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AI人才培养
icon
搜索文档
连俊华:紧缺的AI人才从何处来
经济日报· 2025-10-30 08:08
(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连俊华系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副研究员)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发展, 深入推进数字中国建设。近来,随着以DeepSeek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持续迭代升级,"AI+"正 在加速渗透各行各业,由此催生出对于AI人才的巨大需求。 AI被视为影响大国博弈格局的关键核心技术。AI人才则是引领一个国家AI产业发展的核心力量。 尤其是在具身智能、大模型等前沿领域,唯有具备深厚技术功底的创始人,方能深刻理解并实现创新突 破。《IFF人工智能报告》对未来5年全球AI人才增长持乐观预期,预测将增长至约585万人。在我国, 顶尖AI人才不仅拥有顶尖学府的学术背景,更兼具互联网大厂的实战经验。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播出的 《2025中国·AI盛典》近日揭晓"2025年度AI人物",宇树科技、无问芯穹、智元机器人的创始人榜上有 名。这些年轻的企业家正以敢为人先的锐气和初生牛犊不怕虎的闯劲,在AI领域书写精彩篇章。 当前,AI领域的顶尖科学家仍然多集中在欧美国家和地区。《全球人工智能科研态势报告(2015— 2024)》显示,中美两国汇聚全球近 ...
张一鸣罕见现身上海,释放哪些信号?
AI研究所· 2025-10-17 18:32
文章核心观点 - 张一鸣卸任后首次国内公开露面,聚焦于通过发起非营利机构“上海徐汇知春创新中心”进行AI人才培养,该项目由其个人全额出资,与字节跳动无资金及业务关联[1][4][6] - 此举被视为对全球科技竞争格局的回应,标志着AI人才竞争从“挖成熟专家”转向“培养潜力新人”的源头布局阶段[14][15] - 该项目采用“学术自由+产业实践”相结合的创新培养模式,并代表了民营资本参与科技公益的新方式[16][17][18] AI人才培养的长期计划 - 项目由张一鸣与上海交大ACM班创办人俞勇教授联合发起,借鉴美国欧林工学院“小而精”的理念,采用项目制学习和“全周期支持”模式[7][11] - 机构定位为非营利性质,研究员毕业后可自主选择就业、创业或深造,不附加任何约束条件[12] - 合作可追溯至2016年,张一鸣因发现字节跳动核心算法岗位员工多来自上海交大ACM班而开始关注并资助AI教育领域[10] 信号与影响 - 信号一:行业人才竞争方向转变,从高薪争夺成熟专家转向挖掘和培育16-18岁青少年潜力群体[15] - 信号二:技术创新模式转向搭建“第三类平台”,结合学术研究的自由度和产业实践的视角[16] - 信号三:民营资本参与科技公益的方式更新,注重“深度介入+长期陪伴”,为行业提供新参考[17][18] - 项目与上海城市科创战略高度契合,获得地方政府支持,长期看有望强化上海在全国AI产业中的引领地位[20] - 参考上海交大ACM班历史成果,其毕业生主导的企业总估值突破千亿元,预示知春创新中心未来可能为AI产业孵化更多创新力量[7][19]
早报|官方通报蔡国强烟花秀调查情况;山东聊城醉驾车祸致8人死亡;苹果宣布推出M5芯片;美司法部没收近13万枚比特币
虎嗅APP· 2025-10-16 08:09
苹果公司产品更新 - 苹果公司宣布推出M5芯片,其峰值GPU计算性能相比M4芯片提升4倍以上,图形性能较M4高出45% [2] - 苹果同时宣布推出搭载M5芯片的14英寸MacBook Pro、iPad Pro和Apple Vision Pro,即日起开放预购 [3] 小米公司业务拓展 - 小米在旗下应用商城正式上线独立短剧APP"围观短剧",以"无广告海量短剧免费看"为差异化卖点 [5] - 该应用目前下载量已达2万人次,当前仅面向小米手机用户推出,尚未在苹果iOS等其他品牌手机终端上架 [5] 智能汽车行业展望 - 理想汽车CEO李想预测,最快3年,保守5年,全自动驾驶的智能汽车将会实现,这类汽车将成为物理世界最大的人工智能终端 [37] - 其认为到2030年,可能会出现超越苹果iPhone规模的智能汽车企业 [37] 人工智能人才培养 - 张一鸣指出当前教育体系培养的AI人才存在'过拟合'现象,尽管专业知识扎实,但缺乏创新能力 [38] - 其强调独立思考与实践是创新关键,创新中心将聚焦于培养独立思考和实践能力,关注长期全局视野 [38] 行业会议与活动 - 2025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于10月16日至18日在北京亦庄举办,聚焦自动驾驶、智能座舱、车路云一体化,汇聚200余位国内外嘉宾 [37] - HICOOL 2025全球创业者峰会于10月16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吸引全球5万余名科创人士参与,首次设立世界一流高校展区 [37] - 2025可持续全球领导者大会于10月16日至18日在上海召开,围绕能源双碳、绿色金融等50个议题,邀请500位中外嘉宾 [37] 企业运营与合规事件 - 匹克公司未协商便实施全员阶梯式降薪,最高降幅达50%,并向拒绝降薪的员工发出通知,要求提交"反思检讨",否则将面临停发工资的处罚 [29] - 泉州市丰泽区劳动保障维权中心明确匹克公司此行为违法,建议员工投诉仲裁 [30] -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一设备采购项目存在"300万元预算,1000元中标"的情况,该项目采购活动已被暂停并开展调查 [26][27] - 胖东来百货服饰有限公司一名工作超12年的员工因未按规定优先接待顾客被解雇,法院判决公司解除劳动合同合法 [24][25] - 菜鸟官方客服回应四川大学锦江学院校内菜鸟驿站罚款争议,表示驿站并不具备罚款的权利,已高度重视并派遣专员核查 [31][32][33] - 山姆会员商店回应枣泥核桃蛋糕吃出牙齿状异物事件,客服表示已接到投诉并反馈给工厂进行核实排查 [34]
“AI+”时代怎样培养AI人才
经济日报· 2025-09-20 06:19
国家AI人才培养战略 - 国家层面推进人工智能全学段教育和全社会通识教育 完善学科专业布局 加大高层次人才培养力度 超常规构建领军人才培养新模式 强化师资力量建设 推进产教融合 跨学科培养和国际合作[1] - 我国AI人才供需比达1:10 高端领军人才和复合型人才供给不足 区域教育资源分布不均 制约人工智能领域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提升[1] - 从国家层面制定前瞻性 系统性AI人才发展中长期战略 规划各阶段重点任务 统筹协调科技 教育 工信 财政等各方力量 通过设立专项基金优化政策环境[2] 产学研协同培养机制 - 企业与高校共建联合实验室 实习实训基地或产业学院 将真实案例 数据资源和工程经验引入教学环节 帮助学生理解技术落地复杂性[2] - 高校根据产业需求动态调整培养方案 确保人才供给与市场需求精准对接 注重科技伦理 数据安全 社会责任等软实力建设[2] - 清华大学将工程伦理 科技与社会等纳入人工智能专业必修课程体系 引导学生思考技术发展的社会影响和价值边界[2] 普惠教育与生态建设 - 在中小学阶段融入编程思维 数据素养 AI通识等内容 发展在线教育平台和开放课程资源 降低学习门槛[3] - 百度联合各地工会推出劳动者第二技能学习平台 在武汉 深圳 北京等多个省市落地 通过权威易懂课程破除AI学习专业壁垒[3] - 上海市定向培养AI人才并研发算法 将成果转化为专利应用于路口信号控制 使区域高峰拥堵率下降20%[3]
全球AI领域科学家相聚总台《2025中国·AI盛典》,在上海共话相AI相生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7-31 23:02
活动概况 - 活动名称为《2025中国·AI盛典》,主题为“相AI相生”,于7月26日在上海市西岸国际会展中心举行 [1] - 活动汇聚全球顶尖科学家、产业领袖和技术先锋,展现人工智能领域的活力与潜力 [1] - 活动核心环节包括“AI解码时刻”和“2025年度发布”,旨在呈现思想碰撞并彰显中国在AI领域的国际影响力 [1][4] AI人才培养 - 专家探讨AI人才的国际化交流、全球培养、梯次培养与生态多样性 [3] - 周伯文提出AI时代人才培养从专注单一领域的“I型人才”转向兼具专业深度与跨学科广度的“T型人才”和“π型人才” [3] AI治理与安全 - 专家探讨AI技术带来的安全与伦理挑战及治理破局之道 [3] - 郑庆华提出通过技术手段、教育引导、法治规范建设,从“攻”“防”两个渠道平行推进,让人工智能为人类赋能 [3] 人工智能向善 - 专家探讨技术中性背后的社会责任,认为“AI向善”需全球协作、开源共享、伦理先行 [4] - 未来应推动技术标准化、技能普及和跨领域合作,确保AI从诞生之初即承载造福人类的使命 [4] 行业实力展示 - “2025年度发布”环节揭晓10位“2025年度AI人物”,彰显中国AI领域的雄厚实力 [4] - 获奖人物按姓氏笔画排序分别为王兴兴、陈宁、陈维良、张鹏、周靖人、姜大昕、夏立雪、韩璧丞、彭志辉、戴文渊 [4] - 活动以“老中青”三代科学家同台,诠释中国科研事业的薪火相传 [4] 活动影响与传播 - 活动展现了中国AI生态的蓬勃活力,为人工智能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交流窗口和创新思路 [5] - 盛典将于8月中旬在总台央视综合频道(CCTV-1)、央视频新媒体矩阵播出 [6]
AI日报丨暴跌!英伟达中国市场份额从95%跌至50%,黄仁勋称美国对华AI芯片出口管制策略失败
美股研究社· 2025-05-21 19:59
AI人才培养与市场趋势 - 百度宣布未来5年将再培养1000万AI人才,包括500万大模型人才,此前已提前完成2020年提出的5年培养500万AI人才计划 [3] - 百度持续开展多个AI人才培养项目,"百度之星"程序设计大赛已连续举办20年,累计30余万人参赛 [3] - 英伟达CEO黄仁勋预计到2026年中国AI市场规模将达到500亿美元,中国拥有全球50%的AI研究人员 [4] 芯片与硬件发展 - 英伟达在中国的市场份额已从95%降至50%,但黄仁勋认为中国仍是巨大机会 [4] - 英飞凌与英伟达合作开发基于800V高压直流技术的下一代电源系统,显著提升数据中心节能配电 [5] - 特斯拉和xAI计划继续从英伟达和AMD购买芯片,xAI已在孟菲斯安装20万片GPU,并计划建设100万片GPU的设施 [6][7] 软件与平台创新 - 苹果准备允许第三方开发者使用其AI模型编写软件,预计在WWDC大会上公布相关计划 [5] - 谷歌搜索新增"AI模式",具备数据分析、可视化及虚拟试穿功能,可处理文本、音频、图像和视频 [11][12][13][14] - 微软支持的Mistral AI与G42合作开发下一代AI平台,涵盖模型训练、基础设施开发到行业应用 [15][16] 行业分析与投资机会 - 中信建投认为Agent进展迅速,AI产业链趋势持续向上,看好有数据、有客户、有场景的软件企业 [9] - 模型私有化需求增加,利好一体机、超融合和B端服务外包企业,推荐服务器、算力租赁等相关标的 [9] - 金融、政府、能源等依赖软件定制较多的领域值得关注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