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icon
搜索文档
广西加快构建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平陆运河累计完成投资592.5亿元
广西日报· 2025-09-16 10:45
聚焦建设"一区两地一园一通道"战略任务,我区加快推进综合立体交通网络建设,交通运输领域实 现基础设施跨越式发展、运输服务品质大幅提升。截至2024年底,全区综合交通网络总里程达19.87万 公里。其中,高铁运营总里程突破2400公里,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突破1万公里,内河航道总里程达 5868公里、高等级航道里程达1407公里。北部湾港货物和集装箱吞吐量连续4年稳居全国前10。西部陆 海新通道海铁联运班列稳步增长,年开行班列数量超1万列。长洲船闸年过货量排全国天然河流首位, 邮政业务量增速跃居全国第一。如今,广西已初步形成江海联动、海铁联运、水陆并进、空港衔接的现 代化立体交通格局,从祖国的"西南边陲"跃升为面向东盟的"交通枢纽"。 9月15日,记者从自治区政府新闻办举行的"奋发有为推进'一区两地一园一通道'建设"系列主题新 闻发布会(第五场)获悉,近年来,我区充分发挥"世纪工程"平陆运河战略牵引作用,强化铁路、公 路、民航、邮政、水运互联互通,持续完善基础设施布局、提升运输服务效能、深化智慧绿色转型,推 动全区交通运输从"单点突破、局部发力"向"全域协同、系统升级"转型,加快构建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 体系。 据 ...
周红波在调研交通运输工作时强调
南京日报· 2025-08-09 09:43
综合交通规划与建设 - 市委书记强调要加快构建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打造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和区域性航运物流中心 [1] - 综合交通对城市地位和能级具有基础性、先导性、战略性作用,需融入国家战略提升辐射带动能力 [2] - 重点提升航空、高铁、航运枢纽能级,增强国际联通水平,推动南京都市圈交通项目补网、联网、强网 [2] 交通产业发展与创新 - 加快发展低空经济、智能网联汽车等战新产业和未来产业,强化创新驱动发展新质生产力 [2] - 持续巩固网络货运地位,加大培育水路货运企业,降低交通运输物流成本 [2] - 优化公交线网布局,发展绿色交通,改造城市断头路和交通堵点 [2] 交通系统管理与服务 - 察看了低空飞行服务保障、公共交通运行监测、交通运行应急保障等数字化调度监管服务平台 [1] - 围绕"两重""两新"做好重大项目实施储备,发挥交通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和带动效应 [2] - 提升基层党建和行业党建工作水平,维护网约车、货车司机等新就业群体合法权益 [3]
交通运输领域如何推进城市现代化?交通部提出七项重点
第一财经· 2025-07-17 17:22
交通运输现代化与智慧化发展 - 交通运输部提出加快建设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目标是建设创新 宜居 美丽 韧性 文明 智慧的现代化人民城市 以城市高质量发展为主题 以城市内涵式发展为主线 以城市更新为重要抓手 [1] - 将推动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与城市交通规划统筹 建设协调 服务衔接 运行管理协同 应急处置联动 优化基础设施布局 结构 功能和系统集成 [1] - 培育交通运输新动能 实施"人工智能+交通运输"行动 加快建设国际性和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 提升全球联通水平和集聚辐射能力 [2] 都市圈交通效率提升与多元化公交 - 实施都市圈城际通勤效率提升工程 推进综合通勤廊道建设 完善交通枢纽换乘设施 构建现代化都市圈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2] - 因地制宜发展城市多元化公共交通 丰富公交优先发展战略新内涵 倡导绿色低碳出行 提升服务质量 [2] - 北京已构建以轨道交通为骨干 地面公交为补充的多网融合体系 轨道交通线网规模全国第一 拥有2.8万辆公交车和1600多条线路 公交与轨道50米内接驳率达85% [3] 智慧城市与绿色交通创新 - 提升城市交通治理智能化精细化水平 创新治理理念和模式 保障新就业群体权益 [2][3] - 北京完成3218公里慢行系统改造 应用慢行优先标志和自行车左转标线 年底实现轨道站点共享单车电子围栏全覆盖 [3] - 横琴粤澳合作区开放330公里道路用于自动驾驶测试 引入头部企业 累计自动驾驶时长超3.4万小时 [4]
交通运输部:因地制宜发展交通运输领域新质生产力,加快实施“人工智能+交通运输”行动
快讯· 2025-07-16 20:47
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 - 加快建设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优化基础设施布局、结构、功能和系统集成 [1] - 推动交通规划与城市交通统筹协调,实现服务衔接、运行管理协同和应急处置联动 [1] - 提升综合交通枢纽城市的全球联通水平和集聚辐射能力 [1] 交通运输新动能培育 - 发展交通运输领域新质生产力,加快实施"人工智能+交通运输"行动 [1] - 建设国际性和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 [1] 都市圈城际通勤效率提升 - 推进综合通勤廊道建设,完善枢纽换乘换装设施布局 [1] - 构建现代化都市圈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1] 城市多元化公共交通发展 - 丰富城市公共交通优先发展战略内涵和路径,倡导绿色低碳出行 [1] - 提升城市公共交通服务质量和水平 [1] 交通运输本质安全提升 - 压实安全生产责任,常态化推进隐患排查整治和安全培训 [1] - 强化交通基础设施网络韧性 [1] 城市交通治理能力提升 - 创新城市交通治理理念、模式和手段,推动智能化精细化治理 [1] - 持续抓好交通运输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和权益保障 [1] 交通精神与文化融合 - 开展文明交通行动,提升适老化无障碍出行服务水平 [1] - 促进交通运输与文化旅游深度融合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