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
icon
搜索文档
九州通:总代品牌业务稳步推进,前三季度销售收入超147亿元
全景网· 2025-11-04 15:57
器械CSO业务方面,前三季度实现销售收入59.87亿元。受医用耗材集采政策影响,超声刀、吻合器等 部分代理品种销售承压。公司目前共代理强生、罗氏、雅培等品牌品规1386个,覆盖11大厂家的15条产 品线。其中登士柏(牙科)、加奇等新引进品种增长较快,前三季度销售收入已超1.8亿元。 九州通(600998)2025年第三季度业绩说明会于11月4日下午在上证路演中心举行。公司在此次路演 中,就总代品牌推广业务(CSO)前三季度的推进情况作了详细介绍。 2025年前三季度,九州通总代品牌推广业务(含药品及医疗器械)实现销售收入147.28亿元,整体保持稳 健发展。其中,药品CSO业务销售收入达87.40亿元,同比增长15.26%,增长主要得益于可威、弥可保 等核心产品的持续放量。截至目前,公司旗下全擎健康等平台已代理可威、康王、弥可保、倍他乐克、 派瑞松等多个知名品牌,涵盖产品品规783个,其中年销过亿单品32个,覆盖慢病、抗感染等多个领 域。期内公司新引进品规81个,包括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等9个千万级品种,并与利奥中国达成合 作,获得卡泊三醇系列8个品规在零售渠道的代理权。 ...
九州通(600998):2025 年三季报点评:业务结构优化,经营趋势向好
东方证券· 2025-11-03 13:29
投资评级与目标价 - 维持公司“买入”评级,目标价为6.30元 [3] - 目标价基于2025年14倍市盈率得出 [3] - 当前股价为5.10元(2025年10月31日),较目标价存在上行空间 [5] 核心观点与业绩表现 - 报告核心观点为“业务结构优化,经营趋势向好” [2] - 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193.3亿元,同比增长5.2% [9] - 2025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为19.8亿元,同比增长16.5% [9] - 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收入382.2亿元,环比增长5.4%;归母净利润5.3亿元,环比增长11.4% [9] 分业务板块表现 - 医药分销业务(含增值服务)收入991.5亿元,同比增长5.1%,保持稳健增长 [9] - 药品总代品牌推广(CSO)业务收入87.4亿元,同比增长15.3% [9] - 医药工业自产及OEM收入23.0亿元,同比增长9.9% [9] - 数字物流与供应链解决方案收入9.2亿元,同比增长25.0% [9] - B2B电商渠道收入155.3亿元,同比增长19.7%;其中医药零售电商平台收入62.7亿元,同比增长28.9% [9] - B2C渠道收入8.2亿元,同比增长13.0%;兴趣电商渠道(抖音、快手)销售同比大增62.8% [9] 业务进展与战略布局 - 2025年前三季度新增引进代理药品81个,包括9个过千万级单品 [9] - 登士柏、加奇等器械新品销售收入已超1.8亿元 [9] - 公司是京东和阿里重要的药械供应商,有望借助其流量红利实现线上业务长红 [9] - 截至2025年第三季度末,九医诊所会员店数量已超3000家,在诊所医保药品市场布局领先 [9] 财务预测 - 预测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627.32亿元、1743.46亿元、1867.14亿元,同比增长率分别为7.2%、7.1%、7.1% [4] - 预测2025-2027年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分别为22.72亿元、23.75亿元、26.86亿元 [4] - 预测2025-2027年每股收益分别为0.45元、0.47元、0.53元 [4]
中泰国际每日晨讯-20251009
中泰国际· 2025-10-09 10:02
港股市场表现 - 恒生指数下跌128点收报26,829点,盘中曾跌440点后从20天移动平均线反弹[1] - 恒生科技指数下跌36点收报6,514点[1] - 大市成交额1,738.0亿元,高于假期前水平[1] - 核电板块表现突出,中核国际、中广核矿业、哈尔滨电气上涨4%-22%[1] - 黄金和重金属板块升势持续,阿里巴巴和百度股价偏软[1] 美股及宏观动态 - 纳斯达克指数上升1.12%收报23,043点创新高,标普500指数上升0.6%收报6,753点[2] - 中国外汇储备9月底约3.34万亿美元,较8月底上升165亿美元增幅0.5%,为连续两个月上升[3] - 中秋国庆假期全国跨区域人员流动量24.32亿人次创日均3.04亿人次新高,按年增长6.2%[3] 行业及公司动态 - 吉利汽车宣布最多用23亿元回购股份,周三股价上涨3.3%跑赢同业[4] - 恒生医疗保健指数逆市上涨1.2%,诺诚健华与Zenas BioPharma授权协议潜在总价值超20亿美元[4] - 中广核矿业上升7.8%,东方电气、哈尔滨电气及上海电气分别上升2.0%、6.0%、1.3%[5]
港股收盘 | 恒指收跌0.48% 黄金股继续高歌猛进 新股长风药业收涨161%
智通财经· 2025-10-09 08:28
港股市场整体表现 - 港股三大指数低开跳水后跌幅收窄,恒生指数收盘跌0.48%或128.31点,报26829.46点,恒生国企指数跌0.52%,恒生科技指数跌0.55%,全日成交额1738.03亿港元 [1] - 市场预计因国庆中秋长假进入短暂“淡季”模式,叠加美国政府短期融资法案不确定性,海外扰动影响可能放大 [1] - 市场对美联储降息时点和幅度存分歧,短期内可能以“有条件降息”为主调,预期反复或引起市场震荡 [1] 蓝筹股表现 - 吉利汽车涨3.36%至19.67港元,贡献恒指6.07点,公司宣布拟实施最高金额达23亿港元的股份回购计划,小摩认为此举显示管理层认为公司被低估,预测其第三季纯利约38亿人民币 [2] - 恒安国际涨3.46%至26.32港元,贡献恒指0.84点,网易-S涨2.92%至239.6港元,贡献恒指14.8点 [2] - 中芯国际跌1.7%至89.5港元,拖累恒指10.97点,中海油跌1.39%至18.5港元,拖累恒指6.35点 [2] 黄金板块 - 黄金股涨幅居前,赤峰黄金涨13.26%至37.58港元,中国白银集团涨12.5%至0.9港元,山东黄金涨7.61%至42.7港元,紫金黄金国际一度涨超7%创新高后收跌0.48% [3] - 现货黄金突破4000美元/盎司大关续创新高,年内大涨近1400美元/盎司,涨幅超52%,现货白银日内涨超2% [3] - 摩根大通称季度名义黄金需求每增加100亿美元可推动金价按季上升约3%,从规模达29万亿美元的美国国债市场轻微转仓至黄金亦足以推动金价突破每盎司5000美元 [3] 加密货币与云计算概念股 - 加密货币概念股表现弱势,博雅互动跌8.48%至7.12港元,欧科云链跌7.69%至0.36港元,蓝港互动跌5.63%至0.67港元,OSL集团跌1.91%至16.96港元 [4] - CME比特币期货主力合约跌2.78%至12.3万美元下方,CME以太币期货主力合约跌4.67%至4542美元,比特币创新高后因交易员获利了结出现回落 [4] - 云计算概念股受利空消息冲击,明源云跌4.92%至3.48港元,金山软件跌2.01%至33.2港元,阿里巴巴-W跌1.61%至177.6港元,新意网集团跌1.45%至6.8港元 [4] - 报告称甲骨文旗下英伟达云业务截至8月的三个月销售额为9亿美元,毛利率为14%,未来公司整体毛利率将从近年的70%大幅下滑 [5] 热门异动股 - 长风药业首日挂牌上市涨161.02%至38.5港元,招股价14.75港元,发行4119.8万股股份,所得款项净额约5.25亿港元,公司专注于吸入技术及吸入药物的研发、生产及商业化 [7] - 新疆新鑫矿业涨16.88%至3.6港元,公司董事会批准开展发行A股上市工作,旗下拥有四座镍铜矿、两座钒矿及一座萤石矿,宣布回A后股价已接近翻倍 [7] - 金力永磁逆市走高涨9.19%至24港元,美国政府正讨论入股关键金属公司以重建本国稀土产业链,国金证券认为稀土板块将继续演化估值业绩双升 [7][8] - 江西铜业股份涨6.02%至35.2港元创新高,Grasberg铜矿停产事件预计将导致2025年四季度至2026年间铜供应缺口进一步扩大,公司为国内铜冶炼龙头,阴极铜年产能达210万吨 [9]
长风药业在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 苏州又添一家上市公司
证券时报网· 2025-10-08 20:09
公司上市概况 - 长风药业于10月8日在港交所主板上市,股票代码为02652.HK [1] - 全球发售4119.8万股H股,发行价为每股14.75港元,募集资金净额约为5.25亿港元 [1] - 募集资金将用于吸入制剂候选产品的研发及临床开发、其他管线临床前研发、以及生产设施与系统的扩张升级 [1] 公司业务与产品管线 - 公司创立于2007年,专注于呼吸系统疾病高端吸入制剂药物的研发、生产与销售 [1] - 主要研发产品涉及鼻炎、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肺纤维化、肺动脉高压等治疗领域 [1] - 公司已拥有上市产品6个,在研产品30余个,其中10余个产品已进入临床阶段 [1] - 氮卓斯汀氟替卡松复方喷雾剂填补了国内治疗中重度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空白 [2] - 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产品打破了国际药业巨头在国内的垄断,已服务超五千万患者,覆盖超一万家医疗机构,为医保节省支出超数十亿元 [2] 公司资质与行业地位 - 公司注册资本为3.71亿元,现有员工约600人 [1] - 公司先后入选苏州市"独角兽"培育企业、江苏省"潜在独角兽"企业及中国"潜在独角兽"企业名单 [1] - 公司正积极布局创新药及创新医疗器械产品,行业创新性及创新产品管线逐步兑现 [1] 区域产业协同发展 - 公司上市是苏相合作区跨区域产业协同模式的成功实践 [2] - 合作区构建了"引育-成长-资本化"的全周期服务体系,为公司提供全链条赋能 [2] - 在资本层面,公司早期获得中新苏州工业园区创业投资有限公司注资,后获江苏疌泉元禾知识产权科创基金与苏州市相城金融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的跨区协同增资 [2] - 在服务层面,合作区通过政策互补、优化审批服务,相城区在引才育才、资源整合等方面提供"兜底式"保障,形成三方协同的完整闭环 [3]
【港股IPO】长风药业,专注治疗呼吸系统疾病,入场费7449港元
搜狐财经· 2025-09-28 22:49
公司概况 - 长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3年,是一家专注于吸入技术及吸入药物研发、生产及商业化的生物制药公司,主要治疗呼吸系统疾病 [3] - 公司已在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和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获得六项产品批准 [3] - 公司的核心产品是治疗支气管哮喘的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该产品收入占比超过90% [4] 产品管线与研发进展 - 公司产品管线覆盖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过敏性鼻炎、特发性肺纤维化、肺动脉高压等多个治疗领域 [4] - 产品研发阶段涵盖已获批、注册阶段、临床试验进行中、中试阶段、小试阶段及早期发现等多个环节 [4] - 具体产品如CF017、CF036、CF038等已在中国获批,GW006针对慢性阻塞性肺病在英国已进入注册阶段,CF018-MY鼻喷雾剂在东南亚处于注册资料学位中 [4] 财务表现 - 公司收入从2022年的3.49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6.08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31.9% [6][7] - 公司在2023年扭亏为盈,实现净利润3173万元,但2024年净利润为2109万元,同比下滑33.5%,主要原因是销售费用增加 [6][7] - 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收入为1.36亿元,净利润为0.128亿元 [6][7] - 公司毛利率水平较高,2022年至2024年毛利占收益的比例分别为76.6%、82.2%和80.9% [7] 首次公开发行详情 - 长风药业于9月26日至10月2日进行招股,计划于10月8日上市 [9][10] - 公司拟全球发售4119.8万股股份,其中香港发售部分为412万股,每股发售价为14.75港元 [10] - 每手交易单位为500股,一手入场费约为7449港元 [10] - 本次发行无基石投资者参与,联席保荐人为招银国际和中信证券 [10] - 发行采用B方案,甲乙组各4120手,货量较少,市场申购踊跃,已获近500倍申购,预计最终申购倍数将超过2000倍 [10]
博瑞医药战略合作点评:依托华润三九院外渠道打开销售天花板 共同承担研发费用
格隆汇· 2025-08-03 01:41
合作协议核心内容 - 博瑞医药与华润三九签署《合作研发协议》,就BGM0504注射液在中国大陆的研发、注册、生产和商业化展开合作 [1] - 博瑞授予三九"排他性合作开发实施许可+独占性商业化实施许可",但仍保有产品全部所有权 [1] - 华润三九将分阶段支付最高2.82亿元研发里程碑款及额外销售里程碑付款(数额为新适应症临床研发费用的50%与2850万孰低者) [1] - 博瑞仅需在产品上市后按净销售额比例向三九支付服务费,无需让渡其他权益 [1] 合作模式创新与产品力 - 开创推广合作方承担研发费用的先例,华润三九作为销售推广合作方而非研发管线权益受让方 [2] - 华润三九OTC渠道能力全国领先,合作可弥补博瑞销售团队短板并提升国内销售峰值 [2] - 华润三九支付研发里程碑和销售里程碑款项,体现对博瑞管线的认可及支持创新型药企的社会责任 [2] 公司研发管线进展 - 长效Amylin类似物BGM1812处于临床前阶段 [3] - BGM0504片剂已于2025年7月10日获CDE受理IND申请,有望年内进入临床1期 [3] - 高难仿制剂中羧基麦芽糖铁已报产,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等3款产品在国内申报,噻托溴铵吸入粉雾剂等2款完成BE实验 [3] - BGM0504注射液在美国基本完成桥接临床,未来有望出海 [3] 未来合作与盈利潜力 - 口服BGM0504片上市后有望与华润三九深化合作,依托其推广能力打开国内销售天花板 [3]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2.6/3.0/4.3亿元,对应P/E估值160/139/97X [3]
博瑞医药: 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会议资料
证券之星· 2025-05-09 18:49
公司经营情况 - 2024年营业收入12.83亿元,同比增长8.74% [7]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89亿元,同比减少6.57% [7] - 研发投入3.12亿元,同比增长25.42%,占营业收入24.31% [7][8] - 创新药及吸入制剂研发投入占比62.78%,同比增长77.37% [8] 研发进展 - BGM0504注射液(GLP-1/GIP双重激动剂)2型糖尿病和减重适应症获国内Ⅲ期临床批件 [9] - BGM0504注射液美国I期临床试验已完成 [9] - 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等5个吸入制剂在国内申报 [10] - 沙美特罗替卡松吸入粉雾剂完成BE试验并进入III期临床 [10] 产品注册 - 国内获批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等2个药品注册证书 [10] - 国际获批磺达肝癸钠注射液在印尼及美国上市 [11] - 获得美国等国家5项原料药批准 [11] - 新提交国内外专利申请53件,获得授权33件 [12] 生产基地建设 - 泰兴原料药生产基地(二期)已竣工 [14] - 苏州吸入剂基地一期厂房封顶,设备安装中 [14] - 创新药BGM0504生产基地完成90%机电施工 [15] - 泰国合资工厂持股比例调整为19.32% [17] 国际化布局 - 产品覆盖全球40多个国家 [16] - 通过中国、美国、欧盟等GMP认证 [16] - 投资483万美元参与印尼合资建厂 [17] - 新增投资深圳奥礼生物布局口服大分子药物 [17] 财务数据 - 货币资金7.65亿元,占总资产14.82% [31] - 固定资产15.17亿元,同比增长111.20% [31] - 在建工程11.67亿元,同比减少32.78% [31] - 长期借款11.10亿元,占总资产21.49% [31] 发展战略 - 坚持"研发驱动"和"国际化"双核心战略 [22] - 布局多靶点创新药和高端复杂仿制药 [22] - 推进"走出去"技术输出和"引进来"国际合作 [23] - 目标成为医药行业国际化领军企业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