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RWA代币
icon
搜索文档
国泰海通晨报-20251023
国泰海通证券· 2025-10-23 10:54
宏观研究:中国出口展望 - 核心观点:α因素(关税、转口监管、汇率等)对中国出口增速的影响日益增强,超越传统β因素(外需)[2] 报告预计2026年α因素回落风险较低,β因素保持韧性,全年出口有望实现1-3%的增速[2] - 新贸易格局:中美贸易"藕断丝连",转口贸易提升但无法完全弥补直接贸易缺口,非美非转口地成为中国出口"新大陆"[3] - 新产业表现:2025年机械与电力设备出口持续走强,反映全球对中国设备类资本品的需求中期存在且随地缘风险加强[4] - 订单透支风险:7-8月订单前置的透支效应已体现在对美国及转口地出口回落中,后续风险暴露概率和幅度有限[4] - 转口监管影响:仅监管"贴牌转口",中国对东盟出口增量中55%为贴牌转口,若加征40%转口关税将导致中国总出口回落约1.3%[4] - 关税加码概率:中美互相反制背景下单边大规模关税概率有限,全球对等关税谈判多数敲定,中国出口已明显去美国化[4] - 汇率影响:本币升值可能导致外币计价出口价增量减,但出口额稳中有升,参考日本广场协议后经验[5] - 全球贸易环境:IMF预测2026年全球现价GDP增速较2025年回升,全球贸易额增速至少维持2025年水平[6] 房地产行业分析 - 行业现状:9月地产投资单月增速降至-21.3%,前9月累计同比下降13.9%,预计全年将出现两位数下降[7] 新开工面积和销售金额降幅收窄至-15.0%和-12.4%[7] - 价格分化:新房与二手房价格差拉大,北京、上海、杭州等城市新房价格环比上涨,而70大中城市二手房无环比上涨城市[8] - 企业策略:房企采取"抛开库存、仅看新增"策略,聚焦好地段、好品质的新项目,此策略预计持续且以扩张型公司为首选[8] - 对冲措施:地产投资2024年为10万亿元,若2025年下降超10%将减少1万亿元,需通过城市更新和新科技基建对冲[7] - 推荐标的:开发类(万科A、保利发展等)、商住类(华润置地、龙湖集团)、物业类(万物云、华润万象生活等)、文旅类(华侨城A)[7] 医疗器械:脑机接口行业 - 行业前景:脑机接口处于"技术突破、临床验证、商业落地"关键转折期,下游医疗健康和消费市场需求释放可期[2][10] - 政策支持:工信部等七部门2025年7月印发《关于推动脑机接口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目标2030年形成安全可靠产业体系[11] 2025年3月国家医保局发布立项指南,多省份已给出脑机接口医保定价[11] - 投融资活跃:截至2025年4月底,全球脑机接口领域投融资交易超1000笔,近400家企业获投资,总额近100亿美元[12] - 市场规模:全球脑机接口市场规模从2019年12亿美元增长至2023年近20亿美元,2019-2023年复合增长率超13%[12] - 技术路径:分非侵入式、半侵入式和侵入式三种,侵入式面向医疗和科研,非侵入式面向消费领域,半侵入式因伤害小进展更佳[13] - 推荐标的:维持"增持"评级,推荐伟思医疗,关注翔宇医疗、麦澜德等[10] 动力锂电:电动重卡市场 - 中国市场:2024年新能源重卡销量达8.21万辆,同比增长140%,渗透率13.61%[19] 2025年前三季度销量13.78万辆,同比增长184%,渗透率提升至24.21%[21] 预计2026年渗透率提升至35%,2027年突破50%[21] - 欧洲市场:2023年电动重卡销量超3000辆,同比增长约三倍,渗透率突破1%[21] 2024年销量达4291辆,同比增长35%,渗透率1.4%[21] - 美国市场:电动化水平较低,渗透率不足1%,但2024年销量达1103辆,同比增长34%[22] - 推荐标的:宁德时代、比亚迪、国轩高科等动力电池及关键材料企业[19] 机器人行业 - 宇树科技H2人形机器人:身高180cm,体重70kg,全身31个关节,能完成芭蕾旋转、武术动作等高难度动作[23] 拟人化升级加入仿生脸,灵活度显著提升[23] - 技术能力:自研AI机器人算法和关键部件,累计专利申请超200项,H1关节电机最大扭矩达360牛米[24] - 市场地位:2024年全球机器人市场份额达32.4%,机器狗年销量2.37万台占全球市场69.75%,人形机器人交付超1500台[25] 中标中移人形机器人代工项目,金额达4605万元[25] - 资本规划:拟IPO上市,计划2025年第四季度提交申请[25] - 推荐标的:关注产业链机会,包括长盛轴承、卧龙电驱等[23] 房地产创新:RWA代币 - 行业意义:RWA代币具有交易便利性、成本低、效率高等特点,可提升房地产发行和交易效率,降低投资门槛[26] - 市场规模:全球RWA资产价值升至254亿美元,德勤预计2035年房地产RWA代币达4万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速27%[26] - 风险提示:包括政策监管、技术瓶颈、系统性风险等,但未在总结中展开[26] 半导体设备 - 应用材料公司:近十年毛利率中位数维持45%,EBIT利润率稳定约27%,自由现金流利润率达20%[43] 在全球WFE市场中市占率稳定21%左右[43] - 增长动力:AI终端需求旺盛,下游积极扩产,公司有望受益于行业景气周期[44] 预计2025-2027年营收分别达289.2亿美元、308.5亿美元和320.2亿美元[43] - 技术趋势:后摩尔时代材料工程作用关键,公司在立体化芯片架构中持续受益[44] 公司业绩亮点 - 宁德时代:2025Q3营收1042亿元,同比增长13%,归母净利润185亿元,同比增长41.2%[38] 动储出货量180GWh,海外出口比例占20%[38] 毛利率25.8%,净利率17.8%[38] 预计2026年山东将释放100GWh的587Ah大电芯产能[39] - 中国西电:2025前三季总收入169.59亿元,同比增长11.85%,归母净利润9.39亿元,同比增长19.29%[41] 综合毛利率22.14%,同比提升1.66个百分点[41] - 九兴控股:2025Q3收入4.04亿美元,同比增长3.7%,制造业务出货量1390万双,同比增长7.8%[34] 预计2025年出货量中单位数增长[35] 量化策略研究 - 港股通价值策略:基于现金流比例、股息率、回购因子构建,年化收益11.7%,相对指数超额9.5%[47] - 护城河策略:年化收益12.6%,超额10.5%,超额波动率和相对回撤最低[47] - 成长策略:年化收益22.2%,超额20.0%,呈现高beta属性[48] - 均衡策略:年化收益25.1%,超额23.0%,信息比最高[48] 产业并购与新股 - 威高血净并购:拟收购威高普瑞100%股权,构成港股资产回A,可能提振估值[49] - 德力佳:高速重载精密齿轮传动产品龙头,2024年全球市占率第三,国内第二[52] 募投项目拟投入18.81亿元[53] 全球风电主齿轮箱市场规模预计2030年达83.70亿美元[54]
苏交科:公司密切关注区块链等创新技术在基础设施领域的应用前景
证券日报网· 2025-09-22 17:44
公司战略与业务动态 - 公司密切关注区块链等创新技术在基础设施领域的应用前景 [1] - 公司目前暂无在树图公链发行RWA代币的具体计划 [1]
华检医疗(01931.HK)港股市场的稀缺标的,以太坊金库战略驱动价值重塑
格隆汇· 2025-08-11 08:55
股价表现与战略布局 - 华检医疗7月累计涨幅约120%,8月至今再劲升约62%,8月6日单日涨幅38.43%,市值突破128亿港元 [1] - 公司启动纳斯达克双重主要上市计划以拓展国际股东基础 [2] - 推出医疗创新药RWA交易所生态IVDNewCo Exchange及配套稳定币IVDDollar,探索医疗资产数字化交易路径 [2] - 在纽约设立全资子公司IVD GROUP INC,并向SEC、CFTC提交稳定币牌照申请 [2] 以太坊金库战略 - 公司启动以太坊金库战略,已完成首批5190枚以太币买入,储备规模暂居港股上市公司首位 [3] - 战略包含以太币金库储备和以太币创造引擎(医疗RWA)两大核心架构 [3] - 计划通过自有资金、利润分配、资产置换及股权融资等多元化方式持续增持以太币 [9] - 医疗RWA平台将医疗创新药知识产权代币化,形成业务闭环 [10] 医疗RWA平台支撑条件 - 公司拥有覆盖中国1674家三级医院的商业化网络,为平台提供线下场景支撑 [11] - 在医疗IP筛选方面形成优势,具备项目资产收购、代币化处理及流动性管理等实操能力 [11] - 提前布局合规体系,在美国和香港推进稳定币牌照申请 [12] 市场稀缺性与对标企业 - 业务模式在港股市场具有独特性,首家明确布局以太坊金库战略的企业 [13] - 医疗RWA平台将传统医疗资产与区块链金融结合,跨界融合模式少见 [13] - 业务布局可类比美股微策略(MSTR)与Summit Therapeutics Inc(SMMT)的结合体 [4] - 微策略近5年股价涨幅超100倍,市值达1120亿美元 [4][6] - Summit Therapeutics Inc近2年股价涨幅超20倍,市值212亿美元 [4]
万亿稳定币众生相:抢筹、合规和B端
北京商报· 2025-06-22 22:24
稳定币赛道机构布局 - 蚂蚁集团双线布局稳定币,蚂蚁数科已与香港监管多轮沟通并完成沙盒试点,蚂蚁国际计划申请牌照并推动AI与区块链技术应用[1][4][5] - 京东币链科技稳定币进入沙盒测试第二阶段,目标降低全球企业汇兑成本90%,测试场景包括跨境支付、零售交易等[1][5][6] - 连连数字成立专责团队探索香港稳定币牌照申请,已持有65张全球支付牌照和香港VATP牌照[5] - 小商品城拟斥资6000万港元在香港设立子公司并申请TCSP牌照,未来可能布局稳定币[6] - 拉卡拉谋划港交所上市并加快数字货币跨境场景应用[7] 跨境支付成为核心应用场景 - 稳定币凭借"支付即结算"特性有望解决传统跨境支付时效慢(2-4天)、成本高等痛点[1][10][11] - 京东计划通过稳定币实现全球企业汇兑成本降低90%,效率提升至10秒内,未来拓展至C端支付[10] - 蚂蚁国际聚焦跨境支付场景优化资金流转效率,蚂蚁数科推动产业技术发展创造增量市场[10] - 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指出区块链技术推动央行数字货币和稳定币发展,实现"支付即结算"[11] 监管合规性挑战 - 内地对私人发行稳定币持禁止态度,机构需严格区分区块链技术应用与虚拟货币炒作[11][12] - 香港提供合规入场券但监管框架仍在完善,机构面临多地监管协调和合规边界模糊的挑战[12][17] - 机构需确保香港业务与内地市场完全隔离,遵守高标准监管要求和高昂合规成本[17][18] 市场前景与竞争格局 - 当前全球稳定币市场规模约2500亿美元,未来有望超过万亿美元,B端跨境支付是主要增长点[16] - 稳定币竞争已从发行转向生态主导权争夺,关键在于构建可复制的商业应用模型[8][16] - A股港股稳定币概念股近期异动,拉卡拉近20日涨幅45.45%,四方精创涨幅120.61%[13][14] - RWA代币与稳定币结合可能构建数字金融新生态,内地机构可对接优质实体资产进行代币化[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