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icon
搜索文档
北京今年30项疏堵工程11月底全面完工,明年将有这些疏堵亮点
新京报· 2025-11-14 17:52
一座"口"字形的天桥将金安桥路口的各个方向连通,行人不再需要等候信号灯,就可以在环状天桥上行 走。为了方便老年人、残障人士等群体出行,天桥还安装了缓坡、自动扶梯和无障碍直梯。通过建 设"口"字形钢结构天桥,该区域实现了三维立体换乘,助力交通缓堵。 记者从北京市交通委了解到,近年来,北京市进行"一街一策"交通综合治理,各街乡镇因地制宜,持续 推进疏堵工程建设。据了解,明年北京还将计划实施30项疏堵工程。 新天桥启用,"对角线"过马路时长缩短5分钟 位于石景山区的金安桥路口是地铁6号线、11号线、S1线三轨换乘核心,地铁站8个出入口分列古城街 道与金顶街街道,同时叠加多条公交线路,导致金安桥路口高峰时段人车流量大、混行抢道问题突出。 为积极回应群众诉求,两街道联合石景山区城管委共同推进改造工作,该项目被纳入全市首批综合型轨 道微中心建设项目。 为提升出行效率,项目核心建设了"口"字形钢结构天桥,以实现三维立体换乘。主桥全长421.8米,四 条主桥净宽均为4米。建设中融入多项人性化细节:15厘米高台阶、1:12缓坡梯道方便老人通行,8部自 动扶梯、4部垂直电梯及盲道设施实现全人群无障碍换乘,塑胶防滑路面、隐蔽式排水 ...
“95后”林晓晴,全票连任上市公司董事长
搜狐财经· 2025-11-05 14:19
公司管理层变动 - 林晓晴于11月3日当选为公司第八届董事会董事长,任期三年 [1] - 林晓晴此前于2024年5月接替因个人原因辞职的王培利出任董事长,此次为再次当选 [2] - 林晓晴出生于1996年,是四川A股公司中最年轻的董事长,也是唯一的“95后”董事长 [4] 新任董事长背景 - 林晓晴持有上市公司42万股股份,去年从公司获得的薪酬为92.57万元 [4] - 林晓晴拥有硕士研究生学历,并担任深圳市罗湖区工商业联合会常务委员、深圳市企业家协会副会长等社会职务 [4] - 林晓晴曾担任深圳市融汇鑫城实业董事、富兴承实业监事、山雨歇文化执行董事兼总经理等职 [4] - 林晓晴入选2024年5月8日发布的胡润U30中国创业先锋榜单 [4] 公司基本情况 - 成都路桥成立于1988年,于2011年在深交所上市 [6] - 公司是四川省唯一的基建类民营上市公司,主要从事公路、桥梁、隧道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房屋建设和建筑装饰的施工业务 [6] - 东君泰达持有公司20.56%的表决权,为公司控股股东,刘江东为公司实际控制人 [6]
新疆交建(002941.SZ):目前暂未开展低空经济相关业务
格隆汇· 2025-11-04 15:28
公司主营业务 - 公司主要经营项目包括公路、桥梁、水利、铁路、隧道、市政等交通基础设施的勘察、设计、建设和运营 [1] - 公司业务还涵盖交通基础设施建筑材料的加工制造、仓储物流等 [1] 业务范围澄清 - 公司目前暂未开展低空经济相关业务 [1]
安徽省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
上海证券报· 2025-10-29 04:57
公司治理与报告审批 - 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高级管理人员保证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内容的真实、准确、完整 [2] - 第三届董事会第二十四次会议于2025年10月28日召开,全体8名董事审议并通过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 [11][12] - 第三届监事会第二十次会议于2025年10月28日召开,全体3名监事审议并通过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确认报告真实、准确、完整地反映了公司第三季度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7][8][9] 财务报告基本信息 - 2025年第三季度财务报表未经审计 [3] - 报告涵盖合并资产负债表、合并利润表及合并现金流量表,会计数据币种为人民币 [6] - 本期及上期均未发生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被合并方实现的净利润均为0元 [6]
“十四五”山东省“通道+枢纽+网络”现代流通体系更加完善
中国发展网· 2025-10-28 15:53
综合立体交通网络建设 - 高速铁路运营里程从2110公里增加到3055公里,是2020年底的1.4倍,高铁省际出入口增加到6个 [2] - 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8784公里,较2020年底增加1310公里,六车道及以上占比由26%提升到40%以上,省际出入口增加到26个 [2] - 城市轨道交通通车里程较2020年增加119公里,达到457.6公里 [2] - 内河港口年吞吐量超过1.2亿吨,是2020年吞吐量的2.2倍 [2] - 全省民用机场达到10个,通用机场达到25个 [2] 现代物流体系发展 - 济南—青岛中欧班列集结中心纳入全国布局,设立4个海外集结中心,通达“一带一路”沿线28个国家60个城市 [3] - 公铁海多式联运“一单制”深入推进,威海—仁川“四港联动”项目使运输时间缩短5小时,物流成本节约30% [3] - 获批国家物流枢纽9个、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7个,数量均位居全国前列 [3] - 在日照港首航全国首笔35吨铁路敞顶箱海铁联运“一箱制”业务 [3] 智慧绿色交通进展 - 建成全国首条零碳智慧高速—济青中线济潍段 [3] - 投产全国产、全自主自动化集装箱码头—青岛港自动化码头,装卸效率13次打破世界纪录 [3] - 全省高速公路路域光伏装机容量超822兆瓦,居全国第1,服务区实现充电设施全覆盖 [3] - 累计建成4对零碳服务区,72对服务区实现近零碳、绿色低碳运营 [3]
计划年内完工 北京30项市级疏堵工程最新进展→
央视新闻· 2025-10-22 15:45
2025年北京疏堵工程进展 - 2025年北京全市计划完成30项市级疏堵工程 目前已完工27项 包括京港澳高速杜家坎缓堵综合治理等项目 [1] - 正在推进崇文门内大街瓶颈段拓宽改造、建国路南辅路交通组织优化等项目 计划年内完工 [1] 疏堵工程历史与特点 - 疏堵工程实施周期较短、见效较快 被誉为交通领域的"外科小手术" [1] - 北京市疏堵工程自2003年启动 至今共完成1972项工程 [1] - 工程范围逐步扩大 从最初清理占道物、挖潜桥下空间、改造平交路口 扩展到拓宽道路瓶颈路段、完善立交节点功能、完善慢行系统等内容 [1] 未来规划与优化方向 - 未来将逐年分批增设天桥电梯、提升桥下空间、改善骑行环境 持续完善无障碍出行环境 [1] - 通过增设转向车道、调整公交专用道启用时间等措施 进一步优化公共交通的道路设施资源 [1] - 聚焦"学医景商"等重点区域 继续推进市级道路疏堵工程建设 [1]
中交四航研究院成功举办交通基础设施绿色智能建造与运维技术创新论坛
环球网资讯· 2025-10-21 11:45
论坛概况 - 论坛于10月18日在广州中交四航科技园举办,主题为“交通基础设施绿色智能建造与运维技术创新” [1] - 论坛汇聚了三十余位学界与业界的权威专家和领军人才,旨在凝聚行业智慧,探讨前沿技术趋势与创新实践 [1][3] - 全新启用的中交四航科技园标志着公司发展的新起点,未来将以更开放姿态与各界携手共创绿色智能发展新机遇 [3] 公司战略与成果展示 - 中交集团科技与数字化部总经理肯定了公司六十年的科技贡献,并重点展望了以绿色化、智能化引领的发展路径 [3] - 公司回顾了从创业初期到参与多项国家超级工程的合作历程,并表示将继续共同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3] - 公司发布了60周年主题宣传片和院史,并集中发布了十大核心技术成果,为持续发展提供核心动能 [11] - 公司阐述了近年来数据智能与工程融合的创新体系实践,将构建“数据驱动、智能引领”新范式,推动行业数字化转型 [9] 行业技术前沿探讨 - 特邀报告环节聚焦于“地下工程水灾变防控技术”、“海底管缆在位稳定性关键技术”及“混凝土结构耐久性多屏障防护体系”等国际前沿课题 [9] - 圆桌论坛深入探讨了绿色材料、智能养护、数字孪生、人才培养与国际技术输出等多个维度 [11] - 关键技术难题探讨包括“材料基因工程与AI融合”、“多源数据融合”、“建管养一体化数据中台”等,机制创新议题涉及“数字工匠培养体系”和“业务驱动向数据驱动转型” [11] 行业协作与未来展望 - 论坛搭建了“产、学、研、用”一体化高端平台,有效促进了跨界融合与协同创新 [14] - 与会专家参观了公司科技园的展馆和实验室,对其在长期性能观测、科研设施建设与数据积累方面的成就给予高度评价 [12] - 行业未来将继续向更低碳、更智能、更耐久的交通基础设施方向发展,为交通强国建设注入科技动能 [14]
湖北武荆宜高速疏港铁路特大桥左幅中跨成功合龙
中国新闻网· 2025-10-20 13:10
项目工程进展 - 武荆宜高速项目疏港铁路特大桥主墩连续梁全部浇筑完成,主桥左幅中跨成功合龙 [1] - 项目正全力推进合龙后工序转换及桥面系等附属工程施工 [6] 项目具体信息 - 武荆宜高速项目全长44.139公里,起于荆门与天门交界的吕家潭村,止于荆门市五里铺镇南侧郝台村附近 [3] - 公司承建的武荆宜高速二标段全长13.444千米,采用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标准,设计速度120公里每小时 [3] - 标段内共有桥梁6座,疏港铁路特大桥全长1258米,主桥为56+100+56米跨变截面连续梁,是项目中跨度最大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 [3] 施工技术与挑战 - 施工中应对高空作业、降雨、结构受力与温差变形等挑战,运用水袋动态配重平衡法和智能张拉系统保持结构平衡 [5] - 采用型钢构件构成“劲性骨架”进行临时刚性连接,有效抵抗温度变化引起的伸缩 [5] - 选择在气温较低、波动较小的窗口期进行浇筑,减少梁体热胀冷缩影响 [5][6] - 使用高强微膨胀混凝土、喷淋养护系统及自动化监测设备,防止开裂并实时监测梁体标高和应力变化 [6] 项目战略意义 - 武荆宜高速是国家高速公路网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湖北省“九纵五横三环”高速公路布局中的关键一横 [8] - 项目预计2026年6月全线通车,将有效分流缓解沪蓉、沪渝高速公路交通压力 [8] - 加速武汉至重庆高速公路通道形成,加强湖北东中西部经济联系 [8] - 促进长江中游城市群与成渝城市群互联互通,助力汉江生态经济带建设及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 [8]
中交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宋海良与阳江市委书记卢一先举行会谈
搜狐财经· 2025-10-20 09:51
合作会谈概述 - 中交集团董事长宋海良与阳江市委书记卢一先于10月17日举行会谈,旨在推动战略合作关系迈上新台阶 [1] - 双方围绕海洋经济、交通基础设施、城乡发展、绿色生态、港口航道等领域进行深入交流,并计划加快推进重大项目建设 [1] 中交集团战略与合作意向 - 公司强调其具备“五全四大五型”领域一体化、综合化、融合化系统集成优势,包括全交通、全城市、全水域等领域 [3] - 公司提出基于“五有”原则深化与阳江的合作,即阳江有需求、中交有优势、双方有共识、双向有奔赴、合作有共赢 [3] - 公司表示愿持续深耕阳江市场,为阳江市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3] 阳江市发展规划与合作期望 - 阳江市正围绕承接粤港澳大湾区辐射、打造西海岸重要支点、建设现代化滨海城市的目标,大力发展现代海洋产业体系 [4] - 希望中交集团发挥全球领先的基础设施综合服务商全产业链一体化优势,多领域参与阳江发展建设,支持海洋经济发展 [4] - 阳江市承诺将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为公司在阳江发展提供优质服务,以实现共赢 [4]
全方位构建绿色高效水陆运输体系镇江以交通“软环境”筑发展“硬支撑”
新华日报· 2025-10-18 07:15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进展 - 石天线主体工程于10月13日顺利完工,改造后道路平整、路域环境焕然一新,是沟通南京江宁与句容开发区的市际公路 [1] - 2024年镇江共将完成6条"断头路"改造,总长度达28.3公里 [1] - 312国道镇江段快速化改造工程于9月主线试通车,串联多个重点片区,是"十字双环五射一联"快速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 [2] - 前三季度完成交通基础设施投资55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2% [3] - 稳步推进21个交通项目建设,包括连镇铁路镇江东货场迁建工程年内投运、扬溧高速改扩建工程主线"合龙"、丹金高速丹阳段建设工程 [3] 水运能力提升与港口发展 - 谏壁一线船闸扩容改造工程于9月29日完成交工验收,将成为世界最大内河单梯级船闸,年通过能力预计达2.39亿吨 [4] - 国庆假期谏壁船闸通过单船1865艘,船舶通过量231万吨同比提升3%,货物通过量143万吨同比提高28.8% [4] - 丹阳港启用实现镇江内河集装箱运输"零的突破",有企业表示运输成本显著下降,货物从出厂到港口仅需10分钟 [4] - 2024年镇江港完成货物吞吐量2.95亿吨,首次跻身全国港口前20位,2024年预计突破3亿吨 [6] - 累计推动18个码头改扩建项目落地,实现12米吃水船舶常态化靠泊 [5] 运输服务体系优化 - 开展"暖心助企·交通先行"优化营商环境行动,统筹建成30个低空飞行起降点,开通市区至扬中市"便民快巴" [7] - 创新采用"连续考试"新模式,建立12328热线货车司机"接诉即办"工作体系 [7] - 两年累计完成613公里公路安全与环境整治,整改铁路沿线突出安全隐患1000余处 [7] - 有运输公司反馈驾驶员从业资格培训班效率提升,满足了企业用人需求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