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阴谋论
icon
搜索文档
德国选择党7名候选人不到两周接连离世,引发“阴谋论”
环球时报· 2025-09-05 06:58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综合德国《世界报》《每日镜报》和西德意志广播电台等德媒报道,德国北莱 茵-威斯特法伦州(简称北威州)将于14日迎来地方选举之际,7名德国选择党候选人在不到两周时间里 相继离世的消息引发当地舆论关注。 德媒最初聚焦于警方调查及对北威州选票重新印刷的影响,选择党在北威州的发言人也解释了几名候选 人生前均患有基础疾病等情况,称事件"令人震惊但无外部因素"。德国警方强调,这些候选人或是"自 然死亡",或没有证据指向"被谋杀"可能。 北威州地方选举是今年德国政坛的重要事件之一。作为德国经济和人口第一大州,此次选举对整个德国 的政治结构和社会氛围都有着十分重大的影响。 但选择党副主席斯特凡·布兰德纳称:"这在统计上令人震惊,目前很难解释。我从未听说过在选举前如 此短的时间内,政党会失去如此多的候选人。"随后,德国社交媒体上的"阴谋论"也不断传播,许多网 民称"统计学上不可能",呼吁彻底调查,并指责这一系列事件与选举之间的联系。《每日镜报》则指责 选择党成员在选前散布虚假新闻和"阴谋论",并质疑该党正利用多名候选人死亡一事在竞选活动中为自 己谋取利益。(李一山) 报道称,2022年北威州州选举中,极右翼 ...
“自叫自承当”和“救世主”的缺如|一叶识春秋
新京报· 2025-08-25 16:29
文章核心观点 - 通过中山陵建造期间民间"叫魂"谣言事件 分析中国民众对"迷信"的认知差异及其社会文化根源 揭示理性主义者与普通民众在思维方式上的根本分歧 [1][5][6][13][23][24] 民俗学研究 - 江绍原1920年代发表《民俗与迷信》 将迷信定义为"与近代科学相冲突的意念信念及行止" 收录巫术/禁忌/祭祀礼仪/占卜等研究内容 [2][5] - 著作包含1928年中山陵建造引发的"须摄取一千童男童女魂灵"谣言史料 记录南京/镇江/苏州/无锡/常熟/上海/淮安等地的民间恐慌 [5][6] - 研究采用叶德均(淮安中学学生)和王瑞灵(安徽无为县教师)提供的实地报告 但研究者均持科学理性立场 将事件视为愚昧与科学的斗争 [6] 谣言传播机制 - 谣言起于1928年4月南京 官方发布辟谣布告并逮捕20余名嫌疑犯 但查禁行动反而强化民众对谣言的信任度 [7][8] - 民间衍生出多种破解法术:黄布袋装茶叶白米并书写"中山造坟墓 与我不相干"(松江);红布书写咒语佩戴(上海/淮安) [6] - 类似谣言模式历史上反复出现 如北京曾谣传灾祸降于儿童 需钉小国旗或佩戴装狗毛朱砂的布袋辟灾 [6] 理性主义者的认知局限 - 江绍原等新文化人认为迷信蛊惑人心是因有人牟利设计 如药铺老板为出售朱砂故意散布瘟神传言 [11][12] - 该观点存在逻辑缺陷:药铺老板投入制作传单的成本远超朱砂销售收益 且无法解释全国多地同步出现类似传言的现象 [12][13] - 理性主义者陷入"阴谋论"思维 认定所有行为必基于现实利益驱动 否认信仰本身的精神价值 [13] 文化传统差异 - 孙中山未能像列宁那样被神化为"救世主" 因中国文化缺乏弥赛亚传统 更强调"自作自受"的自主精神 [16][20][21][24] - 中国民众对官府本能保持距离 信奉"天高皇帝远" 对公共工程首先怀疑是官府欺压小民的方式 [23] - 民间咒语普遍强调"与我不相干" 反映民众对政治变革的疏离感 而非反对具体新政措施 [17][23] 历史研究方法 - 该文属于"一叶识春秋"专栏 通过重新解读近代被忽略的文献 揭示20世纪中国思想史的基本特征 [2] - 分析注重史料的多角度阐释 指出尽管原始记录带有倾向性 但仍可从中捕捉被忽视的社会声音 [2][6]
没想到他会栽在一个死去6年的人手上
36氪· 2025-07-28 20:56
马斯克与特朗普的舆论战 - 马斯克在X平台连续发布十多条推文,暗示特朗普与爱泼斯坦案件有关联,要求调查特朗普7次乘坐"洛丽塔快线"的完整名单 [4] - 马斯克此举引发特朗普支持者强烈反应,部分MAGA支持者烧掉象征支持的红帽子表示"脱粉" [4][6] - 右翼网红如Charlie Kirk和Alex Jones加入批评特朗普阵营,质疑其未兑现公布爱泼斯坦文件的承诺 [7][8] 爱泼斯坦案件的政治影响 - 特朗普曾承诺解密爱泼斯坦客户名单以获取政治支持,但当选后否认名单存在并称其为"民主党骗局" [21] - 司法部长邦迪宣布爱泼斯坦案已结案,FBI和司法部结论称不存在牵连政要富豪的名单,引发MAGA支持者要求其辞职 [16][18] - 盟友警告特朗普若继续回避该议题,共和党可能在中期选举中失去40个席位 [10] 阴谋论的政治工具化 - 特朗普长期利用阴谋论巩固支持基础,包括奥巴马出生地质疑、克林顿暗杀论等,形成MAGA粉丝的平行宇宙 [24][26] - 马斯克通过X平台放大特朗普与爱泼斯坦的关联,利用AI生成梗图和旧照片广泛传播,削弱特朗普形象 [42][44] - 分析认为特朗普此次被反噬的关键在于支持者意识到他属于精英阶层,与其长期批判的群体身份重合 [31][33] 社交媒体平台的舆论操控 - 马斯克收购并改造后的X平台成为阴谋论传播核心,审核放松后假新闻账号活跃度显著回升 [40][41] - X平台成为攻击特朗普的主战场,极右网红和AI生成内容加速舆论发酵 [42] - 马斯克通过"美国党"概念吸纳失望的MAGA选民,计划将公布爱泼斯坦文件列为优先事项 [44][45]
美翻炒政坛旧案引更多质疑,法媒:“爱泼斯坦案”会是特朗普重返白宫以来的最大炸弹吗?
环球时报· 2025-07-23 06:56
特朗普政府转移注意力策略 - 特朗普政府在48小时内通过公布马丁·路德·金档案和希拉里"邮件门"文件转移公众对爱泼斯坦案的注意力 [1][3][4] - 特朗普在社交媒体发布一系列与爱泼斯坦案无关的帖子,包括质疑前国际开发署署长收入、AI生成奥巴马被捕视频等 [6] - 白宫将《华尔街日报》记者从特朗普英国之行记者团中除名,因该报报道特朗普与爱泼斯坦的关系 [7] 马丁·路德·金档案公开争议 - 特朗普政府公开超过23万页马丁·路德·金遇刺案档案,声称是为了"透明度和历史正义" [3] - 马丁·路德·金家属和民权组织强烈反对,认为公开档案可能扭曲其遗产并被用于政治目的 [3][5] - 国家情报总监加巴德辩称此举是对公众知情权的回应 [3] 希拉里"邮件门"文件解密 - 美国司法部公布希拉里"邮件门"调查文件,显示FBI未充分调查敏感信息 [4] - 特朗普指责奥巴马、希拉里、拜登参与针对他的"通俄骗局" [4] - 司法部长邦迪因处理爱泼斯坦案文件面临质疑,曾承诺公开"客户名单"后又否认 [4] 爱泼斯坦案公众反应 - 最新民调显示89%美国人支持公开爱泼斯坦案文件,75%对延迟公开表示不满或极度不满 [1][7] - 69%美国人认为联邦政府隐瞒了爱泼斯坦客户详细信息,包括62%共和党支持者 [8] - 共和党议员提出两党议案要求司法部公布所有爱泼斯坦相关文件 [9] 政治影响与内部压力 - 爱泼斯坦案可能动摇特朗普的MAGA联盟,共和党担心影响中期选举选情 [8][9] - 共和党众议员玛乔丽·泰勒·格林警告民众不满情绪加剧,要求彻底公开信息 [9] - 法国《费加罗报》称爱泼斯坦事件是特朗普任期最大炸弹,可能动摇美国政坛 [1][9]
马斯克终于藏不住了,跟特朗普唱双簧,原来是联手坑那些人啊
搜狐财经· 2025-07-06 12:56
马斯克与特朗普关系动态 - 双方关系从亲密无间迅速恶化至公开对立 频繁爆发骂战和威胁但偶尔出现缓和迹象 [2] - 近期激烈对峙发生在国会审议大漂亮法案的关键时刻 引发外界对"双簧"合作的猜测 [2] - 马斯克被推测可能以"卧底"身份协助特朗普 通过动摇利益集团和制造经济混乱为特朗普创造选举机会 [2] 双方冲突的实际影响 - 尽管言辞激烈 但未采取实质性行动损害对方核心利益 包括NASA支持撤回威胁和政府合同调查威胁均未落实 [4][5] - 马斯克提议成立第三政党和"美国党"的威胁未付诸实施 48小时后突然停止行动 [5] - 特朗普声称驱逐马斯克回南非等言论也未执行 显示对抗可能仅停留在表面 [5] 大漂亮法案的战略意义 - 法案涉及未来十年削减1.5万亿美元福利预算 包括医疗补助和食品券等 但远不足以填补特朗普政府的财政缺口 [8] - 新能源和科技领域成为更重要的争夺目标 每年2000-3000亿美元的"科技蛋糕"是更优先的争夺对象 [9] - 马斯克可能通过表面对抗协助特朗普获取科技领域利益 其440亿美元收购推特被视为提前布局支持特朗普的举措 [9] 利益关联与资源调配 - 特朗普尝试动用内部资源争夺经济蛋糕 但财政政策调整仅节省不到2000亿美元 国防部和美联储改革失败 [8] - 军工和航天领域订单被用作利益交换筹码 可能弥补马斯克在其他领域的潜在损失 [9] - 双方关系深度超出公众认知 合作可能基于长期政治经济利益而非短期冲突 [9]
数百人被捕 阴谋论盛行 这一夜全美抗议活动愈演愈烈
央视新闻· 2025-06-12 07:34
抗议活动蔓延 - 洛杉矶市中心实施宵禁后多条地铁和公交线路涉宵禁区站点临时关闭 [1] - 过去四天洛杉矶警方共逮捕至少378人 10日晚单日逮捕225人 [1][2] - 抗议者聚集联邦拘留中心周边 反对联邦执法人员搜捕非法移民 [2] 多城市抗议升级 - 纽约数千人游行聚集市政厅 规模为近日最大 数十人被捕 [3] - 芝加哥抗议者与警方发生推搡冲突 多人被捕 [4] - 西雅图、旧金山、亚特兰大、华盛顿特区等大城市同日爆发抗议 [5] 军事部署与法律对抗 - 4800名军事人员部署洛杉矶地区 含700名待命海军陆战队员 [6] - 加州政府提交临时限制令动议阻止联邦派遣军队 被法官驳回并定于12日听证 [6] 虚假信息传播 - AI生成虚假国民警卫队视频获100多万浏览量 含明显穿帮细节如军衔乱码、警车缩写错误 [8] - 社交媒体流传索罗斯购买砖头的虚假帖文 实际为马来西亚建材商商品图 获82万浏览 [9] - 砖头作为虚假信息载体历史可追溯至2020年BLM抗议和2022年堕胎权争议 [10] 美墨外交摩擦 - 美国国土安全部长指责墨西哥总统煽动洛杉矶抗议 遭对方驳斥 [11] - 洛杉矶抗议现场出现墨西哥国旗 前墨西哥外长称抗议者多为美国公民 [11][12]
一张纸巾竟成“毒品”?爱丽舍宫驳斥马克龙访乌“涉毒”传闻
环球时报· 2025-05-14 06:37
社交媒体虚假信息传播 - 法国总统马克龙被谣言指控在火车会面中藏匿毒品,视频中移走的白色物体被误认为可卡因塑料袋 [1][3] - 部分社交媒体账号利用人工智能工具恶意制作三国领导人"吸毒亢奋"的虚假画面,加剧舆论混乱 [3] - 美国阴谋论者亚历克斯·琼斯转发相关视频后,推文浏览量突破2900万次,引发全球关注 [3] 官方回应与媒体分析 - 法国总统府紧急澄清,称白色物体实为擤鼻子的纸巾,并指责谣言由国内外敌对势力传播 [3] - 法国《世界报》指出低清晰度视频误导公众,并批评X平台成为虚假消息温床 [3] - 《查理周刊》评论称"一张纸巾成为信息战武器",凸显数字时代虚假信息的传播风险 [3] 历史相似事件 - 马克龙2017年总统大选期间曾因竞选团队邮件被盗,被谣言指控邮件中包含订购可卡因的证据 [3]
教皇去世后,万斯被骂惨了?
虎嗅· 2025-04-22 14:54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雷叔写故事,作者:猫猫,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周末刚过完复活节。 本周一,罗马教皇方济各就去世了。 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没啥好多说的。 一 早在二月底,《每日邮报》就披露过,瑞士卫队为重病的他进行过葬礼彩排。 考虑到这位教皇已经88岁高龄,最近又生了病,忽然去世,也很正常。 可由于他离世前正好接见过美国副总统万斯,整件事情变得迷幻起来。 让我们从头说起。 二 在西方世界里,方济各是个很有争议的人物。 2013 年,本笃十六世辞职后,出生于阿根廷的他继任教宗,成为罗马天主教会历史上首位非欧洲出身 的教皇。 这样的出生和经历无疑会影响他的观念。 因此,这任教宗搞了很多离经叛道的改革,为了包容边缘群体,甚至牺牲了教义的纯洁性。 比如: 呼吁公众尊重同性恋的神职人员; 允许神父主持同性婚姻; 接纳女性成为主教会议成员,等等。 称赞中国有着伟大的文化和无穷的智慧,相信中西之间能够找到共存之道、尊重之道和欣赏之道。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他严厉批评现任美国政府现在的种种行为,尤其谴责美国对加沙和巴勒斯坦的 态度。 2023年,方济各在一次祈祷活动中谴责以色列对加沙地区"手无寸铁的平民"进行轰炸,并且直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