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肉牛周期
icon
搜索文档
国盛证券:原奶周期拐点渐进 牧业乳企改善在途
智通财经· 2025-10-09 14:16
原奶价格趋势 - 全国主产区原奶均价从8月的3.02元/kg陆续提升至9月末的3.04元/kg [1][2] - 宁夏散奶价格从2.1-2.2元/kg提升至3.5-3.7元/kg [1][2] - 奶价上行受中秋国庆礼赠需求带动以及7-9月奶牛热应激导致供给量自然下降影响 [1][2] - 本轮奶价进入下行周期末端,伴随存栏去化加速,有望迎来拐点 [1][5] 原奶行业供需分析 - 行业经历4年下行阶段,乳制品消费量持续下滑 [2] - 当前需求端机会更多从B端及奶酪等深加工领域探寻空间 [2] - 牧业亏损严重,2024年上半年亏损面超80%,2025年上半年亏损面超90% [2] - 2025年7月奶牛存栏598.3万头,相较于2024年2月高点减少50.7万头 [3] - 行业去化边际催化因素包括节后需求恢复、中小牧业现金流压力以及肉牛价格上涨提升淘牛积极性 [3] 肉牛市场动态 - 2025年9月25日中国牛肉均价71.1元/kg,相较2月低点上涨9.4% [4] - 截至2025年6月末牛存栏9992万头,相较于2023年峰值减少517万头 [4] - 2025年上半年进口牛肉130万吨,同比减少9.5%,结束8年增长趋势 [4] - 进口量收窄因商务部对进口牛肉进行保障措施立案调查并延长调查期限 [4] - 2025年8月能繁母牛存栏同比减少4.2%至3580万头 [4] - 肉牛扩群周期长,从怀孕至育肥出栏至少需2.5年,行业或将经历长期价格上行阶段 [4] 牧业公司投资逻辑 - 奶价降幅收窄及淘牛减亏将带来牧业公司报表端利润修复 [1][5] - 肉牛价格上行有助于淘牛减亏,提升牧场淘牛积极性 [3][4] - 原奶及肉牛周期共振催化显著,部分公司估值较低,如优然牧业PB为1.0x,现代牧业PB为1.1x,中国圣牧PB为0.7x [5] 乳业公司投资逻辑 - 原奶供需平衡有望带动乳企竞争趋缓,减轻原奶消化压力和终端促销 [1][6] - 伊利股份已顺利印证收入端改善,当前市盈率15倍,股息率4.5% [6] - 新乳业以鲜战略为核心,在市场拓展、渠道覆盖、产品推新方面表现优秀,净利率显著提升 [6] - 天润乳业在主动去化过剩牛只后顺利实现利润底部改善,行业格局改善有望收窄其牧业亏损 [6]
肉牛:大周期、大周期、大周期
2025-09-24 17:35
行业与公司 * 纪要涉及的行业为肉牛养殖业,并提及全球主要牛肉生产国和贸易格局 [1][6] * 纪要提及的潜在投资标的包括悠然牧业、中国圣牧、现代牧业等公司 [11] 核心观点与论据:肉牛周期上行 * 核心观点为肉牛行业正进入大周期上行阶段,预计2026年将正式开启价格上行期,并持续至2027年甚至2028年 [1][4] * 支撑周期上行的首要因素是剧烈的产能去化:2024年深度亏损导致淘汰青壮年和怀孕母牛,2025年南方母牛存栏量下降8%,部分地区去化幅度高达30%,犊牛供应减少致使其年初价格翻倍上涨 [1][2] * 全球价格共振形成支撑:美国CME活牛期货价格自2020年以来翻倍,巴西、澳大利亚等主产国也经历产能去化,国际价格上涨通过进口成本传导至国内 [1][3] * 政策面提供支持:商务部于2024年底启动进口保障措施调查,虽结果延期至2025年11月底,但已对进口量产生影响,为国内产能调整争取时间 [1][3] * 2025年市场呈现结构性特点:缺犊牛但不缺育肥牛和成品肉,因前期去化影响未完全显现,母牛淘汰量仍大 [4] 其他重要内容:行业基本面与市场格局 * 国内肉牛养殖成本远高于国际水平,与巴西相比成本高出数倍,主要由于草场资源匮乏、饲料和人工费用较高、规模化程度低及繁育效率低下 [2][7][8] * 产业链特点包括:饲料成本占养殖成本50%-70%,生长周期长(母牛配种到犊牛出生需约28个月),行业集中度低 [5] * 中国是全球最大牛肉进口国,年进口量约280万吨,主要从巴西(占比近半)、阿根廷、澳大利亚等国进口,中国需求深刻影响全球贸易结构 [2][6][9] * 自2000年以来国内牛肉价格呈长期上升趋势,但2023年出现历史上首次价格下跌,且期末存栏连续两年下降 [2][9] * 国内人均牛肉消费量仍处低位,增长空间大,优质牛肉(如和牛)消费增速快于普通牛肉,可达30% [2][10] * 全球主要生产国因气候变化、成本上升等因素供应趋紧,进口对国内价格的冲击有限 [10]
牧业:肉奶共振,弹性可期
2025-09-18 22:41
**行业与公司** 牧业行业 聚焦奶业与肉牛养殖板块 涉及公司包括优然牧业 现代牧业 澳亚集团 新南木业 公鸡奶等[1][4][5][6] **核心观点与论据** **奶业板块盈利改善** - 2025上半年奶业板块销售成本同比下滑10% 饲料成本下降10%-12% 抵消吨价下行影响 原奶毛利率增长近2个百分点[1][4] - 优然牧业原奶收入增长8%至80亿元 毛利率提升2.4个百分点 生物资产亏损同比减亏0.4亿元[4][5] - 现代牧业原料奶收入50亿元 经营现金流同比增长23% 但生物资产减值导致归母净利润减少7亿元至-9亿元[6][7] **存栏结构优化与去化趋势** - 行业成母牛比例提升2.3个百分点至53% 现代牧业存栏下降约2万头至1.87万头 后备牛减少超2万头[2][6] - 2025年7月行业加速去化约5万头 2019年以来扩产进口的泌乳牛即将结束周期 预计2026年母牛存栏减少[3][9][10] - 优然后备牛去化0.7万头至29万头 成母牛比例持续提升[5] **奶价周期与需求端变化** - 2025年9月初奶价从3.02元/公斤反弹至3.03元/公斤 结束4月以来单边下跌 需求端好于预期[1][8] - 若四季度奶价企稳 2026年需求可能复苏 存栏端改善与补栏断档(需至少9个月妊娠期)形成支撑[8][10] - 青贮草价格2025下半年环比持平或略增 未延续2024年下降趋势 对奶价形成压力[3][12] **肉牛周期与收益增量** - 2025上半年淘汰成母牛收入近乎翻倍增长 优然年淘汰约10万头成母牛(存栏30多万头)[13] - 国内肉牛供给缺口因能繁母牛存栏减少 新生犊牛供给同比下降超8% 预计延续至2027年[13] - 若淘汰牛估值上涨20%-40% 头部企业可增厚收入2亿-4亿元[15] **国际市场与政策影响** - 巴西 新西兰等主要出口国2025年产量预计下滑 中国进口份额从2019年20%升至2024年27%[14] - 国内政策限制进口(配额与关税) 2025年11月将出台新规 推高活体运输成本[14] **行业展望与估值** - 奶价反转与成本收缩可提升龙头企业毛利率6-10个百分点(假设奶价增10%-20%)[15] - 头部企业当前估值约0.9倍PB 低于历史奶价上行周期中枢1.5倍PB 盈利与估值空间并存[16] **其他重要内容** - 现代牧业解决方案业务收入下降23%至约10亿元 因主动调整策略聚焦高质量客户[7] - 养殖户资金收入依赖阶段性售牛 若2025四季度奶价继续下滑 可能加速退出市场[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