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资保证金比例

搜索文档
个别券商突然“降杠杆”
第一财经资讯· 2025-10-15 08:47
2025.10.15 作者 |第一财经 黄思瑜 从1.8万亿元到超2.4万亿元,A股两融规模今年不断创历史新高,此前还有券商为满足市场需求上调信 用业务规模上限。但随着A股10月13日、14日出现连续调整,个别券商上调融资保证金比例的行为引发 关注。 随着上证指数10月9日创出十年新高,两融余额当日也创出历史新高,达到2.4455万亿元,随后因A股下 跌出现缩水。不过,在10月13日的逢低加仓情绪下,两融余额较前一日又增加了25.94亿元,达到2.4444 万亿元,其中融资余额达到2.4279万亿元。 然而,华林证券(002945.SZ)13日突然将沪深交易所标的证券融资保证金比例由80%上调到了100%, 该券商今年曾两次上调信用业务总规模上限。华林证券相关人士对第一财经表示:"之前上调总规模是 因为市场需求旺盛,如今融资余额增长太快,所以做些风控管理,属于常规调整。" 本文字数:3291,阅读时长大约5分钟 关于当前两融规模是否存在高位风险的问题,多位受访人士对第一财经表示,近期两融余额处于历史高 位,确实有部分两融余额资金存在集中度高的风险,但整体担保比例处于中位水平。此外,现阶段两融 余额占A股流通市 ...
个别券商突然“降杠杆”
第一财经· 2025-10-15 08:43
A股两融规模动态 - 2025年A股两融规模从1.8万亿元攀升至超2.4万亿元,并于10月9日创出历史新高2.4455万亿元,随后因市场调整略有回落,10月13日两融余额为2.4444万亿元,较前一日增加25.94亿元 [3] - 融资余额占主导地位,10月13日融资余额达2.4279万亿元,占流通市值比例2.53%,融券余额为164.71亿元 [6] - 两融余额占A股流通市值比例为2.55%,显著低于2015年峰值时的4.27%,显示整体风险可控 [4][15] 两融业务月度趋势 - 两融余额在2025年1-7月于1.7万亿至1.99万亿元区间徘徊,8月5日突破2万亿元,9月18日站上2.4万亿元关口,并持续刷新纪录 [8] - 融资买入金额自5月起逐月增长,9月达到6.095万亿元的峰值,两融交易额在9月为61,118.66亿元 [8][9] - 新开两融账户数从5月低点后逐月增加,6月破10万户,8月达18.30万户,9月创年内单月最高20.54万户,截至9月末全市场账户总数突破1528万户 [8] 券商信用业务调整 - 多家券商因市场需求旺盛上调信用业务规模,例如浙商证券将融资类业务规模从400亿元提高至500亿元,华林证券在3月和9月分别将信用业务总规模上限调整为62亿元和80亿元 [11] - 华林证券于10月13日将沪深交易所标的证券融资保证金比例从80%上调至100%,旨在控制融资余额过快增长的风险,此举被视为常规风控措施 [3][12] - 行业分析指出,券商上调融资类业务规模是对市场需求的响应,旨在提升市占率和信用业务收入,而调整保证金比例则是平衡业务发展与风险控制的举措 [11][13] 杠杆资金行业与个股偏好 - 10月13日杠杆资金净买入前三大行业为有色金属(37.52亿元)、医药生物和钢铁,而电子、通信、汽车等行业遭大额净卖出 [6] - 个股方面,北方稀土、宁德时代、华虹公司等获融资客大笔净买入,立讯精密、胜宏科技等前期热门股则被净卖出 [7] - 市场风格呈现从AI硬件和海外映射向防御型行业切换的迹象,资金流向稀土、自主研发软硬件、军工及银行等板块 [16] 市场后市展望 - 机构认为当前两融余额虽处于历史高位,但整体担保比例(如8月和9月均超280%)处于中位水平,叠加流动性宽松和政策预期,风险可控 [15] - 短期市场因关税冲击和三季报业绩等因素存在调整需求,10月至11月可能进入震荡区间,风格或转向防御型及业绩支撑行业如创新药、非银金融等 [16] - 中长期来看,科技成长仍是主线,市场在震荡期结束后有望重新向上,风格从防御型再度转向成长 [16]
央行,6000亿利好!突发,上调证券融资保证金比例至100%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14 23:45
登录新浪财经APP 搜索【信披】查看更多考评等级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热点情报 1. 央行释放利好 为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2025年10月15日,中国人民银行将以固定数量、利率招标、多重价位中标方式开展6000亿元买断式逆回购操作,期限为6个 月(182天)。 解读: 有些读者看不懂央行的买断式逆回购,可以简单理解成 "央行给银行的一笔短期贷款"。平时银行要给企业放贷、帮老百姓处理转账,手里得有足够的 钱。 央行10月9日投放1.1万亿元,明天投放6000亿元,这个月到期1.3万亿元,等于净投放4000亿元。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认为,这一方面有助于满足企业和居民的融资需求,助力政府债券发行;另一方面释放了数量型政策工具持续加力信号,显 示货币政策延续支持性立场,有助于稳定市场信心。 2. 华林证券上调证券融资保证金比例至100% 华林证券近日发布公告,宣布自10月13日起将沪深交易所标的证券的融资保证金比例统一上调至100%。华林证券成为继国金证券后第二家公开上调融资 保证金比例的券商。 融资保证金比例从行业普遍的80%提升至100%,意味着投 ...
A股融资余额逼近2.2万亿元
深圳商报· 2025-08-28 07:06
融资余额增长 - A股融资余额达2.192万亿元 较前一交易日增加191.87亿元 最近两天合计增加520.34亿元 [1] - 上交所融资余额报11118.19亿元 较前一交易日增加106.27亿元 深交所融资余额报10729.62亿元 较前一交易日增加85.6亿元 [1] - 融资余额已连续12个交易日突破2万亿元 [2] 行业与个股融资净买入 - 融资净买入额居前行业为电子177.8亿元 通信37.1亿元 电力设备36.3亿元 [1] - 融资净买入前三个股为胜宏科技26.2亿元 寒武纪12.6亿元 阳光电源12.4亿元 [1] 融资余额杠杆水平 - 融资余额占流通市值比例仅3%多 远低于2015年5000点时的占比 [2] - 两融余额占自由流通市值4.8% 略低于过去10年4.9%均值 远低于2015年10%峰值 [2] - 两融交易额占A股成交额指标处于历史中枢水平 远低于2015年峰值 [2] 融资保证金比例调整 - 国金证券宣布从8月27日起上调融资保证金比例至100% [3] - 2023年8月27日交易所将融资保证金最低比例由100%降低至80% [3] - 多家券商表示目前融资保证金比例仍维持80% 未有调整计划 [3]
国金证券下调融资比例 业内称未普遍收紧、当前杠杆水平中等
第一财经· 2025-08-27 19:52
国金证券融资保证金比例调整 - 国金证券自8月27日起将新开立北交所以外股票的融资保证金比例上调至100% [1] - 调整仅适用于新开立融资合约 对存量合约实施"新老划断"政策 [2] - 公司称此次调整属于业务常规调整 主要出于自身经营考虑 [1][4] 行业对比与市场影响 - 中信证券、国泰海通、华泰证券等主要券商仍维持80%融资保证金比例 [5] - 单家券商调整对市场影响有限 若行业多数跟进则影响较大 [7] - 当前行业无统一上调计划 国金证券调整被视为个案行为 [1][4][5] 两融市场现状分析 - 截至8月26日两融余额达2.2076万亿元 创2015年6月25日以来新高 [1][8] - 当前两融余额占A股流通市值比例为2.34% 显著低于2015年同规模时期4%的占比 [1][8] - 较2015年6月18日历史峰值2.27万亿元相差654.24亿元 [1][8] 融资杠杆演变历程 - 融资保证金比例历经多次调整:2006年最低50%(2倍杠杆) 2015年上调至100%(1倍杠杆) 2023年9月全行业下调至80% [8] - 保证金比例与杠杆倍数直接相关:80%比例对应1.25倍杠杆 100%比例对应1倍杠杆 [7] - 当前融资杠杆处于中等水平 监管框架与投资者结构较2015年发生显著变化 [9]
国金证券下调融资比例,业内称未普遍收紧、当前杠杆水平中等
第一财经· 2025-08-27 18:28
国金证券融资保证金比例调整 - 国金证券自8月27日起将新开立北交所以外股票的融资保证金比例上调至100% [1] - 调整仅适用于新开立融资合约 存量合约维持原比例 [2] - 沪深北市场融资保证金比例均已调整为100% [3] 行业对比与市场影响 - 中信证券、国泰君安、海通证券、华泰证券等主流券商融资保证金比例仍维持80% [5] - 单家券商调整对市场影响有限 若行业集体上调则影响显著 [7] - 当前两融余额占流通市值比例2.34% 远低于2015年4%的水平 [1][8] 融资杠杆与历史演变 - 融资保证金比例从80%升至100%使杠杆倍数由1.25倍降至1倍 [7] - 行业最近一次调整是2023年9月交易所将最低比例由100%降至80% [8] - 当前融资杠杆处于中等水平 与2015年市场环境存在结构性差异 [9] 数据指标与市场表现 - 截至8月26日两融余额达2.2076万亿元 创2015年6月以来新高 [1][8] - 较2015年历史峰值2.27万亿元相差654.24亿元 [1][8] - 融资余额现为2.19万亿元 占流通市值比例2.32% [8]
一上市券商上调融资保证金比例,什么信号?
上海证券报· 2025-08-27 14:21
国金证券融资保证金比例调整 - 国金证券宣布自2025年8月27日起将除北交所以外标的证券的融资保证金比例从80%上调至100% [1][3] - 调整采取"新老划断"原则 新开立融资合约适用100%比例 存量合约维持原比例 [3] - 保证金比例上调后 投资者以100万元保证金最大融资额度从125万元降至100万元 杠杆水平从1.25倍降至1倍 [3] 调整背景与行业影响 - 业内人士认为此次调整是基于公司自身经营情况的常规风控手段 无需过度解读 [1][3] - 当前暂无其他券商跟进类似调整举措 [1][3] - 华创证券非银团队认为调整主要基于公司近期经营杠杆考量 [4] 两融市场现状 - 当前A股两融市场活跃度较高 最新两融余额已升至2.2万亿元以上 [1] - 截至2025年8月26日 沪深两市两融余额22076.11亿元 占A股流通市值2.34% [4] - 历史数据显示2015年5月至7月期间 两融余额占A股流通市值比例曾一度超过4% [4][5] 历史政策对比 - 上一次全市场层面调整融资保证金比例是在2023年 当时为活跃资本市场将融资保证金最低比例由100%降低至80%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