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资产分散配置
icon
搜索文档
每经记者专访恒生指数公司行政总裁巫婉雯:我们是如何吸引海外资金流入香港的?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19 22:31
在恒生指数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恒生指数公司)位于中国香港中环的总部内,有一面充满历史气息的 数 字 背 景 墙 。其 中 的"19691124",代表恒生指数(以下或简称恒指)诞生的日子,"19940808"则代 表恒生中国企业指数的问世日期。这些数字,浓缩了香港金融市场半个多世纪的波澜壮阔与不断发展。 1997年7月1日,香港尖沙咀东部的大厦挂上了庆祝香港回归祖国的灯饰。巫婉雯在这一年加入恒生指数 公司(旧称恒生指数服务公司),自此开启了与香港金融市场同行的旅途。 从最初仅有7人的服务性质公司一路走来,如今恒生指数公司已成为一家国际性指数公司,旗下港股指 数已在中国内地获60只相关ETF(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追踪,恒生指数系列挂钩的产品横跨全球17 个市场。在这个历程中,巫婉雯从基层职员一路升至董事、行政总裁兼客户管理总监,她的职业生涯几 乎完整映照了中国香港和中国内地金融市场的崛起与转型,她也亲身参与并推动了多项与恒指有关的里 程碑事件。 2025年,港股市场迎来强势反弹,IPO(首次公开募股)募资额重返全球第一,恒指年内涨幅一度突破 30%,科技、消费、生物科技等领域协同发力,南向资金与海外资本双向涌入 ...
4000点附近震感加剧 基民如何做到从从容容、游刃有余?
中国经济网· 2025-11-06 08:55
市场情绪与投资者心理 - 市场在上涨趋势中遇到回调时,投资者对潜在回调的担忧情绪往往被放大,尤其是在市场温度和估值已不算便宜的阶段 [1] - 投资者普遍存在损失厌恶心理,对亏损的敏感度远高于对收益的喜悦,损失带来的痛苦感通常是收益带来的快乐感的两倍 [1] - 部分投资者尚未从熊市思维中转变,容易因短期波动而冲动离场,可能错过长期向上的趋势 [2] 理性投资应对策略 - 建议通过分散配置来优化账户结构,例如在不同风格间(如成长与价值)进行资产配置,并搭配权益与固收产品,以降低组合波动 [3] - 在市场估值不便宜时,采取分批入场的策略并保留部分仓位,有助于管理建仓成本并为市场回调时补仓预留空间 [4] - 倡导以长期视角看待投资,短期波动在长期趋势中往往只是小波峰,时间可作为风险过滤器 [5] 历史经验与长期视角 - 历史数据显示,A股在突破关键点位后常经历短期震荡,例如2007年牛市冲关4000点过程中出现回调,但中长期向上趋势仍得以延续 [5] - 投资的关键在于保持理性和长期视角,以从容应对市场在不同阶段的挑战 [6]
历史性突破!美国“停摆”危机火上浇油 现货黄金首度站上4000美元
智通财经网· 2025-10-08 11:28
金价突破里程碑 - 现货黄金价格首次突破每盎司4000美元大关,一度上涨逾0.4%至每盎司4014.41美元 [1] - 金价在两年内从低于每盎司2000美元涨至当前水平,回报率远超本世纪以来的股市表现 [1] - 金价今年已飙升逾50%,正朝着1970年代以来最佳年度表现迈进 [1][7] 金价上涨驱动因素 - 对美国经济状况、政府停摆、全球贸易不确定性及美国财政稳定性的担忧为涨势注入动力 [1][4] - 地缘政治紧张局势推升了避险资产需求,美联储货币政策宽松周期的开启利好无息资产黄金 [1][4] - 若美联储立场软化并推高通胀,将为黄金创造一个"金发姑娘"环境,黄金是抗通胀工具 [7] 市场参与与资金流向 - 投资者纷纷涌入黄金ETF,9月黄金ETF录得逾三年来最大单月资金流入 [4] - 资产重新配置需求是关键,当前实际收益率走低且人工智能板块股票估值过高 [4] - 市场对黄金的认可仍处于初期阶段,黄金有望逐渐成为审慎投资组合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7] 央行购买行为 - 各大央行持续以较高速度增持黄金,是本轮黄金涨势的关键推手 [1][8] - 自全球金融危机后,央行对黄金的立场从净卖出转为净买入,2022年后购买速度翻倍 [8] - 央行增持黄金是外汇储备管理的结构性转变,预计官方部门的增持趋势将再持续三年 [11] 历史背景与未来预测 - 黄金价格飙升与整体经济及政治压力同步,历史上在金融危机、新冠疫情等时期均突破关键关口 [4] - 有预测指出,到明年年中,黄金价格有望达到每盎司4500美元 [7] - 若美联储独立性受损并出现明显政策失误,黄金的表现预计将更为强劲 [7]
巴菲特的“不懂不投”错了吗?
雪球· 2025-06-21 13:38
巴菲特的投资哲学讨论 - 文章核心观点是对"不懂不投"投资理念的批判性思考,提出普通人容易陷入"自以为懂"的认知误区[4][12] - 有观点认为巴菲特"不懂不投"的局限性在于:1)阻碍投资起步[4] 2)忽略已有优势领域的专注价值[4] 3)可能成为回避新领域的借口[4] 普通投资者的认知偏差 - 多数创业者对开店等实业投资存在认知偏差,调研后仍因市场变化/突发事件导致失败[6][7][9][10] - A股投资者同样存在高估认知深度的现象,最终因风险意识不足造成亏损[12] - 成功者言论存在幸存者偏差,炒币致富案例被过度传播而失败案例被忽视[15][17] 分散配置的应对策略 - 提出通过永久组合/全天候组合实现跨资产(股债商品等)/跨市场(中美港股等)配置[19] - 承认对细分资产研究不足,但掌握资产轮动/非相关性等核心配置逻辑[23] - 雪球推出三分法配置工具,通过资产/市场/时间三维分散降低风险[26] 市场参与者的自我认知 - 引用瑞典调查显示90%司机自认驾驶技术超平均水平,类比投资者容易高估能力[25] - 建议普通投资者警惕成为"傻子市场"中的弱势方,优先选择平均收益策略[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