元,头部险企探索与车企合作降低赔付成本的"车生态"模式 [6] 政策与行业变革 - 监管鼓励浮动收益型产品发展以应对利差损风险,六部门发文要求开发长期限个人养老金专属产品 [7] - 《普惠金融实施方案》推动农业保险扩面增品,要求加强小微企业财产险及农民健康/养老等人身险供给 [7] - 行业结构持续优化,建议财产险聚焦新能源车险创新,人身险加强资产负债管理并拓展养老健康服务 [8]
实探分红险市场:机构火力全开客户持观望态度
上海证券报· 2025-05-14 02:45
行业动态 - 保险公司大力推分红险等浮动收益型产品 但市场整体接受度不高 [1] - 寿险行业处于产品转型期 分红险占比在人身险和年金险新产品中位居前列 [2] - 一季度寿险原保险保费收入同比下滑约1% 可能与分红险销售不及预期有关 [3] 公司策略 - 头部寿险公司力推分红险为主的浮动收益型产品 新单保费占比提升 例如太保寿险分红险新保规模保费占比18 2% 同比提升16 1个百分点 中国人寿浮动收益型业务首年期交保费占比51 72% 较2024年同期大幅提升 [2] - 部分公司通过打造"网红"产品推动分红险 例如某寿险公司产品以REITs 港口等资产做底层配置 预期收益率有优势 1个多月完成几十亿元销售目标 [2] - 保险公司探索"年金+分红"等新销售模式 认为分红险未来将成为主流产品 [4] 市场反应 - 分红险产品销售爆火仅为个例 大部分营销员因业绩不达标收入下滑 [3] - 客户对浮动收益型产品接受度不高 主要因收益不确定性 历史分红实现率低于预期 以及销售误导现象频发 [3][5] - 预定利率下调后保险产品吸引力下降 此前储蓄型产品热销透支客户购买力 [3] 发展挑战 - 消费者对分红险认知不足 偏好传统险固定收益模式 [5] - 营销员专业性待提升 存在夸大分红实现率 混淆收益属性等问题 [5] - 产品同质化严重 难以满足细分市场需求 [5] 未来方向 - 发展分红险有利于优化保险公司负债端成本 减少利差损风险 [4] - 需提升投资能力保障分红可持续性 加强营销员培训 优化产品设计 [5] - 监管应完善政策支持 如放松分红储备限制 鼓励创新产品形态 [5]
【光大研究每日速递】20250423
光大证券研究· 2025-04-22 16:55
人身保险业 - 3Q25传统险预定利率或再次下调至2 0% 分红险等浮动收益型产品将更具发展土壤 [4] - 险企浮动收益型产品占比提升将缓解负债成本压力并分散投资风险 有助于提高权益配置比例和加大入市力度 [4] - 新金融工具准则下险企将通过高股息策略提升OCI股票占比 降低利润波动同时增加确定性分红收入以弥补票息收入减少 [4] 三友化工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213 6亿元 同比-2 6% 归母净利润4 99亿元 同比-11 8% [5] - Q4单季度营业收入52 8亿元 同比-4% 环比-0 7% 归母净利润1 04亿元 同比-52% 环比+55% [5] - 纯碱 PVC景气下行导致Q4业绩同比承压下滑 但在建项目稳步推进 [5] 万马科技 - 2024年归母净利润0 41亿元 同比-35 92% 2025Q1归母净利润0 05亿元 同比+237 89% [6] - 车联网业务快速增长 公司正全力打造算网一体化竞争优势 [6] 杭叉集团 - 2024年营业收入164 9亿元 同比+1 15% 归母净利润20 2亿元 同比+17 9% [7] - 毛利率23 6% 同比+2 8个百分点 净利率13 1% 同比+1 8个百分点 [7] - 锂电化 国际化 智能化战略驱动高质量发展 [7] 华致酒行 - 2024年营业收入94 64亿元 同比-6 49% 归母净利润0 44亿元 同比-81 11% [7] - 扣非归母净利润0 25亿元 同比-85 97% 线上渠道快速发展但组织架构持续优化 [7] 妙可蓝多 - 2025Q1营业收入12 3亿元 同比+6 3% 归母净利润0 8亿元 同比+114 9% [8] - 并表后奶酪业务收入同比增加明显 产品结构优化及控费措施推动净利率改善 [8] - 与蒙牛协同推进降本增效 新品加快上市逐步贡献业绩增量 [8] 安图生物 - 2024年营业收入44 71亿元 同比+0 62% 归母净利润11 94亿元 同比-1 89% [9] - 扣非归母净利润10 99亿元 同比-7 30% 24年业绩承压但海外拓展稳步推进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