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两融规模
icon
搜索文档
A股市场融资余额时隔十年再次突破2万亿元
央视网· 2025-08-13 13:04
A股融资余额突破两万亿元 - A股融资余额合计约20121 88亿元 时隔十年再次突破两万亿元 [1] - 融券余额约为140 03亿元 两融余额占A股流通市值比重为2 23% [1] - 当前融资余额占比2% 远低于2015年高位的4% 显示杠杆交易活跃但未达过度投机水平 [1] 两融市场结构变化 - 融资融券投资者数量超过750万户 较十年前不足400万户大幅增长 [1] - 交易标的范围显著扩大 涵盖主板 科创板 北交所等多个板块 [1] 行业融资分布 - 融资余额超千亿元的7个行业为电子 非银金融 计算机 医药生物 电力设备 机械设备 汽车 [2] - 8个行业获融资净流入超百亿元 包括医药生物 电子 计算机 电力设备 机械设备 有色金属 汽车和国防军工 [2]
上证指数再创年内新高,证券ETF龙头(159993)涨1%冲击3连涨
新浪财经· 2025-08-13 12:02
证券ETF龙头紧密跟踪国证证券龙头指数,为反映沪深市场证券主题优质上市公司的市场表现,并为投 资者提供更丰富的指数化投资工具,编制国证证券龙头指数。 截至2025年8月13日 10:59,国证证券龙头指数(399437)上涨0.99%,成分股东吴证券(601555)上涨 5.30%,国联民生(601456)上涨3.38%,天风证券(601162)上涨2.59%,国金证券(600109)上涨1.79%,华 泰证券(601688)上涨1.66%。证券ETF龙头(159993)上涨1.00%, 冲击3连涨。最新价报1.32元。 上证指数盘中一度触及3681.29点,再创年内新高,冲击八连阳,市场整体走高的背景下,券商板块持 续活跃。 东海证券认为,两融规模最直接反应杠杆规模和放杠杆意愿,而当前持续回升的两融余额,正折射出政 策暖风下投资者对市场边际改善的认可与风险承担意愿的逐步提升,对市场交投活跃度的稳中向好展望 保持乐观。此外,上市券商中报业绩快报/预告陆续披露,资本市场回暖推动业绩大幅增长,预计各业 务板块均呈现显著的边际改善态势,建议重视披露窗口期带来的配置机遇。 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7月31日,国证证券 ...
沪指盘中突破3680点,券商ETF(159842)连续8日获资金净流入,机构调研券商板块热度提升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3 10:08
消息面上,据相关报道,在A股持续活跃之际,有"牛市旗手"之称的券商板块表现亮眼。6月23日以 来,券商指数累计涨幅超15%。机构对券商的调研热情同步升温。数据显示,7月以来,8家券商接受机 构调研,去年同期仅为3家。记者梳理发现,业务转型、国际化布局、特色化发展成为机构最为关注的 问题。 方正证券指出,从变化趋势来看,虽然当前两融余额绝对规模处于历史高位,仅次于2015年高峰水平, 但两融余额占流通市值及成交比重基本处于2016年以来历史中枢水平。两融规模持续提升,也反映了市 场风险偏好有所提升。 (本文机构观点来自持牌证券机构,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亦不代表平台观点,请投资人独立判断和决 策。) 8月13日,沪指持续走强,盘中突破3680点。全市场热门ETF中,券商ETF(159842)截至发稿涨 0.35%,成交额超3000万元,换手率0.79%。 成分股中,国盛金控涨超6%,国联民生、中银证券、中国银河、东吴证券等跟涨。 Wind金融终端数据显示,券商ETF(159842)已连续8个交易日获资金净流入,累计"吸金"超2.3亿元。 券商ETF(159842)跟踪中证全指证券公司指数。该指数选取中证全指样本股 ...
两万亿元!A股,时隔十年再突破!
证券时报· 2025-08-12 10:53
A股融资余额突破两万亿元 - 沪深两市融资余额突破两万亿元大关,达20122亿元,单日增加16841亿元,为2015年7月1日后首次[2][3][4] - 自6月3日至8月11日,融资余额累计增长219512亿元,占A股流通市值比例229%[6] - 分市场看,沪市融资余额1021792亿元,深市983897亿元,北交所651亿元[7] 融资资金行业分布 - 电子行业融资余额最高达232787亿元,非银金融(163377亿元)、计算机(154081亿元)、医药生物(151355亿元)紧随其后[9] - 医药生物、电子、计算机等8个行业融资净买入超百亿元,显示资金集中流入成长板块[10] 个股融资活跃度 - 东方财富以23574亿元融资余额居首,中国平安(22171亿元)、贵州茅台(16613亿元)分列二三位[11][12] - 江淮汽车、新易盛、北方稀土融资净买入额超30亿元,分别为33879亿元、32231亿元、30110亿元[13] 当前杠杆水平特征 - 融资余额占流通市值比例229%,显著低于2015年456%的历史峰值,显示杠杆使用更趋理性[15][16] - 融券余额13998亿元环比减少308亿元,反映市场做空动能减弱[17] 市场环境对比分析 - 融资融券投资者超750万户,较十年前400万户大幅扩容,交易标的覆盖主板/科创板/北交所等多板块[17] - 上半年GDP同比增长53%,企业盈利周期临近底部,政策宽松与流动性充裕支撑风险偏好提升[18]
近6日合计“吸金”近2亿,深市规模最大的证券ETF(159841)飘红,机构:重视板块业绩披露配置机遇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2 10:25
市场表现 - 三大指数集体高开后震荡上涨 证券板块飘红 证券ETF(159841)涨0.36% 成交额突破7600万元 盘中溢折率0.11% [1] - 证券ETF(159841)近6个交易日持续获资金净流入 累计吸金超1.95亿元 最新规模达59.91亿元 为同标的中深市规模最大的ETF [1] - 成分股中国盛金控涨停 广发证券 湘财股份 信达证券等多股跟涨 [1] 市场活跃度 - 2025年7月A股新开户196.36万户 同比增长70.5% 环比增长19.27% 今年以来累计新开1456.13万户 [1] - 两市融资余额突破2万亿元 上交所融资余额报10217.92亿元 深交所报9838.97亿元 合计20056.89亿元 较前一交易日增加167.36亿元 [2] - 当前融资余额较2015年历史峰值22666.35亿元相差2544.35亿元 [2] 行业观点 - 两融规模回升反映政策暖风下投资者对市场边际改善的认可与风险承担意愿提升 对交投活跃度保持乐观 [2] - 上市券商中报业绩陆续披露 资本市场回暖推动业绩大幅增长 各业务板块均呈现显著边际改善态势 [2] - 证券行业转型有望带来新业务增长点 经纪业务 投行业务 资本中介业务均受益于市场回暖与政策环境友好 [2]
两融余额再破2万亿元!十年前狂热扎堆金融股,融资客如今更爱这几类资产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08 00:13
两融余额突破2万亿元的市场意义 - 沪深两市融资融券余额突破2万亿元,重回十年高位,但与2015年牛市相比,当前市场背景为经济结构优化、监管严格、投资者成熟,标志着A股进入更稳健发展阶段 [1] - 方正证券指出两融规模提升反映市场风险偏好提升,A股趋势性慢牛行情有望延续,中期关注TMT、顺周期及消费板块,短期关注券商补涨机会 [1][8] 2025年两融市场结构特征 - 截至2025年8月5日,6只个股两融余额超100亿元:东方财富(232.35亿元)、中国平安(218.52亿元)、贵州茅台(173亿元)、比亚迪(147亿元)、中信证券(130亿元)、长江电力(108亿元) [1][3] - 两融余额前二十名标的涵盖新能源(江淮汽车、赛力斯、宁德时代)、科技(新易盛、中际旭创)、黄金ETF(华安黄金易ETF、易方达黄金ETF)等多元化资产 [2][3] - 近半年融资买入额最高个股为东方财富(1655.57亿元)和海富通中证短融ETF(1110.19亿元),港股相关ETF(恒生科技ETF、香港证券ETF)亦受追捧 [3][4] 2015年与2025年两融市场对比 - 2015年两融余额前十名中6只为金融股(中国平安、中信证券等),制造业仅中国重工入围,金融股融资买入额显著领先(中信证券4303.8亿元、中国平安4228.9亿元) [5][6] - 2025年两融标的数量增至4150只(2015年仅900余只),资金流向分散至新能源、科技、ETF等多领域,东方财富取代中信证券成为融资龙头但行业集中度降低 [7] 当前两融市场健康度分析 - 两融余额占A股流通市值比重2.3%、占成交额比重10.2%,处于2016年以来历史中枢水平,显示杠杆使用相对理性 [8] - 宏观经济韧性(上半年GDP增长5.3%)、企业盈利周期见底、政策利好及流动性宽松共同支撑市场风险偏好提升 [8]
非银周观点:关注美国降息预期效应,两融规模或波动迈向新高-20250805
长城证券· 2025-08-05 14:36
行业投资评级 - 强于大市(维持评级)[3] 核心观点 - 8月后国内外大事密集交织期,券商为代表的非银金融或呈现震荡走势,宏大叙事、美国经济数据及关税政策是关键因素[1][9] - 市场短期或定价政策增量有限及美国降息预期,中期关注4中全会等重磅会议[9] - 两融规模波动新高,银行、保险板块高位波动,券商、多元金融板块调整[1][9] - 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在1.70%附近波动,保险板块受公募新规影响震荡调整[2][10] - 二季度普通型人身险产品预定利率研究值或低于2.25%,保险公司将在2个月内完成产品切换[10] 行业走势 - 非银行金融板块相对沪深300指数表现:2024年8月至2025年8月区间涨幅从-6%升至61%[4] 重点投资组合 保险板块 - 推荐中国平安(寿险及健康险业务稳健)、中国太保、新华保险(价值高增长),建议关注中国财险、中国人寿[11] 券商板块 - **并购线**:信达证券、首创证券、浙商证券、国联民生、中国银河[1][9][12] - **估值扩张**:华泰证券(综合能力强、受益ETF发展)、中金公司[1][9][12] - **金融IT弹性标的**:财富趋势、同花顺(中报净利润中枢8.5亿元)、九方智投[1][9][14] - **互金平台**:东方财富、指南针[1][9][14] - **港股稳定币联动**:国泰海通、国金证券、天风证券[13] 其他 - 港股金融建议关注国泰海通、国联民生、中金公司[9] - 平台型公司推荐同花顺、九方智投,建议关注财富趋势、指南针[14] 市场数据 - 沪深300指数4054.96点(-1.75%),保险指数1301.22点(-0.15%),券商指数6815.12点(-3.22%),多元金融指数1301.32点(-4.09%)[7] - 美国7月非农新增就业7.3万(低于预期),5月数据从14.4万下修至1.9万,6月从14.7万下修至1.4万[7] - 人民币汇率回升至7.21附近[8]
新股民跑步入场?开户数增长
证券时报· 2025-08-05 06:39
7月A股新开户数据 - 7月A股新开户数达196.36万户 较6月164.64万户环比增长19.2% 同比增长70.5% [1][3] - 前7月A股累计新开户1456.13万户 较2024年同期1063.79万户增长36.88% [2][3] - 7月个人新开户195.4万户 机构新开户0.96万户 [4] 新开户结构分析 - 7月A股/B股/基金新开户总数212.58万户 较6月184.73万户环比增长15.1% [4] - B股新开户0.07万户 基金新开户16.15万户 [4] - 2025年1-7月A股新开户数呈现波动态势:1月157万户→2月283.59万户(峰值)→3月306.55万户(年内新高)→4月192.44万户→5月155.56万户→6月164.64万户→7月196.36万户 [5] 市场表现与交投数据 - 7月上证指数上涨3.74% 实现连续三个月上涨 [6][7] - 沪深京三市合计成交2.94万亿股 创年内月度新高 较6月增加超8000亿股 [7] - 成交额37.58万亿元 创年内新高 较6月增加超10万亿元 [7] - 超3600只A股上涨 占比超三分之二 其中超1000只涨幅超10% 超200只涨幅超30% [7] 两融数据变化 - 两融余额从6月30日1.85万亿元增长至7月31日1.98万亿元 单月增长超1000亿元 [7] - 融资余额19710亿元 创近十年新高 [7]
非银周观点:两融规模有望破前高,券商、金融IT波动前行-20250721
长城证券· 2025-07-21 13:02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强于大市(维持评级)[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7月后国内外大事将迎来密集交织期,宏大叙事或是决定市场可能进一步走强的关键因素,以券商为代表的非银金融有望波动突破;市场可能阶段性聚焦内部问题,包括去产能或推动PPI修复,具体或要看7月政治局会议定调及4中全会等重磅会议[1] - 继续谨慎乐观看好保险板块的配置价值[2] 报告各部分总结 下周观点 - 2025年7月14 - 18日,沪深300指数4058.55点(1.09%),保险指数1279.69点( - 1.35%),券商指数6718.21点( - 1.06%),多元金融指数1365.26点( - 2.36%)[7] - 美国核心CPI连续五月涨幅低于预期,政策制定者对关税影响有分歧,当地时间7月18日特朗普签署《天才法案》,确立数字稳定币监管框架,还设储备并表示不许设央行数字货币[7] - 7月18日国新办就工信部发展情况举行发布会,以市场化、法治化推动落后产能退出;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地方资产管理公司监督管理暂行办法》;证券业协会发布《自律规则适用意见第8号》;人民币汇率受关税谈判影响回升到7.17附近[8] - 受经贸等因素影响市场振幅加大,需关注关税谈判及对冲政策;市场量能放大,银行、保险板块高位波动,券商、多元金融板块波动前行[9] - 并购线关注信达证券、首创证券等个股;关注中报业绩突出的国联民生、华西证券等;推荐关注华泰证券、中金公司等有估值扩张空间的公司;逢低关注金融IT板块,如财富趋势、同花顺等;关注互金平台东方财富、指南针等;关注港股稳定币联动效应,如胜利证券等;港股金融关注国泰海通、国联民生等[9] - 受地缘冲突、公募新规等影响,保险板块震荡调整;预计二季度普通型人身险产品预定利率研究值或低于2.25%,公布后2个月内保险公司将进行产品切换[2][10][11] 重点投资组合 保险板块 - 受公募新规影响,当前保险板块估值较低,保险股有估值修复吸引力[12] - 重点推荐中国平安、中国太保、新华保险,建议关注中国财险、中国人寿[12] 券商板块 - 创新+转型发展及受益行情的中小型证券公司,重点关注东方财富,相关公司有浙商证券、国金证券[13] - 业绩优良稳健等的龙头证券公司,建议关注华泰证券;财富线相关公司关注广发证券、东方证券等;关注低估值央国企头部券商,如中国银河、中金公司等[13] - 关注港股稳定币联动效应的国泰海通、国金证券、天风证券等[15] - 平台型公司推荐关注同花顺、九方智投,建议关注财富趋势、指南针[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