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业对外开放

搜索文档
外资独资保险,再添一家!
券商中国· 2025-08-14 11:56
史带财险外资独资化进程 - 史带补偿及责任保险公司受让上海锦江国际投资持有的史带财险0.78%股权(对应1120万股),持股比例升至80%,叠加关联公司史带保险与再保险持有的20%股权,史带财险正式成为史带国际全资控股的外资独资财险公司 [2][4] - 史带财险前身为1995年成立的大众保险,因长期亏损于2011年引入史带国际(持股20%并获经营权),此后通过持续受让原股东股权实现全资控股,历时14年完成独资化转型 [4][5] - 史带国际入主后推动非车险业务发展(工程险、水险等),2024年公司保费收入10.35亿元,净利润3977万元,实现稳健盈利但规模较小 [5] 外资保险在华布局加速 - 2019年以来多家合资保险公司转为外资独资,包括安联人寿、汇丰人寿、安盛天平财险、中意财险等 [6] - 2020年安联(中国)保险控股成为首家外资独资保险控股公司,友邦人寿完成"分改子"成为首家外资独资人身险公司,恒安标准养老成为首家外资背景养老险公司 [8] - 2021-2024年外资机构持续加码:安联资管为首家外资独资保险资管公司,安联人寿为首家合资转外资独资寿险公司,安顾集团在华持股比例提升至65%,保德信、法国巴黎保险等新设资管及财险公司获批 [8][9][10] 金融开放政策成效 - 截至2025年,全球前50大银行中42家在华设机构,40家最大保险公司近半数进入中国,80%全国性银行引入境外战略投资者 [10] - 外资机构通过独资化、股权增持、新设子公司等方式扩大在华业务版图,覆盖保险控股、寿险、财险、资管、养老等多业态 [8][9][10]
五部门联合发力!30条金融举措支持广州南沙金融发展
环球网· 2025-05-13 10:44
金融支持广州南沙深化粤港澳全面合作政策 政策总体要求 - 坚持"立足湾区、协同港澳、面向世界"的战略定位,将南沙建设成金融业对外开放试验示范窗口[4] - 央行、广东省人民政府将推动30条重点举措落实,强化金融对南沙和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支撑作用[1][5] 创新创业金融服务 - 支持符合南沙产业发展导向的企业票据融资,鼓励"贷款+外部直投"模式,支持险资投资创业投资基金或直投科创企业[4] - 健全应收账款确权机制,支持企业发行科创债和票据,推动重点制造企业上市融资[4] - 港澳居民及入驻南沙青年创业平台企业、项目同等享受扶持政策,便利港澳创业青年开立账户[4] 社会民生与跨境金融服务 - 推动跨境支付、信用融资、国际专业人士执业便利化[4] - 推动更高水平贸易投资人民币结算便利化,允许境外机构资金转存定期存款及购买大额存单[5] 特色金融发展 - 鼓励广州期货交易所探索电力期货等创新品种,支持企业赴港澳发行绿色及可持续债券[4] - 依法支持生成式人工智能大模型在金融领域应用,建立数字金融研究智库,开展跨境合作[4] - 支持优质证券公司取得公募基金资质,发展公募基金投资顾问业务[4] 跨境金融创新 - 积极研究设立粤港澳大湾区国际商业银行,引入多元化投资机构[5] - 支持港澳投资者设立证券公司、基金公司,参控股境内期货公司[5] - 支持南沙区内基金公司参与相关互挂及互认安排,探索债券发行机制、评级标准互认路径[5] 保障措施 - 加大配套政策支持,出台住房、人才等政策,鼓励金融机构支持南沙国际化人才特区建设[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