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碳工业园区

搜索文档
河北组织建设零碳工业园区培育库
中国化工报· 2025-08-18 21:33
政策背景与目标 - 河北省围绕石化化工等主导产业建立零碳工厂和零碳工业园区培育库 以加快工业绿色低碳转型并推进碳达峰碳中和 [1] - 通过2至3年培育建设 目标培树一批零碳工厂和零碳工业园区典型案例 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和模式 [1] 培育对象与标准 - 遴选绿色低碳发展水平较高且处于省内同行业前列的工业企业及工业园区入库培育 [1] - 鼓励省级及以上绿色工厂和绿色工业园区先行先试 并挖掘节能降碳潜力 [1] - 培育对象需在节能降碳工艺技术创新、先进技术应用及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方面进行开创性探索 [1] 支持措施与资源倾斜 - 各级工信部门通过节能降碳诊断服务和"节能服务进企业"活动加强对入库单位的服务指导 [2] - 利用现有政策措施支持入库单位绿色低碳改造、大规模设备更新及"两重""两新"项目申报 [2] - 优先推荐入库单位申报国家零碳工厂、国家零碳工业园区及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2] 园区评价指标体系 - 工业园区评价指标涵盖管理制度与发展规划、清洁能源利用及绿色低碳产业发展 [2] - 具体指标包括绿色低碳产业增加值占比、绿色工厂占比及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 [2] - 碳抵消相关指标要求包含碳捕集利用与封存规模等量化数据 [2] 地方配套激励政策 - 有条件地区可在财政资金奖励、工业技改补助及绿色金融方面加大支持力度 [2] - 人才引育措施被纳入地方对入库培育单位的潜在支持范畴 [2]
四川首批零碳工业园区试点公布
中国化工报· 2025-08-04 13:44
四川省零碳工业园区试点建设 - 四川省经信厅联合生态环境厅公布2025年度零碳工业园区试点名单 首批4家园区入选 包括宜宾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宜宾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 四川攀枝花西区经济开发区 四川金堂经济开发区 试点建设期为3年 [1] - 试点采用"试点先行、逐步推广"模式 重点在零碳路径探索 场景打造 统计核算 管理机制和发展模式方面形成可复制经验 [1] - 4家园区覆盖资源加工型 绿色高载能型 外向出口型 优势产业主导型四大重点领域 [1] 各园区定位与建设重点 - 宜宾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定位优势产业主导型 主导产业包括晶硅光伏和智能制造 当前能源消费以电力和天然气为主 未来将通过智慧微电网改造项目打造纯绿电供应源并培育绿色低碳产业 [2] - 宜宾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定位外向出口型 重点建设智慧能碳系统 通过碳流追踪监测体系加快与国际贸易认证规则衔接 提升企业绿色竞争力 [2] - 四川攀枝花西区经济开发区定位资源加工型 重点推进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和生产工艺深度脱碳 推广应用颠覆性技术 [2] - 四川金堂经济开发区定位绿色高载能型 重点强化园区与周边清洁能源匹配对接 打造就地大规模转化利用基地 [2] 资金与政策支持措施 - 省级工业发展资金将零碳工业园区纳入支持范围 对通过验收园区内符合条件的项目给予补助 [2] - 支持试点园区争取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用于零碳建设 [2] - 鼓励产业基金以市场化方式加大对园区重点企业和重大项目支持 引导银行扩大绿色信贷和绿色基金规模以满足融资需求 [2] 试点实施与监管要求 - 试点园区需严格按照建设方案开展试点 将预期目标 建设任务和重点项目分解到具体承办部门和人员以确保按期完成 [3] - 相关市(州)经信局和生态环境局需加强督促指导 定期调度跟踪试点进展和目标完成情况 [3] - 需每年12月底前报送试点工作进展情况 [3]
首批零碳工业园区试点建设名单公布 4家园区入选,3年左右完成打造
四川日报· 2025-07-22 11:11
零碳工业园区试点建设 - 四川省公布2025年度零碳工业园区试点建设名单,首批包括宜宾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宜宾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四川攀枝花西区经济开发区、四川金堂经济开发区4家园区,建设期为3年左右 [1] - 试点采用"试点先行、逐步推广"模式,重点在零碳路径探索、场景打造、统计核算、管理机制和发展模式等方面形成可复制经验 [1] - 试点覆盖资源加工型、绿色高载能型、外向出口型、优势产业主导型四大园区领域 [1] 政策背景与目标 - 2024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建立零碳园区,2024年3月四川省印发《零碳工业园区试点建设工作方案》,目标到2027年打造一批零碳工业园区 [1] - 省级工业发展资金将零碳工业园区纳入支持范围,对通过验收的园区内项目给予后补助支持 [2] - 支持试点园区争取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鼓励产业基金以市场化方式支持园区重点企业和重大项目,引导金融机构扩大绿色信贷和绿色基金规模 [2] 试点园区特色与规划 - 宜宾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优势产业主导型)主导产业为晶硅光伏、智能制造,未来将依托智慧微电网改造项目打造纯绿电供应源 [2] - 宜宾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外向出口型)重点建设智慧能碳系统,构建碳流追踪监测体系以提升企业和产品绿色竞争力 [2] - 四川攀枝花西区经济开发区(资源加工型)重点推进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和生产工艺深度脱碳,应用颠覆性技术 [2] - 四川金堂经济开发区(绿色高载能型)强化园区与周边清洁能源匹配对接,打造大规模转化利用基地 [2]
4家园区入选四川省首批零碳工业园区试点建设名单 探索建设零碳园区 四川这样破题
四川日报· 2025-07-22 08:25
零碳园区定义与背景 - 零碳园区指通过规划、设计、技术、管理使园区内二氧化碳排放降至"近零"水平并具备"净零"条件的园区 [1] - 工业园区作为产业和碳排放集中地改造潜力大是四川选择其作为突破点的原因 [2] - 2024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建立零碳园区2024年3月四川印发工作方案目标2027年打造一批零碳工业园区 [1] 四川零碳园区建设路径 - 采取"4+2"建设路径:清洁能源规模利用、绿色低碳产业培育、绿色低碳技术支撑、智慧能碳系统建设4个主要路径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生态固碳和碳汇开发2个补充手段 [1][6] - 评价核心是单位工业增加值二氧化碳排放强度大幅下降同时注重产业发展路径转型 [6] - 省级工业发展资金对通过验收的园区项目给予后补助支持鼓励产业基金市场化支持重点企业和重大项目 [1][7] 首批试点园区特征 - 4家试点园区(宜宾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宜宾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四川攀枝花西区经济开发区、四川金堂经济开发区)共同特征是绿色发展态势良好和试点条件成熟 [3][4] - 试点条件包括所在地水风光资源丰富具备绿电直供基础以及能耗碳排放统计核算监测基础 [4] - 宜宾高新技术产业园区2024年绿色低碳产业增加值占比91.59%建成232.6兆瓦微电网一期工程年直供纯绿电10亿度单位增加值综合能耗为全国平均水平二分之一年减碳超90万吨 [4] 不同类型园区建设重点 - 资源加工型园区重点推进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和生产工艺深度脱碳应用低碳零碳原料燃料替代技术 [3] - 绿色高载能型园区强化与周边清洁能源匹配对接打造大规模转化利用基地 [3] - 优势产业主导型园区如宜宾高新技术产业园区重点建设智能微电网、源网荷储充一体化系统、光伏应用场景示范区项目 [6] - 四川攀枝花西区经济开发区作为唯一化石能源消费为主园区通过余热回收、清洁能源项目实现传统产业脱碳同时发展光解水制氢、全钒液流电池等新兴产业 [7] 建设意义与基础 - 零碳园区建设可降低企业个体碳认证成本形成规模效应增强产业绿色竞争力应对国际绿色壁垒 [2] - 四川清洁能源优势突出晶硅光伏、动力电池、新能源汽车等绿色低碳产业集聚加快形成2022年已启动近零碳排放园区试点积累可复制经验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