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职业
搜索文档
“绿领”职业有哪些(链接)
人民日报· 2025-10-28 06:38
近年来,得益于国家在新能源、绿色制造和环保科技等领域的战略部署,复合型"绿领"人才日益成为企 业竞相争抢的对象。教育部发布2025年普通高校本科专业目录,增设碳中和科学与工程等29种本科新专 业。其中,北京师范大学、北京科技大学、昆明理工大学成为首批碳中和科学与工程布点高校,致力于 培养多学科交叉背景的复合型创新人才。 在未来,"绿领"的"含金量"将不断攀升。 "绿领"可以理解为专注于绿色产业的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是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一股重要力量。 《 人民日报 》( 2025年10月28日 14 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2022年版)》标识了134个绿色职业,约占职业总数的8%,覆盖节能 环保、清洁能源、基础设施绿色升级等领域。2024年,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发布的19个新职业中,储能 电站运维管理员、电能质量管理员等被标识为绿色职业。今年,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发布的新职业、新 工种中,又包括了风电场叶片维修工、氢燃料电池测试员等绿色工种。 (责编:卫嘉、白宇) ...
报告称去年北京数字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薪酬水平持续领跑
中国新闻网· 2025-09-24 16:53
新兴产业薪酬领跑 - 2024年北京以集成电路、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高端制造、数字经济、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薪酬水平持续领跑 [1] - 海淀区、朝阳区、经济技术开发区薪酬涨幅位居前三 [1] - 运输/物流、餐饮/住宿等生活服务产业薪酬保持稳定增长 [1] 报告数据与方法 - 调查数据来源于2024年度北京市企业薪酬采样数据,调研样本包括个体职位157万人以及应届高校毕业生28.9万人 [1] - 调研企业及个体样本数量连续7年保持增长 [1] - 采用线上加线下模式开展调查 [1] 报告关注重点与新增内容 - 报告重点聚焦数字职业与绿色职业的薪酬水平,同时发布北京地区应届高校毕业生薪酬数据 [2] - 特别关注依托互联网平台就业的新业态从业人员薪资状况以及技能人才的薪酬水平 [2] - 新增服务型人才及高精尖人才薪酬数据,进一步完善重点领域人才薪酬数据库 [2] 公共服务与工具发布 - 北京人社首创的《市场常用岗位与职业大典职业关系映射对照表》与本次报告同步正式发布 [2] - 《映射表》将职业大典分类标注与市场通行职位称谓对照映射,旨在优化公众薪酬数据查询体验 [2]
这些“绿领”,为“绿色中国”保驾护航
人民日报· 2025-09-11 03:35
绿色职业发展现状 - 绿色职业以环保、低碳、循环为特征,是新产业新业态发展的体现,从业者被称为"绿领" [1] 风电场叶片维修工作内容与成效 - 风电场叶片维修需定期对叶片进行内外检查,内部损伤需人工登高百米排查 [2] - 维修过程包括打磨损伤部位、铺设玻璃纤维填补缺陷,类似外科手术的清创缝合与包扎 [2] - 夏季需凌晨3点开工避开高温,叶片内部温度超过45℃需停止作业 [2] - 需应对极端天气,如暴风天气瞬时风速达每秒35米导致叶片裂纹 [3] - 通过创新修复方案为企业节省80万元更换费用 [3] - 每年通过叶片修补挽回500万度电量损失,相当于减排3470吨二氧化碳 [3] - 风电场每年产出绿色清洁电力近17亿千瓦时 [3] 智慧仓运维工作转型与效率提升 - 智慧仓运维员负责自动化设备巡检、故障排查和运行效率优化 [4][5] - 智能仓效率达传统仓2至3倍,人工成本下降超50% [5] - 运维需掌握硬件、网络、系统跨领域知识,建立故障记录数据库提升效率 [5][6] - 自动分拣使用循环箱,智能路径规划降低能耗,电动叉车年减少约5吨碳排放 [6] - 智慧仓运维员于2025年7月被纳入人社部第七批新职业 [6] 电力聚合运营工作模式与效益 - 电力聚合运营员通过虚拟电厂平台聚合分散能源,如调控换电站功率实现电力调剂 [7][8] - 虚拟电厂不发电但可统筹光伏电站、充换电站等资源,实现顶峰让电调度 [8] - 需掌握聚合资源调控特征和电力市场交易规则,优化交易决策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 [8][9] - 通过虚拟电厂交易帮助屋顶光伏获得绿电绿证资格,提高可再生能源利用率 [9] - 通过优化运营策略降低单位供电碳排放强度,提升绿色效能 [9]
“双碳”人才缺口近百万,人社部标识绿色职业137个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13 21:06
绿色职业教育人才供需现状 - "双碳"领域人才需求近百万人 但当前从业者仅十万人左右 人员缺口巨大 [1][2] - 全球拥有绿色技能的人才占比约12.3% 而市场对绿色技能职位的需求占比达22.4% [2] 绿色职业与技能发展政策 - 人社部已标识137个绿色职业 其中2022版职业分类大典标识134个 2024年新增3个 [1][3] - 教育部2022年要求将绿色低碳导向融入国民教育体系各领域各环节 [2] - 人社部自2021年起增设"碳排放管理员""碳汇计算计量评估师""综合能源服务员"等十余种新兴绿色职业 [3] 职业教育绿色技能培养模式 - 绿色技能培养应以"应用场景"为核心 需融入现有职业技能体系形成复合优势 [3] - 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就业率保持在98%以上 2021级订单班企业认证考核率100% [4][5] - 订单班培养机制通过校企联合组建教学委员会 企业设定严格准入标准 需通过理论和技能考核 [6] 区域绿色职业教育实践 - 贵州省毕节地区推动煤炭产业智能化绿色化转型 当地煤矿年人才需求近万 但毕业生远不能满足需求 [7] - 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2024年开展职业教育绿色技能提升计划 遴选140余名骨干教师构建绿色教学队伍 [7] - 通过"微认证"绿色标准 "三教"改革培训绿色课堂 第三方认定绿色评价三个环节推动改革 [8][9] 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成效 - 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与宁德时代 比亚迪等八家新能源车企签订人才定制培育协议 [4] - 校企共建产教融合示范园 实施教师双认证 企业导师进校园等措施保持教学资源与产业同步 [4][5] - 订单班培养具有行业前沿课程体系 标准化技能实训 毕业生就业质量 起薪水平和发展空间优于非订单班 [6]
逐“绿”而行靠人才
经济日报· 2025-03-31 08:17
绿色职业发展现状 - 绿色职业成为就业市场重要组成部分 是实现绿色低碳转型的关键力量 [1] - 绿色职业承载可持续发展未来 关乎经济转型与生态平衡 [2] 社会认知度提升 - 当前社会对绿色职业内涵和发展前景了解有限 [1] - 需通过科普视频和体验活动增强公众了解和兴趣 [1] - 应广泛宣传绿色职业在应对气候变化和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 [1] 人才培养体系优化 - 绿色职业快速发展对专业人才提出更高要求 [1] - 目前人才培养体系存在与市场需求脱节问题 [1] - 高校需优化专业设置 开设相关课程并注重实践教学 [1] - 需加强继续教育和职业培训 提供技能提升机会 [1] - 鼓励企业与科研机构合作开展培训项目 [1] 职业发展通道建设 - 从业者面临晋升渠道不清晰和发展空间受限问题 [2] - 需制定科学合理的职业晋升标准 明确能力要求 [2] - 应建立管理晋升和技术专家双通道晋升机制 [2] - 企业需提供更多发展机会 鼓励参与重大项目研发实施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