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预防性宽松
icon
搜索文档
美联储再度九月降息 平衡术下释放哪些深层信号
搜狐财经· 2025-09-18 09:17
美联储降息决策 - 美联储宣布下调联邦基准利率25个基点至4.00%~4.25%区间 这是2024年底以来的首次降息[1] - 降息背景包括就业市场疲软、政治压力及全球市场高度关注[4] 政策背景与对比 - 2024年9月18日美联储降息50个基点 本次2025年9月17日仅降息25个基点 显示政策力度与氛围差异[4] - 当前失业率上升且招聘放缓 通胀虽缓和但仍高于2%目标 政治层面面临特朗普政府要求加快降息的压力[4] 经济预测与点阵图信号 - 多数委员预计2025年内还有两次降息各25个基点 年底利率可能下探至3.50%~3.75%区间[6] - 点阵图显示长期利率预期下移 2026年预计3.50%~3.75%、2027年3.25%~3.50% 高于中性利率2.5%[6] - 美联储内部存在分歧 新任理事米兰主张降息50个基点 但最终决策为25个基点[7] 鲍威尔政策立场 - 鲍威尔明确表示50个基点降幅未获支持 25基点是"风险管理下的合适选择" 强调渐进可控立场[7] - 降息主要为应对就业市场疲软的下行风险 而非通胀彻底消退 政策重心向就业平衡微调[8] - 鲍威尔公开捍卫美联储独立性 称决策"基于数据 而非政治" 回应外部政治压力[8] 政策信号释放 - 降息释放政策转向信号 针对就业疲软压力 但强调渐进路径而非全面放水模式[13] - 短期降息可缓解借贷压力并支撑就业与消费 长期需警惕通胀回升风险及政治干预[13] - 本次降息反映经济形势演变及政治与市场夹缝中的平衡 是央行独立性与政策可信度的博弈[14]
STARTRADER星迈:特朗普再一次表示本周将会出现大幅降息
搜狐财经· 2025-09-15 11:56
美联储降息预期与市场观点 - 特朗普总统公开表示预期将出现大幅降息,认为当前是完美时机,此为近期第三次公开提及美联储降息 [2] - 芝商所美联储观察工具显示,市场预期美联储在9月17日宣布降息25基点的概率已超过85%,维持利率不变的可能性极低 [2] - 彭博社对52位经济学家的调查显示,多数人认为将降息25个基点,仅7位受访者预期降息50个基点 [2] 美联储内部政策分歧 - 多数受访经济学家认为,美联储当前倾向于采取“预防性宽松”政策,而非开启全面的降息周期 [2] - 鹰派官员反对宽松,认为当前通胀压力未缓解,过早降息可能导致物价失控 [2] - 鸽派官员主张降息50个基点,担忧经济下行风险已超过通胀风险,需提前对冲衰退风险 [2] - 中间派官员倾向于先降息25个基点进行试探,再根据经济反应决定后续行动 [2] 政策决议的潜在市场影响 - 市场分析机构指出,若内部分歧持续,本次会议可能出现三张甚至四张反对票 [3] - 反对票数量的增加可能削弱市场对美联储政策连贯性的信心,并引发美元汇率和美股市场的短期波动 [3] - 美联储政策制定者需在“防衰退”与“控通胀”之间找到精准平衡,同时应对白宫不断扩大的影响力 [3]
美联储降息箭在弦上:褐皮书信号与市场博弈的深度解析
搜狐财经· 2025-09-05 11:11
政策转向信号 - 美联储《褐皮书》释放强烈政策转向信号 市场对9月降息预期升至96.6%历史高位 [1] - 美联储理事沃勒表态未来3-6个月将实施多次降息 [1][3] - 政策信号标志着货币政策周期关键转折 反映央行平衡增长风险与物价稳定的复杂考量 [1] 通胀形势变化 - 通胀压力显著缓解 相关提及次数降至四年来低点 [2] - 12个辖区中10个报告"温和或轻微"价格上涨 与上半年"持续高通胀"形成鲜明对比 [2] - 圣路易斯联储主席预计关税对通胀影响将在未来2-3季度消退 核心通胀率2026年下半年向2%目标收敛 [2] 劳动力市场状况 - 11个辖区就业水平"几乎没有净变化" 但显现下行风险 [3] - 美国7月JOLTS职位空缺降至718.1万人 为10个月来最低水平 [3] - 半数地区报告移民工人数量减少 建筑行业面临明显劳动力短缺 [3] 市场反应表现 - 股票市场呈现分化 道指微跌0.05% 纳指上涨1.02% [4] - 债券市场已消化宽松预期 预计10月累计降息50个基点概率达51.6% [4] - 美元兑人民币汇率微涨0.0196%至7.1429 美元尚未出现显著贬值 [5] 政策框架特点 - 美联储强调灵活性与数据依赖性 不必遵循固定步骤实施降息 [7] - 从"前瞻指引"向"数据依赖"策略回归 赋予更大政策调整空间 [7] - 消费者支出出现持平或下降趋势 因许多家庭工资未能跟上物价上涨 [7] 未来政策展望 - 9月16-17日议息会议为关键节点 若降息25个基点市场焦点将转向后续行动 [8] - 四季度可能再降25-50个基点 但面临通胀反弹与金融市场过热等制约因素 [8] - 降息周期启动可能标志货币政策框架调整 转向"预防性宽松"新范式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