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治理
搜索文档
“国际科创菁英汇客厅”揭牌仪式在京举行 助力全球可持续发展人才培养
环球网· 2025-11-05 09:59
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对外交流合作处处长尤靖分享了"高校-政府-国际组织"三方协同推动数字经济发 展的实践路径,强调北京将持续助力全球数字经济城市联盟建设,促进数字化治理经验的国际交流与方 案输出。 在与会嘉宾的共同见证下,中关村科学城数据投资运营(北京)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中关村科学城城 市大脑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巩振文与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数字素养菁英人才培养专项工作组秘书长 杨颖共同为"国际科创菁英汇客厅"揭牌,标志着该平台在海淀区永山宅院正式启用。作为联合国可持续 发展目标与领导力发展中心在华落地的平台,"国际科创菁英汇客厅"旨在打通"高校人才培养—国际组 织实践—产业创新应用"的关键链路,聚焦"实训+实习+交流"三大核心功能,致力于建设汇聚全球顶尖 专家的跨国交流枢纽。平台将依托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与领导力发展中心在国际培训与人才能力建设 领域的权威资源,为高校学生精准匹配国际组织实习机会,开展数字素养提升、可持续发展实践与全球 领导力塑造等专项培训,搭建无国界、跨学科的人才培养与协作平台。 汇客厅的实体空间由永山宅院运营方——中关村科学城数据投资运营(北京)集团有限公司所属中关村 科学城城市大脑股份 ...
奋进的河南 决胜“十四五”·郑州篇丨高效能治理,大城何以善治
河南日报· 2025-10-10 07:40
城市治理模式创新 - 郑州市创新运用“党建+网格+大数据”模式,构建“十个一”治理格局,推动党建引领基层高效能治理向纵深推进 [5] - 通过“一核统多元”机制,以党组织为“主轴”构建治理共同体,整合多元力量,建立“市委统筹—区县主导—街道主战—社区落实”四级责任链 [6][7] - 目前全市建立网格党组织3.94万个,联结社会组织1.6万个、群众自组织2.1万个、新经济组织4.4万个,联动下沉市直、区直部门人员2.8万名 [7] 网格化精细管理 - 将网格作为治理基础单元,精细划分社区网格、微网格、专属网格,精准覆盖交通枢纽、学校医院、商圈市场等重点区域 [8] - 每个网格整合综治、公安、城管等部门下沉力量,形成“人、情、地、事、物、组织”六要素动态数据库,实现问题在网格内解决 [9] - 按照“每万人18名”标准配齐社区工作者,推动机关干部下沉,并吸纳“五老”人员、外卖员、快递员等新就业群体担任兼职网格员 [9] 智慧城市技术应用 - 打造“一屏观全域”系统,推进“党建网”+“政务网、视联网、物联网”+各类专网融合,构建城市运行智能感知体系 [10][11] - 已接入13万余路视频、1583个高位探头,贯通多领域视频资源,并接入21.93万台物联设备至全市物联网平台 [11] - 建设三级新型智慧城市运行中心,实现发现、派单、处置、反馈全面智能化,管理、服务、督查、治理、考核五大功能融为一体 [9][11] 跨部门协同机制 - 建立“一线通上下”协同机制,市域指令10秒可直达一线负责人,构建“市域一体、直达网格”的扁平化架构 [15][16] - 纵向动态联通各社区和16个重点区域专属网格,横向联通110、119、120及交通、环保等49个市级单位,形成高效指挥链路 [16] - 依托“网格员吹哨、部门报到”机制,通过数字化平台实时共享问题清单,数据触发后相关部门立即接单,95%的问题在网格内快速解决 [6][15]
烟火气中的城市治理智慧
人民日报· 2025-10-01 17:32
政策动向 - 上海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外摆位设置提升街区"烟火气"的若干措施》,要求优化设摊治理以激发街区活力[1] - 政策鼓励在重要节日期间适度延长和灵活调整经营时间,并在划定区域合理增加垃圾收集容器和移动厕所等配套[2] - 浙江温州鹿城区推出十大举措挖掘闲置地块与边角区域设置临时规范经营点,河南安阳汤阴县建立快速投诉处理机制并加大抽检力度以守护食品安全[2] 行业影响 - 外摆位为商家提供了从店内延伸到街头的几平方米空间,可能意味着一笔不小的营收[1] - 半露天的外摆氛围使人与人之间更为亲近,提升了消费体验,为城市生活注入人情味和活力[1] - 规范外摆位有助于营造宜业、宜居、宜乐、宜游的良好城市环境,使城市在井然有序中更显生机[3] 治理挑战与趋势 - 城市治理需在秩序与活力间找到平衡,解决外摆位对交通、居民休息及街道环境卫生的影响[1] - 治理趋势向精细化、人性化转变,强调因地制宜的弹性政策,利用数字化平台提供规范经营指导[2][3] - 通过社区协商和线上征求意见等方式让居民、商户、游客等多元主体表达诉求,形成共治共识[3]
智联欧亚 携手前行
陕西日报· 2025-09-25 07:03
文章核心观点 - 2025欧亚经济论坛在西安举行 聚焦通过数字经济 智库合作与科技创新深化欧亚区域互联互通 落实中国—中亚峰会成果 [1][2][6][8] 友城合作与数字经济生态构建 - 第九届丝绸之路经济带城市圆桌会开幕 来自不同国家的嘉宾相聚西安 探讨数字经济作为驱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 [2] - 西安市持续夯实5G 数据中心等数字基础设施 推动数字技术与先进制造 文化旅游 城市治理深度融合 促进数据要素跨区域流动与共享 [3] - 数字经济中外对接会围绕智慧交通建设 生态数字监测 跨境数据共享等议题进行交流 潜在合作意向逐渐清晰 [3] - 厄瓜多尔昆卡市期待借助西安的数字技术经验 解决其交通 生态等方面问题 让数字成果惠及民众 [3] - 各方期待以会议为契机 开启友城数字协作新篇章 推动资源共享与产业协同 共创互利共赢新格局 [3] - 西北工业大学会计硕士中心主任表示需打通产学研用协同创新链条 吸引全球数字资源集聚 助力西安成为丝路数字合作枢纽 [4] 智库合作与峰会成果落实 - 横渠智库首席专家指出智库应发挥桥梁作用 把第二届中国—中亚峰会成果清单在陕西 在西安落实到位 [6] - 智库会议为高校院所 智库机构提供平台 围绕欧亚经济论坛发展机遇 挑战及落实峰会成果等议题展开深入探讨 [6] - 欧美同学会副会长认为欧亚经济论坛应更聚焦为企业解决国际合作困难 提供市场信息 政策解读 合作伙伴对接等支持 [6] - 中智联金砖科技创新服务中心理事长表示需加强科学探索 技术研发 科技推广方面的交流合作 增加科技创新投入并建立交叉融合机制 [6] - 西北工业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院长指出中哈吉三国联合申遗是标志性成果 期待通过考古发掘与遗产数字化保护助力文化遗产全球化表达 [7] 智库合作机制的建立与作用 - 本届论坛采取"1+5+3+1"框架模式 最后的"1"即建立欧亚经济论坛智库合作机制 [8] - 中国日报社中国观察智库等10家机构共同签署"欧亚经济论坛智库合作机制备忘录" 正式建立合作机制 [9] - 西北大学丝绸之路研究院副院长表示该机制将为欧亚各国政策互联互通提供智力支撑 推动经济联通 贸易畅通 资金融通 民心相通 [9] - 智库会议发布《共建"一带一路"之欧亚经济观察》和《中国—中亚经贸合作报告》两份报告 [9] - 《共建"一带一路"之欧亚经济观察》系统梳理欧亚各国在经贸往来 产业协作等领域的动态与趋势 [9] - 《中国—中亚经贸合作报告》是国内首部系统分析中国与中亚经贸合作的权威报告 系统解析合作机制和政策优化路径 [10]
四川出台“数据要素×”方案 聚焦12大领域加“数”前进
四川日报· 2025-09-13 09:28
核心政策框架 - 四川省18部门联合印发《四川省"数据要素×"重点工作方案(2025—2026年)》 聚焦12个重点领域部署34项重点工作 旨在加快数据资源开发利用和释放数据要素价值 [1] 重点领域部署 - 工业制造领域持续推进制造业"智改数转" 实施"人工智能+工业制造"行动 培育工业领域垂直行业大模型 [1] - 现代农业领域推进"天府粮仓"数字农业重点实验室建设 开展农产品追溯优品登录和产地追溯信息验证 [1] - 商贸流通领域实施消费新场景五年培育计划 发展新零售与电商直播等新型商贸模式 [1] - 交通运输领域加快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 开展物流数据开放互联试点 [1] 公共服务创新 - 文化旅游领域开展文旅行业大模型应用研究 推出智慧伴游/行程定制/智能咨讯/数实融合等新业态 [2] - 医疗健康领域推动电子病历/妇幼健康/慢病管理数据整合 实现全省二级以上公立医院检查检验结果共享调阅 [2] - 扩大异地就医直接结算范围 推进门诊慢特病跨省直接结算病种扩围 [2]
探索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新路子,“聪明”的武汉,更懂你
长江日报· 2025-08-27 20:25
城市智慧治理体系建设 - 无人机广泛应用于城市管理、交通巡查、生态环保、消防应急等场景[2] - 市城运中心集成297架无人机感知能力 实时接入十大类事件来源 归集1500余项城市体征指标[5] - 通过多模态大模型构建"感知-监测-研判-预警-处置-评估"智慧治理体系 实现从被动向主动治理转变[3] - 依托"一网统管"平台实现对重点区域前置研判 大型活动快速响应调度 民生服务精细化管理[4] - 打通14个市直部门专业指挥系统 形成协调各方的重要抓手[5] 基层社区治理创新 - 启动社区亲民化改造项目 首批26个社区撤除办公柜台 腾出居民活动空间[7] - 改造方案由居民参与提出 拉近党群邻里关系 调动居民参与治理积极性[7] - 推行"专业社工+志愿服务"融合试点 社工专业引领 志愿者广泛参与[9] - 张家湾社区组建18支志愿服务队伍 12家共建单位 提供20余项服务惠及3000余名居民[10] - 打铜社区发展全人群服务矩阵 包括妇女儿童关怀 退役军人服务 社区安全建设等专项服务[10] 老旧小区改造升级 - 采用"一区一策"推进老旧小区改造 着力提升城市建设水平[2] - 2023年改造老旧小区284个 加装更新电梯992台[12] - 2024年计划改造老旧小区200个 完成加装电梯1000台[12] - 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支持住宅老旧电梯更新 统建大江园小区首批13部电梯完成交付[11] - 洪山区丽岛花园小区获补贴345万元 更换23部电梯 硚口区崇仁新都小区262户更换2部使用20年老电梯[11] - 持续优化电梯加装审批流程 从10个环节压减至5个步骤 实现手机一键申请[12]
西部科学城重庆高新区 创新打造数智化综合场景应用 探索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新路子
人民日报· 2025-08-20 06:14
城市治理AI赋能战略 - 公司全面拥抱人工智能,系统重塑城市发展服务治理的理念、思路、机制和方法,突出“规建运治一体化” [1] - 公司致力于探索打造一批具有科学城辨识度的AI赋能综合场景应用标志性成果,服务重庆高水平建设现代化人民城市 [1] - 公司计划在综合场景应用中引入AI智能体,可自动生成活动方案优化建议、风险智评及应急预案 [5] 在建项目风险管控 - 公司打造“在建项目风险管控综合场景”,整合建设施工安全、渣土车监管等模块,融合市区多级平台数据,构建“监测—预警—处置—反馈”管理闭环 [2] - 该数智化应用通过高空瞭望AI摄像头等视频监测、物联感知、无人机巡查技术,实现应急指令“一键下达”和多部门联动“无缝衔接” [2] - 通过三级治理中心事件流转和多部门数据实时共享,镇街事项平均办理时长从1.5天缩短至0.5天,治理效能显著提升 [2] 大型活动安全管理 - 公司打造“熙街·川美安全智管综合场景”,通过数字技术重构高校重大文体活动的安全管理体系,保障大规模人流车流压力下的活动秩序 [4] - 该场景实现活动线上申报,治理中心接入多部门数据可自动实时识别14类风险,事件单直接流转至相关部门,大幅提升审批效率 [4] - 未来AI智能体将根据不同等级风险触发相应数字预案,活动结束后自动生成复盘改进方案 [5] 社区基层治理创新 - 公司依托“141”平台打造“住宅小区居安易综合场景”,实现住宅小区基础信息全面归集落图,“一屏统揽” [6] - 利用基层智治平台优化传统工作流程,提升民生服务质效,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6] - “住宅小区居安易综合场景”成功入选数字重庆建设应用场景大赛2025年第二季度大赛镇街“应用场景领跑者”榜单 [6] 多方协同治理模式 - 公司推动“政府+高校+文化+商贸+艺术+科研”多方深度协同,形成“资源共融、风险共担、成果共享”的治理共同体 [5] - 公司探索实现高校资源与城市治理的“一贯到底、一览无余”,为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探索多方联动新路子 [5] - 公司致力于将场景创新经验汇聚成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的“科学城方案”,为其他地区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3][6]
“电鸡”未停地铁口划线区域将统一迁移
南方都市报· 2025-08-18 21:46
治理行动概述 - 龙华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将于8月18日启动电动自行车乱停放专项整治行动 [1][2] - 行动旨在通过分级分类系统治理,率先破解超大城市电动自行车治理难题,最终实现全域严管 [1][2] - 治理路径为“科技支撑、规则引领、精准治理” [1][2] 技术应用与创新 - 创新引入AI 3D建模技术,即实时三维场景重建技术,构建智能化、高精度的电动自行车停放识别体系 [2][3] - 该技术源于点云渲染优化和概率辐射场建模,相比传统技术具有高精度、低算力开销的优势,并支持动态目标跟踪 [3] - 技术能精准还原停放场景,识别车辆位置和停放时长,结合AI算法自动识别长期停放车辆,为科学治理提供数据支撑 [2][3] 分级分类治理策略 - 构建以试点带动全域严管的长效治理机制,分试点攻坚、深化攻坚、全面铺开三个阶段有序推进 [4][5] - 第一阶段划定8个重点地铁站周边为一类严管区,划线区域内连续停放超过3天的车辆将被迁移至临时停放区 [4] - 第二阶段整治范围扩大至全区重点商圈、大型写字楼周边,二类严管区连续停放超过5天的车辆将被迁移 [4] - 第三阶段整治范围将全面扩展至全区所有公共空间,实现无死角覆盖 [5] 治理目标与配套措施 - 短期目标为实现重点区域电动自行车动态清理、公共空间初步释放 [5] - 中期目标为实现全区重点公共区域电动自行车动态规范管控,核心商业区域市容秩序显著改善 [5][6] - 长期目标为优化整体市容秩序,实现城区面貌彻底改变、居民生活品质跃升 [6] - 各街道将按照“能划尽划、应划尽划”原则合理划分停放区域,并开设网上民意渠道供市民投诉反映 [6] 治理背景与挑战 - 深圳电动自行车保有量呈爆发式增长,庞大的数量与无序停放阻碍市民通行并破坏城市环境秩序 [2] - 电动自行车治理面临管理制度不健全、社会共识难凝聚、治理合力不足、空间供需失衡等多重困境 [2] - 深圳作为管理人口超2000万的超大城市,电动自行车乱停放已演变为系统性治理顽疾 [7]
建设更加宜居美丽的人民城市∣学习贯彻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③
中国环境报· 2025-07-30 07:22
现代化人民城市建设目标 -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明确现代化人民城市建设目标为“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智慧”,核心是把让人民宜居安居放在首位 [1] 生态美丽城市建设成效 - 通过建设城市休闲公园、郊野公园、湿地公园、小微绿地、口袋公园及街边绿化,实现“推窗见绿、出门入园” [1] - 截至2024年底,全国已建设口袋公园4.8万多个,绿道超过12.8万公里 [1] - 360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实施了公园绿地开放共享,增加百姓身边可观、可感、可亲近的绿色空间 [1] 城市管理精细化水平提升 - 针对噪声、餐饮油烟等民生问题,各地各部门积极回应,形成问题清单并建立长效机制 [2] - 为方便绿色出行,城市不断完善公共交通系统并规划打造慢行系统,为自行车出行提供便利 [2] - 北京等地通过共享开放数据、融合数智算力算法,提供实时公交/地铁到站及拥挤度查询、动态下车提醒等全链条出行服务 [2] 城市发展面临的挑战 - 部分城市存在“重形象轻功能”倾向,热衷于建设大广场、大草坪等形象工程,忽视居民实际需求并造成资源浪费 [3] - 存在“重建设轻管理”问题,部分口袋公园因管理机制不完善导致设施损坏、环境脏乱 [3] - 餐饮油烟、噪声污染、施工扬尘、城市内涝等治理难点依然存在,热岛效应、光污染等“大城市病”次生环境问题逐渐凸显 [3] 城市发展理念转变与更新实践 - 当务之急是转变发展理念,着眼于提升群众生活品质,改变“大拆大建”做法,在存量提质增效上做文章 [3] - 上海浦东新区陆家嘴水环通过系统性规划将水域与绿地有机串联,改善了生态环境,满足了市民多元化空间需求,并带动区域经济提升 [3] 精细化治理与技术应用 - 重庆市高新区完成跨镇街无人机“综合飞一次”创新实践试飞,聚焦占道经营、河道漂浮、火情探测、违规停放等场景,用无人机替代传统巡查以提升效率 [4] - 需打破城市治理中各区域、各领域、各环节“条块分割”的局面,加强统筹联动以解决突出问题 [4] 共建共治共享机制 - 城市规划需多听市民意见,项目建设需多想群众需求,管理服务需多解民生难题 [4] - 需保障人民群众对城市发展决策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调动人民参与城市治理的主动性创造性 [4] - 城市工作的评判标准是老百姓满意不满意、生活方便不方便,城市建设需得到人民认可 [4]
文旅互动 擘画互利共赢新画卷
人民日报· 2025-07-27 05:36
海洋经济与旅游发展 - 青岛港2024年货物吞吐量达7.1亿吨全球排名第四自动化技术使货物周转效率提升30% [2] - 青岛海洋集团展示从海水养殖到旅游开发的虚拟产业链突出可持续发展模式 [2] - 希腊比雷埃夫斯市计划2026年建成水下考古博物馆探索"文化+海洋"新模式柬埔寨西哈努克省推动生态海岛绿色开发 [3] - 中国威海市推行"柔性化开发"烟台市串联艺术美食运动休闲四大业态营造海洋旅游新场景 [3] 城市治理与历史活化 - 青岛老城区改造保留1800处历史建筑引入新业态2023年接待游客近9000万人次 [4] - 青岛通过修缮老建筑发展新业态推动历史城区宜居宜业宜游 [4] - 日本下关市采用多语种导游系统希腊比雷埃夫斯市计划部署交通传感器智能垃圾箱等智慧城市设施 [5][6] 国际友城合作与人文交流 - 青岛已与54个国家95个城市建立友城关系覆盖全球五大洲 [7] - 青岛与日本下关市在教育文化领域合作与明斯克市共建中欧班列及中白工业园 [7] - 韩国大邱市提议利用啤酒节等文化符号深化与青岛交流尼日利亚拉各斯州寻求绿色经济与数字化合作 [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