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资产配置

搜索文档
策略|牛市的再思考?
2025-08-18 23:10
行业与公司分析 **行业** * 行业为证券及资本市场分析 聚焦于私人部门金融资产配置行为与权益市场风格演变[1] * 研究涉及宏观经济指标(PPI 房价扩散指数)与金融市场(债券 股票)的互动关系[1][5] **核心观点与论据** * 非银存款占比是反映私人部门金融资产配置倾向的关键指标 当前占比约为13% 历史高点曾达14% 表明仍有上升空间[1][4] * 当实体经济和地产回报率走弱(表现为PPI和房价扩散指数下行)时 私人部门资金更倾向于增加金融资产(债券或权益)配置 此趋势在2011-2015年等周期中得到验证[1][3][5] * 2024年非银存款占比上行始于债券市场牛市(债券利率跌破2020年4月低点) 随后因9月份后权益市场表现良好而延续[4] * 增量资金入市对股市有显著支撑作用 参考2014年历史 银证转账和新增开户数在下半年显著增加 推动上证指数突破多年高点[1][7][8] * 市场风格可能随增量资金入市而发生切换 当前亏损股和小盘股占优 若增量资金(如通过新发基金或直接入市)以陡峭斜率入市 可能重现2014年四季度风格 即绩优股 大盘股 低市盈率股票将占优[1][9] * 过去两个月市场已开始演绎风格切换趋势[2][9] **其他重要内容** * 政策环境支持资本市场发展 2024年7月30日政治局会议强调防范重点领域风险 增强资本市场吸引力与包容性 对地产描述偏淡[1][6] * 需要密切关注场外散户及私人部门配置倾向于权益类资产的时点 若此倾向加强 则风格偏移(即原有有效因子失效)的可能性将上升[9][10]
我国资管行业具备较大扩容空间
经济日报· 2025-06-19 04:18
资管行业整体发展 - 中国资管行业总规模突破150万亿元创历史新高 [1] - 形成公募基金、银行理财、保险资管、信托、券商资管、私募等多条子赛道协同发展格局 [1] - 公募基金和银行理财逐渐成为行业主体 [1] 公募基金表现 - 2024年公募基金规模达43.43万亿元增速领跑全行业 [2] - 1.93万只基金中1.59万只实现正回报占比82.4%平均收益5.06% [2] - 股票型基金平均收益8.85%债券型4.49%混合型3.71%货币型1.71% [2] - 证监会推动费率改革改善产品净值收益 [2] 信托行业转型 - 2024年末信托资产规模29.56万亿元创历史新高 [2] - 投向证券市场的资金信托规模10.27万亿元同比增长55.61% [2] - 监管引导从非标融资向标准化标品业务转型优化投资者结构 [3] 银行理财动态 - 2025年一季度银行理财存续产品4.06万只规模29.14万亿元同比增9.41% [3] - 金融监管总局起草信息披露管理办法规范市场行为 [3] 居民资产配置 - 中国居民定期存款占比33.6%显著高于美国7.7%、日本16%、德国13.3% [5] - 2024年居民金融资产增量中定期存款占比36.1% [5] - 2024年四季度倾向于"更多投资"居民占比13.6%环比增2个百分点 [6] - 居民偏爱投资方式前三位为理财产品43.2%、基金信托20.6%、股票17.5% [6] 行业竞争格局 - 资管机构需构建覆盖不同资产类别、多元策略和差异化需求的综合能力 [8] - 银行理财可依托母行渠道公募基金强化主动管理券商资管发挥全业务链协同 [10] - 金融科技成为变革核心变量提升资产配置能力和客户交互体验 [10] 产品创新方向 - 金融机构创新挂钩权益类理财产品丰富投资选择 [9] - 公募基金针对低风险客群发展"固收+"衍生品布局绿色债券、可转债主题基金 [9] - 细化权益敞口分层如低波动策略或量化增强组合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