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光伏组件
搜索文档
共绘黄河壮美画卷!沿黄各省区加快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新华社· 2025-10-20 18:02
生态保护治理 - 青海省循化县建立志愿巡河队,30多名村民常态化巡护约3公里河段,并可通过志愿服务时长兑换物品 [2] - 循化县建立督导考核评价、建筑垃圾管理、生活垃圾清运、农村污水治理、环保宣传动员等五项机制 [2] - 黄河口近海滩涂的盐地碱蓬植物蓬勃生长,有效降低土壤盐度并提高肥力,为底栖生物提供养分,显示生态持续向好 [2] 绿色发展与产业转型 - 河南新乡新亚纸业通过节水改造,使制浆工序用水量从每吨浆65立方米降至25立方米,水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升 [3] - 陕晋甘三省加快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关中平原城市群高耗能产业被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文化旅游、大数据等新兴产业替代 [3] - 山东优化石化产业布局,加快钢铁产业向沿海转移,规划建设海上风电等清洁能源基地,推动产业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集群化升级 [3] - 中广核烟台招远400兆瓦海上光伏项目全容量并网发电,由76万块海上光伏组件构成 [4] - 沿黄9省区签署协议,推动流域内检验检测、认证认可等质量基础设施开放共享、结果互认 [4] 防洪工程与智慧治理 - 国家建设黄河下游"十四五"防洪工程,涉及河南、山东两省42个县(区),以完善防洪工程体系 [5] - 运用无人机、卫星遥感监测河势,光电测沙仪快速测定河水含沙量,5G视频监控水库大坝,实现智慧治理 [6] - 山东黄河河务局通过雨水情信息共享机制,精准调度东平湖流量以应对洪水 [6] - 通过黄河滩区迁建工程,山东60万滩区群众成功搬入新居,保障民生安全 [6]
决胜“十四五” 打好收官战|共绘黄河壮美画卷——沿黄各省区加快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新华社· 2025-10-16 22:18
生态保护治理 - 青海省循化县建立五项机制并组织村民志愿巡河队开展常态化黄河巡护 [2] - 黄河入豫第一站三门峡市建设沿黄生态廊道 包含休闲驿站和沿岸步道 [2] - 黄河口盐地碱蓬植物蓬勃生长 有效降低土壤盐度并提高肥力 证明生态持续向好 [2] 工业绿色转型 - 河南新亚纸业集团通过节水改造 使制浆工序用水量从65立方米/吨浆降至25立方米/吨浆 [3] - 陕晋甘三省加快传统产业改造提升 关中平原城市群高耗能产业被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替代 [4] - 山东优化石化产业布局 加快钢铁产业向沿海转移 规划建设海上风电等清洁能源基地 [4] 清洁能源发展 - 中广核烟台招远400兆瓦海上光伏项目全容量并网发电 由76万块海上光伏组件构成 [4] - 沿黄9省区签署协议推动检验检测、认证认可等质量基础设施开放共享和结果互认 [4] 防洪与安澜工程 - 国家建设黄河下游"十四五"防洪工程 涉及河南、山东两省42个县(区)[6] - 运用无人机、卫星遥感、光电测沙仪、5G视频监控等新技术为黄河安澜提供保障 [6] - 山东通过黄河滩区迁建工程使60万滩区群众搬入新居 [6]
光伏样板启航 风电牧场共舞
中国证券报· 2025-05-30 05:31
海上光伏项目进展 - 中广核烟台招远400兆瓦海上光伏项目全容量并网,用海面积512.7公顷,安装76万块光伏组件,6.2公里跨度,16回35千伏集电线路 [1] - 项目水深8.5米至11米,为山东省首批竞配海上光伏项目中水深最深,预计年发电量6.94亿千瓦时,等效减排二氧化碳53.58万吨 [1] - 采用"多管桩高精度同步定位"工艺及全国首台海上光伏智能打桩船"电建海装001号",桩基定位精度达厘米级 [2] 风电与海洋牧场融合 - 莱州海上风电项目为全国首个风电与海洋牧场融合示范工程,装机304兆瓦,安装38台8.0兆瓦风机,累计上网电量20.38亿千瓦时,等效减排二氧化碳164.87万吨 [3] - 通过投放海藻场和海草床净化水质,形成"水上发电+水下养殖"立体模式,海域资源综合利用率显著提升 [3] 清洁能源战略布局 - 中广核新能源在运装机总量5683万千瓦(风电3686万千瓦+太阳能1931万千瓦),计划2025年内突破7000万千瓦 [4] - 重点拓展"光热+"、"海上+"、"绿电+"特色业务,推进沙戈荒大基地及制氢、光热技术研发,探索区域能源综合解决方案 [4] 技术创新与生态效益 - 海上光伏项目研发三大创新应用:海洋环境适配组件、支架单元技术设计、海上打桩工艺 [1] - 风电项目采用增量混合所有制改革模式,形成可复制的"蓝色能源+海上粮仓"融合发展案例 [3]
第一轮通知 | 2025(第五届)海洋清洁能源技术与装备高峰论坛
DT新材料· 2025-05-18 23:13
海洋清洁能源产业发展现状 - 我国海洋清洁能源开发能力稳步提升,涵盖海洋氢能、海上风电、海上光伏、海洋能等领域,呈现百花齐放态势 [1] - 2024年海上风电持续高增长,加速向漂浮式和机组大型化发展 [1] - 多个沿海省份海上光伏项目相继获批,项目开工投产迎来小高潮 [1]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新型漂浮式潮流-波浪能联合发电装备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启动 [1] 长三角地区发展成果 - 江苏省海上风电并网容量全国领跑 [1] - 江苏省计划2027年建成千万千瓦级海上光伏基地 [1] - 全球首个海水制氢装备基地在常州投产 [1] 论坛活动安排 - 论坛主题为"融合发展·创新驱动",将于7月23-25日在南通举办 [1] - 同期举办青年科学家10²论坛、产业发展与创新技术全体大会、圆桌对话、四大专题论坛 [1] - 特色活动包括产业需求对接、创新产品与技术展览、产业报告与项目地图发布、参观交流 [1] 专题论坛议题 海上风电 - 科学理论:风资源测评、叶片气动载荷、基础运动抑制等 [7] - 关键技术:锚固基础、系泊系统、支撑结构、大型化风机等 [7] - 工程实践:风渔融合、风渔光融合、海上风电制氢等 [7] 海上光伏 - 技术创新:复合管桩、浮体结构形式创新、系泊方式优化等 [7] - 工程实践:风光同场、渔光互补、海上光伏与海洋油气田融合等 [7] 海洋氢能 - 技术方向:海上风电/光伏制氢、直接海水制氢、海上浮式平台一体化制氢 [8] - 关键技术:高选择性长寿命催化电极开发、耐盐高性能关键堆叠材料开发等 [8] 产业报告与项目 - 《2025海洋清洁能源产业报告》将梳理产业发展现状和趋势 [11] - 《全球浮式风电项目地图2025》将更新欧洲、亚洲最新浮式风电项目进展 [11] 参会单位与规模 - 上届论坛吸引150多家企业和科研单位,300多位参会代表 [13] - 参会单位包括明阳智能、隆基、金风科技等上市企业,以及中电建、中能建、中交等建设单位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