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自研电池
icon
搜索文档
零跑汽车又一电池项目落地!
起点锂电· 2025-10-26 19:15
项目进展与合资合作 - 中凌新能源动力电池智能制造基地项目获批公示,总投资750000万元,计划建成年产能33.6GWh的动力电池系统生产线 [3] - 项目由中创新航与零跑汽车合资成立的中凌新能源科技(浙江)有限公司建设,双方持股比例分别为51%和49% [3] - 理想汽车与欣旺达以50:50比例出资成立山东理想汽车电池有限公司,注册资本3亿元,被视为理想真正的自研电池项目 [7] 公司财务与运营表现 - 零跑汽车上半年实现营收242.5亿元,同比增长174%,毛利率达14.1%,同比增长13个百分点,并首次实现半年度净利润转正 [4] - 零跑汽车1-6月交付新车221,664台,同比增长155.7%,位居中国新势力品牌销量榜首,7月全系交付首次突破5万辆达50,129辆,9月交付再创新高达66,657台 [4] 行业合作模式演变 - 车企与电池厂的合资合作模式从单一的产能配套升级至技术探讨,反映出车企对技术主导权的重视 [8] - 理想汽车在其合资项目中主导电池结构设计、生产工艺及材料体系等关键环节的研发工作,自研动力产品预计2026年搭载于量产车型 [7]
理想汽车与欣旺达成立合资公司!
鑫椤锂电· 2025-10-17 15:48
公司新设与股权结构 - 山东理想汽车电池有限公司于2025年10月13日成立,法定代表人为刘立国,注册资本为3亿元人民币 [1][2] - 公司注册地位于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属于汽车制造业 [1][2] - 公司由欣旺达动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北京理想汽车有限公司各持股50%,双方认缴出资额均为15000万元人民币 [2][3] 业务范围与技术重点 - 公司经营范围涵盖电池制造与销售、新兴能源技术研发、集中式快速充电站、新材料技术研发及软件开发等 [1][2] - 合作中,理想汽车在电池结构设计、生产工艺以及材料体系等多个关键环节主导研发工作,该项目被视为真正的自研电池项目 [3] 产品规划与市场预期 - 自研的动力电池产品预计将于2026年正式搭载于理想汽车的量产车型上 [3]
理想汽车电池公司正式成立
DT新材料· 2025-10-15 00:04
"车企+电池厂"的合资绑定,早已不是新鲜事, 例如宁德时代于2017-2023年间相继与上汽集团、吉利汽车、广汽集团、一汽集团及长安汽车等多家 头部车企成立合资公司;比亚迪与一汽成立了一汽弗迪;中创新航与零跑汽车成立中凌新能源;亿纬锂能与福田汽车合资等等。 未来,或将有更多动力电池企业与车企成立合资企业,包括与国际车企合资。 版权说明 :本文素材和图片来自网络公开信息,本平台发布仅为了传达一种不同观点,不代表对该观点赞 同或支持。如果有任何问题,或进交流群,请联系 15355132586 (微信号:dtmaterial)。 【DT新材料】 获悉,企查查信息显示,10月13日, 山东理想汽车电池有限公司 (简称"理想电池")正式成立,法定代表人刘立国,注册资本3亿元 人民币,经营范围包含电池制造;电池销售;新兴能源技术研发;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运营;输配电及控制设备制造;智能输配电及控制设备销售; 集中式快速充电站;新材料技术研发等。 由欣旺达动力与北京理想汽车共同持有,各持股50%。 9月19日,上海市场监督管理局已有公示:欣旺达动力与理想汽车将以50%:50%的出资比例成立合资公司,该合资公司已于上海市场监 ...
理想/欣旺达合资公司正式落地
起点锂电· 2025-10-14 18:24
理想汽车与欣旺达合作概况 - 理想汽车与欣旺达达成两大合作,涉及操作系统和电池领域[2] - 双方以50:50出资比例成立合资公司“山东理想汽车电池有限公司”,注册资本3亿元人民币[2][3] - 合资公司于2025年10月13日注册成立,标志着合作进入实质性阶段[3] 操作系统合作细节 - 欣旺达动力成为理想汽车发起的“星环OS”开源操作系统项目的初始成员单位[2] - 双方将共同推动操作系统核心技术研发与落地,促进供应链与整车能力深度融合[2] 电池合作与技术细节 - 理想汽车在合资公司的电池结构设计、生产工艺及材料体系等多个关键环节主导研发工作[2] - 该合作被视为理想汽车真正的“自研电池项目”,自研动力产品预计于2026年搭载于量产车型[2] - 合资公司经营范围涵盖电池制造与销售、新兴能源技术研发、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运营等[3] 欣旺达市场地位与客户结构 - 2025年1-7月中国动力电池装机量达343.52GWh,同比增长40.2%[5] - 欣旺达同期装机量为10.21GWh,位居行业第六[5] - 欣旺达主要客户包括理想、零跑、东风、上汽通用五菱、小鹏等车企,其中对理想汽车的装机量占比最高[7] 理想汽车电池供应格局 - 理想汽车目前拥有宁德时代、欣旺达、蜂巢能源等多家电池供应商,宁德时代是供应主力[8] - 截至目前,搭载宁德时代电池交付的理想汽车已超100万辆[8] - 行业认为,随着理想与欣旺达合资项目落地,现有电池配套格局有望得到调整[10] 欣旺达财务与业务表现 - 2025年1-6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69.85亿元,同比增长12.82%,净利润8.56亿元,同比增长3.88%[11] - 动力板块营业收入76.04亿元,同比增长22.63%,动力电池出货量16.08GWh,同比增长93.04%[11] - 储能板块营业收入10.04亿元,同比增长68.85%,储能系统出货量8.91GWh,同比大增133.25%[11] 行业背景与欣旺达其他布局 - 欣旺达此前与吉利成立电池合资公司,项目位于山东枣庄,总投资50亿元,规划产能80万套混合动力电池[4] - 叠加独立投资项目,欣旺达在枣庄布局的第三个电池项目(理想电池项目)正加速成型[4]
传理想与欣旺达成立合资公司:理想自研电池明年上车
起点锂电· 2025-09-21 16:42
合资公司成立 - 理想汽车与欣旺达以50:50出资比例成立电池合资公司 已在上海市场监督管理局备案公示[2] - 合资主体为北京理想汽车有限公司与欣旺达动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 - 合资公司注册名为山东理想汽车电池有限公司 主要从事电动汽车用锂离子动力电池生产、制造、销售业务[2][3] 电池生产规划 - 合资公司将生产理想汽车自研的动力电池产品 预计明年实现量产上车[3] - 理想汽车对电池产品、工艺和材料等方面进行主导设计 内部称为自研电池[3] - 理想电池研发团队规模约200多人 总裁马东辉每两周核查一次项目进展[3] 供应链战略 - 理想汽车现有电池供应商包括宁德时代、欣旺达、蜂巢能源[4] - L系SUV多款车型均使用欣旺达电池[4] - 通过合资公司生产自研电池后 电池铭牌可标注为"理想电池"[4]
理想欣旺达合资公司成立,明年推自研电池
36氪· 2025-09-20 23:17
合资公司设立 - 理想汽车与欣旺达动力以50:50出资比例成立合资公司 主要从事电动汽车用锂离子动力电池的生产、制造和销售业务[1] - 合资公司名称为山东理想汽车电池有限公司 将用于生产理想汽车自研的动力电池产品[1] - 合资公司已在上海市场监督管理局备案公示 北京理想汽车有限公司与欣旺达动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为合营主体[1][4] 技术研发与合作模式 - 理想汽车对电池产品、工艺和材料等方面进行主导设计 内部称为自研电池 与宁德时代的合作则称为联合开发[1] - 电池研发团队规模约200多人 总裁马东辉每两周核查一次项目进展[1] - 研发聚焦5C超充电池 涵盖化学体系、结构设计和BMS核心算法 与欣旺达有大量研发项目在推进[2] 反垄断审查 - 经营者集中简易案件已公示 双方共同控制合营企业[4] - 简易案件理由为存在上下游关系且市场份额均小于25% 欣旺达动力在2024年中国动力电池市场份额0-5% 北京理想在新能源乘用车市场份额0-5%[4] - 北京理想最终控制人为Li Auto Inc 欣旺达动力最终控制人为自然人[4]
理想与欣旺达成立合资公司, 与宁德时代签署战略合作
理想TOP2· 2025-09-20 22:29
合资公司设立 - 理想汽车与欣旺达动力以50:50出资比例成立合资公司 主要从事电动汽车用锂离子动力电池的生产、制造、销售业务[1][3] - 合资公司注册名为山东理想汽车电池有限公司 将生产理想汽车自研的动力电池产品 预计明年上车[3] 合作模式与技术投入 - 理想与欣旺达的合作中 理想对电池产品、工艺和材料等方面进行主导设计 内部称为自研电池[4] - 理想电池研发团队规模约200多人 总裁马东辉每两周核查一次项目进展[4] - 理想汽车聚焦5C超充电池研发 在化学体系、结构设计和BMS核心算法等领域深度自研 投入果断[4] - 欣旺达为理想专门成立事业部 规模从1300人扩张至1700人左右[5] 股权与采购关系 - 2022年理想向欣旺达汽车电池增资4亿元 认缴出资额2.04亿元 持股比例3.22%[4] - 今年理想对欣旺达的动力电池采购份额提高至30%[6] - 截至今年3月底 理想汽车贡献欣旺达5.8%的营收 是前五大客户之一[6] 数据系统整合 - 欣旺达制造数据、仓管库存数据与理想连山系统完全打通 实现实时连通[6] - 2024年理想整车数据接入欣旺达系统 双方共同建立动力电池预警模型[6] 与宁德时代战略合作 - 理想汽车与宁德时代签署五年全面战略合作协议 合作范围包括电池安全、超充技术及国内外业务拓展[7][8] - 宁德时代将为理想汽车全系产品提供高性能动力电池系统 包括三元锂电池、M3P电池、磷酸铁锂电池和钠离子电池等[8] - 搭载宁德时代电池的理想汽车累计交付量突破100万辆 未出现因电池自身原因导致的热失控事故[10]
动力电池突围:借车企供应链多元化破局,抢占商用车增量
高工锂电· 2025-09-13 17:52
新能源汽车市场格局 - 1-8月新能源汽车销量前十五位集团合计914.6万辆 同比增长39% 占总量95.1% 较上年同期提升1.5个百分点 [3] - 行业呈现头部稳守与TOP10后车企快速突围格局 [4] - TOP3车企市场份额在2月达54.9%高峰后逐月回落 [7] - 前三企业(比亚迪/吉利/上汽)1-8月集中度51.2% 较7月下滑0.6个百分点 [8] - TOP5车企集中度从66%降至63.7% TOP10从85.6%降至83.3% [9] 头部车企表现 - 比亚迪前8月销量286.4万辆 同比增长23.1% 出口8.1万辆实现1.5倍增长 [8] - 吉利前8月销量同比增长101.3% 将2025年销量目标上调11%至300万辆 [8] - 特斯拉累计同比减少12.2% 理想同比减少8.6% [10] - 零跑汽车前8月交付32.89万辆 同比增长136.4% 累计交付突破90万辆 [12] - 小鹏汽车前8月销量同比增长251.8% [11] 动力电池市场格局 - 1-8月动力电池总装车量417.9GWh 同比增长43.1% [5] - 前2家企业装车量273.4GWh占比65.4% 前5家341.9GWh占比81.8% 前10家394.3GWh占比94.4% [5] - 宁德时代装车量占比42.74% 同比下降3.46个百分点 比亚迪占比22.84% 下降1.92个百分点 [8] - 前10家企业装车量占比94.4% 较去年同期减少1.6个百分点 [5] 电池企业竞争态势 - 吉曜通行跻身装车量前十 1-8月装车8.21GWh占比1.97% 同比提升0.66个百分点 [8] - 吉利自有电芯自供比例将提升至30% 吉曜通行预计2027年产能达70GWh [8] - 中创新航装车量29.18GWh占比7% 同比提升0.01个百分点 [14] - 国轩高科装车量21.85GWh占比5.24% 同比提升1.42个百分点 超越亿纬锂能至第四位 [14] - 正力新能装车量9.25GWh占比2.22% 同比提升0.49个百分点 [15] 二线电池企业突围路径 - 中创新航为零跑C10/C16主力供应商 C10居新势力中型SUV销量榜首 C16居20万内中大型SUV榜首 [13] - 中创新航与小鹏深化合作 为P7提供5C超充AI电池 [13] - 正力新能上半年营收31.72亿元同比增长71.9% 净利润2.2亿元实现扭亏 [15] - 正力新能合作车企包括一汽红旗/上汽系/广汽系等 产品已实现量产 [16] - 国轩高科与大众中国合作 实现电芯成本降10% 系统重量减40kg 开发周期缩短30% 总成本降30% [17] 新兴市场机会 - 远航锦鲤首进TOP15 装车量2.05GWh占比0.49% 专注商用车电动化领域 [18] - 瑞浦兰钧装车量9.39GWh占比2.25% 同比提升0.4个百分点 商用车电池占比80-90% [18] - 新能源商用车渗透率从15.1%提升至23% 8个月提升8.1个百分点 [18] - 商用车电池市场成为二三线企业蓝海市场 [19]
蔚来或向迈凯伦供应大圆柱电池
观察者网· 2025-06-09 15:33
蔚来与迈凯伦电池合作 - 蔚来汽车将向英国超级跑车品牌迈凯伦供应基于自主研发的4680大型圆柱形电池单元的电池组 预计明年开始小规模生产 迈凯伦将在其混动车型中采用该电池 [1] - 合作中涉及的4680电池组尺寸和形状与特斯拉解决方案相似 预计装配容量为10kWh [5] - 蔚来还将重新开启46105大型圆柱电池和120kWh电池组的研发 由Forseven资助 [5] 蔚来与CYVN及迈凯伦的股权与技术关联 - 中东投资公司CYVN Holdings完成对迈凯伦的收购 并整合其英国业务 包括迈凯伦汽车核心业务、Forseven战略领投等 [3] - CYVN曾于2023年对蔚来汽车投资33亿美元(约237 1亿元人民币) 成为后者最大股东 持股20 1% [5] - 2024年2月 蔚来与Forseven签署技术许可协议 授权后者使用其电动汽车平台和技术 [5] - 迈凯伦在股权变更公告中提到 将受益于CYVN对蔚来的战略投资 获得前瞻性技术和电气化技术 [5] 蔚来自研电池的调整与进展 - 蔚来电池研发部门收缩战线 项目减少 人员削减40% 原计划用于ET9和NT3 0平台的自研电芯被搁置 改用宁德时代100kWh电池 [8] - 蔚来未完全放弃自研电池 萤火虫品牌首款车型搭载了自研电池包 [8] - 与国际品牌合作可能成为蔚来推动自研电池技术转化的一种路径 [8] 蔚来电池研发背景 - 2022年蔚来CEO李斌表示公司拥有超过400人的电池相关团队 参与电池材料、电芯设计、制造工艺等研发工作 [7] - 近年来蔚来对多个研发部门主动瘦身 提升经营效率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