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DEI
icon
搜索文档
Bill Gates 'Lost A Fortune' Shorting Tesla Amid Climate Stance Shift, Says Chamath Palihapitiya: '...Experiment Is Over' - Tesla (NASDAQ:TSLA)
Benzinga· 2025-10-29 16:51
对特斯拉的做空与批评 - 社会资本创始人Chamath Palihapitiya批评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在做空特斯拉的同时转变其气候立场[1] - Palihapitiya指出比尔·盖茨因做空特斯拉损失巨大并且投资了糟糕的ESG项目[2] - 比尔·盖茨曾在2022年做空特斯拉此举曾引起特斯拉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的不满[3] 特斯拉公司动态与前景 - 特斯拉董事会主席Robyn Denholm表示公司可能为即将推出的Cybercab配备方向盘和踏板以符合监管和安全标准[5] - 有投资者认为价格亲民的两门版特斯拉车型可能存在市场机会[6] - 特斯拉在动量和质量指标上表现良好增长表现令人满意但价值指标表现不佳其短期、中期和长期价格趋势均有利[6] 其他公司相关新闻 - Palihapitiya称亚马逊公司裁减30000名员工是过去十年由DEI推动的招聘热潮结束的结果[5] - 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据称因涉嫌向20个与中国共产主义政党有关的实体提供2300万美元资助而受到调查[4]
Disney goes all in on 'belonging' with a new employee event series following its DEI shake-up
Business Insider· 2025-10-15 04:17
Disney is about to showcase its new approach to DEI with a week of events focused on "belonging." The Mouse House is having its first-ever "Global Belonging Week" for employees, which will run from October 20 to 24 and include a series of voluntary livestream talks "designed to empower and inspire," according to an email recently sent to employees.Starting Monday, Disney staffers can tune in to keynotes designed "to celebrate our rich culture, spark engagement, and empower each of us to do our best every d ...
要不要给游戏女主换大雷,已经在外网吵翻天了
虎嗅· 2025-10-13 14:45
游戏角色设计争议 - 《羊蹄山之魂》女主角“笃”的外形设计在玩家社区引发巨大争议,有观点认为其“没胸、没屁股,脸像‘东北雨姐’”的设计是向DEI(多元、公平与包容)文化献媚[11] - 动捕演员Erika Ishii的性少数背景进一步强化了部分玩家关于角色是“觉醒文化”产物的先入为主看法[12] - 海外意见领袖“Grummz”等“反DEI”先锋对游戏进行批判,认为女主角的脸部建模搞臭了前作《对马岛之魂》男主角镜井仁带来的好名声[15] 社区反应与网络迷因 - 网友“mrphillipchan”发布用AI生成的、具有“韩国网游漂亮面孔”和“爆衣大雷”的“笃”版本,声称若角色如此设计游戏销量早超100万份,该推文获得超3000万阅读和4000多条评论,显示此为社区核心议题[8][10][16] - 争议引发大规模网络二次创作,玩家套用相同模板恶搞其他游戏角色,如蜘蛛侠、奎托斯、里昂、马力欧兄弟等,内容多集中于夸张化角色性征,但多数创作被认为是对原观点的讽刺,显示社区并不普遍支持“mrphillipchan”的极端审美[24][26][27][29][32][36][38][45] - 部分玩家提出折中方案,认为角色设计应在符合游戏风格与背景的前提下进行审美调整,并引用《明末:渊虚之羽》作为参考,强调审美是复杂问题而非简单堆砌性征[46][48] 市场表现与争议结果 - 在“mrphillipchan”声称修改角色可助游戏销量破百万的次日,第三方数据显示《羊蹄山之魂》实际销量已突破160万份,出货量达200万份,其观点被事实反驳[52] - 玩家群体审美偏好多元,包括“盔甲党”、美型角色爱好者等,在主观审美问题上难有定论,但游戏的实际市场表现超越了争议中的销量预测[49][50][53]
美国不会真要开始强军了吧?
虎嗅· 2025-10-02 16:06
会议背景与性质 - 9月30日,美军将级军官被全部召回,在匡提科的海军陆战队大学召开会议,此举高度不寻常[1] - 尽管有声音指责媒体炒作,但北约军事委员会主席表示在其49年军事生涯中从未见过此类事件[2] - 会议核心内容由国防部长赫格塞斯和特朗普的训话构成,而非外界猜测的国家安全战略转向[2] 赫格塞斯的改革要点 - 强调军人需达到"最高的男子汉标准",坚持标准一致且不分男女,即使排除部分女性也在所不惜[2] - 要求整改大胖子军人,禁止大胡子,并计划废除匿名举报制度[2] - 核心是推行"武士精神",旨在清除军队中的政治正确和"觉醒文化",启动"文化革命"[3] - 改革将针对训练和领导层,扫除几十年的衰败,特别指出DEI(多元、平等、包容)政策的遗害,要求军官重建敢于冒险的精神[3] - 批评军官被"气候变化"、"觉醒垃圾"等议题所害,并说明此前高层撤换是凭感觉决定,因这些军官不愿脱离过去政策,预示更多领导层变动将至[4] 美军现状与问题 - 美军近几十年越来越像"穿军装的超级大公司",招募广告强调职业技能而非保家卫国,军官招募侧重管理和人事技能[5] - 美国空军是最早成功大量采用"六西格玛"管理原则的大型机构[5] - "军队公司化"导致军官职责偏向中高层管理,团队人事管理、KPI评估、形象管理等行政负担过重,营连级指挥官的军事训练和作战指挥职能受严重影响[5] - 军中存在通过DEI获得"不正当晋升"的利益集团,高级军官擅长政治正确的空谈,但在危机时刻的应对能力存疑[6] - 士兵体形标准走样,大胖子士兵比比皆是,仪容问题突出,6月14日的阅兵表现衰败[8] - 匿名举报制度与军人荣誉感、信任及团队精神格格不入[8] - 指挥官过度依赖合规、委员会决策和咨询报告,不敢当机立断和承担风险[8] 特朗普的政策导向 - 特朗普赞同赫格塞斯的"武士精神",称其是"赢得和创建这个国家的精神"[11] - 主要议题是"当前的形势与任务",强调社会动乱是内部敌人,美军任务包括帮助重建社会秩序,防止情况失控[11] - 已下令在华盛顿特区、洛杉矶和波特兰部署美军,打击非法移民,并严厉抨击民主党控制的城市,誓言动用军队重建治安[11] - 将重建治安提高到战争层次,称之为"内部的战争",并强调控制边境是基本国家安全,不在乎政治正确[11] - 特朗普照例东拉西扯,自诩"搞定"了七场战争,加沙可能还有第八场,但未对美军全球使命和重点进行明确宣示[12] 战略调整与影响 - 五角大楼近期完成《国家防务战略》和《全球部署审查》草案,新战略可能将关注重点从"威慑中国"转向西半球及美国本土,并减少欧洲等地驻军[12] - 新战略大量章节聚焦中国,但内容多局限于"台海军事局势紧张",而非全球竞争;更早的临时战略敦促在全球其他地区"承担风险"以保障台海与美国本土优先任务[12] - 美国将逐步退出针对俄罗斯的东欧国家的安全援助项目,如波罗的海安全倡议,不再提供训练和装备资金,相关拨款预计持续至2026年9月底[17][18] - 北约盟友预计,未来几年美军约8万驻欧部队中部分可能撤离,美军的地区联合司令部可能合并,如非洲司令部并入欧洲司令部,中央司令部拆分等[19] - 与英国历史战略调整不同,中国对美国本土不构成直接威胁,但美国收缩战略面临地理和性质上的挑战,可能重演英国"赢得了战争、丢失了帝国"的教训[19] - 美军转向本土治安存在宪政问题,国民警卫队指挥权受州长"干扰",特朗普需要可直接动用的"亲兵",但这与"军主外、警主内"思维冲突,可能引起军心不安[20] 改革性质与目标 - 赫格塞斯推动的是"脖子以下"的军改,涉及文化、体制和人事深度改革,旨在确立"打赢才是硬道理"的观念,取代公司文化中"合规与尽责高于一切"的思维[9][10] - 改革对美军上下造成极大震动,会议现场几百名将级军官除起立致敬外全场鸦雀无声[11] - 美国面临经济空心化、就业萎缩、白左政治与觉醒文化、非法移民等三大挑战,赫格塞斯和特朗普的改革试图涉及其中两个方面[20]
企业文化转型升级:包容性、技术性与归属感
36氪· 2025-07-14 12:14
亚马逊AI招聘工具性别偏见事件 - 2014年亚马逊开发实验性AI招聘工具 旨在快速筛选简历 目标是从100份简历中几秒内选出前5名[1] - 该工具被发现存在性别歧视倾向 因训练数据主要来自男性占多数的历史简历和录取结果[1] - 公司尝试修改算法使其对特定术语保持中立 但无法完全消除潜在歧视风险 最终解散开发团队[1] AI技术对企业文化的影响 - 仅33%员工认为AI对工作量产生积极影响 主要因企业保留旧流程未真正改变工作逻辑[2] - AI可能放大企业文化中的固有弊端 如亚马逊案例中的性别偏见问题[2] - 德勤报告指出人类特有技能如同理心和好奇心在AI时代更显重要[2] DEI理念实践现状 - 百胜中国开设60多家"天使餐厅" 残障员工占多数 配备灯光提示和手语菜单等无障碍设施[4][5] - DEI理念包含多元 公平 包容三要素 强调给予特殊人群工作机会而非仅物质帮助[4][6] - 微软 波音等公司近期解散DEI部门 反映企业对包容性管理与效率平衡的新思考[5] AI与DEI的辩证关系 - 75%全球CEO认为DEI工作对利润产生积极影响 显示其战略价值[9] - AI招聘系统可能隐含年龄歧视 因历史数据将年龄与"高效"等特质错误关联[8] - 微软建议通过提高开发团队多样性来解决AI偏见问题[9] 员工体验与组织变革 - 中国员工敬业度关键驱动因素已转变为持续学习和发展机会[11] - 技能半衰期缩短至2-5年 企业需从标准化管理转向个性化赋能[12] - 德勤中国上线AI学习系统Cura 为员工提供个性化课程推荐[12] AI时代的人力资源挑战 - 59%员工选择"静默辞职" 归属感缺失是重要原因[17] - 百胜中国强调AI的"助理"定位 通过及时公开的奖励机制提升员工认同感[18] - 企业需平衡技术应用与人际互动 避免AI过度介入导致员工孤独感[16][17]
美国精英高校培养的是自由而无用的“伪君子”吗?
虎嗅· 2025-06-25 11:52
精英高校价值观与现状 - 美国精英高校的价值观基底是思想自由、社会平等和包容,体现在教授和学生的乐观、善良与智慧中 [1][8] - 高校师生通过实际行动传递博爱、尊重和包容,如退休教授夫妇对国际学生的关怀和多元家庭的建设 [2][3] - 教授群体中不乏跨越逆境成长并回馈社会的榜样,如从拳击手转型为学术领袖的学者 [4][5] 教育资源分配与DEI实践 - 精英高校招生标准争议集中在标准化考试与软指标的平衡,近年数据表明标准化考试对寒门学生更公平 [9] - DEI(多元平等包容)政策在临床教育领域尝试打破白人主导,新校区90%教授为非裔和西裔,但面临课程考核标准不统一的摩擦 [10][11] - DEI执行中存在量化指标与初心的背离,资源分配按族裔划分虽易操作却加剧族群矛盾 [12][13] 高校面临的舆论与政策挑战 - 联邦政府突然叫停DEI相关研究项目,导致弱势群体学者的经费被撤回,科研课题大规模中断 [14][15] - 高校因反犹争议陷入公关危机,管理层应对抗议活动时被指责压制言论自由或纵容极端行为 [16][17] - 公众对科学信任度下降,但高校仍坚持多元平等包容的微环境建设,教授群体保持初心 [18] 高校社会角色与未来展望 - 高校承担开拓未来和教书育人的责任,依赖理想主义驱动力和公众信任 [18] - 学生校园体验取决于个人选择与行动,教授群体持续推动包容性微环境建设 [18] - 尽管外部环境动荡,高校价值观底色未变,如哈佛等校联合抗议政策不公 [18]
BlackRock(BLK) - 2025 FY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5-05-15 21:00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公司实现创纪录的6410亿美元净资金流入,收入、营业收入和每股收益均实现两位数增长,利润率扩大超280个基点 [6] - 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有机基本费用增长6%,是自2021年以来年度开局最好的一次 [6] - 过去五年公司净新增资金流入超2200亿美元,过去三年净新增资金流入1000亿美元 [44]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公司比特币交易所交易产品(ETF)是整个ETF平台上净流入排名第三的产品,仅次于标准普尔500指数基金 [62]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近期市场受关税公告冲击后部分恢复,投资者虽想乐观但仍有焦虑和不确定性 [7] - 与2月相比,当前股票市场对长期投资者而言更便宜 [68]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公司通过近2.3万名分布在30多个国家的员工,为100多个国家的客户提供服务,利用全球洞察帮助本地合作伙伴,为各地资本市场和退休体系建设做贡献 [4] - 公司提供比行业内其他公司更多的选择,帮助客户根据自身偏好和目标构建投资组合 [40] - 公司致力于打造连接和包容的文化,吸引来自世界各地的优秀人才,以提供创新解决方案并避免群体思维 [41] - 公司将整合GIP并完成HPS的收购,以优化商业模式,更好地服务客户并为股东带来差异化增长 [72]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市场虽有短期不确定性,但人工智能、全球基础设施需求激增和债务融资演变等宏观趋势带来了投资机会,政策的明确有助于缓解不确定性,长期来看资本将流入市场 [10][11] - 此次市场动荡与金融危机以来的冲击不同,没有系统性风险和疫情,金融体系安全稳健,客户仍希望进行长期投资 [9] - 美国经济目前状况良好,宏观趋势依然存在,公司认为全球资本市场和金融体系安全稳健,公司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有能力满足客户需求 [66][68] 其他重要信息 - 会议将对五项事项进行投票,包括选举18名董事会提名人、对高管薪酬进行非约束性咨询投票、批准德勤为2025财年独立注册公共会计师事务所,以及两项股东提案 [20] - 初步投票结果显示,18名董事提名人平均获得超98%的支持率,高管薪酬咨询投票获约67%支持率,德勤的任命获约96%支持率,两项股东提案分别获约1%和1.23%的支持率 [47][48][49] 总结问答环节所有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 公司在解散ESG和DEI等项目方面的进展如何 - 公司作为每个客户的受托人,提供比行业内其他公司更多的选择,帮助客户根据自身偏好构建投资组合,部分客户选择投资可持续策略,部分则不然,公司致力于打造连接和包容的文化,这些价值观自公司成立37年来未曾改变,公司的业绩表明客户认可其价值主张 [39][40][41] 问题: 鉴于公司曾被视为高度ESG导向的公司,且近期退出了激进的净零组织,公司如何看待自身在政治中立方面的责任 - 公司的唯一目标是为客户实现回报最大化,作为受托人,要与每个客户的选择保持一致,过去五年公司净新增资金流入超2200亿美元,过去三年为1000亿美元,去年获6410亿美元资金流入,美国客户在各时期均引领资金流入,公司倾听各方意见,但资金属于客户,公司为每个客户寻求与选择一致的回报最大化 [43][44][45] 问题: 公司为何向高管和董事授予股票,这种方式是否会稀释股东权益 - 薪酬委员会认为通过股权奖励能使高管和董事的利益与股东利益保持一致,委员会会密切监控股权薪酬计划对股东的稀释情况,2024年股权消耗率保持稳定且低于同行均值和中值,2024年非执行高管超65%的总薪酬为递延股权激励,与公司长期股东价值的交付直接相关,公司要求董事和高管持有一定数量的公司股票 [52][53] 问题: 公司撤回了关于投资者在清洁能源转型中关键作用的论断,且继续支持化石燃料公司,如何平衡对客户的受托责任与对这类公司的支持;公司在退出气候政治后,继续推动气候披露政策是否属于新形式的软性ESG激进主义 - 公司认为能源转型是重塑市场的几大力量之一,作为资产管理者,其在气候相关风险和低碳转型机遇方面的方法基于对客户的受托责任,即帮助客户应对投资风险和机遇,而非在实体经济中设计特定的脱碳结果,对于气候相关风险重大的公司,公司认为公开披露其在向低碳经济转型中的长期财务表现计划是有帮助的,公司作为众多上市公司的少数股东之一,不指导公司战略或实施,而是帮助理解公司管理层如何管理重大风险和把握机遇,以保护和提升公司长期财务回报的能力 [56][57][58] 问题: 公司为何对加密资产如此乐观,考虑了哪些因素,有哪些利弊,如何保护散户股东免受加密市场崩溃的影响 - 公司去年推出比特币和以太坊交易所交易产品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创新,公司对加密市场进行了超七年的研究,从怀疑者转变为更有信心的参与者,推出这些产品为全球数字资产所有者提供了更多机会和透明度,公司将加密资产费用降低超80%,iBet产品费用约为20个基点,公司认为加密资产可在投资组合中发挥作用,近期在欧洲推出比特币ETF并在加拿大扩大iBet产品覆盖范围,iBet在2024年是ETF平台上净流入排名第三的产品,公司持续向全球投资者普及加密投资的机会和风险,认为在加密资产领域提供客户选择与在其他资产类别中同样重要 [60][61][63] 问题: 公司是否为地缘政治局势下可能出现的衰退做好准备 - 保护主义卷土重来,关键在于关税持续时间、是否会有其他国家报复以及对增长和通胀的影响,以及企业是承担关税成本还是转嫁给客户,美国经济目前状况良好,宏观趋势依然存在,此次市场冲击与以往不同,没有系统性风险和疫情,全球资本市场和金融体系安全稳健,股票市场对长期投资者而言更便宜,随着情况明朗,市场应会重新评估和调整,公司比以往更有能力满足客户需求,目标是让客户关注长期投资,帮助识别风险并让客户做出更明智的选择,当前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和资本市场及债务融资等宏观趋势依然存在,公司与客户的交流更深入广泛,客户有增加风险投资和重新配置资产类别的需求,公司将帮助客户更安心地进行长期投资 [66][67][70]
Target's former diversity chief says calling it DEI is less important than doing the work
Business Insider· 2025-05-14 00:55
公司战略调整 - 公司近期因缩减DEI(多元化、公平与包容)政策及LGBTQ Pride系列等举措引发争议,保守派批评导致部分倡议被终止或缩水[3] - 公司CEO Brian Cornell通过内部邮件强调仍坚持包容性定位,称“沉默造成不确定性”,但重申公司始终是“欢迎所有人并传递快乐”的品牌[2] 高管观点 - 前首席多元化官Caroline Wanga认为公司并未放弃DEI,而是通过目标设定将相关行为内化至运营中,最终转移至新目标[1] - Wanga指出当前关于DEI标签的争论是“干扰”,实质工作应聚焦行动而非名词争议,强调“完成工作比争论字母缩写更重要”[4] 市场反应 - 公司近年多次陷入文化争议,近期政策调整既招致保守派批评,又因未能捍卫进步价值观引发部分群体抵制,导致客流量下降[3]
特朗普淫威下,哈佛让步了……
搜狐财经· 2025-05-03 03:26
文章核心观点 在特朗普政府打击DEI项目背景下美国大学、公司、非营利机构进行“语言重塑” 这场“DEI改名潮”并非针对其内核 而是对标签的战争 机构在应对中或有抵抗与妥协 也在采取更务实系统方式推进包容性工作 重要的是坚持建设更包容有归属感的世界 [1][7][9][13] 分组1:哈佛改名事件 - 2025年4月哈佛“多元化、公平与包容办公室”更名为“社区与校园生活办公室” 首席多元官Sherri Ann Charleston头衔变为“首席社区与校园生活官” [1][4] - 改名源于特朗普政府“清算信” 信中提出关闭DEI项目等多项要求 白宫坚持内容 虽称“误发” [4] - 哈佛公开抗争 校长Alan Garber声明政府不应干涉私立大学自由 并以“侵害宪法保障的自由”为由起诉联邦政府 [4][6] - 哈佛一边诉讼一边内部调整 引发外界关于其是抵抗还是妥协的疑问 [6] 分组2:其他机构改名情况 - 谷歌将原首席多元官更名为“员工参与副总裁” Meta将相关部门重新命名为“无障碍与参与体验部” 亚马逊将DEI事务纳入“包容性体验与技术组” [10] 分组3:多元官现状 - 曾经多元官是炙手可热职位 如今许多人被迫“隐身” 不被允许参加公开活动 甚至在内部决策中被边缘化 [9][12] - 调查显示60%的标准普尔500强公司首席多元官职位出现空缺或人员流失 [13] 分组4:行业应对与趋势 - 研究显示多数企业和学校未真正削减推动多元、包容与公平的内部措施 86%的美国职场人士对增加职场多元持中立或正面看法 [9] - 越来越多机构采取更务实、系统方式评估和推进包容性工作 如引入DEI风险评估 从“简单的比例指标”转向“公平性指标” [13]
Coca-Cola(KO) - 2025 FY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5-04-30 20:30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无相关内容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无相关内容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无相关内容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公司持续推进向全品类饮料公司的多年转型,坚持全天候战略,旨在推动营收增长并实现强劲的利润回报 [2] - 公司拥有约200个主品牌,分布在200多个国家和地区,今年还迎来了300亿美元品牌的里程碑,其中一半是有机增长,一半是收购所得 [4] - 公司致力于在运营所在社区进行创新和基础设施解决方案的持续投资,推动相关立法和倡导工作,并加强与装瓶合作伙伴、行业同行、地方政府和民间社会的合作,以实现改善高风险地区的水安全、减少包装浪费和降低排放等自愿性环境目标 [5] - 公司坚持在数字实验、学习和实施方面走在前列,不断追求增长,以满足消费者、客户、社区和员工的期望,为股东创造价值 [6]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2025年开局良好,尽管面临通胀、汇率波动和地缘政治问题等外部挑战,但公司凭借专注于可控因素保持了韧性,并延续了增长势头 [2] - 公司对全球未来的增长机会感到鼓舞,有信心凭借其品牌、规模和创新能力在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中持续创造价值 [6] 其他重要信息 - 公司2025年度股东大会于4月30日上午8点30分举行,会议将讨论代理声明中列出的九项业务事项,并进行问答环节 [1][8] - 会议法定人数由80%的 eligible to vote 股份代表,投票事项包括董事选举、高管薪酬咨询投票、审计师任命批准以及六项股东提案 [14] - 初步投票结果显示,董事选举、高管薪酬咨询投票和审计师任命批准均获得通过,六项股东提案均未通过 [76][77][78] 总结问答环节所有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 公司更新环境目标后,目前扩大可重复使用包装使用的计划和活动,以及如何向利益相关者分享进展 - 公司仍专注于使用可重复使用包装,将其作为战略的关键部分和业务运营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有基础设施的地方,公司持续增加可重复使用包装的产量和生产线 例如,可回收玻璃瓶在110个国家使用,2024年贡献了16亿单位箱的销量,且增长速度超过公司整体销量增长 2023年增加了1亿单位箱的可重复使用包装,2024年在越南推出新的可重复使用包装选项,在菲律宾扩大了可重复使用包装的使用,并在非洲其他地区进行了能力投资 此外,公司的装瓶合作伙伴可口可乐欧洲太平洋合作伙伴在德国投资3.27亿欧元用于可重复使用装瓶生产线、新的可重复使用包装和可重复使用板条箱,上个月还在法国的一个工厂启用了最快、最灵活的可回收玻璃瓶生产线 公司将通过关注这些优先事项,推进可持续发展目标,同时满足消费者期望并推动长期增长 [81][83][86] 问题: 公司采取哪些具体措施向更健康的饮料转型,以及这如何融入长期增长战略 - 公司作为全品类饮料公司,致力于提供多样化的饮料组合,包括乳制品、果汁、水以及低热量和零热量饮料等,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生活方式和饮食偏好 公司投资于具有营养和增强功效的产品,如Fairlife和Core Power等新的十亿美元品牌 为了跟上消费者不断变化的需求和口味,公司采取了以下关键行动:以消费者为中心,提供满足其全天需求的饮料组合;提供清晰透明的信息,帮助消费者做出明智的选择;持续投资支持非糖甜味剂的研究和产品开发,过去十年花费超过1亿美元 例如,2023年推出了两款减糖或无添加糖的产品,约68%的饮料产品每12盎司的热量低于100卡路里 通过这些行动和创新,公司致力于为消费者提供选择,同时保持消费者喜爱的口味和体验 [87][89] 问题: 公司采取哪些措施解决运营中的塑料使用问题并减少塑料浪费 - 公司一直在投资更可持续的业务,特别是专注于可重复使用包装,这是长期成功的一部分 除了可重复使用包装,公司还注重使用更多的回收材料和提高回收率,这需要有利的政策和不断发展的回收基础设施 由于每个州和国家的回收系统、基础设施、监管环境以及消费者偏好和行为都不同,公司需要在地方层面采取集体行动,支持包装回收基础设施和政策 公司将继续加强宣传倡导,设计高效的回收系统,这是提高包装回收率的关键 通过与本地和全球合作伙伴的合作,公司将继续探索新的回收模式,改进现有模式,投资本地基础设施,并与政策制定者合作 此外,公司确保其主要包装具有可回收性,超过95%的主要消费者包装设计为可回收,公司正在努力解决剩余的包装问题 [91][93] 问题: 公司是否考虑将退休品牌如Tab作为创新战略的一部分重新推出,是否可以在特定日期或节日进行限量版销售 - 公司过去曾对退休产品进行过限量版销售,例如在美国短暂重新推出Surge 但目前公司没有计划重新推出Tab 公司认为品牌规模对业务很重要,公司拥有强大的300亿美元品牌组合,这些品牌具有广泛的消费者吸引力和持续增长的潜力 公司将资源集中在这些大品牌上,以实现长期增长 虽然做出淘汰不增长品牌的决定并不容易,但这对于公司专注于长期增长至关重要 [96][97][98] 问题: 面对关税问题,公司如何应对以避免业务中断,是否会影响产品价格 - 公司认为自身有能力应对潜在的关税挑战,因为公司拥有全天候战略,并且在近139年的历史中积累了应对类似情况的经验 公司业务具有很强的本地化特点,全球品牌通过本地装瓶合作伙伴在当地工厂生产,使用本地员工、本地供应商和本地分销渠道,这使得公司在很大程度上不受全球贸易动态的影响 虽然公司不能完全免疫于全球贸易动态,但预计影响是可控的 目前,公司认为可以维持现有的定价计划,保持业务相对稳定,并继续专注于投资品牌、提供消费者所需的包装选择和支持消费者对喜爱品牌的需求 [100][102][104] 问题: 近期收购的Fairlife和Body Armor等品牌如何为公司增长做出贡献 - 公司在识别和扩大现有品牌方面表现出色,其300亿美元品牌组合中,一半是有机增长,一半是通过收购获得 大部分收购的品牌在收购时规模较小,但具有快速增长的潜力,公司成功将其中12个品牌发展成为十亿美元品牌 Fairlife是近期收购的一个成功案例,2025年第一季度,其销量增长了20%,收入也有更大幅度的增长,并且在2024年和2025年第一季度都是美国零售饮料行业中增加零售美元最多的品牌 总体而言,公司在收购品牌方面有良好的记录,虽然并非所有收购都能达到预期,但从投资组合的角度来看,公司获得了良好的资本回报 [106][108][109] 问题: 在一些地区反美情绪升级的情况下,公司业务是否受到影响,是否有应对风险的计划 - 这不是公司第一次应对复杂的环境和反美情绪,也可能不是最后一次 公司的首要任务是在所有运营市场中为品牌和公司的长期繁荣奠定基础 公司遵循全天候战略,业务具有很强的本地化特点,这在面对此类问题时起到了很好的缓冲作用 公司通过积极宣传和确保社会各界了解可口可乐装瓶合作伙伴的本地化程度以及对当地经济和社区的重要性,来减轻风险和业务影响 公司相信凭借经验、学习和灵活性,能够在需要时将最佳实践推广到全球各地 [113][114][115] 问题: 公司在股息分配方面的现金分配策略与其他业务需求的比较 - 公司一直致力于将资金重新投入业务并向股东返还现金,这是公司资本分配战略的核心 首先,公司将优先将资金投入业务,包括通过损益表的有机支出和资产负债表的资本支出,以推动业务的可持续增长 其次,公司已经连续63年维持并增加股息 剩余的资金将有多种用途,包括偶尔进行以消费者为中心的并购活动,以及进行股票回购或偿还债务以持有现金 公司将始终优先考虑业务投资,以实现长期增长,同时支持股东的股息增长 [116][117][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