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
icon
搜索文档
四年“输”出2.5亿,“清水”黄河入山东
齐鲁晚报· 2025-07-12 05:54
黄河流域生态补偿机制 - 山东完成2024年度黄河流域(豫鲁段)横向生态保护补偿资金支付6207万元 [1] - 自2021年协议签署以来山东累计向河南兑现生态补偿金2.5亿元 [1] - 黄河水质从豫入鲁连续达标达到Ⅱ类标准以上 [1] 协议内容与执行 - 2021年山东河南签订首轮补偿协议2023年签订第二轮协议(2023-2025年) [1] - 第二轮协议将水质类别补偿从年度达标调整为月度达标并增加总氮指标 [1] - 河南实施"净水入黄河"工程刘庄断面总氮年均浓度低于上年 [1] 政策推广与成效 - 山东2021年将省际补偿经验拓展至省内实现县际流域补偿全覆盖 [2] - 财政部2022年给予山东专项奖励2亿元并在全国推广其做法 [2] - 甘肃与宁夏四川青海签订补偿协议成为沿黄九省区中唯一与三省签约省份 [2] - 截至2025年6月全国24个省份建立30个跨省流域横向生态补偿机制 [2] 高层政策导向 - 习近平总书记2024年强调要完善黄河流域生态大保护大协同格局 [2] - 要求突出黄河治理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构建上下游贯通治理体系 [2]
守护黄河流域岁岁安澜
经济日报· 2025-06-13 06:20
黄河流域水资源管理问题 - 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通报典型案例指出黄河流域存在违法违规取水用水问题 包括违规取水 水源置换工程推进不力 地下水压采工作不严不实等 [1] - 部分地区对黄河河道管控不到位 违法违规开发建设 水资源保护节约问题多发 [1] - 违规审批 违法取水问题多发 再生水利用不严不实 暴露出水资源管理明显漏洞 [1] 黄河流域生态现状 - 黄河流域是我国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和经济发展区域 水资源开发利用率高达80% [1] - 部分支流生态流量不足甚至断流问题多发 美丽河湖保护与建设不平衡不充分 [1] - "十四五"以来流域水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但生态现状仍不容乐观 [1] 整改要求与措施 - 督察为生态保护工作敲响警钟 要求重点区域深刻认识整改重要性与紧迫性 [2] - 需全面排查整治涉水领域问题 严厉打击违法违规取用水行为 [2] - 提升水资源 水环境 水生态协同治理水平 压紧压实整改责任 [2] - 强化跟踪问效机制 引入社会监督力量 以群众满意为标准确保整改到位 [2] 长期战略方向 - 保护黄河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需作为整改攻坚战关键环节 [2] - 通过建章立制 成果巩固等工作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2]
水利部、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交通运输部加强黄河流域非法采砂打击整治
水利部网站· 2025-06-05 18:37
黄河流域非法采砂打击整治行动 - 水利部、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交通运输部联合印发通知,加强黄河流域非法采砂打击整治,旨在维护河势稳定并保障防洪、供水、生态及重要基础设施安全 [1] 整治措施与执法重点 - 要求各地深入调查摸排重点河段、敏感水域及问题多发区域,重点关注堤防、控导工程、桥隧等重要基础设施范围内的非法采砂问题 [2] - 全面梳理信访及12314举报线索,对反复举报、联名举报及陈年旧案进行深挖严查 [2] - 严厉打击无证盗采和超范围、超深度、超期限、超功率、超许可量采砂行为,查处以疏浚名义非法采砂及"蚂蚁搬家式"零星偷采 [2] - 对构成犯罪的非法采砂行为追究刑事责任,符合公益诉讼条件的案件由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 [2] - 加强砂石上岸、运输环节的电子管理单核验,打击虚开、伪造、套用管理单行为,查处违规接收转运无合法来源砂石的行为 [2] 跨部门协作机制 - 依托"河湖长+检察长""河湖长+警长"机制强化部门间沟通协调、信息共享及联合执法 [2] - 建立重大违法案件挂牌督办机制,对性质严重、影响恶劣的案件联合开展挂牌督办 [2]
五十载逐绿而行,济南举办2025年六五环境日宣传活动
齐鲁晚报· 2025-06-05 12:21
济南市生态环境保护50周年成就 - 济南市生态文明建设已走过50年历程 从1975年成立环境保护办公室起步 实现历史性跨越 [1] - 2025年六五环境日以"美丽中国我先行"为主题 旨在构建全民参与的生态环境保护新格局 引领绿色低碳风尚 [1] - 出台美丽济南建设实施方案和全域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规划 系统推动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十大行动" [3] - 连续8年开展"绿盾"重要生态空间强化监督行动 累计获评国家和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20个 [3] 环境治理成效 - PM2.5浓度降至36微克/立方米 PM10首次达到国家二级标准 优良天数同比增加30天 [4] - 16处饮用水水源地100%达标 优良水体比例达到"十四五"目标要求 [4] - 实施生态环境治理项目1206个 审批建设项目839个 保障610个项目主要污染物总量指标 [4] - 碳排放权交易量达210.46万吨 "无废城市"建设获全省评估"好"等次 [4] 智慧环保与执法创新 - 建成智慧生态黄河平台 包含11个应用系统 被评为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典型案例 [4] - 获批全国一体化生态环境大数据体系建设试点 [4] - 将261家企业纳入监督执法正面清单 非现场执法比例达41.4% [4] 环保志愿活动 - 成立7支黄河生态环境保护志愿服务队 包括6所高校团队和华山街道团队 [6] - 启动黄河生态环境保护志愿服务项目 开展"万里同心共护黄河"垃圾清理活动 [8][9] - 举办生态文明主题回顾展和"绿色市集" 设置6类环保展示区 [8] - 开展"生态绿"主题摄影征集活动 12幅作品入选并制作成明信片 [8]
为了一泓清水入黄河(人与自然)
人民日报· 2025-06-01 06:02
黄河流域生态治理成效 - 黄河入晋段水质显著改善,2024年山西黄河流域优良水体比例达91.5%[5][9] - 黄河入晋泥沙大幅减少,万家寨水利枢纽工程促进水流减缓与泥沙沉淀[2] - 汾河入黄口庙前村断面2024年首次达到Ⅲ类水质[13] 生态修复与绿化工程 - 偏关县林草覆盖率从10年前27%提升至48.6%,黄河和长城沿线达60%以上[5] - "十四五"以来山西黄河流域累计完成营造林1341万余亩,19个沿黄县实现基本绿化[5] - 2024年山西水土保持率达65.5%,水土流失面积与强度持续双下降[5] 重点治理项目进展 - 山西启动"一泓清水入黄河"工程,285个项目总投资近千亿元,完工率超60%[10][14] - 太榆退水渠水质提升项目日处理污水13万立方米,确保三项指标稳定达标[12] - 伍姓湖生态修复项目种植2700亩水生植物并投放44.8万尾白鲢鱼以改善水质[9] 区域协同治理 - 山西以4个国家级水土流失治理区为重点,规划打造100条高质量精品小流域[6] - 汾河流域实施截污纳管工程,太榆退水渠2024年6月首次全线水质优良[12] - 运城永济市伍姓湖清淤工程单日清淤量达3000立方米,计划加速推进[7]
坚定信心推动高质量发展高效能治理
人民日报· 2025-05-22 05:59
高质量发展与对外开放 - 坚定信心应对复杂外部环境,坚定不移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 [2] - 河南郑州航空港区构建世界级物流枢纽,持续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 [2] - 洛阳轴承集团加强新能源汽车轴承等技术攻关,走自主创新路线 [2] - 安徽临泉县粮油全产业链产值达57.8亿元,计划延伸现代农业产业链 [2] 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 - 科技创新赋能现代制造业,如新能源汽车轴承新赛道 [2] - 新材料新技术应用于文化遗产保护,如龙门石窟实现预防性保护 [2] - 林下经济(草珊瑚等中草药)和康养旅游成为优质产业方向 [7] 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 宁夏黄河干流保持Ⅱ类优水质,持续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 [3] - 安徽利用引江济淮工程跨区域调水11.64亿立方米缓解旱情 [5][6] 社会治理与基层建设 - 四川眉山提升新兴领域党建质量,引导参与社会治理 [4] - 宁夏同心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矛盾纠纷化解率达97.4% [4] - 福建加快研究全省诚信体系建设三年行动方案 [4] 民生服务与基层减负 - 河南郑州金水区便民服务中心升级,实现社保医保高频事项一站办结 [8] - 四川成都推动中央八项规定学习教育,明确113项整治措施 [7] - 基层干部更多投入产业发展(如林下经济),形式主义整治见效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