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保障
搜索文档
【能化新都 气贯庆阳】庆城县“气化庆阳”工程多点突破 民生与产业用气保障再升级
搜狐财经· 2025-10-24 13:33
勘探开发与产能提升 - 2025年报批天然气井场8宗 支持新建管线5条总长32.08公里 钻井7口 试气5口 新增产能1亿立方米 [2] - 截至8月底累计开采天然气2.02亿立方米 同比增长35% [2] - 庆5集气站完成用地报批 庆5至庆6集气站连接管线敷设16.5公里 庆6集气站4条单井并网管线完成3条铺设 [2] 管道基础设施建设 - 庆华输气管道项目与庆环输气管道项目补偿款已兑付完毕 [2] - 庆华管道庆城境内4公里已铺设3.6公里 庆环管道境内25.9公里完成22.7公里焊接埋设 后续施工有序推进 [2] 民生用气保障 - 全县已接入天然气2.35万户 铺设入户管网153公里 城区天然气入户率达到90% [2] - 2025年计划新增入户2000户 目前已完成1368户 预计10月底实现驿马镇与白马铺镇供气 [2] 天然气加工与产业利用 - 14户天然气加工企业年处理能力合计6.5亿立方米 2025年以来实现产值5.96亿元 [2] - 博纳汇二期提氦制氢项目与裕陇能化二期项目正在加速推进 项目完成后将提升天然气转化利用水平 [2]
人民日报丨用电量连续破万亿千瓦时,怎么看?
国家能源局· 2025-10-09 11:22
全社会用电量规模与增长 - 7月全社会用电量达1022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6%,为全球首次单月用电量突破万亿千瓦时 [9] - 8月全社会用电量达1015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连续两个月跨过万亿千瓦时门槛 [7][9] - 单月万亿千瓦时用电量相当于日本全年用电量总和,且较2015年7月的5000亿千瓦时水平在10年间翻了一倍 [9][10] 分产业用电量结构分析 - 7月第二产业用电量5936亿千瓦时,占比最高,同比增长4.7%,显示工业经济平稳发展态势 [10] - 7月第一产业用电量同比增长20.2%,第三产业用电量同比增长10.7%,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同比增长18.0% [10] - 8月高技术及装备制造业用电量同比增长9.1%,增速高于制造业平均水平4.6个百分点,所有子行业均实现正增长 [11][15] 用电量增长驱动因素 - 持续高温天气推动城乡居民生活用电快速增长,7月全国平均气温创1961年以来同期新高,多地居民生活用电量同比增长超30% [14] - 宏观经济回暖及各行业产能持续释放带动用电量,8月制造业用电量同比增长5.5%,为年内最高 [14][15] - 消费市场升温拉动用电,例如江苏省7月健身休闲场所用电量同比增长23%,餐饮业用电量同比增长10.1% [15] 电力供应保障能力 - 全国累计发电装机容量达36.9亿千瓦,同比增长18.0%,其中风电、光伏装机总量约17亿千瓦,新能源发电量增量占全国近50% [17] - 大电网资源配置和调节作用充分发挥,陇东—山东、哈密—重庆等跨省区输电通道投产,保障了高峰用电期供电平稳 [18] - 已建成川渝藏、南方、华北、华东4个区域电力应急基地,提升应急保障能力,全国范围内未发生大面积停电事故 [18]
全球资本疯抢中国资产!半年从 “恐慌” 到十年新高,真相藏不住了
搜狐财经· 2025-10-05 16:46
全球资本对中国资产的重新定价 - 全球资本热钱正对中国金融资产和优质股权进行全面的、大刀阔斧的重新定价[2] - 全球金融机构和资本大佬意识到对中国的投资严重不足[2] - 资金正在冲破美元的围栏,快速转移到中国,中国金融账户的资本流量历史上首次超过贸易经常账户[9] 中国金融市场的韧性表现 - 尽管在2025年4月初因美国关税言论导致全球金融市场下跌,中国股市仍承受住压力并创下近十年新高[2] - 中国股市走出了2015年之后最荡气回肠的行情[2] 社会安全与稳定成为核心优势 - 中国被描述为地球最宜居的国家,拥有卓越的社会治安,对普通老百姓生活环境最友好[5] - 稳定的社会环境是吸引财富和高价值产业的关键因素,例如苹果和特斯拉将核心产能放在中国[6] - 与美国首都华盛顿“晚上出门可能不会受伤”的治安评价形成鲜明对比[5] 坚实的能源与基础设施保障 - 中国2024年全年发电量历史性突破十万亿千瓦时大关,达到10.086万亿度[6] - 中国发电量比美国、印度、俄罗斯、日本、德国、韩国六国总和还多[7] 庞大的人才基础与科技崛起 - 中国高等教育在学规模达到4763万,毛入学率从不足10%跃升到60.2%[7] - 高校扩招政策为科技领域提供了人才基础,从2010年起中国在各领域展现重大科技成果[7] - 当前在航母、航天、空间站、高铁、AI机器人等高端领域均由年轻人主导[7] 科技与高端制造业的超越 - 资本流入中国的最底层逻辑是中国在科技与高端制造领域已对欧美发达国家形成事实性超越[9] - 这种超越带动优势不断滚雪球式增长[7]
250亿美元核电大单!俄伊签了
财联社· 2025-09-26 22:26
合作协议核心内容 - 伊朗霍尔木兹公司与俄罗斯国家原子能公司签署价值250亿美元的执行协议,涉及建设4座第三代先进核电机组[4] - 协议项目位于伊朗南部霍尔木兹甘省锡里克地区,总占地面积500公顷,总发电容量达5000兆瓦[5] - 俄罗斯国家原子能公司将此项目形容为一项"战略性项目"[5] 项目背景与战略意义 - 伊朗目前唯一在运的布什尔核电站由俄罗斯承建,已于2013年并网发电[5] - 今夏用电高峰期间伊朗全国多次拉闸限电,政府急于扩大基荷电源[5] - 此次合作被视为伊朗"向东看"战略的又一落子[9] - 伊朗计划通过发展核电站使俄罗斯参与到其能源保障中[6] 伊朗核电发展规划 - 伊朗计划在全国选址新建8座核电机组[7] - 目标是到2040年实现核电总装机容量20吉瓦[7] 地缘政治背景 - 协议签署时伊朗正面临制裁重启的压力,联合国安理会未能通过延长对伊朗制裁豁免的决议草案[7] - 伊朗表示若制裁恢复将"事实上中止"与国际原子能机构的合作[7] - 今年6月以色列对伊朗发动持续12天空袭,美以联手打击多处核设施[9]
安徽马鞍山:加快电煤装卸 保障电力供应
人民网· 2025-08-31 10:41
港口运营 - 马鞍山港位于安徽省马鞍山市长江岸线边 正在进行电煤卸运作业[1][2] - 港口作业状态有序 电煤卸运工作按计划进行[1][2]
人民日报丨“量足价稳”,这是我国能源保障的底气
国家能源局· 2025-08-27 11:06
能源消费与生产规模 - "十四五"前四年能源消费增量已达欧盟年度用电量的15倍 预计五年新增用电量将超过欧盟年度用电量 [5] - 2024年全国发电量超10万亿千瓦时 占全球总量三分之一 [7] - 2024年能源生产总量约50亿吨标准煤 占全球总量四分之一 [8] - 国内能源生产实现消费增量90%以上由国内自主保障 [22] 能源基础设施网络 - 东部地区40%用能来自"西电东送""西气东输""北煤南运"等跨区域能源输送通道 [12] - 建成全球最大电动汽车充电网络 充电基础设施数量达1669.6万个 为"十三五"末的10倍 [13][15] - 充电基础设施覆盖98%高速公路服务区 [15] - 建成川渝藏、南方、华北、华东4个区域电力应急基地 [23] 可再生能源体系 - 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占比由40%提升至60%左右 [18] - 风电光伏年新增装机呈现1亿千瓦、2亿千瓦、3亿千瓦的阶梯式跃升 [18] - 全社会用电量中每3度电有1度为绿电 [18] - 新能源发电量增量占全国新增发电量近50% [23] - 非化石能源供应总量增长近50% [23] 技术创新与全球贡献 - 新能源专利数占全球40%以上 [19][20] - 新型储能规模跃居世界第一 [19] - 光伏转换效率和海上风电单机容量持续刷新世界纪录 [19] - 油气开发突破万米深地和千米深海 [20] - 出口风电光伏产品累计为其他国家减少碳排放约41亿吨 [24] 重大工程成就 - 建成白鹤滩水电站、自主三代核电"华龙一号"和"国和一号"等重大能源项目 [19] - 建成一批省间电力互济工程和支撑性调节性电源 [23]
我国7月用电量相当于日本全年用电量
搜狐财经· 2025-08-26 18:06
电力消费 - 7月单月用电量首次突破1万亿千瓦时大关 相当于日本全年用电量总和[2] - 用电量增长受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和极端天气双重因素驱动[2] 能源供应保障 - 迎峰度夏期间电力供应平稳有序 全国未发生大面积停电事故[2] - 能源保障能力达到较高水平 成功应对高峰需求压力[2]
外交部:将继续根据自身国家利益 采取合理的能源保障措施
经济观察网· 2025-08-08 19:11
外交立场 - 中方在有关问题上的立场一贯明确 [1] - 中国同包括俄罗斯在内的世界各国开展正常经贸能源合作正当合法 [1] - 中国将继续根据自身国家利益采取合理的能源保障措施 [1] 国际关系动态 - 特朗普表示可能会因中国购买俄罗斯石油对华征收次级关税但未提供具体细节 [1]
武汉天河机场动力能源保障部“全链条”构建保电屏障护航暑运
中国民航网· 2025-07-28 18:51
高温应对措施 - 武汉天河机场动力能源保障部采取"高温特护模式",对高低压配电室、场区开闭所、主供电线路等关键设施开展拉网式排查,预防性维护贯穿全程 [2] - 技术人员使用红外检测仪动态追踪变压器、开关柜等核心设备温升曲线,制定个性化降温方案,已完成全部高压设备预防性试验 [2] - 室外巡检员沿电缆沟徒步巡查,重点防范热胀冷缩引发的线路隐患 [2] 应急联动机制 - 武汉机场与国网武汉供电公司建立"应急联动"机制,通过联合演练检验极端场景下的协同流程 [3] - 双方联合对主供电线路开展全面检修,确保输电通道"零缺陷",用电高峰期间保持电力供应稳定 [3] 一线保障执行 - 外线维修班在52℃地表温度下执行"小故障即查即改"原则,紧急抢修任务即时响应 [6] - 12名青年骨干组成"高温突击队"24小时待命,配备防暑药品箱、清凉饮品及20余种备品备件 [6] 智慧管理系统 - 电力系统监控平台实时监测各区域用电负荷、设备温度数据,具备秒级故障定位能力,巡检效率较传统模式大幅提升 [7] - 技术人员主动指导航站楼餐饮商户检查大功率电器负荷,优化设备运行时间安排 [7] 运营数据表现 - 机场停机坪地表温度达50℃以上,单日耗电量屡创新高 [1] - 监控大厅电子屏实时显示用电负荷及设备温度,自动生成设备健康报告辅助预防性维护 [7]
探访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全链条世运会保供“动脉”
中国新闻网· 2025-07-25 14:26
天然气保供源头 - 永浅3井集气站是天府气区目前唯一日产超百万方平台 日处理天然气达240万立方米 为成都 简阳 金堂等地重要气源 [3] - 该站将确保世运会核心区域及关联设施天然气供应"零中断" 压力"零波动" 质量"零缺陷" [3] - 如遇突发事件将"第一时间响应 最快速度处置 最小范围影响" 实现涉赛重点区域管网"零占压 零损伤 零泄漏" [3] 输配系统 - 玉成输气站日输气量高达1000万立方米 其中输往天府新区管道日输气量约300万-400万立方米 [3] - 该站肩负向成都世运会主场馆 分场馆及配套宾馆酒店供气的重任 [3] - 站场将对工艺设备 计量装置 消防设施 电力系统等进行严格专项检查和维护保养 [3] 终端供应网络 - 万安门站设计规模60万立方米/天 是直供世运会场馆 周边设施及圣火"最后一公里"管网的关键节点 [4] - 通过多气源互联互通提升燃气供应稳定性和可靠性 [4] - 火炬塔设置三个气源撬装柜 通过中压管道实现多气源联网供气 单个气源故障时可切换备用气源 [4] 安全保障体系 - 建立智慧燃气综合保障平台 AI智能视频监控系统 燃气巡护无人机 智能四足机器人 管网哨兵"五维联动"防护体系 [5] - 对天府国际会议中心前燃气管道实行切断封闭注氮处理保障人员安全 [4] - 整体系统将为世运会提供"零泄漏 零事故"的能源保障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