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光芯片
搜索文档
广立微(301095)公司点评:营收高速增长 收购LUCEDA布局硅光
新浪财经· 2025-10-30 14:45
业绩简评 公司于2025 年8 月收购全球硅光芯片设计自动化领军企业LUCEDA 100%的股权,预计未来将以 LUCEDA 为核心锚点,实现从传统EDA 到PDA 的拓展。未来公司将逐步构建覆盖硅光芯片设计、制 造、测试、良率提升全环节的系统性解决方案,具体协作包括:1)补齐并完善硅光设计自动化工具 链;2)协作开发硅光测试芯片,硅光DFM 等工具;3)拓展晶圆级硅光检测设备;4)协同拓展市场, 包括助力公司拓展欧美市场,以及推动LUCEDA产品导入国内头部厂商。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 基于公司2025 年前三季度公司经营数据, 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7 年营业收入分别为7.5/9.4/11.2 亿 元,同比增长37.7%/24.3%/19.5%;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3/1.7/2.0 亿元,分别同比增长 62.6%/29.3%/16.1%,分别对应20.9/16.8/14.1 倍P/S,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 半导体行业发展放缓的风险;国际贸易保护政策风险;客户及供应商集中度较高的风险;行业竞争加剧 风险;减持风险。 2025 年10 月29 日,公司发布2025 年三季报。公司2025 年第 ...
广立微(301095):营收高速增长,收购LUCEDA布局硅光
国金证券· 2025-10-30 11:32
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 [4]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第三季度业绩表现强劲,营业收入同比增长57.3%,毛利率显著提升 [2] - 业绩增长主要受益于下游晶圆厂产能增速提升以及高毛利软件业务增速更快 [3] - 公司通过收购LUCEDA 100%股权,战略布局从传统EDA向PDA拓展,旨在构建覆盖硅光芯片设计、制造、测试、良率提升的全环节系统性解决方案 [3] - 基于当前经营数据,预测公司2025年至2027年营收和净利润将保持稳健增长 [4] 业绩简评 - 2025年第三季度营业收入为1.82亿元,同比增长57.3% [2] - 2025年第三季度毛利润为1.2亿元,同比增长74.3%,毛利率达到65.2%,同比提升6.4个百分点 [2] - 2025年第三季度扣非净利润为0.12亿元,同比大幅增长6,260.6% [2]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19亿元,同比转为净流出,主要因公司根据业务订单情况加大了材料采购 [2] 经营分析 - 下游头部晶圆厂产能增速提升是第三季度营收亮眼的主要原因 [3] - 毛利率增长预计得益于高毛利的软件业务增速快于测试机及配件业务 [3] - 报告期内首台专为碳化硅和氮化镓功率器件设计的晶圆级老化测试系统正式出厂,拓展了测试设备品类 [3] - 收购LUCEDA后的具体协作方向包括:补齐硅光设计自动化工具链、协作开发硅光测试芯片及DFM工具、拓展晶圆级硅光检测设备、协同拓展欧美及国内市场 [3]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 - 预计2025年营业收入为7.5亿元,同比增长37.7%,归母净利润为1.3亿元,同比增长62.6% [4] - 预计2026年营业收入为9.4亿元,同比增长24.3%,归母净利润为1.7亿元,同比增长29.3% [4] - 预计2027年营业收入为11.2亿元,同比增长19.5%,归母净利润为2.0亿元,同比增长16.1% [4] - 对应2025年至2027年的市销率分别为20.9倍、16.8倍、14.1倍 [4] 公司基本情况与财务预测 - 2025年预测营业收入为753百万元,2026年为936百万元,2027年为1,119百万元 [9] - 2025年预测归母净利润为130百万元,2026年为169百万元,2027年为196百万元 [9] - 2025年预测摊薄每股收益为0.651元,2026年为0.842元,2027年为0.978元 [9] - 2025年预测净资产收益率为4.00%,2026年为5.01%,2027年为5.59% [9] 历史股价与评级 - 历史推荐显示,在2025年10月13日给予"增持"评级,当时市价为85.45元,目标价区间为100.61元至125.77元 [12]
华工科技前三季度实现营收110.37亿元,净利润同比增长40.92%
巨潮资讯· 2025-10-24 18:07
2025年三季度财务业绩 - 第三季度营业收入34.09亿元,同比下降10.33% [2] - 第三季度归母净利润4.1亿元,同比增长31.15% [2] - 第三季度扣非净利润3.75亿元,同比增长40.12% [2] - 前三季度累计营业收入110.38亿元,同比增长22.62% [2] - 前三季度累计归母净利润13.21亿元,同比增长40.92% [2] - 前三季度累计扣非净利润11.04亿元,同比增长42.52% [2] 技术研发与产品进展 - 公司具备硅光芯片到模块的全自研设计能力 [5] - 已推出用于1.6T光模块的单波200G自研硅光芯片 [5] - 已推出多种1.6T光模块产品方案,包括DSP和LPO [5] - 具备硅光完整材料PDK能力,并锁定海外Fab产能及增加第二备份Fab产能 [5] - 国内Fab产能正在加快验证中 [5] - 2025年CIOE发布第二代单波400G光引擎、行业首款3.2T CPO光引擎及业内首发的PCIe 6.0光模块 [5] - 新产品将推动3.2T解决方案的研发进程 [5]
广立微(301095) - 2025年10月15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10-15 19:04
公司业务概述 - 广立微是领先的集成电路EDA软件与晶圆级电性测试设备供应商,专注于芯片成品率提升和电性测试快速监控技术 [2] - 公司已形成EDA设计软件、WAT测试设备及半导体数据分析工具相结合的成品率提升全流程解决方案 [2] 2025年上半年财务业绩 - 2025年1-6月实现营业收入24,593.73万元,同比增长43.17% [2] - 软件开发及授权业务收入9,100.54万元,同比增长50.24% [2] - 测试设备及配件业务收入15,345.79万元,同比增长38.13% [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568.42万元,同比增长518.42% [2] 产品研发进展 - 2025年上半年对DFT产品工具架构进行全面升级,核心模块重构以提高产品竞争力 [2] - 自研良率感知诊断分析平台YAD,通过"DFT诊断技术 + AI智能分析"实现设计、制造、测试数据的实时关联和分析 [2] 硅光芯片产业布局 - 收购LUCEDA NV后,该公司将成为硅光产业布局的核心锚点,助力公司实现从传统EDA到PDA的拓展 [3] - 未来将整合双方技术优势,构建覆盖硅光芯片设计、制造、测试、良率提升全环节的系统性解决方案 [3] - 具体协作包括:完善硅光设计自动化工具链、布局硅光制造良率提升解决方案、拓展晶圆级硅光检测设备、协同开展市场开拓与销售 [3][4]
首套全国产化硅光芯片“工具箱”发布;宁德时代骐骥重卡换电站落地福清丨智能制造日报
创业邦· 2025-09-29 12:13
新能源基础设施合作 - 中国石化与宁德时代合作的首座骐骥重卡换电站在福清投入运营 位于G15沈海高速与324国道交会枢纽 服务南北电动重卡货运网络并辐射江阴港等物流集散地 [2] - 换电站将打通沿海绿色货运走廊 大幅提升电动重卡补能效率 成为全国组网中的关键站点 [2] 量子计算技术突破 - 澳大利亚量子技术公司Diraq与imec合作实现硅基量子芯片保真度超99% 达到实验室水平 [2] - 该突破标志量子计算机向实用规模迈出关键一步 研究成果发表于《自然》杂志 [2] 半导体制造创新 - 国家信息光电子创新中心发布首套全国产化12寸硅光全流程套件 支持设计测试封装一体化 [3] - 套件性能达量产要求 可缩短研发周期并降低制造成本 目前正支撑龙头企业试产高速硅光芯片 [3] 移动储能系统应用 - 重庆发布全国首套交直流一体化充放电移动储能系统 储存容量达3135度电 相当于8.5万个1万毫安充电宝 [4] - 系统可为30辆电池容量100千瓦时的新能源车充电 配备6把充电枪 单枪最大输出功率160千瓦 适用于移动充电站及应急救援等场景 [4]
广立微(301095):营收稳步提升,战略并购LUCEDA布局硅光PDA
中邮证券· 2025-08-22 15:11
投资评级 - 增持评级 [2]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H1实现营收2.46亿元,同比增长43.17%,归母净利润1,568.42万元,同比增长518.42% [5] - 单Q2实现营收1.79亿元,同比增长40.34%,归母净利润2,939.92万元,同比增长15.59% [5] - 在手订单金额达4.96亿元,支撑未来业绩释放 [6] - 战略并购LUCEDA公司,以4000万欧元对价全资收购,布局硅光设计自动化(PDA)领域 [11] - 预计2025-2027年营收分别为7.17亿元、9.33亿元、12.21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23亿元、1.89亿元、2.91亿元 [13] 财务表现 - 2025H1测试机及配件营收1.53亿元,同比增长38.13%,软件开发及授权营收0.91亿元,同比增长50.24% [6] - 研发费用1.44亿元,占营收比例58.57%,同比增长9.10% [6] - 预计2025年营收增长率31.05%,2026年30.14%,2027年30.86% [15] - 预计2025年归母净利润增长率53.26%,2026年54.02%,2027年53.42% [15] - 毛利率预计从2024年61.9%提升至2027年68.2% [18] 业务进展 - EDA产品布局完善,良率提升工具支持高密度IP和芯片全生命周期监测 [7] - 可测试性设计(DFT)工具架构升级,自研良率感知诊断平台YAD实现数据实时关联 [7] - 可制造性设计(DFM)工具系列初具规模,与头部企业合作试用 [7] - 半导体大数据分析软件DE-G升级,集成大模型驱动统计分析系统 [8] - AI工具集包括QuickRoot、iMetrology、TPC、iCASE,覆盖良率根因分析、纳米测量、机台管控和缺陷溯源 [9] - 软件技术开发服务市占率提升,形成"服务+工具"生态模式 [9] - 晶圆级测试设备扩展至WLR及SPICE领域,WLBI设备进入客户产线验证 [10] - 关键配件国产化取得突破进展 [10] 战略并购 - 收购LUCEDA公司,2024财年营收381万欧元,净利润56.4万欧元,2025财年营收420万欧元,净亏损11.8万欧元 [11] - LUCEDA为硅光芯片设计自动化软件全球领军企业,提供光电子集成全流程软件和服务 [11] - 双方将协同开发硅光测试芯片、DFM工具及检测设备,构建"设计-制造"闭环平台 [12] 行业前景 - 硅光芯片市场受益于光通信技术向"超高速、超大容量、超低功耗"演进,迎来爆发式增长 [11] - PDA技术处于产业化突破临界点,市场窗口期带来战略性发展机遇 [11]
中际旭创(300308):一季度盈利能力环比改善,2025海外算力依旧保持旺盛需求
山西证券· 2025-05-22 17:17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 - A”评级 [1][8]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一季度盈利能力环比改善,海外算力需求依旧旺盛,预计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83.5/107.2/133.1亿元,yoy分别为61.5%/28.4%/24.1%,当前公司动态市盈率处于较低区间 [1][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事件描述 - 公司发布2024年年报和2025年一季报,2024年实现营收238.6亿元,同比增长122.6%;实现归母净利润为51.7亿元,同比增长137.9%,毛利率(33.8%)、净利率(22.5%)进一步提升 [1] - 2025年一季度实现营收66.7亿元,同环比分别提升37.8%、1.9%;实现归母净利润15.8亿元,同环比分别提升56.8%、11.6%,净利润率环比提升2pct [2] 事件点评 - 2025年一季度收入增长阶段性放缓,因AI大客户800G向1.6T切换以及IB市场向ROCE过渡等,800G出货量同环比均增长,400G出货增长下降,1.6T出货低于预期,预计Q2到Q3 1.6T会逐步起量 [3] - 展望2025年,微软、META、谷歌、亚马逊四家公司合计CAPEX有望同比提升37%至3055亿美元,公司产能快速爬坡应对需求,供应份额稳定 [3] - 2024年光模块产能达2088万只,销量1459万只,同比分别提升113.7%、95.8%;2025年一季度固定资产账面价值达59.1亿元,环比增长,存货账面价值达78.2亿元,环比增长10.9% [3] 公司优势 - 自研硅光芯片已在400G产品中大量出货,2025年800G硅光比例将逐步提升,面向1.6T大客户需求,硅光方案或成主要供应力量,是2025年全球硅光模块出货的龙头厂商 [4] - 得益于泰国产能建设规模,具备全面从泰国出货的能力,且根据最新政策,泰国出货暂时为零关税 [4][6] 新看点 - 2024年Q4国内三大互联网厂商BAT合计CAPEX为707亿元,同比增速253.5%,预计2029年中国光模块市场规模有望达65亿美元,2025年国内市场将爆发式增长 [7] - 2024年国内市场收入达31.5亿元,同比大幅增长91.3%,毛利率为14.4%,同比提升7.3pct,在国内市场主要出货400G,加快800G导入,2025年在重要大客户招标中份额领先 [7] - 2024年汽车光电子业务实现营收7.6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28.1%,收购君歌电子后业务快速发展,2025年3月智驰领驭发布全球首款基于PCIE4.0的车载光传输模块及解决方案 [7]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 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83.5/107.2/133.1亿元,yoy分别为61.5%/28.4%/24.1%,维持“买入 - A”评级 [8] 财务数据与估值 |会计年度|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 | |营业收入(百万元)|10,718|23,862|37,420|46,105|55,982| |YoY(%)|11.2|122.6|56.8|23.2|21.4| |净利润(百万元)|2,174|5,171|8,350|10,718|13,307| |YoY(%)|77.6|137.9|61.5|28.4|24.1| |毛利率(%)|33.0|33.8|35.7|36.1|35.4| |EPS(摊薄/元)|1.97|4.68|7.55|9.70|12.04| |ROE(%)|14.9|26.5|29.7|28.6|27.0| |P/E(倍)|48.0|20.2|12.5|9.7|7.8| |P/B(倍)|7.3|5.5|3.8|2.8|2.1| |净利率(%)|20.3|21.7|22.3|23.2|23.8|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