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电外送

搜索文档
农行内蒙古分行积极助力蒙东振兴绿电行业发展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9-25 10:19
农行内蒙古分行绿色信贷项目 - 农行内蒙古分行为国网呼伦贝尔阿荣旗500千伏输变电工程项目审批贷款6亿元并实现首笔投放 成为该项目独家合作银行[1] - 该项目是国家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配套工程 为国网集团在内蒙古第一批技改贷款中投资规模最大的项目 预计2025年11月底投运[1] - 项目投运后将支撑华能蒙东伊穆直流外送二期等风电项目并网 满足呼伦贝尔岭东地区超320万千瓦新能源接入需求[1] 绿色金融支持成效 - 农行内蒙古分行累计为蒙东地区绿电行业投放贷款286亿元[1] - 分行成立跨层级跨区域联动工作专班 实施绿色审批通道 提升项目服务主动性[1] - 分行通过差异化金融服务紧盯绿电项目核准及建设进度 得到客户高度认可[1] 战略发展方向 - 农行内蒙古分行将持续围绕"五篇大文章"和服务国家"两重两新"项目加大金融支持力度[2] - 分行通过强化使命担当践行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 助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2]
风从草原来、电送全中国 跨越山海的绿电输送
央视网· 2025-09-19 08:20
"十四五"规划提出,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内蒙古风光资源富集,肩负着"西电东 送""北电南供"的国家使命。如何将这得天独厚的"草原风光",跨越千山万水,高效、安全地输送到千 里之外?这背后,离不开稳定、可靠的电网系统。接下来,让我们一同聚焦内蒙古绿电外送,看内蒙古 如何通过电网聚能,将清洁电能源源不断地输向全国。 位于内蒙古锡林郭勒盟的胜利站和位于河北张家口市的张北站,是华北地区重要的特高压枢纽。2024年 10月31日,"十四五"电力发展规划重点项目张北-胜利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工程正式投运,在两个变电 站之间搭建起特高压输电通道。电力送出从链式通道升级为环形通道,沿线的每一个站点都可以双向输 电,保障输电安全稳定。 在"能源动脉"特高压之外,还有无数的"毛细血管"共同运输绿电。内蒙古2024年绿电交易规模位居全国 第一,截至目前已与8个省区建立了绿电外送交易合作。今年6月,蒙西电网绿电首次实现外送南方电 网,将内蒙古的绿电送到广东。 张北-胜利工程扩建特高压变电站3座,新增变电容量900万千伏安。投运后,每年可从锡林郭勒、张家 口对外输送超过700亿千瓦时的电能,相当于1900万户家庭1年的 ...
黑龙江:积极推动绿电外送 常态化开展绿电外送交易
新华社· 2025-08-14 08:36
得益于黑龙江今年首次开展的绿电外送交易,黑龙江夜间富余的纯绿色电能沿着输电线路跨越山海,为 北京、天津、上海等地提供了稳定电力。 记者日前从国网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了解到,2024年黑龙江省外送电量18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 19.2%,其中新能源外送电量首次突破百亿千瓦时。 据了解,"十四五"时期,黑龙江省新能源装机规模由2020年1153万千瓦增加到2025年5月底的2850万千 瓦,累计新增装机1697万千瓦。 "继今年4月完成首笔绿色电力送北京交易后,我们积极推动绿电外送,依托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优 化外送时序,常态化开展绿电外送交易。"黑龙江电力交易中心有限公司交易部主任杨兴华说。 新能源快速发展,不仅靠自然资源禀赋,更依赖新型电力系统的加快建设。 近期,记者在黑龙江省肇州县看到,一边是电力工人进行国家光伏、储能实证实验平台(大庆基地) 500千伏输变电工程相关作业,另一边是安全监护人时刻关注着导线状态,确保作业安全有序进行。 这个项目计划2025年底前建成投产,可提升地区新能源汇集能力200万千瓦。 更加宽阔的电力输送大通道,为拓宽新能源消纳空间提供了基础条件。 近5年,黑龙江建成投产松北、林海等 ...
追光逐日绿能澎湃
经济日报· 2025-08-03 05:50
光热发电项目 - 共和光热电站是国家首批光热发电示范项目之一,装机容量为5万千瓦时,采用塔式太阳能集热系统并配置6小时储热系统,具有连续、输出稳定的特点,即使在夜间或阴雨天也能发电[1] - 塔拉滩年平均日照近3000小时,与龙羊峡水电站结合建成全球最大的水光互补发电站和光伏发电园区[1] 光伏产业规模 - 海南州绿色产业发展园区总规划面积4628.5平方公里,新能源光伏、风电企业有91家[1] - 截至今年5月底,青海清洁能源发电装机容量7138万千瓦,新能源发电装机容量5499万千瓦,分别占青海电网发电总装机的94.2%和72.6%,在全国率先实现新能源装机和发电量占比"双主体"[3] 生态修复与经济效益 - 光伏板有效降低风速,减少水分蒸发,冲洗光伏板的水为沙化土地提供水源,提升草地涵养能力[2] - 光伏发电企业与农牧部门合作,免费让村集体的羊群进场放牧,降低火灾风险同时帮助农牧民增收[2] 特高压输电技术 - ±800千伏青豫特高压工程可将青海绿色能源输送至1500多公里之外的河南,一秒的输电量足够一个家庭使用两年[3] - 该工程是支撑青海新能源大规模开发的第一条特高压输电大通道,青海绿电外送范围已扩展至16个省份[4] 算力产业发展 - 青海高原冷凉气候可降低数据中心制冷能耗40%、算力投资成本降低20%、运营成本降低30%[4] - 接入5家算力中心1.7万台服务器、1.55万P算力,支撑全省算力中心日均清洁能源消纳提升10%,减排二氧化碳8.31万吨[4] 电网建设 - 青海建成东部750千伏"日"字形、西部750千伏"8"字形骨干网架,成为交流送受电能力均超千万千瓦的省级电网[5] - 去年青海全省可再生能源消纳、非水可再生能源消纳占比分别为72.9%、32.9%,均高于国家预期目标[5] 未来发展目标 - 青海计划到2030年风电、光伏装机超1亿千瓦以上,清洁能源装机超过1.4亿千瓦[6] - 青海8个市州全部实现330千伏大电网双回路供电,惠及40余万名农牧民群众[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