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光模块

搜索文档
重要指数调整!两只热门牛股纳入
上海证券报· 2025-09-04 07:00
指数调整公告 - 富时罗素宣布对富时中国A50指数等系列指数进行季度审核变更 将于2025年9月19日收盘后生效[2] - 富时中国A50指数纳入百济神州-U 新易盛 药明康德 中际旭创四只个股[2] - 剔除中国核电 中国联通 国电南瑞 万华化学四只个股[2] - 新易盛和中际旭创为光模块概念龙头公司[2] 成分股调整详情 - 纳入公司包括百济神州-U(A股代码688235 SEDOL码BNHPM91) 新易盛(A股代码300502 SEDOL码BD761B9) 药明康德(A股代码603259 SEDOL码BHWLWV4) 中际旭创(A股代码300308 SEDOL码BFFJRM7)[3] - 剔除公司包括中国核电(A股代码601985 SEDOL码BYQDNJ0) 中国联通(A股代码600050 SEDOL码BP3R2X9) 国电南瑞(A股代码600406 SEDOL码BP3R444) 万华化学(A股代码600309 SEDOL码BP3R3S1)[3] - 备选股名单为民生银行 洛阳钼业 同花顺 上汽集团 赛力斯[3] 指数编制规则与市场意义 - 富时中国A50指数由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总市值最大的50只股票组成 反映A股市场最具影响力的前50大上市公司表现[4] - 该指数被离岸投资者视为衡量中国股票表现的重要指标[4] - 指数调整逻辑主要基于市值变化 流动性和财务健康等多个维度 成分股调整与公司股价阶段表现相关度较高[4] 创新药板块表现 - 百济神州-U和药明康德为创新药板块龙头 市场资金持续涌入创新药概念[4] - 百济神州-U股价于9月2日盘中创下346元/股的历史新高[4] - 截至9月3日收盘 百济神州-U今年以来累计涨幅达102.51% 药明康德累计涨幅超过100%[4] - 2025年国内创新药产业迎来拐点 产业运行趋势由资本驱动转向盈利驱动[4] 光模块概念股表现 - 新易盛和中际旭创为AI光模块概念龙头 中际旭创9月3日收盘报426.19元/股 单日涨幅10.99% 总市值位列创业板第二[4] - 截至9月3日收盘 中际旭创今年以来累计涨幅达246.45% 新易盛累计涨幅达349.66%[4] - 中际旭创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47.89亿元 同比增长36.95% 净利润39.95亿元 同比增长69.4%[5] - 新易盛同期营收104.37亿元 同比增长282.64% 净利润39.42亿元 同比增长355.68%[5]
【风口研报】AI光模块拉动上游光隔离器需求同步提升,公司高速光模块WDM滤光片与光组件已开始送样及少量出货
财联社· 2025-09-01 20:10
AI光模块产业链 - AI光模块需求增长拉动上游光隔离器需求同步提升 [1] - 公司高速光模块WDM滤光片与光组件已开始送样及少量出货 [1] - 公司上半年通信光学业务实现翻倍增长 [1] 资源类业务布局 - 公司拥有锂+钼+金三大资源业务潜在期权 [1] - 公司短期利润承压但现金流已开始改善 [1] - 公司正在推进收购大股东重要资源业务 [1]
中际旭创(300308):收入和盈利创新高,利润率显著提升,维持“买入”评级
招银国际· 2025-09-01 14:54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目标价上调至415元人民币,对应30倍2026年预测市盈率(此前为27倍2025年预测市盈率)[1][6] 核心观点 - 2025年二季度收入达81亿元人民币,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36%,环比增长22%[1] - 净利润大幅增长至24亿元,同比增长79%,环比增长52%,超出彭博一致预期28%[1] - 毛利率与净利率分别攀升至41.5%和29.7%,创历史新高,分别高于市场预期5.7个百分点和7.2个百分点[1] - 公司宣布每股0.4元的首次中期分红,提升股东回报[1] - 基于AI驱动需求持续增长以及公司优秀的执行力,上调盈利预测[1] - 800G产品出货强劲,1.6T产品于二季度开始量产并将在下半年加速交付[6] - 基于硅光子技术的1.6T解决方案已获得头部云厂商客户的认证[6] - 海外收入占2025年上半年总收入的86%,是增长的核心驱动力[6] - 四大云厂商(亚马逊、谷歌、Meta、微软)的2025、2026年资本支出总额将同比增长53%、17%至3300亿美元、3500亿美元,较2025年5月的一致预期分别高出5.7%、5.6%[6] - 将2025、2026年公司收入预测分别上调5%、5%,预计公司2025年收入将同比增长60%、32%[6] - 上半年光模块毛利率同比提升6.1个百分点至40.0%,净利率同比上升5.8个百分点至29.7%[6] - 将2025、2026年毛利率预测从39%、38%上调至43.0%、42.7%[6] - 基于更高的收入与毛利率假设,将公司2025、2026年的净利润预测上调28%、30%[6] 财务数据 - 销售收入从FY23A的107.18亿人民币增长至FY24A的238.62亿人民币,同比增长122.6%[2] - 预计FY25E销售收入为382.52亿人民币,同比增长60.3%[2] - 预计FY26E销售收入为506.42亿人民币,同比增长32.4%[2] - 预计FY27E销售收入为612.62亿人民币,同比增长21.0%[2] - 毛利率从FY23A的33.0%提升至FY24A的33.8%[2] - 预计FY25E毛利率为43.0%,FY26E为42.7%,FY27E为42.9%[2] - 净利润从FY23A的21.735亿人民币增长至FY24A的51.715亿人民币,同比增长137.9%[2] - 预计FY25E净利润为116.906亿人民币,同比增长126.1%[2] - 预计FY26E净利润为152.845亿人民币,同比增长30.7%[2] - 预计FY27E净利润为181.982亿人民币,同比增长19.1%[2] - 每股收益从FY23A的2.00元人民币增长至FY24A的4.72元人民币[2] - 预计FY25E每股收益为10.66元人民币,FY26E为13.94元人民币,FY27E为16.60元人民币[2] - 市盈率从FY23A的179.5倍下降至FY24A的76.1倍[2] - 预计FY25E市盈率为33.7倍,FY26E为25.8倍,FY27E为21.6倍[2] 股价表现 - 1个月绝对回报为87.1%,相对回报为70.2%[4] - 3个月绝对回报为287.6%,相对回报为213.4%[4] - 6个月绝对回报为255.9%,相对回报为196.5%[4] 同业对比 - 新易盛市值为487.55亿美元,市盈率FY25E为41.4倍,FY26E为29.3倍,FY27E为23.0倍[11] - 天孚通信市值为207.94亿美元,市盈率FY25E为67.3倍,FY26E为49.6倍,FY27E为40.6倍[11] - 光迅科技市值为76.72亿美元,市盈率FY25E为53.6倍,FY26E为41.0倍,FY27E为34.7倍[11] - 华工科技市值为91.72亿美元,市盈率FY25E为35.7倍,FY26E为28.0倍,FY27E为21.8倍[11] - 同业平均市盈率FY25E为49.5倍,FY26E为37.0倍,FY27E为30.0倍[11] 财务分析 - 销售收入从2022A的96.42亿人民币增长至2023A的107.18亿人民币,同比增长11.2%[13] - 2024A销售收入为238.62亿人民币,同比增长122.6%[13] - 预计2025E销售收入为382.52亿人民币,同比增长60.3%[13] - 预计2026E销售收入为506.42亿人民币,同比增长32.4%[13] - 预计2027E销售收入为612.62亿人民币,同比增长21.0%[13] - 毛利润从2022A的28.26亿人民币增长至2023A的35.36亿人民币,同比增长25.1%[13] - 2024A毛利润为80.67亿人民币,同比增长128.1%[13] - 预计2025E毛利润为164.36亿人民币,同比增长103.7%[13] - 预计2026E毛利润为216.42亿人民币,同比增长31.7%[13] - 预计2027E毛利润为263.06亿人民币,同比增长21.5%[13] - 净利润从2022A的12.24亿人民币增长至2023A的21.74亿人民币,同比增长77.6%[13] - 2024A净利润为51.71亿人民币,同比增长137.9%[13] - 预计2025E净利润为116.91亿人民币,同比增长126.1%[13] - 预计2026E净利润为152.85亿人民币,同比增长30.7%[13] - 预计2027E净利润为181.98亿人民币,同比增长19.1%[13] - 毛利率从2022A的29.3%提升至2023A的33.0%[13] - 2024A毛利率为33.8%[13] - 预计2025E毛利率为43.0%,2026E为42.7%,2027E为42.9%[13] - 营业利益率从2022A的13.8%提升至2023A的23.3%[13] - 2024A营业利益率为25.4%[13] - 预计2025E营业利益率为36.6%,2026E为35.7%,2027E为35.1%[13] - 股本回报率从2022A的10.4%提升至2023A的16.6%[13] - 2024A股本回报率为31.0%[13] - 预计2025E股本回报率为47.1%,2026E为40.7%,2027E为34.5%[13] - 流动比率从2022A的2.9倍提升至2023A的2.6倍[13] - 2024A流动比率为2.8倍[13] - 预计2025E流动比率为3.8倍,2026E为4.7倍,2027E为5.3倍[13]
铭普光磁“至暗时刻”:亏损扩大凸显转型阵痛,寻路AI光模块突围|上市莞企年报观察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4-23 15:36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16.33亿元,同比下降14.79% [2][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91亿元,连续两年亏损 [2][3] - 经营性现金流净流出4500万元,为2017年上市以来首次转负 [2] - 存货周转天数创145天历史新高 [2] - 短期借款达4.12亿元 [2] - 毛利率从2020年18.6%下滑至2024年11.98% [4] 业务挑战 - 磁性元器件业务受通信设备需求变化影响,部分订单阶段性减少 [3] - 消费电子领域因经济增速放缓、设备换机周期延长及市场饱和导致PC市场低迷,电源订单减少 [4] - 信息通信领域因三大运营商资本开支显著降低,5G基站建设进度放缓,通信设备厂商采购需求收缩 [4] - To C端业务广告投放与渠道费用是亏损主因之一,销售渠道单一且溢价偏高导致利润偏低 [7] 行业背景 - 2024年全球磁性元器件市场规模约1600亿元,同比增长6% [3] - 亚太地区占据全球磁性元器件市场60%以上,中国占比超过40% [3] - 磁性元器件市场预计未来几年保持6%-10%的年均增长率 [3] - 800G、1.6T和3.2T数通光模块市场将以超过40%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从2023年6亿美元增长到2028年42亿美元 [5] 战略转型与技术布局 - 公司持续在光模块领域纵深突破,2018年开始布局AI算力 [4] - 2024年3月硅光800G DR8光模块Demo通过行业测试,成为国内少数突破该技术的企业之一 [5] - 研发投入1.35亿元,占营收比重8.27% [5] - 调整募集资金用途,将部分资金用于建设"光模块及光器件产品改建项目" [6] - 布局车载电子、便携储能等五个领域,2024年推出10款新产品但收入占比不足3% [5][7] 产能与制造布局 - 以东莞总部为中心,湖北制造基地作为数通光模块业务重要制造基地 [8] - 河南制造基地作为磁性元器件业务的制造基地并扩大投资 [8] - 江西铭普作为电源的生产制造基地 [8] - 越南海外制造基地完成装修进入试产阶段 [8] 未来规划 - 2025年继续深耕光、磁、电源技术,拓展技术应用产品矩阵 [8] - 由单一功能的元件向一体化集成解决方案升级 [8] - 将"新能源、算力、机器人"产业作为第二类战略核心业务 [8] - 优化营销策略,加强精准投放能力,提升To C业务效益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