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建设
搜索文档
河南省社会治理条例
河南日报· 2025-10-17 07:43
立法背景与总则 - 条例旨在完善社会治理体系,提升治理效能,推进治理现代化,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 [5] - 社会治理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构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多方协同的治理体系 [7] -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需将社会治理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并将所需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 [7] 基本公共服务保障 - 各级人民政府需加强养老、托幼、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设施统筹配置,推动服务资源向基层下沉 [13] - 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健全公共服务体系,支持各类经营主体稳岗扩岗,加强对重点群体的就业支持 [13] - 推动数字智能技术与公共服务深度融合,加强交通、医疗、食品安全等领域的“智慧+”建设 [14] 基层基础建设 - 基层治理推行“党建+网格+大数据”模式,加强基层党组织、治理队伍、治理平台建设 [16] - 省辖市需建立统一的基层治理平台,实现基层党建、社区治理、应急处置等一网通办、一网统管 [16] - 加强公益性、行业性社会组织建设,通过购买服务等方式支持其参与基层治理和社会服务 [20] 重点风险防范 -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需建立健全地方金融风险防范化解机制,制定金融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33] - 应急管理、自然资源等部门需完善灾害风险研判和快速响应制度,制定自然灾害应急预案 [34] - 加强网络生态治理,预防化解网络安全风险,依法惩治网络违法犯罪活动,保护数据安全和个人隐私 [37] 诚信建设 - 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推进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 [40] - 各级人民政府需依法履职、诚信施政,增强决策透明度,提升政府公信力 [40] - 市场主体应增强法治意识、契约精神,诚信履约、公平竞争,参与信用管理示范创建活动 [41]
《河南省社会治理条例》今年12月1日起施行 中原善治 有法可依
河南日报· 2025-10-17 07:43
法规概况 - 《河南省社会治理条例》于2025年12月1日起正式施行,是全国首部关于社会治理的省级地方性法规 [1][4] - 条例共9章75条,涵盖总则、基本公共服务保障、基层基础建设、矛盾纠纷化解、社会治安防控、重点风险防范、诚信建设、监督管理、附则等核心板块 [1] - 该法规旨在以法治手段破解社会治理难题,标志社会治理工作进入法治化、规范化的新阶段 [1][5] 立法背景与过程 - 立法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时提出的“两高四着力”重大要求和“1+2+4+N”目标任务体系的迫切需要 [2][4] - 立法工作于2025年6月初启动,成立由省人大法制委员会牵头的专班,通过赴外省考察、省内多地调研、公开征集意见等方式,在4个月内完成 [4] - 立法理念紧扣“以人民为中心”,回应社会治理的现实需求 [4] 基层治理创新实践 - 漯河市郾城区龙塔街道运用“党建+网格+大数据”模式,将辖区划分为83个居民网格和105个专属网格,并引入无人机作为“空中网格员” [6][7] - 虞城县城关镇常态化开展“逢六摆摊”听民声活动,今年以来接待群众1700余人次,收集意见建议126件,现场解决问题114件 [7] - 商水县黄寨镇设立1107名“黄寨大嫂”胡同长参与乡村治理;卢氏县通过“凉亭夜话”开展村民议事活动 [7] - 条例将“四议两公开”、“五基四化”、“党建+网格+大数据”等基层成熟经验上升为法规规范 [7] 矛盾纠纷化解机制 - 条例要求以县级为重点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规范化建设,推动矛盾纠纷一站式受理、一揽子调处 [8] - 南乐县综治中心引入16个部门入驻,选聘16名专职调解员;平舆县综治中心设置功能调解室,打造品牌调解团队 [8] - 条例明确坚持“枫桥经验”,加强诉调、警调、访调等对接协同,促进各类调解有机衔接 [8] 科技赋能与诚信建设 - 条例规定运用数字技术创新治理模式,建立统一的基层治理平台,推动各类数据跨部门、跨层级、跨领域贯通共享 [9] - 条例对加强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加以规范,共同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9] 多元主体参与治理 - 光山县创新推行“领导干部代表+政府部门负责人”同进人大代表联络站、“站点问政+跟踪问效”工作机制 [10] - 条例明确尊重人民群众主体地位,拓宽参与渠道,支持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在基层治理中发挥作用,并引导快递员、网约配送员等新就业群体参与 [11][12] - 焦作市外卖员王明路牵头组建“骑手网格员”队伍,带动20余名外卖员兼职网格常态化巡查,成为基层治理的“移动瞭望哨” [12][13]
环翠:搭文化融合平台,以多元空间拓基层治理新路径
齐鲁晚报网· 2025-09-29 16:25
文化融合平台建设 - 依托街道综合文化站打造文化融合平台,构建便捷高效的"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 [1] - 通过文化融合破解社区治理难题,推动社区从"居住共同体"向"精神共同体"转变 [1] - 实现从文化差异到文化共情、"物理聚合"到"化学融合"的质的飞跃 [1] 文化人才与团队培育 - 通过调研发掘各类文化人才200余名,培育特色文化团队120余支 [2] - 常态化开展民俗展演、艺术教学等活动,年参与逾万人次 [2] - 剪纸非遗传承人通过公益培训创新地将传统剪纸与现代社区生活相融合 [2] 文化成果与外部合作 - 社区摄影爱好者组建的影视文化传播中心打造的院线电影荣获中宣部2022年度"电影精品项目"和第35届金鸡奖提名 [2] - 积极引入优质外部文化资源,如与烟台童声合唱团合作成立向阳童声合唱团 [2] - 与广场舞协会联合举办"舞动向阳"大赛,让不同背景居民增进理解 [2] 文化空间与设施 - 以街道3000平方米综合文化站为物理载体,构筑集传承、创新、交流、体验于一体的文化矩阵 [3] - 文化综合体具有精准功能分区和丰富业态布局,成为辐射全年龄段居民的文化能量场 [3] - 文化服务植根社区、惠泽民生 [3] 多元化文化活动 - 文化站内设空中微花园、影视文化区、非遗工作室、邻里馍香工作室、电子琴班、城市书房等多元空间 [4] - 开展数字影像创作课程、合唱、漆艺学习、饮食文化研学、户外拓展等跨代际活动 [4] - 402平方米的城市书房提供跨馆际文献服务,并通过"阅读+"活动打造深度文化交流平台 [4] 社区文化生态体系 - 不同艺术形态交融共生,各类文化实践创新演绎,汇聚成具有特色的社区文化生态体系 [5] - 实现"全龄友好、全民参与"的文化服务新模式 [5] - 文化的温度深刻融入每位居民的生活 [5] 文化治理创新 - 成功打通文化服务与社区治理的融合通道,将文化软实力转化为治理硬支撑 [6] - 构建"契约化+信用"美德诚信体系,通过民主协商形成治理规范 [7] - 文化志愿服务焕发蓬勃生机,将文化团队活力转化为社区服务实效 [7] 矛盾调解与居民角色转变 - 创新组建文艺骨干"和事佬"调解队,运用"文化共情工作法"以艺术为媒介化解矛盾纠纷 [8] - 通过组织共同学习传统艺术、举办美食分享会等方式使文化差异从治理难点转化为社区亮点 [8] - 居民角色从"被动参与"到"主动创造",从"文化接受者"成长为"社区共建者",形成多元共治新格局 [8]
图木舒克:诚信之光 照亮卫生健康之路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5-19 17:06
宣传活动范围与形式 - 线上通过官方网站和社交媒体发布大量诚信科普文章及案例分析 深入阐述诚信在医疗服务 药品研发和公共卫生领域的重要性 [1] - 线下举办诚信主题义诊活动 覆盖多个社区和连队 受益群众达数千人 同时发放诚信宣传手册并解答医疗诚信疑问 [1] - 组织诚信培训讲座 邀请行业专家为工作人员培训医疗行业诚信规范 职业道德准则及相关法律法规 提升诚信意识和职业素养 [1] 活动成效与影响 - 显著增强提升医疗服务质量的意识 医护人员更加注重诚信行医并严格遵守医疗规范 减少医疗差错和纠纷发生 [2] - 患者对医疗机构满意度大幅提高 许多患者感受到医院更加真诚和负责的态度 [2] - 诚信理念深入人心 形成相互监督和共同遵守诚信原则的良好氛围 促进整个行业健康发展并增强公众对卫生健康系统的信任 [2]
江苏出台注会评估行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
新华网· 2025-05-12 13:25
行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 - 江苏省财政厅发布《推动江苏省注册会计师资产评估行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共19条 重点推进标准化建设 规范发展 信息化水平 诚信建设 综合评价导向等[1] - 方案旨在通过建立基础性标准体系 提升机构内部管理服务水平 完善风险防控机制 强化质量管理责任 更好发挥执业监督作用[1] - 注册会计师和资产评估行业是财会监督体系中社会监督的重要内容 履行审计鉴证 资产评估 税收服务 会计服务等职责 被称为市场经济"看门人"[1] 资本市场业务制度完善 - 财政部和证监会联合修订《资产评估机构从事证券服务业务备案办法》《会计师事务所从事证券服务业务备案管理办法》 改进备案管理 督促机构加强内部管理和质量管理[2] - 建立备案注销机制 形成进出畅通的备案管理格局 提升执业质量 有效发挥执业监督作用[2] 行业发展规划目标 - 方案支持机构通过优化组合 兼并重组等方式扩大规模 培育"旗舰型机构" 目标到2027年江苏省有2-3家机构进入全国行业综合排名前20位[2] - 严格监督管理 综合运用暂停业务 吊销资格等措施 加大对重大违法违规机构和执业人员的处罚力度 曝光典型案例强化警示震慑效应[2] 行业现状数据 - 2024年江苏省共有会计师事务所690家 注册会计师7279人 业务收入76.05亿元 资产评估机构511家 资产评估师2833人 业务收入26.72亿元[2] 后续政策推进 - 江苏省财政厅将牵头修订行业综合评价办法 奖补办法等 形成"1+N"制度体系模式 推动措施落实落细[3] - 推动行业机构一体化 品牌化 国际化 信息化 规范化发展 加快构建高质量发展体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