迁移学习

搜索文档
被 AI 大厂逼至绝望,这帮欧洲人发起了一场“科学复兴运动”
AI科技大本营· 2025-06-24 15:45
LAION的起源与使命 - LAION诞生于对AI领域"黑箱"研究现状的反思,旨在通过开放数据集和工具推动机器学习研究的可复现性[7][12][13] - 由德国高中教师Christoph Schuhmann发起"在家爬虫"计划,后联合程序员Theo Coombes共同创建去中心化协作网络[2][3] - 核心信条为100%非营利与免费,目标是通过开放资源对抗AI发展的集权化趋势[3][9][26] 组织架构与关键成员 - 采用分布式实验室网络模式,核心成员包括尤利希超级计算中心的Jenia Jitsev博士、斯坦福大学Ludwig Schmidt教授等[5][9][11] - 依托德国亥姆霍兹联合会的超级计算资源,实现工业级模型训练能力[9][14] - 志愿者社区涵盖科学家、工程师、医生等多元背景,形成互补型人才网络[3][5] 技术突破与行业影响 - 成功构建LAION-400M/5B开放数据集,训练出的OpenCLIP模型性能媲美OpenAI原始CLIP[16][17] - OpenCLIP B32模型持续产生影响力,月下载量超100万次[17] - 验证了开源社区通过协作可复现顶尖实验室成果的可能性[16][26] 研究范式与学术理念 - 强调"以数据为中心"的机器学习理念,主张网络规模数据集的多样性优于人工筛选[21][22] - 遵循"苦涩的教训"原则,追求算法与数据集的双重可扩展性[22][23] - 通过OpenThoughts等项目推动推理模型发展,已积累100万条推理轨迹数据[41][43] 行业问题与批判 - 揭示大语言模型存在根本性逻辑缺陷,简单数字变化即可导致GPT-4等顶尖模型性能崩溃[35][36] - 指出商业模型过度自信的"虚构"问题可能对实际应用造成隐蔽风险[37][38] - 批评封闭实验室因商业压力可能偏离基础研究方向[27][28] 未来发展方向 - 计划扩大推理数据规模至数百万条,验证量变能否引发质变[41][43] - 寻求与Linux基金会等组织建立更紧密的开放生态合作框架[45] - 持续通过"爱丽丝梦游仙境"等研究对行业进行压力测试[33][38]
游戏教父 John Carmack:LLM 不是游戏的未来
AI前线· 2025-06-16 15:37
作者丨 John Carmark 译者丨明知山 策划丨 Tina 快速背景介绍 Id Software Id Software 成立于 90 年代,作为创始人之一,我参与开发了《指挥官基恩》、《德军总部 3D》、《毁灭战士》和《雷神之锤》系列。我深感自豪的是,《雷神之锤》推动了 GPU 的发展 和普及,间接促成了现代人工智能世界的形成。DeepMind 的 DMLab 环境也是基于《雷神之锤 竞技场》的净化版本构建的。 Armadillo Aerospace 与此同时,我在 Armadillo Aerospace 工作了十年,致力于垂直起降(VTVL)火箭的研发。 Oculus 更近一些,我在 Oculus(后被 Meta 收购)为现代虚拟现实奠定了技术基础。 Keen Technologies 我还在 Meta 的时候,OpenAI 创始人试图向我伸出橄榄枝。我深感荣幸,但我并非 AI 领域的专 业人士。 我进行了大量的阅读,形成了一些关于当前局势的看法,并最终确定这就是我能够参与的最重要 的事情。 从系统工程转向研究工作对我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变化,但我很享受这个过程。 能与强化学习之父 Richard S ...
中国全球海洋融合数据集面向国际公开发布
快讯· 2025-06-10 07:05
6月9日,由法国和哥斯达黎加共同主办的第三届联合国海洋大会在法国尼斯开幕。期间,中国国家海洋 信息中心牵头举办"启智海洋:创新科学引领行动,共促可持续的未来"边会,自然资源部代表中国面向 国际公开发布了中国全球海洋融合数据集1.0。中国国家海洋信息中心研究员于婷表示,本次发布的中 国全球海洋融合数据集CGOF1.0,它基本上涵盖了国内外40多种不同的数据来源,也融入了中国的自主 海洋观测,时间跨度可以长达60年。它的空间分辨率达到了10公里。它融合了深度学习、迁移学习、机 器学习等先进的AI智能技术。它的精度较国外主流的一些数据集质量都有所提升。(央视新闻) ...
上海交大人工智能实验室成果发布:时间维度开启工业4.0中国方案
搜狐网· 2025-05-03 19:15
文章核心观点 - 上海交通大学李金金教授团队研发的AI自控系统为人工智能与工业化融合带来突破,推动工业迈向智能化、高端化,助力我国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3][9] 行业现状 - 国内积极探索AI与工业化结合路径,从多方向发力改写工业生产格局 [3] - 当前工业面临动态数据解析难、数据标注瓶颈、算力成本高企等难题 [1] 团队成果 - 团队研发的“基于迁移学习和物理可解释的小样本AI工业自动控制系统”,将“时间维度”引入工业控制领域,攻克生物发酵复杂动态过程的实时预测与调控难题 [3] - 企业应用该系统可动态调控参数,实时生成最优发酵方案,发酵水平明显提高,且方案会持续优化 [3] 技术创新 - 系统引入“时间维度”,突破传统局限,能实时追踪微生物代谢动态变化,精准建模,提升生产精细化管理水平 [5][6] - 运用迁移学习技术,减少对大量标注数据的依赖,结合物理可解释性,便于工程师理解和优化模型 [8] - 采用轻量化设计,仅需十几张显卡即可稳定运行,显著降低算力需求与应用成本,利于中小企业部署 [8] 成果意义 - 对AI模型而言,打破传统思维局限,提升泛化和学习能力,拓展应用场景 [8] - 对制造工业自动化来说,解决行业长期痛点,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为其他行业智能化转型树立典范 [8] 未来展望 - 人工智能在我国工业化转型升级中潜力巨大,将在生产制造、研发创新、供应链管理、能源管理、服务模式创新等方面发挥作用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