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9·24行情
icon
搜索文档
"9·24”一周年,A股总市值破116万亿元,四大变革重塑中国资本市场新生态
36氪· 2025-09-24 12:09
一年前,2024年9月24日,国新办新闻发布会重磅推出"降准降息+股市支持工具"组合拳,以系统性政策力量砸开A股三年调整的坚冰,为中国资本市场注 入关键动能。 一年后的今天,这场被命名为 "9·24行情" 的变革,已然开启A股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慢牛征程:沪深总市值从81.8万亿跃升至116.6万亿(首破百万亿大 关);寒武纪取代贵州茅台成 "股王";外资从连续两年减持转为净流入超百亿美元;上市公司上半年研发投入超8100亿元…… 5月7日,《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出台,引导行业从"重规模"向 "重回报"转型。 6月18日,科创板增设科创成长层,增强制度包容性以服务科技创新与新质生产力发展。 所有数据的背后,是政策从 "托底" 到 "制度建设" 的升华,是资金从 "小票博弈" 到 "龙头集中" 的转向,是市场从 "融资优先" 到 "投资-融资良性循环" 的 质变。 站在一周年节点回望,"9·24行情"是投资者信心恢复与市场生态重塑的重要里程碑,更是A股市场高质量发展的全新起点——一个以科技为主线、以龙头 为核心、以慢牛为特征的全新资本市场,正承载着经济转型的使命,成为中国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的 "孵化器 ...
"9·24”一周年,A股总市值破116万亿元!四大变革重塑中国资本市场新生态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24 09:51
政策举措 - 2024年9月24日中国人民银行 金融监管总局 证监会联合推出稳地产 稳股市 稳经济一揽子金融政策 包括创设证券 基金 保险公司互换便利与专项再贷款工具 支持回购增持股票 鼓励长期资金入市和并购重组[3] - 2024年9月底证监会发布深化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市场改革意见 修订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 沪深交易所同步精简重组审核流程[3] - 2025年1月22日多部门联合印发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实施方案 重点引导商业保险资金 社保基金 养老金加大入市力度[3][19] - 2025年1月26日证监会发布促进资本市场指数化投资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 优化资源配置和服务财富管理[4] - 2025年5月7日出台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 引导行业从重规模向重回报转型[4] - 2025年6月18日科创板增设科创成长层 增强制度包容性以服务科技创新与新质生产力发展[4] - 国务院2024年出台新国九条后 证监会推出60余项配套规则 完善资本市场基础制度与监管底层逻辑[4] 市场表现 - 深证成指从2024年9月24日8435.70点升至2025年9月19日13070.86点 累计涨幅61.7% 超越纳斯达克指数25.91%和日经225指数19.41%[5][6] - 恒生指数从19000.56点升至26545.10点 涨幅45.48% 超越标普500指数16.54%[5][6] - 上证指数从2863.13点升至3820.09点 涨幅38.97%[6] - 沪深两市总市值从81.8万亿元增至116.6万亿元 增加34.8万亿元 增幅42.54% 首次突破百万亿大关[8] - 北交所总市值从2885.02亿元增至9087.94亿元 增加6202.92亿元 增幅215%[8] 资金流向 - 2025年上半年外资净增持境内股票和基金101亿美元 扭转过去两年净减持态势 其中5-6月净增持规模达188亿美元[9] - 2025年8月A股新增开户数265.03万户 环比增长35% 前8个月新开户数1721.17万户 同比增长48%[16] - 2025年8月13日至9月19日A股成交额连续28个交易日超过2万亿元 9月日均成交额2.48万亿元 较去年同期增长逾3倍[16] - 2025年9月1日A股两融余额达2.3万亿元 超过2015年历史最高值 9月18日进一步升至2.4万亿元 占流通市值2.54% 当日两融交易额3735.44亿元 占成交额11.8%[16] 行业结构变化 - 金融行业总市值从17.42万亿元增至21.8万亿元 增幅25.18% 保持行业首位[11][12] - 电子设备行业总市值从6.37万亿元跃升至13.58万亿元 增幅113% 排名从第三升至第二[11][12] - 信息技术行业总市值从7.14万亿元增至11.43万亿元 增幅60.13%[11][12] - 2025年8月6日农业银行A股市值达2.11万亿元 超越工商银行成为A股市值冠军 9月初股价突破7元刷新历史高点[13] - 2025年8月28日寒武纪收盘价1587.91元超越贵州茅台1446.1元 成为A股第一高价股 宁德时代突破2021年历史新高[13] - 科技板块涌现胜宏科技等十倍股及新易盛 中际旭创 天孚通信等牛股 诺德新生活混合C基金近1年收益率超180%[14] - 创新药板块恒瑞医药 药明康德等龙头企业年内涨幅均超50%[14] 上市公司经营 - 2025年上半年全市场5432家上市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5.01万亿元 同比增长0.16% 净利润3万亿元 同比增长2.54%[15] - 上市公司研发投入超8100亿元 同比增长3.27% 研发强度2.33% 创业板 科创板 北交所研发强度分别为4.89% 11.78% 4.63%[15] - 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技术制造业研发强度分别高于整体3.29和4.44个百分点 全市场113家公司研发投入超10亿元 926家公司研发强度超10%[15] - 截至2025年8月31日818家上市公司公布现金分红方案 较上年同期增加141家 现金分红总额6497亿元 整体股利支付率31.97%[16] 市场生态建设 - 2025年1月1日退市新规全面实施 严格退市标准 加大出清僵尸空壳和害群之马力度 拓宽多元退出渠道 加强投资者保护[21] - 2024年9月底并购重组新规落地一年内披露230单重大资产重组 支持上市公司产业整合[20] - 2025年5月债券市场科技板落地 为创新型企业提供新融资通道[20] - 保险资金长期股票试点规模突破2200亿元 公募基金总规模站上35万亿元台阶[19]
5家IPO券商业绩发布,仅开源证券1家营收同比下滑
搜狐财经· 2025-05-09 17:15
目前,市面上共有5家券商正在备战"IPO",他们分别为财信证券、东莞证券、渤海证券、开源证券和华龙证券。 其中,东莞证券、开源证券目标选定为深交所, 其余3家则在尝试登陆上交所。 均表现为净利润增长态势 聚焦5家IPO 券商,除开源证券外,均实现了营收、净利润的"双增长"。 从营收总量的角度来看,财信证券以40.45亿元营收位居第一,开源证券、东莞证券和渤海证券位居2-4位,分别 为28.59亿元、27.53亿元和24.06亿元,均达到20亿营收关口。华龙证券营收13.2亿元,稍显落后。 从营收增长角度来看,东莞证券以27.73%的同比增幅位居第一,财信证券、渤海证券、华龙证券的增长则介于 10%-15%之间,仅开源证券出现了营收的下滑,幅度达到了6.60%。 | 五家IPO券商2024年经营数据情况(亿元) | | --- | 4月份财报季正式收官,"券商"们的财报数据浮出水面。在上市券商层面,多数券商呈现了增长态势,在IPO券商 层面,业绩增长亦是常态。 事实上,在2024年上半年,"券商们"的业绩并不理想,业绩的转机出现在9月份。 以东莞证券为例,在东莞证券2024年9月底公布的招股书中,公司预计2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