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美俄关系
icon
搜索文档
特朗普为何频频示好中国?布热津斯基:俄罗斯很邪恶,中国则不同
搜狐财经· 2025-11-21 20:53
贸易政策演变 - 特朗普第一任期自2017年启动贸易战,2018年3月签署301调查备忘录,7月对首批价值340亿美元中国商品加征关税[1] - 拜登政府于2024年5月将中国电动车关税提高至100%[3] - 特朗普2025年就职后评估盟友关税但对中国维持原税率,2月4日对加拿大和墨西哥加征25%关税,但对中国保持10%至25%税率[5] - 2025年10月30日APEC峰会期间达成协议,美国将芬太尼相关中国商品关税从20%降至10%,中国暂停稀土出口管制一年并暂停对美国农产品的报复性关税[7] 对华关系缓和举措 - 特朗普2024年胜选演讲转向通过谈判处理贸易问题,选举后一周其团队即与中方接触讨论气候和贸易合作[3] - 2025年1月18日媒体披露特朗普计划上任100天内访华,3月15日签署行政令放松对华非军用芯片出口管制以换取稀土供应保障[5] - 2025年10月30日会谈后特朗普评价会议满分,宣布中国将购买更多美国大豆,并计划于2026年4月访华[7] - 2025年11月1日白宫简报确认中国取消报复性关税使美国企业受益[7] 地缘战略背景 - 布热津斯基在《大棋局》中主张美国应平衡欧亚大陆力量,认为中国是崛起大国可通过经济整合成为伙伴,建议拉入亚洲区域合作框架[13][15] - 布热津斯基批判小布什政府反恐战争耗损资源,强调美国力量有限需寻找伙伴共享经济稳定责任[15][17] - 2009年奥巴马提出“G2”共管全球构想但中国未接受转而推动G20多边平台[17] - 布热津斯基主张对俄罗斯采取强硬态度甚至建议推动其分裂,但对华策略应区别避免同时对抗两大国[13][19] 美国政策调整动因 - 八年贸易对抗使美国供应链混乱,尽管贸易额增长8%但通胀高企制造业成本上升,迫使重新评估策略[3][9] - 特朗普团队计算后认为需先稳住中国再应对其他国家,因此在2025年10月10日短暂威胁对中国加征100%关税后于10月12日收回[9] - 美国承认无法同时多线作战,选择与中国合作成为必要,政策转变基于实力对比和国内压力而非偶然[23] - 特朗普第二任期模式转为对盟友强硬(如压欧盟国防预算至GDP2%)但对华宽松,旨在让美国经济喘息[11][20]
“两国关系彻底恶化”,俄方宣布报复!
中国基金报· 2025-11-20 18:17
俄波外交关系恶化 - 俄罗斯与波兰的关系已彻底恶化 俄罗斯方面认为波兰当局将所有问题与俄罗斯挂钩的指控毫无根据[1] - 作为对波兰关闭俄领事馆的回应 俄罗斯将削减波兰在俄境内的外交领事人员规模[1] - 波兰撤销俄罗斯驻格但斯克领事馆的运营许可 该领事馆是俄罗斯在波兰的最后一处领事馆 此举是对近期铁路破坏事件的回应[1] 俄美接触情况 - 针对俄美共同制定乌克兰和平计划的报道 俄罗斯方面表示暂无新进展可以通报[1] - 俄罗斯代表暂无与美国陆军部长德里斯科尔接触的计划[1]
特朗普变了,14国已派兵,普京通告全球,战斧一出就是毁灭性后果
搜狐财经· 2025-10-27 13:11
特朗普搁置与普京会晤 - 特朗普突然宣布原定与普京在布达佩斯的会面计划暂时搁置,变化速度极快 [1] - 特朗普解释搁置原因为“时机不成熟”和“无法达成目标”,但表述模糊 [3] - 搁置决定的深层原因包括美俄在俄乌停火程序上存在根本分歧,以及美国外长与俄罗斯外长的会晤未能为领导人会晤提供实质性基础 [5][8][10] 美国与欧盟对俄罗斯的制裁措施 - 特朗普政府宣布对俄罗斯石油公司和卢克石油公司实施制裁,指控其为俄罗斯的特别军事行动提供资金 [12] - 欧盟同时实施第19轮对俄制裁,涵盖117艘海运油轮,并将一些注册在中国和印度的组织列入制裁名单 [14] - 制裁意图是通过经济手段向俄罗斯施压,以在俄乌问题上迫使其让步,并显示对俄强硬立场 [14] 北约军演与地缘政治紧张局势 - 北约14国从10月13号到24号进行了代号为“坚定正午”的年度核演习,首次模拟核战争中空基核力量与常规打击力量的配合,主要针对俄罗斯 [14] - 演习使本已紧张的美俄关系局势加剧,几乎到达临界点 [16] - 美国对俄罗斯的态度明显转硬,两国关系缓和可能性变小,未来互动将充满摩擦 [18] 对制裁效果的质疑与俄罗斯的应对 - 美国退役陆军中校戴维斯公开指出欧盟的新一轮制裁毫无意义,认为乌克兰的消耗战已注定失败,欧盟指望通过制裁施压是荒谬的 [18][20][21] - 俄罗斯在能源、粮食、军工等关键领域已建立起“抗制裁屏障”,并将能源出口转向亚洲,制裁未对其造成实质性影响 [23] - 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讽刺欧盟的制裁已变得毫无实际意义,无法触及俄罗斯核心利益 [27] “战斧”导弹问题与俄罗斯的警告 - 特朗普在是否通过北约向乌克兰提供“战斧”巡航导弹问题上态度摇摆,曾表示考虑提供,后又改口称暂时不会 [28][29] - 普京警告若乌克兰使用美国提供的“战斧”导弹攻击俄罗斯领土,俄方将采取极为严厉甚至“毁灭性”的报复措施 [30] - 报复措施可能包括对乌克兰境内军事目标的大规模打击、打击相关支持系统,或动用核武器进行威慑 [30] 美俄博弈下的战略信号与风险 - 特朗普政府的一系列操作释放信号表明其可用的对俄施压手段有限,主要依赖制裁和搁置会晤等方式 [18] - 欧盟在乌克兰问题上过于依赖美国态度,缺乏自身明确战略规划,陷入被动 [27] - 北约核演习与美国在“战斧”导弹问题上的反复,正推动局势向更危险方向发展,乌克兰处于美俄博弈夹缝中 [32]
事关特朗普与普京会晤,最新消息→
第一财经· 2025-10-24 08:00
美俄关系与制裁影响 - 俄罗斯总统普京表示美国新制裁旨在对俄施压但不会对俄罗斯经济产生重大影响[1] - 普京认为美国新制裁是不友好举动无助于加强刚开始恢复的俄美关系[1] - 普京重申俄罗斯始终支持继续对话主张对话优于对抗的立场未变[1] 美俄领导人会晤 - 普京称在10月16日通话中是特朗普本人提议在匈牙利布达佩斯举行会晤[1] - 普京表示特朗普决定推迟会晤并认为在没有充分准备下草率对待会晤将是一个错误[1] - 美国白宫表示与普京会晤并非完全不可能但需确保会晤能取得切实的积极成果[2] 美方立场与期望 - 美国白宫表示特朗普认为俄罗斯在和平方面行动不足并对此愈发失望[1] - 美方希望看到俄罗斯采取行动而非空谈来结束冲突[1]
普京:布达佩斯会晤更像是改期而非取消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10-24 07:36
制裁影响评估 - 美国对俄罗斯最大的两家石油企业俄罗斯石油公司 卢克石油公司及其子公司实施制裁 [2] - 俄罗斯总统普京表示美国新制裁不会对俄罗斯经济产生重大影响 [1] - 普京强调美国新制裁是不友好举动 无助于加强刚开始恢复的俄美关系 [1] 俄美关系与对话 - 普京重申俄罗斯始终支持继续对话 主张对话优于对抗和战争 [1] - 普京认为如果俄美能就包括经济领域在内的长远未来展开严肃探讨 双方将在诸多领域拥有合作空间 [1] - 美国总统特朗普证实已取消美俄领导人近期会晤计划 原因是目前会晤不会取得成果 [2] 领导人会晤细节 - 普京表示在16日通话时 是特朗普本人提议在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举行会晤 [1] - 普京认为在没有充分准备的情况下草率对待会晤将是一个错误 [1] - 特朗普表示将同普京在未来某个时间会晤 [2] 地缘政治风险 - 针对乌克兰可能获得射程3000公里武器的表态 普京回应称这是试图升级局势 [1] - 普京警告如果使用这种武器对俄罗斯领土进行打击 俄方的回应将会非常严厉 [1]
白宫发声 事关特朗普与普京会晤!普京:布达佩斯会晤更像是改期而非取消!泽连斯基:领土交换不可接受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24 06:45
美俄关系与领导人会晤 - 美国总统特朗普对俄罗斯在和平方面的行动不足表示愈发失望,希望看到行动而非空谈来结束冲突[1] - 特朗普已取消美俄领导人近期会晤计划,原因是目前会晤不会取得成果,但未来某个时间可能再次会晤[1][3] - 白宫表示与俄罗斯总统普京会晤并非完全不可能,但需确保会晤能取得切实的积极成果[1] 俄罗斯对美国制裁及会晤的回应 - 俄罗斯总统普京表示美国对俄罗斯实施的新制裁是不友好举动,旨在对俄施压,但不会对俄罗斯经济产生重大影响[2] - 普京强调俄罗斯始终支持继续对话,认为若俄美能就长远未来展开严肃探讨,双方将在诸多领域拥有合作空间[2] - 普京称美俄领导人布达佩斯会晤更像是改期而非取消,指出会晤由特朗普本人提议,草率对待将无法取得预期成果[2] - 普京重申对话永远优于对抗和战争,俄方始终主张进行对话的立场未变[2] 美国对俄罗斯的制裁行动 - 美国财政部宣布将对俄罗斯最大的两家石油企业俄罗斯石油公司、卢克石油公司及其子公司实施制裁[3] 乌克兰的立场与军事能力 -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表示与俄罗斯进行任何形式的领土交换都不可接受,和平计划应以停火为起点[4] - 泽连斯基强调应继续对俄罗斯施加更大压力,俄罗斯被冻结的资产应用于购买欧美武器及发展乌克兰武器生产[4] - 泽连斯基澄清乌克兰没有使用美国提供的远程武器打击俄罗斯境内目标,但透露乌克兰自主研发的远程打击能力射程已达3000公里[4] - 泽连斯基回应领土问题时称绝不做出领土让步[4] 俄罗斯对乌克兰军事表态的警告 - 针对泽连斯基关于乌克兰可能获得射程3000公里武器的表态,普京回应称这是试图升级局势,若对俄领土进行打击,俄方的回应将会非常严厉[2]
特朗普称取消与普京在布达佩斯的会面
财联社· 2025-10-23 05:38
地缘政治关系 - 美国总统特朗普取消与俄罗斯总统普京在布达佩斯的会面 认为会面"不合适" [1] - 特朗普表示是时候对俄罗斯实施制裁 但希望制裁不会持续太久 [2] - 特朗普与普京每次谈话都很愉快但未取得进展 未来会再次举行会晤 [2]
国际时政周评:中美预计举行新一轮经贸磋商
招商证券· 2025-10-19 18:05
中美经贸关系 - 中美计划举行新一轮经贸会谈,市场担忧缓解推动纳斯达克指数本周上涨2.1%[4][12] - 美方对华100%额外关税威胁被视为谈判前施压手段,符合预期[4][12] - 新一轮经贸会谈或聚焦短期风险控制及框架性议题,美方关注农产品出口、稀土供应等[4][12] - 美国最高法院将于11月初审理特朗普政府关税合法性案,若败诉可能取消部分关税[4][17] - 美国232调查持续聚焦半导体、关键矿产等战略安全产业[6][18] 地缘政治与市场影响 - 美俄元首计划会晤推动俄罗斯RTS指数本周上涨5.4%,布伦特油价因冲突缓和下降1.2%[4][14] - 俄乌冲突或进入"边打边谈"阶段,美俄关系稳定仍有基础[4][20] - 中东局势关注加沙和谈第二阶段及伊朗核协议失效后的谈判可能性[6][20] - 美国联邦政府停摆持续,两党缺乏解决动力[6][18] 其他风险与观察 - 日本临时国会将于10月21日举行首相指名选举,可能结束国内政治动荡[4][7] - 美国政策不确定性源于内部政治分歧,可能影响经贸及地缘策略[22][23]
俄总统代表提议建“普京-特朗普隧道” 乌总统称“不满意”
新华社· 2025-10-18 14:48
项目提议 - 俄罗斯总统特别代表基里尔·德米特里耶夫提议与美国合作在白令海峡修建一条“普京-特朗普隧道”,以连接两国并联合勘探自然资源 [1] - 该隧道项目提议由马斯克旗下的隧道建设企业博林公司承建,传统造价成本超过650亿美元,但借助博林公司技术可将成本控制在80亿美元以内 [1] - 白令海峡最窄处宽约82公里,而美俄所属岛屿之间的最近距离仅约4公里 [1] 项目背景与意图 - 在俄罗斯和美国阿拉斯加州之间建立“和平桥梁”的构想可追溯到冷战时期 [1] - 提议在美俄元首通话后发出,意在以修建隧道对美发起“魅力攻势”,重启两国关系 [1] 相关方回应 - 美国总统特朗普对隧道提议表示“有趣”,但称自己刚得知这一潜在跨境项目 [2] -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对隧道提议回应称“不满意” [1][2] - 马斯克尚未对俄方提议作公开回应 [2]
中东归来后特朗普又“关心”俄乌了,渲染卖“战斧”是目的还是手段?
第一财经· 2025-10-17 15:32
外交活动与沟通 - 美国总统特朗普与俄罗斯总统普京进行电话交谈,时长2.5小时,此次通话由俄方主动发起 [1][3] - 特朗普提议与普京在匈牙利布达佩斯再次会面,普京表示支持,但未商定确切时间 [5] - 俄外长拉夫罗夫与美国务卿鲁比奥将在未来几天进行电话交谈,以明确第二次线下会晤的具体时间 [5] - 本次通话距离上一次已过去近2个月,而特朗普将在次日于白宫与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举行会面 [1] 美国对乌克兰的军事援助 -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希望从美国获得“战斧”巡航导弹,这是一种射程可超过2000公里的远程武器 [4][7] - 特朗普证实,已就是否向乌克兰提供“战斧”导弹作出了“某种决定” [7] - 美国副总统万斯表示,白宫正在考虑通过北约向乌克兰提供“战斧”导弹 [7] - 分析认为,若美国提供“战斧”导弹,将使俄乌冲突进一步升级,局势变得更加危险 [4] 各方战略意图分析 - 有观点认为,特朗普把向乌克兰提供“战斧”导弹作为向俄罗斯施压的手段 [1][8] - 普京与特朗普通话的目的包括阻止美国向乌克兰提供“战斧”导弹,并希望特朗普在斡旋中更多顾及俄罗斯的关切 [5] - 普京此举也旨在维持与美国的沟通渠道,并采取“以拖待变”的策略为谈判争取时间 [5] - 特朗普一直将结束俄乌冲突作为外交目标,但此前调停努力未见成效,立场随后发生变化 [3][7] 俄乌冲突的潜在影响 - 普京重申“战斧”导弹不会改变战场局势,但会对俄美两国关系及和平解决冲突的前景造成很大危害 [3] - 俄罗斯方面多次警告,若美国向乌克兰提供“战斧”导弹,俄美关系将遭受严重打击,冲突将进入更危险阶段 [6] - 泽连斯基与特朗普的会晤可能涉及美乌在矿产资源、无人机方面加强合作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