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理财估值整改

搜索文档
《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半年报告(2025年上)》点评:2Q平稳收官 下半年还有哪些关注点?
新浪财经· 2025-07-27 20:29
规模变化 - 25Q2末理财余额30.67万亿,较年初增长2.4%,上半年增量0.72万亿 [1] - 2Q单季理财规模增量1.53万亿,低于上年同期1.89万亿但高于2021-23年0.64万亿的中枢 [1] - 现金管理类理财2Q末余额6.4万亿,较年初减少0.9万亿,在开放式产品中占比25.8% [6] 产品特征 - 开放式产品上半年规模增量0.62万亿,贡献总增量的86.1%,2Q末占比80.9% [5] - 最小持有期型和每日开放型产品贡献2Q开放式产品增量的71%和31.2% [5] - 封闭式产品平均期限拉长至377-489天,1年以上产品占比72.9% [5] - 固收类产品占比97.2%,规模29.81万亿,混合类和权益类分别增长400亿和100亿 [8] - 商品及金融衍生品类产品余额200亿,较年初增加100亿 [9] 资产配置 - 债券类资产18.33万亿,占比55.6%,信用债和同业存单分别下降4200亿和900亿 [11] - 现金及银行存款8.18万亿,占比24.8%,较年初增加5000亿 [11] - 公募基金配置1.38万亿,季内大增4500亿,占比4.2% [12] - 利率债持仓较年初增加2400亿至9900亿,年内或突破1万亿 [11] 理财公司动态 - 理财公司产品规模27.48万亿,占比89.6%,较年初提升1.8pct [4] - 已开业理财公司32家,母行代销占比65%-67%,全市场代销机构569家 [4] 收益率表现 - 上半年理财产品平均年化收益率2.12%,现金管理类理财6月近7日年化收益率1.45% [2][6] - 固定收益类理财近1个月年化收益率2.6%,显著高于现金管理类产品 [6] 市场趋势 - 存款"降息"推动资金流向理财,但5月增量2000亿低于去年同期3900亿 [3] - 估值整改接近尾声,"真净值"模式或加剧收益波动 [14] - 理财机构评级将侧重资管能力,含权产品占比和达基率成考核重点 [16]
银行理财估值整改6月底收官,告别平滑净值!投资者将直面真实市场波动
搜狐财经· 2025-06-27 09:48
银行理财估值整改进展 - 行业进入关键冲刺阶段 多家机构正按监管要求推进整改工作 目标在6月底前完成半年度整改计划 [1] - 整改完成后理财产品将告别平滑净值波动操作模式 投资者需直接面对真实市场波动风险 [1] 整改进度差异化特征 - 华南地区部分股份制银行理财子公司已提前完成整改 华北地区城商行理财子公司虽涉及产品数量较少但严格按时间表执行 [3] - 多家理财公司工作重心集中在收盘价估值问题解决 整体推进顺利 [3] - 监管部门去年12月明确禁止理财公司通过收盘价调整、平滑估值或自建估值模型等方式平滑净值波动 要求统一使用第三方估值 [3] 整改核心环节 - 当前聚焦收盘价估值整改 因信托SPV模式已被禁止且自建估值模型使用规模有限 [3] - 债券资产估值方式根本性改变是整改核心内容 过去采用交易所收盘价作为日终估值基准的做法将被取代 [4] 估值体系变革影响 - 整改后实施穿透式管理模式 投资者将直接承受底层资产价值变动带来的净值起伏 [4] - 交易所债券采用中证估值 银行间债券使用中债估值 确保净值及时同步市场行情变化 [4] - 净值波动加剧将成为新常态 是推动资产估值全面转向市值法的必要举措 [4] 业绩比较基准调整 - 银行理财公司开始下调产品业绩比较基准 引导投资者合理预期 [5] - 已有超过百款产品完成基准调整 部分调降幅度超过150个基点 [5] - 理财产品净值"随行就市"成为市场新常态 投资者需适应更真实的净值波动环境 [5]
银行理财估值整改“年中考”
快讯· 2025-06-27 06:23
银行理财估值整改进展 - 多家银行理财公司正推进估值整改 争取在6月底前完成半年度整改计划 2025年底前全面整改完毕 [1] - 整改前部分公司采用"以丰补歉" 自建模型调节收益等方式 营造稳健假象 [1] - 整改后理财产品须实现"穿透式"管理 投资者将直接面对净值波动 [1] 行业应对策略 - 业内人士建议通过提高资产组合效率 动态调整配置等方式应对净值波动 [1] - 银行理财公司需积极采取措施为投资者增厚收益 [1]
净值脱虚向实 积极面对波动 银行理财估值整改“年中考”
上海证券报· 2025-06-27 02:47
银行理财估值整改核心进展 - 银行理财估值整改进入冲刺阶段,多家公司计划6月底前完成半年度整改目标,2025年底前全面完成整改[2][3] - 整改主要内容包括消除"以丰补歉"操作和切换至收盘价估值法,其中收盘价估值法涉及产品数量更多、资金规模更庞大[3] - 整改后理财产品将全面实施"穿透式"管理,债券市场波动和信用风险将直接反映在净值中[2][5] 估值方法调整细节 - 此前部分公司通过"以丰补歉"方式在市场波动时释放积累收益补贴客户,营造稳健假象[3] - 交易所债券将按收盘价估值,私募债因无法获取持续收盘价仍按买入成本记录[3] - 监管要求改用中债、中证等第三方估值机构数据,禁止使用自建模型或平滑估值方法[4] 产品表现与投资者影响 - 超百款理财产品已调降业绩比较基准,部分产品降幅超过150个基点[2][5] - 净值展示将"随行就市",短期波动更加明显,但实际收益未发生显著变化[5] - 低波稳健产品数量可能减少,混合类产品占比预计上升[6] 行业应对策略 - 公司重心转向提升资产配置能力,构建稳健高效的投资组合应对波动[7] - 部分机构通过动态调整持仓风格和品种来提升回报,包括高频监测市场和优化配置结构[7] - 通过科学组合不同策略提升业绩归因分析准确性,优化投资策略[7]
【银行理财】央行或重启国债买入,银行理财产品收益回升——银行理财周度跟踪(2025.6.2-2025.6.8)
华宝财富魔方· 2025-06-11 21:04
行业动态 - 银行理财估值整改行至半程,个别股份行理财子在去年底已完成全面整改,行业整改进度呈现差异化特征 [2][4][5] - 大额存单利率全面进入"1"时代,3年期利率集中在1.55%-1.75%,较2024年同期下降约80个基点,多家银行下架5年期大额存单产品 [2][5] - 储户开始转向其他低风险选项,如优质短期债券基金或结构性存款,其收益可能略高于传统存款 [5] 同业创新动态 - 银行理财子公司通过发行长封闭期理财产品,搭配"固收+非标"策略,挖掘长期收益潜力,代表机构包括农银理财、徽银理财、渤银理财 [6] - 理财子公司积极创新分红模式,推出按月或按季分红产品,代表机构包括农银理财、上银理财与苏银理财 [6] - 兴银理财落地多单认股权业务,覆盖生物医药、国产超算、高端制造等多个行业领域,服务专精特新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6] - 浦银理财推出两款"鑫"系列绿色科技主题理财产品,紧密跟踪上证绿色公司债指数和上证科技创新公司债指数,支持清洁能源、绿色交通、生态环保等主题 [7] 收益率表现 - 上周现金管理类产品近7日年化收益率录得1.43%,环比下行1BP;货币型基金近7日年化收益率报1.34%,环比下行2BP [8] - 现金管理类产品与货币基金的收益差环比回升1BP,但长期仍位于趋势性收敛区间 [8] - 各期限纯固收和固收+产品年化收益率普遍环比不同程度回升 [9] - 利率债收益率震荡下行,信用利差在经历持续收敛后小幅走扩 [9] 破净率跟踪 - 上周银行理财产品破净率为0.81%,环比下降0.56个百分点,破净率持续位于低位 [14] - 破净率与信用利差整体呈正相关,当破净率突破5%、信用利差调整幅度超过20BP时,理财产品负债端或面临赎回压力 [14]
银行理财周度跟踪(2025.6.2-2025.6.8):央行或重启国债买入,银行理财产品收益回升
华宝证券· 2025-06-10 18:4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银行理财估值整改行至半程且进度有差异,大额存单利率进入“1”时代,理财公司创新策略多样,上周现金管理类和货币型基金收益率下行,各期限纯固收和固收 + 产品年化收益率回升,银行理财产品破净率环比下降但需关注信用利差走势 [2][3][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行业动态 - 银行理财估值整改要求今年 6 月底前完成一半、年底整改完毕,目前行业整改进度有差异,个别股份行理财子去年底已完成全面整改 [10] - 新一轮降息潮下,大额存单利率全面进入“1”时代,多家银行下架 5 年期大额存单产品,部分储户转向其他低风险选项 [10] 同业创新动态 - 农银等理财公司发力长周期与分红型理财产品,发行长封闭期产品搭配“固收 + 非标”策略,创新分红模式 [11] - 兴银理财联动兴业银行各地分行,落地多单认股权业务,覆盖多个行业领域 [11] - 浦银理财推出两款“鑫”系列绿色科技主题理财产品,支持清洁能源等主题,布局科技创新等产业 [12] 收益率表现 - 上周现金管理类产品近 7 日年化收益率录得 1.43%,环比下行 1BP;货币型基金近 7 日年化收益率报 1.34%,环比下行 2BP,二者收益差环比回升 1BP 但长期仍收敛 [3][13] - 上周各期限纯固收和固收 + 产品年化收益率普遍环比回升,市场围绕央行重启国债买入操作讨论增多,利率债收益率震荡下行,信用利差小幅走扩 [3][16] 破净率跟踪 - 上周银行理财产品破净率为 0.81%,环比下降 0.56 个百分点,破净率持续位于低位,后续需关注信用利差走势,若走扩或令破净率承压上行 [4][21]
银行理财周度跟踪(2025.6.2-2025.6.8):央行或重启国债买入,银行理财产品收益回升-20250610
华宝证券· 2025-06-10 16:1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银行理财估值整改行至半程且进度有差异,新一轮降息使大额存单利率进入“1”时代,理财公司创新策略多样,上周现金管理类产品与货币基金收益差环比回升但长期收敛,各期限纯固收和固收 + 产品年化收益率普遍环比回升,银行理财产品破净率环比下降且处于低位,后续需关注信用利差走势 [2][3][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行业动态 - 银行理财估值整改进度有差异,个别股份行理财子去年底完成全面整改 [2][10] - 新一轮降息使大额存单利率全面进入“1”时代,多家银行下架 5 年期产品,部分储户转向其他低风险选项 [2][10] 同业创新动态 - 农银等理财公司发力长周期与分红型理财产品,挖掘长期收益潜力并提供灵活收益获取方式 [3][11] - 兴银理财落地多单认股权业务,覆盖多个行业领域,服务科技型企业 [3][11] - 浦银理财推出两款“鑫”系列绿色科技主题理财产品,支持相关主题并布局新兴产业 [3][12] 收益率表现 - 上周现金管理类产品近 7 日年化收益率 1.43%,环比下行 1BP,货币型基金近 7 日年化收益率 1.34%,环比下行 2BP,二者收益差环比回升 1BP 但长期收敛 [3][13] - 上周各期限纯固收和固收 + 产品年化收益率普遍环比回升,市场围绕央行重启国债买入操作讨论增多,利率债收益率震荡下行,信用利差小幅走扩 [3][16] 破净率跟踪 - 上周银行理财产品破净率 0.81%,环比下降 0.56 个百分点,持续位于低位,后续关注信用利差走势,走扩或使破净率承压上行 [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