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4行情
搜索文档
9·24一周年!从北证50到“易中天”,这些基金一年狂赚200%!
私募排排网· 2025-09-28 11:04
文章核心观点 - 自2024年9月24日“政策组合拳”以来,A股市场经历了一轮显著的结构性牛市,多个主题板块轮番爆发,呈现出强劲的赚钱效应 [3] - 北证50指数是本轮行情的领涨先锋,期间涨幅超过150%,成为市场最亮眼的风景线 [3] - 科技主线强势领跑,通信、电子等行业涨幅居前,人形机器人、CPO、创新药等主题概念板块表现突出 [3] 北证50指数行情 - 北证50指数在9·24行情中逆势大涨,屡创历史新高,成为市场焦点 [3] - 行情受A股情绪和流动性改善驱动,北证50因成分股市值小、股价弹性大且受改革信号提振,更易受资金关注 [3] - 自9·24行情以来,业绩排名前10的北证50指数基金收益均超过130%,其中中欧北证50成份指数A收益达174.95%,博时北证50成份指数A收益达170.84% [4][5] - 基金规模普遍出现显著增长,例如中欧北证50成份指数A的规模从0.10亿元增至2.94亿元 [5] 半导体行业表现 - 半导体板块是9·24行情中的市场主线,2024年8月全球半导体销售额达531亿美元,同比增长20.6% [6] - 中国半导体市场表现更为亮眼,2024年8月销售额为166亿美元,同比上涨27.5%,远超全球平均水平 [6] - AI技术突破与电车智能化浪潮推动半导体产业链站在新一轮周期起点 [6] - 持仓聚焦半导体的基金业绩亮眼,嘉实绿色主题股票A期间收益达151.92%,东方惠新灵活配置混合A收益达143.48% [6] - 汇添富中证芯片产业指数增强A等基金也录得超过100%的收益 [7] 人形机器人主题 - 人形机器人产业受DeepSeek和宇树科技等事件推动,市场情绪高涨,机构预计2025年有望进入量产元年,2026年迎来商业化爆发 [8] - 布局机器人板块的基金收获颇丰,中航趋势领航混合C期间收益高达188.30%,华夏智造升级混合A收益达146.85% [8] - 多只机器人主题基金期间收益超过100%,显示板块强劲的增长势头 [9] 创新药行业复苏 - 创新药行业在经历三年深度调整后于9·24行情中迎来复苏,政策支持为产业收入增长注入动力 [10] - 中国创新药产业国际化步伐加快,与海外药企的合作开发协议数量激增,提振板块表现 [10] - 创新药基金表现不俗,中银医疗保健混合A期间收益达110.40%,东方红医疗升级股票A收益达103.47% [10] CPO概念与“易中天”组合 - 随着AI算力需求爆发,CPO(共封装光学)概念下的“易中天”组合(新易盛、中际旭创、天孚通信)异军突起,光模块赛道热度升温 [12] - 持仓聚焦CPO概念的基金表现极其突出,中航机遇领航混合A期间收益高达251.60%,财通集成电路产业股票A收益达188.26% [12] - 多只CPO主题基金期间收益超过140%,显示细分赛道巨大的投资吸引力 [13] 军工板块走强 - 军工板块近期走强,历史复盘显示“阅兵行情”通常会提前1-2个月启动,为板块带来事件驱动机会 [14] - 政策、技术、资本等多方面支持为军工行业的市场增量及估值提升注入动力 [14] - 相关基金表现稳健,中航军民融合精选A期间收益达97.40%,博时军工主题股票A收益达83.18% [14] - 军工板块长期成长动能凸显,受到市场关注 [14][15]
"9·24”一周年,A股总市值破116万亿元,四大变革重塑中国资本市场新生态
36氪· 2025-09-24 12:09
政策举措 - 2024年9月24日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证监会联合出台“稳地产、稳股市、稳经济”一揽子金融政策,当日上证指数和创业板指分别收涨4.15%和5.54% [2] - 央行创设“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与支持回购增持股票的“专项再贷款”两大货币政策工具,证监会提出支持长期资金入市、鼓励并购重组 [2] - 2024年9月底证监会发布《关于深化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市场改革的意见》并修订相关规则,沪深交易所同步拟修订重组审核规则以精简流程 [2] - 2025年1月22日多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的实施方案》,重点引导商业保险资金、社保基金、养老金等加大入市力度 [2] - 2025年证监会推出60余项配套规则,资本市场基础制度与监管底层逻辑得到全方位完善 [3] 市场表现与规模变化 - 自2024年9月24日至2025年9月中旬,深证成指累计涨幅高达61.7%,恒生指数年内涨幅突破45%,领先全球主要指数 [4] - 沪深两市总市值从2024年9月24日的81.8万亿元跃升至2025年9月19日的116.6万亿元,绝对金额增加34.8万亿元,增幅42.54% [7] - 北交所总市值从2885.02亿元增加至9087.94亿元,绝对金额增加6202.92亿元,增幅高达215% [7] 资金流向 - 2025年上半年外资净增持境内股票和基金101亿美元,扭转了过去两年总体净减持的态势,5、6月份净增持规模增加至188亿美元 [8] - 资金从“小票博弈”转向“龙头集中”,高股息板块与科技成长形成双轮驱动格局 [9] 行业结构变化 - 金融行业总市值从17.42万亿元增至21.8万亿元,增幅25.18%,继续稳居行业首位 [11] - 电子设备行业总市值从6.37万亿元跃升至13.58万亿元,增幅113%,排名从第三升至第二 [11] - 信息技术行业市值增长60.13%,两大科技板块成为增长引擎 [11] - 2025年8月农业银行A股市值达到2.11万亿元,超越工商银行成为A股市值冠军 [12] - 寒武纪股价在2025年8月超越贵州茅台,成为A股第一高价股 [12] 上市公司质量与研发投入 - 2025年上半年全市场上市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5.01万亿元,同比增长0.16%,实现净利润3万亿元,同比增长2.54% [14] - 2025年上半年上市公司研发投入超8100亿元,同比增长3.27%,整体研发强度2.33% [14] - 创业板、科创板、北交所研发强度分别为4.89%、11.78%、4.63%,全市场113家公司研发投入超10亿元 [14] 投资者行为与市场活跃度 - 2025年8月A股新增开户数265.03万户,环比增长约35%,前8个月新开户数合计1721.17万户,同比增长约48% [15] - 自2025年8月13日至9月19日,A股市场成交额连续28个交易日超过2万亿元,9月以来日均成交额达2.48万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逾3倍 [15] - 2025年9月18日A股两融余额达到2.4万亿元,创历史新高,占A股流通市值2.54%,当天两融交易额3735.44亿元,占A股成交额11.8% [15] - 截至2025年8月31日,818家上市公司公布现金分红方案,现金分红总额达6497亿元,分红公司整体股利支付率31.97% [15]
"9·24”一周年,A股总市值破116万亿元!四大变革重塑中国资本市场新生态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24 09:51
政策举措 - 2024年9月24日中国人民银行 金融监管总局 证监会联合推出稳地产 稳股市 稳经济一揽子金融政策 包括创设证券 基金 保险公司互换便利与专项再贷款工具 支持回购增持股票 鼓励长期资金入市和并购重组[3] - 2024年9月底证监会发布深化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市场改革意见 修订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 沪深交易所同步精简重组审核流程[3] - 2025年1月22日多部门联合印发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实施方案 重点引导商业保险资金 社保基金 养老金加大入市力度[3][19] - 2025年1月26日证监会发布促进资本市场指数化投资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 优化资源配置和服务财富管理[4] - 2025年5月7日出台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 引导行业从重规模向重回报转型[4] - 2025年6月18日科创板增设科创成长层 增强制度包容性以服务科技创新与新质生产力发展[4] - 国务院2024年出台新国九条后 证监会推出60余项配套规则 完善资本市场基础制度与监管底层逻辑[4] 市场表现 - 深证成指从2024年9月24日8435.70点升至2025年9月19日13070.86点 累计涨幅61.7% 超越纳斯达克指数25.91%和日经225指数19.41%[5][6] - 恒生指数从19000.56点升至26545.10点 涨幅45.48% 超越标普500指数16.54%[5][6] - 上证指数从2863.13点升至3820.09点 涨幅38.97%[6] - 沪深两市总市值从81.8万亿元增至116.6万亿元 增加34.8万亿元 增幅42.54% 首次突破百万亿大关[8] - 北交所总市值从2885.02亿元增至9087.94亿元 增加6202.92亿元 增幅215%[8] 资金流向 - 2025年上半年外资净增持境内股票和基金101亿美元 扭转过去两年净减持态势 其中5-6月净增持规模达188亿美元[9] - 2025年8月A股新增开户数265.03万户 环比增长35% 前8个月新开户数1721.17万户 同比增长48%[16] - 2025年8月13日至9月19日A股成交额连续28个交易日超过2万亿元 9月日均成交额2.48万亿元 较去年同期增长逾3倍[16] - 2025年9月1日A股两融余额达2.3万亿元 超过2015年历史最高值 9月18日进一步升至2.4万亿元 占流通市值2.54% 当日两融交易额3735.44亿元 占成交额11.8%[16] 行业结构变化 - 金融行业总市值从17.42万亿元增至21.8万亿元 增幅25.18% 保持行业首位[11][12] - 电子设备行业总市值从6.37万亿元跃升至13.58万亿元 增幅113% 排名从第三升至第二[11][12] - 信息技术行业总市值从7.14万亿元增至11.43万亿元 增幅60.13%[11][12] - 2025年8月6日农业银行A股市值达2.11万亿元 超越工商银行成为A股市值冠军 9月初股价突破7元刷新历史高点[13] - 2025年8月28日寒武纪收盘价1587.91元超越贵州茅台1446.1元 成为A股第一高价股 宁德时代突破2021年历史新高[13] - 科技板块涌现胜宏科技等十倍股及新易盛 中际旭创 天孚通信等牛股 诺德新生活混合C基金近1年收益率超180%[14] - 创新药板块恒瑞医药 药明康德等龙头企业年内涨幅均超50%[14] 上市公司经营 - 2025年上半年全市场5432家上市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5.01万亿元 同比增长0.16% 净利润3万亿元 同比增长2.54%[15] - 上市公司研发投入超8100亿元 同比增长3.27% 研发强度2.33% 创业板 科创板 北交所研发强度分别为4.89% 11.78% 4.63%[15] - 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技术制造业研发强度分别高于整体3.29和4.44个百分点 全市场113家公司研发投入超10亿元 926家公司研发强度超10%[15] - 截至2025年8月31日818家上市公司公布现金分红方案 较上年同期增加141家 现金分红总额6497亿元 整体股利支付率31.97%[16] 市场生态建设 - 2025年1月1日退市新规全面实施 严格退市标准 加大出清僵尸空壳和害群之马力度 拓宽多元退出渠道 加强投资者保护[21] - 2024年9月底并购重组新规落地一年内披露230单重大资产重组 支持上市公司产业整合[20] - 2025年5月债券市场科技板落地 为创新型企业提供新融资通道[20] - 保险资金长期股票试点规模突破2200亿元 公募基金总规模站上35万亿元台阶[19]
5家IPO券商业绩发布,仅开源证券1家营收同比下滑
搜狐财经· 2025-05-09 17:15
目前,市面上共有5家券商正在备战"IPO",他们分别为财信证券、东莞证券、渤海证券、开源证券和华龙证券。 其中,东莞证券、开源证券目标选定为深交所, 其余3家则在尝试登陆上交所。 均表现为净利润增长态势 聚焦5家IPO 券商,除开源证券外,均实现了营收、净利润的"双增长"。 从营收总量的角度来看,财信证券以40.45亿元营收位居第一,开源证券、东莞证券和渤海证券位居2-4位,分别 为28.59亿元、27.53亿元和24.06亿元,均达到20亿营收关口。华龙证券营收13.2亿元,稍显落后。 从营收增长角度来看,东莞证券以27.73%的同比增幅位居第一,财信证券、渤海证券、华龙证券的增长则介于 10%-15%之间,仅开源证券出现了营收的下滑,幅度达到了6.60%。 | 五家IPO券商2024年经营数据情况(亿元) | | --- | 4月份财报季正式收官,"券商"们的财报数据浮出水面。在上市券商层面,多数券商呈现了增长态势,在IPO券商 层面,业绩增长亦是常态。 事实上,在2024年上半年,"券商们"的业绩并不理想,业绩的转机出现在9月份。 以东莞证券为例,在东莞证券2024年9月底公布的招股书中,公司预计2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