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Best - in - class
icon
搜索文档
创新药行情还没结束!华福证券陈铁林:国内将催生数家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大型药企
券商中国· 2025-07-19 15:48
中国创新药行业现状与前景 产业趋势与市场表现 - 中国创新药行业经过10多年政策和资本支持已进入收获期,成为全球第二创新药来源国,研发排名靠前,在全球新靶点、新赛道表现突出[1][3][7] - 2024年创新药行情由产业周期(研发突破)和BD交易(跨国药企采购)驱动,港股18A因流动性改善估值修复,行业收入端连续多季度表现最佳[2][3][4] - 中国在全球进度前二的研发管线占比约30%,2024-2025年BD交易金额和数量居全球首位,更多为License-out模式[7] 竞争优势与短板 - **人才优势**:生物制药人才储备充足,生物相关专业毕业生数量全球领先,支撑CXO/CDMO领域研发外包需求[8] - **临床优势**:庞大人口基数与三级医院资源使临床试验成本仅为美国1/5-1/10[9] - **工程创新**:双抗、ADC等领域通过组合式创新远超其他国家[10] - **市场短板**:国内医保定价限制商业化空间,同款药品中美价差达10-20倍,倒逼企业出海[10] - **源头创新**:基础科研弱于美国,但在双抗、ADC、基因治疗等领域已跻身第一梯队[11][12] 企业战略转变 - 研发方向从扎堆PD-1转向追求first-in-class或best-in-class差异化产品[5] - Biotech企业更开放BD合作,授权海外权益而非盲目自建销售团队[6] - 美国MNC因2026-2027年专利到期急需补充管线,中国高性价比创新药成首选[6] 未来3-5年展望 - 2024-2025年预计持续出现大额BD交易,后续可能引发跨国收并购[13] - 中国Biopharma企业将从授权出海转向自主海外商业化,可能收购国际渠道平台[13] - 5-10年内将涌现具全球竞争力的中国MNC,二级市场市值占比显著提升[13] 投资逻辑与策略 - **产业指标**:PD-1/VEGF、IL-2、新一代ADC等潜力领域仍有未兑现BD机会[17] - **业绩验证**:半年报/年报中创新药板块景气度最高,BD首付款将增厚利润[18] - **估值空间**:龙头公司DCF模型显示估值未达泡沫化水平,股价距2019-2021高点仍有差距[19][20] - **配置建议**:普通投资者可布局ETF或主题基金,专业投资者需跟踪研发进度、BD潜力及销售放量[14][15]
药企“卖青苗”是贱卖资产吗?资深律师解析创新药BD交易背后的隐秘博弈:“报价优渥”的交易并不总是最佳选择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12 09:01
创新药板块表现 - 2025年以来创新药板块成为成长赛道最大黑马 港股创新药ETF(513120)近一年收益率达103% 在全市场963只成立满一年的ETF中仅有7只实现业绩翻倍 [1] 行业动态与BD交易 - 全球医药巨头加速在华BD交易 本土Biotech企业License-out活动升温 赴港上市创新药企数量增加反映本土原研药全球影响力提升 [2] - 资本市场回暖迹象明显 投资人关注领域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转向ADC T Cell Engager GLP-1 小核酸药物等差异化产品 更看重First-in-class或Best-in-class潜力 [11] - 高质量BD交易显著提升企业估值预期 跨国药企的尽调背书增强投资人信心 IPO与BD交易存在协同效应 前者为后者降低信息不对称门槛 [12] IPO挑战与策略 - 港股18A章上市存在非标准化挑战 案例显示合并阶段临床试验设计面临监管解释模糊问题 需补充技术细节 监管沟通记录等多维度材料 [4][7] - IPO时机选择至关重要 市场情绪冷淡期可能导致估值大幅低于预期 需平衡融资需求与市场周期 [8] - 2018-2024年港股生物医药经历完整周期 2024年市场重新升温 企业需根据不同周期调整资本故事叙述方式 [10] BD交易深度博弈 - "卖青苗"现象引发行业争议 部分企业通过早期管线变现反哺研发 但估值体系不成熟导致负面标签 实际可能提升成药概率并通过里程碑付款获得长期回报 [14][15] - 交易结构设计比首付款更重要 需植入勤勉责任条款(如研发节点要求) 混合收益结构(股权+转售分成)可保护长期利益 避免合作方资源投入不足导致项目搁置 [16] - 案例显示海外药企可能因资源不足延误开发 合同需设定违约赔偿或终止权机制 确保药物开发连续性 最终标准是药物能否惠及患者而非单纯交易金额 [15][16] 代表性企业与服务案例 - 科律律师事务所服务客户包括信达生物 荣昌生物 康方生物 维昇药业等港股上市药企 并协助完成与GSK 辉瑞 礼来 赛诺菲等跨国药企的License-out交易 [2] - 维昇药业(长效生长激素) 南京维立志博(自身免疫疾病抗体药)等企业因产品差异化优势获得资本市场青睐 [11]
一文读懂:创新药投资常见的洋词汇
搜狐财经· 2025-07-03 09:46
创新药出海 - 国产创新药通过License-out模式将海外权益授权给跨国药企,获得首付款、里程碑付款和销售分成 [2] - 2024年中国药企License-out总交易金额达523亿美元,首付款41亿美元,2025年前5个月已超455亿美元 [5] - 三生制药与辉瑞达成BD合作,获得12.5亿美元首付款+最高48亿美元里程碑付款,刷新国产创新药License-out首付款纪录 [7] - New-Co模式通过成立新公司吸引外部投资者共同推动药物研发和商业化,如信达生物与赛诺菲合资成立公司研发肿瘤药 [8] 国际会议与行业风向 - ASCO、AACR、ESMO是全球药企展示实力的重要平台和行业风向标 [9] - 2025年ASCO会议上中国学者主导的研究摘要达70多项,创历史新高 [11] 创新药分类与研发 - FIC(首创药)是创新药价值最高的细分种类,中国已在双抗、ADC等领域完成FIC突破 [12] - Bio-tech侧重核心产品研发,Big-pharma侧重商业化生产和市场推广 [13] - 全球制药行业进入"大单品稀缺"时代,Big-pharma与Bio-tech相互依赖 [14] 药品审批与上市 - NDA、IND等是新药申请的不同阶段,2015-2024年国产创新药NDA占比不断提升 [15] CXO产业链 - CXO包括CRO、CMO、CDMO、CSO等细分领域,为创新药研发提供外包服务 [20] - 药明康德、药明生物、康龙化成等是CXO领域龙头企业 [22][23] - AI技术为CXO赛道提供新的增长动能,AI制药能力成为未来竞争关键 [24] 热门药物品种 - ADC药物2024年全球市场规模达130亿美元,最大单品Enhertu达37亿美元 [25] - GLP-1靶点药品2030年市场规模有望超900亿美元 [25] - 国内ADC龙头包括科伦博泰、百利天恒、复宏汉霖等 [25] - 国内GLP-1产业链龙头包括信达生物、博瑞医药、华东医药等 [26] 资本市场与上市 - 港交所18A章允许未盈利生物科技公司上市,吸引大量内地创新药企 [27] - 恒瑞医药赴港股二次上市,百利天恒也将赴港上市 [28] - 科创板未盈利医药公司股票代码带U,如百济神州-U、泽璟制药-U等 [30]
Jade Biosciences Appoints Brad Dahms as Chief Financial Officer
Globenewswire· 2025-07-01 19:00
文章核心观点 生物技术公司Jade Biosciences宣布任命Brad Dahms为首席财务官,其丰富经验将助力公司发展 [1][2] 公司动态 - 任命Brad Dahms为首席财务官 [1] 新官履历 - 曾担任临床阶段肿瘤公司IDRx的首席财务官和首席商务官,带领公司财务运营、投资者关系和业务发展,促成其以最高11.5亿美元出售给GSK [2] - 曾担任Theseus Pharmaceuticals首席财务官,指导公司首次公开募股并出售给Concentra Biosciences [2] - 曾担任Selecta Biosciences首席财务官,在融资和战略伙伴关系方面发挥核心作用 [2] - 职业生涯始于医疗保健投资银行,曾在Cantor Fitzgerald、RBC Capital Markets和J.P. Morgan任职 [2] 公司业务 - 专注开发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一流疗法 [3] - 领先候选药物JADE101针对细胞因子APRIL治疗IgA肾病,预计2025年下半年启动首次人体临床试验 [3] - 管线还包括处于临床前开发阶段的候选药物JADE201和未披露的抗体发现项目JADE - 003 [3] 各方表态 - 公司首席执行官Tom Frohlich称Brad Dahms是战略和财务方面的领导者,其专业知识对公司发展有价值 [2] - Brad Dahms表示很荣幸加入Jade,公司战略清晰、管线有创新潜力,有望创造价值 [3]
Terns Pharmaceuticals (TERN) FY Conference Transcript
2025-06-10 05:00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医疗保健行业,具体涉及慢性髓性白血病(CML)治疗和肥胖症治疗领域 [1][3][4][54] - **公司**:Terns Pharmaceuticals(TERN),一家小分子药物研发公司,成立于2017年,自主发现所有分子 [3]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CML项目 - **核心观点**:TURN - 701有望成为CML治疗的最佳药物,在疗效、安全性、耐受性和便利性方面优于osiminib [4][7][10] - **论据** - **市场需求**:CML从致命疾病转变为慢性病,患者需终身治疗,市场规模大且预计到2040年将增至三倍,G7有10万患者,每年新增约1.7万 [5][9] - **产品优势** - **便利性和耐受性**:健康志愿者研究显示,TURN - 701半衰期8 - 14小时,优于osiminib的5 - 9小时,可每日一次给药且不受饮食影响;不是CYP3A4抑制剂,减少联合用药限制;不是OATP1B13抑制剂,降低对他汀类药物转运影响 [12][13][14] - **疗效**:临床前研究显示其效力和突变谱覆盖优于osiminib;PK优势带来更好的靶点覆盖;剂量递增和扩展研究中,500毫克和320毫克剂量的靶点覆盖和暴露量是osiminib的2 - 5倍;12月数据显示,对osiminib治疗失败患者有反应 [19][20] - **数据预期**:2025年第四季度将公布超40名患者的六个月主要分子反应(MMR)数据,目标是展示优于osiminib的疗效,osiminib在难治性患者中的MMR率为24% [31][32][34] - **后续计划**:有足够数据后,将与监管机构沟通开展注册试验,包括一线加适应症的加速批准试验和一线试验,以实现全面批准 [37] 肥胖症项目 - **核心观点**:TURN - 601在肥胖症治疗市场具有差异化优势,有望成为有竞争力的口服药物 [55][56][57] - **论据** - **市场情况**:肥胖症市场处于早期,口服小分子药物竞争较小,尤其是有2025年II期数据的药物更少 [55][56] - **产品优势**:28天研究显示有剂量依赖性体重减轻,且耐受性与其他分子相当;IIa期研究测试2 - 4步滴定,优于其他产品的多步滴定;具有低溶解度、高蛋白质结合的药物特性,可能带来更好的耐受性和疗效 [57][59][60] - **数据预期**:12周研究预计实现与其他产品相当的体重减轻,但耐受性更优,期望恶心、呕吐发生率为其他分子的一半 [62][67] - **后续计划**:将TURN - 601作为合作资产,因肥胖症治疗需大型公司能力进行III期试验和商业化,公司现金可支持到2028年,用于CML项目推进 [71][72][73]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CML注册试验相关** - **患者群体**:当前研究允许一线患者入组,注册试验考虑一线加患者群体 [43] - **对照臂**:仍在评估注册试验的对照臂,可能是研究者选择的二代TKI或特定TKI如busudanib [44] - **样本量**:一线加注册试验样本量估计约250人,与osiminib类似 [46] - **一线试验**:针对新诊断患者,以12个月MMR为加速批准终点,继续研究以获得全面批准 [48] - **公司现金和研发活动**:公司现金可支持到2028年,用于TURN - 701的I期和关键试验、TURN - 601的IIa期试验、发现工作和GPRA拮抗剂项目 [73][74]
三生制药(01530):授权辉瑞重磅交易落地,看好707具有BIC潜力
民生证券· 2025-05-22 10:48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推荐”评级 [5][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SSGJ - 707授权辉瑞,首付款12.5亿美元,还有最高48亿美元里程碑付款及销售分成,辉瑞认购1亿美元普通股股份 [3] - 看好SSGJ - 707有BIC潜力,创新管线迎收获期,建议关注其研发进展及数据读出 [4] - 核心品种稳健增长,合作拓展商业化版图,看好产品组合丰富和销售收入增长 [5] - 上调公司盈利预测,预计2025 - 2027年营业总收入分别为182.44/127.52/147.31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85.75/34.13/41.02亿元,对应EPS分别为3.57/1.42/1.71元 [5] 财务数据总结 盈利预测与财务指标 |项目|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9,108|18,244|12,752|14,731| |增长率(%)|16.5|100.3|-30.1|15.5| |净利润(百万元)|2,090|8,575|3,413|4,102| |增长率(%)|34.9|310.2|-60.2|20.2| |EPS(元)|0.87|3.57|1.42|1.71| |P/E|22|5|13|11| |P/B|3.0|2.0|1.8|1.6| [6] 资产负债表 |项目|2024A|2025E|2026E|2027E| |----|----|----|----|----| |流动资产合计(百万元)|9,347|17,205|19,127|21,693|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百万元)|1,618|8,441|10,360|12,568| |非流动资产合计(百万元)|14,866|15,556|16,316|17,097| |资产合计(百万元)|24,213|32,761|35,443|38,790| |流动负债合计(百万元)|5,464|6,084|6,183|6,418| |非流动负债合计(百万元)|713|549|549|549| |股东权益合计(百万元)|18,036|26,128|28,710|31,823| [9] 利润表 |项目|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9,108|18,244|12,752|14,731| |营业成本(百万元)|1,280|1,447|1,650|1,863| |销售费用(百万元)|3,351|3,922|4,463|5,156| |管理费用(百万元)|502|584|663|773| |研发费用(百万元)|1,327|1,460|1,658|1,768| |财务费用(百万元)|191|30|25|15| |除税前利润(百万元)|2,718|10,748|4,278|5,141| |所得税(百万元)|501|1,946|775|931| |净利润(百万元)|2,218|8,801|3,503|4,210|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百万元)|2,090|8,575|3,413|4,102| [9] 现金流量表 |项目|2024A|2025E|2026E|2027E| |----|----|----|----|----| |经营活动现金流(百万元)|3,201|9,336|4,279|4,778| |投资活动现金流(百万元)|-1,358|-1,619|-1,255|-1,286| |筹资活动现金流(百万元)|-2,253|-895|-1,105|-1,283| |现金净增加额(百万元)|-469|6,823|1,919|2,208| [9] 主要财务比率 |项目|2024A|2025E|2026E|2027E| |----|----|----|----|----| |成长能力(%) - 营业收入|16.53|100.31|-30.11|15.53| |成长能力(%) -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34.93|310.22|-60.20|20.19| |盈利能力(%) - 毛利率|85.95|92.07|87.06|87.36| |盈利能力(%) - 净利率|22.95|47.00|26.76|27.85| |盈利能力(%) - ROE|13.54|36.80|13.23|14.24| |盈利能力(%) - ROIC|11.02|29.78|10.94|11.95| |偿债能力 - 资产负债率(%)|25.51|20.25|19.00|17.96| |偿债能力 - 净负债比率(%)|10.47|-18.88|-23.87|-28.47| |偿债能力 - 流动比率|1.71|2.83|3.09|3.38| |偿债能力 - 速动比率|1.36|2.50|2.82|3.06| |营运能力 - 总资产周转率|0.38|0.64|0.37|0.40| |营运能力 - 应收账款周转率|7.59|13.00|8.00|9.00| |营运能力 - 应付账款周转率|6.53|7.50|7.00|7.00| [9] 每股指标 |项目|2024A|2025E|2026E|2027E| |----|----|----|----|----| |每股收益(元)|0.87|3.57|1.42|1.71| |每股经营现金流(元)|1.33|3.89|1.78|1.99| |每股净资产(元)|6.44|9.71|10.75|12.01| [9] 估值比率 |项目|2024A|2025E|2026E|2027E| |----|----|----|----|----| |P/E|22|5|13|11| |P/B|3.0|2.0|1.8|1.6| |EV/EBITDA|14.42|4.25|9.98|8.46| [9]
三生制药:授权事件点评:授权辉瑞重磅交易落地,看好707具有BIC潜力-20250522
民生证券· 2025-05-22 10:4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推荐”评级 [5][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SSGJ - 707授权辉瑞,首付款12.5亿美元,还有最高48亿美元里程碑付款及销售分成,辉瑞认购1亿美元普通股股份 [3] - 看好SSGJ - 707有BIC潜力,创新管线迎收获期,建议关注其研发进展及数据读出 [4] - 核心品种稳健增长,合作拓展商业化版图,看好产品组合丰富和销售收入增长 [5] - 上调公司盈利预测,预计2025 - 2027年营业总收入分别为182.44/127.52/147.31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85.75/34.13/41.02亿元,对应EPS分别为3.57/1.42/1.71元 [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授权交易情况 - 5月20日,三生制药宣布向辉瑞独家授予SSGJ - 707全球(除中国内地)开发、生产、商业化权利,保留中国内地相关权利并授予辉瑞商业化选择权 [3] - 三生制药获12.5亿美元不可退还且不可抵扣首付款,最高48亿美元里程碑付款,按销售额收两位数百分比梯度销售分成,辉瑞认购1亿美元普通股股份 [3] 产品潜力与管线情况 - SSGJ - 707是靶向PD - 1/VEGF双特异性抗体,II期临床数据显示在NSCLC治疗上有优异ORR和DCR,有BIC潜力 [4] - 今年4月获国家药监局突破性治疗药物认定,此前获FDA的IND批准,结直肠癌、妇科肿瘤等临床研究在推进 [4] - 公司创新管线有30个在研品种,多个产品/适应症处上市申请阶段 [4] 核心品种与合作情况 - 核心产品特比澳、蔓迪2024年稳健增长及适应症/剂型扩展 [5] - 2024年达成4项合作,包括司美格鲁肽、紫杉醇口服溶液、苯磺酸克立福替尼、HER2 ADC [5] 盈利预测与财务指标 |指标|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9,108|18,244|12,752|14,731| |增长率(%)|16.5|100.3|-30.1|15.5| |净利润(百万元)|2,090|8,575|3,413|4,102| |增长率(%)|34.9|310.2|-60.2|20.2| |EPS(元)|0.87|3.57|1.42|1.71| |P/E|22|5|13|11| |P/B|3.0|2.0|1.8|1.6| [6] 公司财务报表数据预测汇总 - 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多方面数据预测,涉及流动资产、固定资产、营业收入、净利润等多项指标及对应增长率、比率等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