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A股增量市场
icon
搜索文档
多重因素助推A股转向增量市场,兴业上证180ETF涨0.37%
证券之星· 2025-07-30 10:49
市场表现 - 上证180指数早盘持续拉升,兴业上证180ETF(530680)涨0.37% [1] - 成分股中药明康德涨2.71%、中国平安涨2.19%、紫金矿业涨1.33%,贵州茅台、长江电力、兴业银行等小幅跟涨 [1] - 沪指涨0.33%报3609点,深证成指涨0.64%报11289点,创业板指涨1.86%报2406点 [1] 市场趋势 - 6月中旬以来A股市场持续上涨,三大指数齐创今年以来新高 [1] - 资金流入规模显著改善与宏观政策持续发力共同助推A股转向增量市场 [1] 投资策略 - 投资策略需从交易型回归持股型 [1] - 出海板块基本面韧性与AI、创新药等确定性产业趋势将成为资金共识的核心方向 [1] - 估值位置合适的板块有望迎来配置良机 [1]
中信证券裘翔:A股增量市场确立 资金共识将聚焦两大方向
证券时报网· 2025-07-30 07:37
市场行情表现 - A股市场6月中旬以来持续上涨 三大指数齐创今年以来新高 [1] 资金与政策驱动因素 - 资金流入规模显著改善助推A股转向增量市场 [1] - 宏观政策持续发力共同推动市场转向 [1] 投资策略转向 - 投资策略需从交易型回归持股型 [1] 资金共识方向 - 出海板块基本面韧性成为资金共识核心方向 [1] - AI等确定性产业趋势成为资金共识方向 [1] - 创新药等产业趋势获得资金共识 [1] 板块配置机会 - 恒生科技等估值位置合适板块有望迎来配置良机 [1]
A股增量市场确立 资金共识将聚焦两大方向
中国证券报· 2025-07-30 07:07
6月中旬以来,A股市场迎来了持续上涨行情,三大指数齐创今年以来新高。 中信证券A股策略首席分析师裘翔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专访时表示,资金流入规模显著改善与宏观政 策持续发力,共同助推A股转向增量市场。投资策略需从交易型回归持股型,出海板块基本面韧性与 AI、创新药等确定性产业趋势将成为资金共识的核心方向,恒生科技等估值位置合适的板块有望迎来 配置良机。 资金流入规模显著改善与宏观政策持续发力,共同助推A股转向增量市场。 随着流动性逐步恢复,率先走出基本面磨底、景气度较高的核心资产吸引力将不断上升,投资者需重新 转向左侧交易预期的持股型策略,其性价比正持续提升。 在机构共识较高的板块充分演绎后,低估值、高韧性的出海板块与恒生科技资产,有望成为增量资金重 点配置方向。 摘要 存量向增量切换 "A股市场正经历从存量博弈到增量市场的关键转变。"裘翔说。 裘翔认为,这一判断的核心依据是资金流入规模显著变化与宏观政策推动两方面因素。自2024年10月 起,主动型公募基金净流出趋势逐步收窄,到2025年6月实现净流入。即使是过去几年净流出态势最为 严峻的公募资金,其"失血"也有所好转,这一变化标志着市场逐步转向增量市场。 ...
中信证券裘翔: A股增量市场确立 资金共识将聚焦两大方向
中国证券报· 2025-07-30 06:00
市场趋势 - A股市场自6月中旬以来持续上涨,三大指数齐创今年以来新高,资金流入规模显著改善与宏观政策持续发力共同助推A股转向增量市场 [1][2] - 市场正经历从存量博弈到增量市场的关键转变,主动型公募基金净流出趋势逐步收窄,2025年6月实现净流入,公募、量化、保险等多类型资金同步呈现增量流入态势 [3] - 宏观政策层面,监管层积极推动长期资金入市,提高保险资金权益配置要求,叠加债市收益率偏低环境下险资增配权益资产的内在动力增强 [3] 投资策略 - 投资策略需从交易型回归持股型,随着流动性逐步恢复,率先走出基本面磨底、景气度较高的核心资产吸引力将不断上升,持股型策略性价比持续提升 [2][4] - 过去三年持股型策略偏好的龙头成长股"宁组合"相对万得全A的超额收益持续单边下行,但当前市场环境已发生变化 [4] - 在全A上市公司基本面持续磨底的背景下,产业趋势确定性较强的板块最易形成资金共识,AI与创新药领域有望成为核心方向 [7] 出海板块 - 出海已成为业绩超预期的重要线索,且这一逻辑尚未被充分定价,中报季后的出海方向有望成为新的突破口 [5] - 计算机设备、通用设备、农用化工、家居等出口链板块2025年净利润分别上调3.2%、2.3%、2.2%、1.7%,且上述行业2024年境外业务收入占比均超40% [5] - 巨星科技中报盈利增速预计达10%,印证出口链企业基本面韧性,出海对企业ROE和利润率的抬升作用显著 [5][6] 板块轮动 - 建议围绕恒生科技、有色金属、AI等核心板块展开布局,这些板块轮动节奏清晰,有望成为资金聚焦方向 [7] - 恒生科技板块三季度将迎来国内AI应用落地、国产算力产能优化、新能源车"反内卷"等多重因素催化,基本面改善预期明确 [7] - 有色金属板块呈现结构性机会,贵金属提供价格支撑,工业金属受益于预防性补库需求回暖,小金属则迎来普涨行情 [7] AI与创新药 - AI领域已形成"推理算力提升-用户黏性增强-更大推理需求-更多算力投入"的正向循环,北美推理算力需求放量推动产业链景气度攀升 [7] - 创新药凭借明确的产业升级逻辑与全球竞争力,成为穿越周期的确定性赛道,成长空间确定 [7] - AI板块的关注点已从北美算力需求爆发阶段,转向国内应用落地的实质性突破 [7] 恒生科技 - 恒生科技板块因前期滞涨叠加估值相对较低的优势,继续加仓面临的价格与持仓博弈阻力较小,成为配置首选 [8] - 恒生科技板块市盈率在近五年的历史分位数显著低于A股同类板块,集中了国产算力、互联网、智能车等新经济核心资产 [8] - 恒生科技板块相比A股科技板块更具全球配置属性,能更好受益于全球产业趋势与资金流动 [8]
A股增量市场确立资金共识将聚焦两大方向
中国证券报· 2025-07-30 05:07
市场趋势 - A股市场自6月中旬以来持续上涨,三大指数齐创今年以来新高 [1] - 资金流入规模显著改善与宏观政策持续发力共同推动A股转向增量市场 [2] - 公募基金净流出趋势逐步收窄,2025年6月实现净流入,市场逐步转向增量市场 [2] - 公募、量化、保险等多类型资金同步呈现增量流入态势,推动A股形成有序轮动与结构性上涨 [2] 投资策略 - 投资策略需从交易型回归持股型,左侧交易预期的持股型策略性价比持续提升 [2] - 过去三年持股型策略承压,龙头成长股"宁组合"相对万得全A的超额收益持续单边下行 [3] - 流动性恢复后,基本面磨底、景气度较高的核心资产吸引力上升 [3] 板块机会 - 出海板块基本面韧性与AI、创新药等确定性产业趋势成为资金共识的核心方向 [1] - 计算机设备、通用设备、农用化工、家居等出口链板块2025年净利润分别上调3.2%、2.3%、2.2%、1.7% [3] - 出海板块境外业务收入占比均超40%,历史数据表明出海对企业ROE和利润率的抬升作用显著 [3] - 巨星科技中报盈利增速预计达10%,印证出口链企业基本面韧性 [4] - 恒生科技板块因估值相对较低,成为配置首选,市盈率在近五年的历史分位数显著低于A股同类板块 [5] - 有色金属板块呈现结构性机会,贵金属提供价格支撑,工业金属受益于预防性补库需求回暖 [4] - AI板块关注点转向国内应用落地的实质性突破,形成正向循环 [5] - 创新药凭借明确的产业升级逻辑与全球竞争力,成为穿越周期的确定性赛道 [5] 板块轮动 - 恒生科技、有色金属、AI等板块轮动节奏清晰,有望成为资金聚焦方向 [4] - 恒生科技板块三季度将迎来国内AI应用落地、国产算力产能优化等多重因素催化 [4] - 出海板块与恒生科技资产有望成为增量资金重点配置方向 [6]
A股市场两大指数创今年以来新高
中国证券报· 2025-07-22 04:16
市场表现 - A股三大指数全线上涨,上证指数报收3559 79点,创业板指报收2296 88点,均创今年以来新高 [1] - 市场成交额达1 73万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增加1338亿元,上涨股票数4005只,129只股票涨停 [1][2] - A股总市值达104 40万亿元,创历史新高 [5] 行业板块表现 - 大基建板块爆发,建筑材料、建筑装饰、钢铁行业涨幅居前,分别上涨6 06%、3 79%、3 44% [1][2] - 建筑材料板块中金隅集团、青松建化等逾20只股票涨停,建筑装饰板块中筑博设计、深水规院等涨停 [2] - 宇树机器人板块大涨,长盛轴承20%涨停,中大力德、卧龙电驱等涨停 [2][3] - 银行、综合、计算机、家用电器行业下跌,跌幅分别为0 77%、0 34%、0 31%、0 03% [2] 资金流动 - 7月以来A股融资余额累计增加510 18亿元,电力设备、计算机、有色金属行业融资净买入居前,分别为65 67亿元、64 78亿元、61 88亿元 [3][4] - 融资客加仓新易盛、东山精密、北方稀土等股票,加仓金额分别为17 49亿元、11 43亿元、11 20亿元 [4] 市场趋势与配置建议 - 市场逐步转为增量市场,资金寻找存在预期差的板块,出海可能成为新方向 [5] - 推荐关注电子(半导体)、机械(自动化设备)、医药生物(化学制药)、国防军工、有色金属等板块 [5] - 配置思路包括超强产业趋势行业(AI、创新药)、业绩估值匹配行业(通信、电子、有色金属、游戏)、主题博弈行业(军工、新能源)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