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产业

搜索文档
泰州 阔步“沪泰路” 链动医药城
上海证券报· 2025-08-04 03:14
医药产业规模与增长 - 近10年医药产业规模年均增速保持两位数增长 [7] - 连续两年跻身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园区综合竞争力前十强 [7] - 已集聚国内外医药大健康企业1300多家 [11] 产业体系与平台建设 - 初步形成"4+2"特色产业体系 [7] - 建成国内首个药品监督服务综合体 设立新药申报等4个服务中心 [9] - 承担长江经济带大健康产业集聚发展试点 获江苏省委省政府政策支持 [8] 企业孵化与资本支持 - 本土孵育8家企业上市 1家通过港交所聆讯 1家冲刺北交所IPO 18家进入上市培育期 [8] - 形成"孵化+天使""创投+保险""债权+股权""上市+重组"金融支持服务模式 [8] - 构建"资本雨林"生态 提供精准滴灌式资本支持 [8] 区域协同发展 - 上海与泰州形成"上海研发+泰州制造"科创协同模式 [7] - 吸引上海医药等企业寻找并购标的 优化产业布局 [12] - 探索"上海研发营销+江苏生产"的"前店后厂"合作模式 [13] 未来产业布局 - 发力合成生物 细胞与基因治疗等未来产业 [9] - 致力打造全国大健康产业集聚发展高地 [9] - 形成"投产一批 在研一批 储备一批"的良性循环 [9] 金融投资机构参与 - 券商 基金 银行 创投等机构看好产业发展前景 [16] - 建议成立伞形基金 构建覆盖不同发展阶段企业的投资生态 [17] - 提供企业投融资服务 IPO上市辅导 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等专业化服务 [19] 企业合作与创新转化 - 苑东生物通过"产业+资本"模式提供成果转化服务 [13] - 普蕊斯已与江苏优质企业展开项目合作 [13] - 中国生物医药产业链创新转化联合体支持创新转化与企业出海 [15] 政策与国际化发展 - 企业建议泰州成为生物医药政策"试验田" 重视创新药生产上市后应用 [14] - 期待政府搭建平台支持BD交易 国际多中心临床等国际化拓展 [14] - 建议推出"基因+"行动 推动基因技术在各领域深度融合 [14]
每经热评︱地方国资进阶、市场化巨头退守 创投市场探路“效率与使命共生”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22 14:27
一级市场创投格局变化 - 2025年上半年国内一级市场融资交易达3743笔,同比增长16% [1] - 地方国资背景机构首次占据前二十名活跃机构名单的半壁江山,市场化巨头如高瓴创投、红杉中国退居二线 [1] - 地方国资创投呈现系统性突破特征,深圳、合肥、苏州、北京成为四大高地 [1] 地方国资创投的地域表现 - 合肥创新投资上半年投资量超去年全年 [1] - 深圳系的深创投、力合科创等活跃国资投资量同比增长约20% [1] - 苏州系的元禾控股投资量翻倍,北京系的亦庄国投投资量增长70% [1] - 湖南等地国资作为新势力涌现,显示地方国资创投从东部沿海向中部腹地扩散 [1] 地方国资的投资模式 - 地方政府深化"资本招商"逻辑,通过股权投资深度介入产业培育 [2] - 合肥创新投资在先进制造领域有43%的独投率,敢于承担早期项目风险 [2] - 紫金科创90%的投资投向南京创业项目,形成"资本+产业"集群效应 [2] 市场化机构的策略调整 - 市场化巨头活跃度显著下滑,但并非衰退而是策略迭代 [2] - "国资出资+市场化GP"的混合模式成为主流形态之一,兼具国资资源优势和市场化灵活性 [2] 一级市场评价标准变化 - 国资机构既追求财务回报又肩负产业培育使命,传统以IRR为核心的考核体系被重塑 [2] 地方国资创投的潜在问题 - 部分地方国资机构可能因行政干预或政绩导向在热门赛道盲目跟风投资 [3] - 国资背景的决策机制与市场化效率之间的平衡待优化,区域壁垒可能加剧资源分配失衡 [3] 创投市场未来发展方向 - 地方国资崛起是国家战略引导下资本形态的丰富,市场化机构调整是新生态中的适应性进化 [3] - 中国创投市场或将走出"效率与使命共生"的新路径,服务于产业升级的长远目标 [3]
槐荫近三年滚动实施工业项目50个,累计完成工业投资超60亿元
齐鲁晚报网· 2025-07-10 11:51
工业强市发展战略实施情况 - 槐荫区近3年滚动实施工业项目50个 累计完成工业投资超60亿元 [3] - 中交创芯智谷 数控智能设备产业园等项目加快建设 正泰恒 元山电子等项目落地投产 [3] - 省级重点项目济南先进材料智造港(一期)如期建成 [3] 产业链发展与招商成果 - 槐荫经济开发区获评济南市第三代半导体产业集聚区 实现从衬底制备到器件封装的全链条贯通 [3] - 聚焦智能制造 集成电路等重点领域 引进华研国芯 力冠微电子 凯为技术 强脑科技等产业链关键环节企业 [3] 资本支持与产业升级 - 构建母基金+直投立体化基金体系 基金规模达258亿元 [4] - 设立全市首支开发区半导体产业基金 助推用新电子 格瑞半导体等20余个重点产业项目签约落地 [4] - 依托数字金融产业园吸引黄河三角洲产业投资基金 产发集团集成电路基金等资本集聚 [4]
湖南浏阳选聘基金招商合伙人 增强投资吸引力
中国新闻网· 2025-06-24 00:13
招商签约成果 - 浏阳市23日举行重点产业招商推介活动,15个重大项目成功签约,总投资超65亿元,涉及生物医药、智能装备、新材料、绿色食品、文旅等多个产业 [1] - 新领医药(中山)有限公司签约项目计划投资总额15亿元,达产后预计实现年产值20亿元,年缴税额约2.5亿元 [2] - 截至目前,全市已引进项目78个,计划投资235亿元,其中百亿级项目1个,10亿元以上项目5个,全市湘商回归新注册企业12家 [2] 产业发展现状 - 浏阳精心培育了"3421"产业梯队,即3大支柱产业(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烟花爆竹),4大优势产业(智能装备制造、新能源及汽车零部件、绿色食品、家居建材),2大新兴产业(新材料、文旅)以及1条未来产业 [3] - 10条重点产业链产值增至1738.8亿元 [3] - 浏阳是湖南的生物医药产业集聚区,拥有完备的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基础和配套平台 [2] 基金招商成效 - 浏阳首次聘请湖南高新创投、倚锋资本等5家金融机构为基金招商合伙人 [5] - 浏阳已有数十个通过基金(资本)招商引入园区的项目,累计投资超过220亿元,项目当前年产值超过260亿元 [5] - 基金招商已成为精准导入产业链关键环节的"导航仪",通过"资本+产业"的深度耦合,将金融资源转化为产业升级的澎湃动能 [5] 企业投资案例 - 新领医药(中山)有限公司决定将主要产品生产基地和企业总部设在浏阳 [2] - 苏州炫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希望借助浏阳丰富的产业资源以及高效的政策扶持,加速小核酸药物从实验室到临床应用的进程 [2] - 九道湾食品扩建项目、湘赣边彩印包装基地项目(二期)、中国·浏阳国际花木城项目(二期)等"二胎"项目正式签约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