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化建设

搜索文档
政策法规与技术协同引领,泰达论坛聚焦汽车智能化升级新路径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9-15 15:31
行业发展趋势 - 电动化是汽车产业上半场 智能化是下半场 人工智能 芯片 数据等技术深度融合推动产业从L2向L3 L4乃至L5级自动驾驶跃迁 [1] - L2+及以上高阶辅助驾驶功能装配率在2024年相比2023年提升一倍以上 高速NOA和城市领航功能正迅速向中低端车型普及 [7] - 芯片算力需求从通勤领航50-100TOPS提升至城区领航300-500TOPS 全无人驾驶需要1000-2000TOPS算力支持 [7] 技术创新与安全架构 - 智能汽车直接关乎生命安全 行业存在功能炫酷但体验不安的困境 [3] - 提出人因工程为核心的新安全架构 从视觉 听觉 触觉等多维度构建符合人类认知与行为习惯的智能交互系统 [3] - 建立人因安全架构 将驾驶员多维感知与认知特性融入软硬件设计 形成评估验证 用户体验 工程实践的闭环体系 [3] 标准化体系建设 - 标准化工作通过强制性标准筑牢安全底线 通过推荐性标准引领技术创新 [4] - ADAS领域31项标准中已完成16项 其中AEB 组合驾驶辅助等4项标准已由推荐性国标转为强制性国标 [4] - 自动驾驶数据记录系统DSSAD已于2024年作为强制性标准发布 为责任认定提供依据 [4] - 标准制定机制从滞后于产品转向与技术并行 遵循先快优强四字方针:布局早 进程快 质量优 强制尽强 [4] 基础设施与计算架构 - 构建四级算力体系 将时延敏感型任务卸载至路侧与边缘节点 非实时任务调度至区域或中心云 实现车云算力互补与动态协同 [7] - 通过网络参数调优与多模态数据工具链提升训练数据价值 降低采集与标注成本 [7] - 芯片企业不仅提升算力规模 更注重计算架构创新与能效优化 [7] - 将车载智能计算扩展至机器人及通用端侧推理市场 实现大小脑融合 覆盖从日常行车到复杂城市路况的全栈智能需求 [8] 国际合作与产业协同 - 在联合国框架下牵头制定自动驾驶国际法规 国内标准与国际标准保持同步演进 [4] - 标准化工作遵循急用先行 国际接轨原则 加快芯片 操作系统 人工智能等关键领域标准制定 [5] - 呼吁行业共同推动人因交互标准建设 在语音交互 视觉引导 动态界面等领域建立行业基线 [3] - 呼吁行业推进网络能力开放与标准化 使运营商网络指标成为智能驾驶系统的环境参数 [7]
海尔车用空调IEC国际标准最新突破-迈入CD委员会草案阶段!
全景网· 2025-09-05 17:27
国际标准制定进展 - 公司与多国专家就IEC 60335-2-126驻车空调安全标准工作组草案达成一致 进入CD委员会草案阶段[1] - 公司自2019年起积极参与标准制定 2024年牵头制定《行驻两用空调器》团体标准并起草《直流电驱动空调器》行业标准及《车载独立空调器安装规范》国家标准[1] - 公司推动国际标准建设在产品质量提升和安全保障方面取得显著成效[1] 技术研发与产品创新 - 公司持续加强技术研发投入 实现从分体背包式到顶置分体式再到一体化空调的全面更新换代[2] - 2024年推出"行驻两用"空调新品海智行·智领 实现驻车与行车空调功能无缝衔接[2] - 开发高负荷卸载保护技术和凉芯桥技术 解决电压波动环境下使用痛点并确保高温环境制冷稳定性[2] 市场地位与合作伙伴 - 公司车用空调市场份额持续领跑行业7年 拥有超过百万忠实用户[2] - 与解放青汽 陕汽 大运等多家知名车企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2] - 2024年联合中国电研CVC威凯及三大车厂发起七大性能挑战测试 通过实际场景验证产品质量[2] 标准化战略升级 - 公司从团体标准 行业标准及国家标准向国际标准迈进[3] - 标准化建设提升中国在车用空调领域话语权 为全球行业提供中国方案[1][3] - 技术创新和标准制定为全球产业健康发展提供重要技术支持[1][3]
从无形到有力 知识产权与标准“双轮”驱动产业创新浪潮
每日商报· 2025-08-26 11:12
政策支持 - 余杭区新增专利授权5388件 其中发明专利2283件 平均每天近30个专利面世[2] - 主导或参与发布国际标准5项 主导发布国家标准4项 国际标准累计总量达33项[2] - 发行12单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 融资金额达12.29亿余元 涵盖908件专利 累计为企业节省融资成本约5560万元[2] - 兑付质量奖及浙江制造品字标等品牌奖励1240万元 标准化建设区级资助1690万元即将完成兑付[2] - 对知识产权海外侵权责任险给予最高10万元保费补贴 灵伴科技成为杭州市首个成功获赔企业[5] 平台建设 - 构建需求导向的高能级平台体系 为企业赢得发展黄金时间[3] - 2024年全国首张国产血管缝合器注册证落地余杭 新增医疗器械二三类注册证41个 累计攻克研发注册等关键问题32项[3] - 在环保水处理领域打造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平台 在低空经济领域谋划构建NQI一站式服务平台[3] 知识产权保护 - 建成浙江省商业秘密保护示范区3个 指导站18个 保护点65个[4] - 数据知识产权存证登记2906件 在全市各区县排名第一[5] - 设立数据知识产权快审通道 将侵权认定周期压缩60%[5] - 通过深度问诊为企业量身定制商业秘密保护方案 强化行刑检协同联动机制[4] 企业创新案例 - 强脑科技以脑机接口技术刷新行业认知[1] - 灵伴科技用AR眼镜解锁人机交互新场景[1] - 迅蚁科技在低空经济蓝海持续领航[1] - 浙江图讯科技通过专利质押获贷 将节省的融资成本投入研发[2] - 佳量医疗通过一站式创新平台节省研发注册时间成本[3]
标准为钥!淄博高新区打开新材料产业全球话语权之门
齐鲁晚报网· 2025-08-04 21:09
标准是产业发展的"导航仪",更是竞争力的"通行证"。2025年以来,淄博淄博高新区在标准化建设的赛 道上一路疾驰,捷报频传。淄博高新区以山东工业陶瓷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为先锋,引领龙头企业在国 际、国内标准制定中不断破冰,为新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装上了"强引擎"、按下了"加速键"。 国际标准舞台上,淄博高新区企业的表现格外亮眼,尽显硬核技术实力与行业话语权。2025年伊始,山 东工陶院已成功参与发布3项国际标准。其中,4月9日发布的《ISO/TS5770:2025精细陶瓷(先进陶瓷、 先进技术陶瓷)相对法评价陶瓷涂层导热系数》国际标准,精准攻克陶瓷涂层热导率测定的行业难题, 建立起统一规范,为全球精细陶瓷领域提供了权威的测试指引,这一成果让淄博高新区在新材料领域的 国际影响力愈发凸显。 国家标准制定方面,淄博高新区同样收获满满。今年以来,淄博高新区企业积极投身国家标准制定工 作,累计参与制定18项,其中主导发布8项。由山东工陶院牵头制定的《精细陶瓷陶瓷薄板室温弯曲强 度试验方法》《精细陶瓷粉体堆积密度测定》等4项标准成功发布,这标志着我国精细陶瓷领域在标准 化建设进程中迈出了坚实的一大步,对推动行业技术升级、强化 ...
科技赋能 标准先行∣铁骑力士优食谷参与2025生猪屠宰加工高质量发展大会,助力生猪产业高质量发展!
中国食品网· 2025-07-30 16:29
行业会议与标准制定 - 中国肉类协会主办的"2025生猪屠宰加工高质量发展大会"在青岛举行 主题为"新质生产力驱动产业变革" 聚焦生猪屠宰加工的绿色转型与全链条升级[1] - 铁骑力士优食谷作为三项团体标准起草单位参与发布《中国黑猪肉》《黑猪肉制品质量通则》《肉类行业数字化工厂-通用要求》 填补国内相关标准空白[3] - 标准发布被视为生猪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标志性事件 将提升行业科技水平与产品竞争力 实现"从农场到餐桌"全链条安全可控[3] 公司全产业链布局 - 铁骑力士优食谷构建从育种、养殖、屠宰加工到品牌运营的完整黑猪产业链 核心品种"川藏黑猪"为自主知识产权配套系 历时14年技术攻关培育[6][8] - 采用"科研院所+公司+农户"模式 在四川18个地区建立养殖基地 实现繁育养殖到终端销售的全流程可追溯系统[9] - 通过19道精细化工艺流程和12项严苛检测环节 结合0-4℃全程冷链运输 确保产品安全与品质[10] 技术创新与产品优势 - 依托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冯光德实验室 与中国农科院等机构建立产学研平台 采用前沿排酸技术 屠宰后30分钟内将胴体温度降至0-4℃以保持肉质[12] - 产品线覆盖气调系列、香肠、火锅食材等十余品类 入驻盒马鲜生、永辉等大型商超 全国自建200+连锁门店 销往二十多个城市[14] - 川藏黑猪以差异化风味和安全品质形成市场竞争力 连续获得大型渠道认可[14] 行业影响与未来方向 - 牵头制定团体标准彰显公司在行业标准引领中的责任 推动黑猪产业规范化与绿色化转型[25] - 未来将持续深化科技创新与产业链协同 为生猪产业变革注入新动能[25]
皮革、制鞋业标准化建设迈入系统集成、协同联动新阶段
消费日报网· 2025-07-17 10:42
行业标准化建设背景 - 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召开2025年全国轻工行业标准化工作会议,旨在构建新质标准体系并引领行业高质量发展[1] - 全国皮革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皮标委)和全国制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鞋标委)因标准化工作成绩突出获表彰[1] - 我国工业增加值从2020年31.3万亿元增长至2024年40.5万亿元,制造业规模连续15年全球第一[2] 标准化工作机制创新 - 皮标委和鞋标委建立"1+4+N"制度体系,涵盖人员管理、组织运行和技术验证等内容,实现流程标准化[2] - 通过专题培训、专家授课和技术研讨提升委员专业能力,并借助信息化平台加强协作[2] - 建立验证试验机制,整合样品供应单位和多领域实验室网络,形成技术支撑体系[3] 标准制定与项目管理 - 采用需求调研、企业反馈和专家论证机制确保标准立项的针对性和可行性[3] - 制定五年规划并建立"标准预研库",实施全过程进度管控[3] - 组建"标准起草联合体"推动产学研用融合,并推行"专家主审+行业会审"双重审查机制[3] 标准成果转化与国际合作 - 发布《可持续性产品评价技术规范 鞋类》等团体标准,填补绿色化领域技术空白并在安踏等企业应用[4] - 作为国际标准组织对口单位,跟踪国际动态并推动中国标准"走出去"[4] - 参与ISO标准制修订,与西班牙、法国开展技术合作,增强国际话语权[4] 标准动态优化与未来方向 - 建立动态评估机制,结合实施反馈、抽查数据和技术更新对标准周期性优化[5] - 下一步将加强全生命周期管理,聚焦高端制造、数字化和绿色低碳领域[6] - 深化国际交流与人才建设,推动标准成为产业竞争高地[6]
镇江两项国家级标准化试点高分通过验收
新华日报· 2025-07-16 08:04
标准化建设成果 - 镇江两项国家级标准化试点项目"乡村旅游集聚区旅游服务标准化试点"与"江苏镇江人力社保公共服务标准化试点"均以"优秀"等次通过专家组考核评估 [1] - 乡村旅游标准化试点构建了包含204项全链条标准体系 其中国标75项 行标18项 地标10项 内部标准101项 [1] - 人力社保标准化试点构建了216项标准体系 包含自主制定标准137项 国家及行业标准50项 [1] 文旅融合发展 - 文旅部门创新新增50余项服务标准 涵盖轻食咖啡等休闲餐饮标准和乡村研学旅行 不过夜帐篷露营等特色活动 [1] - 对"百村百碗""百村百品""句容八福碗"等地方特色评选活动制定规范 打造可推广的乡村旅游"镇江经验" [1] 创新服务模式 - "社保一件事""社银合作""视频办"等创新服务模式作为"镇江标准"区域样板在全省乃至全国推广 [1] - 人力社保标准化以"优化管理 优质服务 优美环境 优良秩序"四优建设为核心 推进"十个一件事"标准化建设 [1] 试点项目规模 - 2021年以来镇江累计获批31项省级以上标准化试点项目 [2] - "农村基层党建标准化试点""乡村旅游集聚区旅游服务标准化试点"等项目均为全国率先获批并高分通过验收 [2]
我市两项国家级标准化试点项目高分通过验收
镇江日报· 2025-07-10 00:38
乡村旅游集聚区旅游服务标准化试点 - 项目以优秀等次通过国家级考核评估,构建了包含204项标准(75项国标/18项行标/10项地标/101项内部标准)的全链条体系 [1] - 新增50余项服务标准覆盖轻食咖啡、乡村研学旅行、帐篷露营等新兴需求,并规范"百村百碗"等地方特色评选活动 [1] - 标准体系注重旅游产品生产消费流程标准化,同时强化总体规划和管理服务行为,形成可复制的"镇江经验" [1] 人力社保公共服务标准化试点 - 项目围绕"四优建设"核心,建立216项标准体系(137项自主标准/50项国标及行标),创新推出"社保一件事""视频办"等服务模式 [2] - "镇江标准"作为区域样板已在全省及全国推广,与社保制度改革协同推进 [2] 全市标准化建设整体成果 - 2021年以来累计获批31项省级以上试点(含6项国家级),覆盖工业、服务业、农业等多领域 [2] - "农村基层党建标准化试点"等项目全国率先通过验收,形成"试点-示范-推广"闭环机制 [2] - 标准化建设提升产品质量与服务品质,激活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内生动力 [2]
广州以标准化建设为支点 撬动民营企业蕴藏的创新活力
广州日报· 2025-07-07 09:55
标准化建设推动广州民企高质量发展 - 广州累计1522家企业完成对标达标,370项企业标准获"领跑者"称号,民企从行业参与者转变为规则制定者和产业领跑者 [2] - 市场监管总局等八部门发布《关于实施企业标准"领跑者"制度的意见》,激发企业标准自我声明公开积极性 [3] - 广州市市场监管局组织标准化知识培训,助力企业将技术优势转化为标准优势 [3] 企业标准化实践案例 - 广州立白集团参与制定4项洗涤行业"领跑者"评价团体标准 [3] - 广州市红日燃具公司《家用燃气灶具》标准连续4年领跑全国,共获9张"领跑者"证书 [3] - 迪士普音响科技主编全国首部公共广播行业国家标准GB50526,填补国家空白 [4] - 广州澳通电线电缆每年投入超3%营收用于标准化研发,高端产品利润率达行业平均1.8倍 [5] 政府支持与资金投入 - 设立民营企业标准化服务站,开展15期标准化培训覆盖化妆品、食品等行业上千家企业 [7] - 对承担ISO/IEC/ITU秘书处工作的企业资助30万/20万/15万元 [8] - 主导制定国际/国家/行业/地方标准分别资助不超过50万/20万/10万/10万元 [8] 标准化战略成效 - "标准矩阵"战略推动澳通电线电缆年产值显著增长,形成安全防线、智能制造等四大领域技术体系 [5] - 政企协同推动"广州标准"走向全国,为粤港澳大湾区民营经济注入发展动能 [8]
浙江温州打造国家级教玩具产业“金名片”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6-30 06:37
产业发展概况 - 浙江温州教玩具产业经过40余年发展,从家庭作坊起步,现已成为全国重要产销中心,占据国内63%市场份额,荣获"中国教玩具之都"称号 [1] - 行业正通过多项举措推动高质量发展,打造国家级产业"金名片" [1] 产业服务支撑体系 - 建立教玩具产业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平台,整合省级质检中心、知识产权维权中心、创新院及产教联盟等科创资源,提供全链条服务 [1] - 技术专家服务团开展"精准把脉"行动,2023年走访40家企业,解决28个质量提升难题,并持续跟踪服务 [1] 标准化建设成果 - 建立标准化创新培育库,组织专家团队提炼关键环节标准化方案 [2] - 企业主导制修订5项、参与9项小型游乐设施国家标准,国家标准参与率达100% [2] - 牵头起草全国首个小型游乐设施产品标准《无动力类游乐设施儿童滑梯》,制定10项联盟标准及8个"浙江制造"团体标准 [2] - "小型游乐设施摇马和跷跷板"国家标准获省级"标准项目奖",全国十大游乐品牌中占据3席 [2] 数字化监管与创新 - 上线全省首个教玩具产业质量提升在线应用场景,构建质量数据汇集、信用分级监管、风险监测三位一体数字监管体系 [3] - 对324家企业实施产品质量风险分级监管,194家纳入信用监管体系 [3] - 累计获得专利授权3128项(发明专利70项、实用新型936项、外观专利2212项) [3] - 儿童塑料桌、下沉式桌面机箱等获国际发明展览会奖,万能魔方获"风车奖"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