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管理

搜索文档
杭州城管驿站“花式”送清凉
每日商报· 2025-07-18 10:39
城市防暑服务活动 - 临安区"流动凉茶铺"活动已连续开展四年 今年规划13条覆盖青山湖科技城等区域的线路 每条线路配备一辆装载凉茶 矿泉水 棒冰 藿香正气水 清凉油等物资的服务车 [1] - 服务时间为每日上午8点至10点 下午3点至5点 通过三轮车走街串巷方式送达 自7月7日上线以来已运行一周 [1] - 拱墅区15座"城驿吉祥铺"近日陆续开张 以外摆营业形式提供暑期清凉服务 每座驿站均有党员"城小二"进驻 提供为期2个月的外摆服务 [1][2] - 上城区73座城管驿站提前备足防暑物资 每日现熬绿豆 红豆或银耳解暑汤 免费提供给户外工作者 [2] 服务内容与反馈 - 临安凉茶铺服务内容包括凉茶 矿泉水 棒冰 藿香正气水 清凉油等降温解暑物资 [1] - 拱墅区驿站供应"方回春堂"养生凉茶 老冰棍等专属清凉品 还提供爱心早餐 小面包等能量供给 [2] - 市政工人反馈送清凉服务队来得及时 解决了高温施工时的饮水问题 [1] - 环卫工人表示凉茶服务如同"及时雨" 几口下去身子都轻快了 [1]
北京:深化水务执法改革 谱写城市管理新篇
人民日报· 2025-07-14 06:03
行政执法体制改革 - 北京市自2024年7月1日起由城管执法部门集中行使水务部门全部行政处罚权及相关行政检查权、强制权,推动综合执法质效优化升级 [1] - 改革实现城管执法系统整合水、电、气、热等跨领域职能,成为综合性执法机构,强化管理与执法衔接及京津冀联合执法 [2] - 建立涉水执法全流程闭环机制,包括联合检查、信息互通、线索移送等,并与生态环境部门协同构建一体化综合监管体系 [2] 跨部门协同与执法成效 - 城管执法系统聚焦水安全、水资源等领域,开展防汛、水环境治理等行动,依法处置行洪安全、水源污染等问题 [3] - 创新非现场监管方式,与天津、河北协作形成跨区域监管合力,覆盖水体保护、水生态治理等环节 [3] 科技赋能智慧监管 - 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大数据平台集成数据融合、指挥调度等功能,实现"掌上查""指尖办"三级覆盖,提升非现场监管能力 [4] - 平台通过大数据分析实现风险分级分类监管,结合智能预警与精准处置,优化涉企检查标准化水平 [5] 基层治理与民生服务 - 推行"柔性执法"和"一次入企全面检查"机制,细化涉水职权裁量基准,优化营商环境 [6] - 试点"城管水务执法进社区"模式,联动居民、物业等主体构建涉水违法处置网络,强化普法宣传与社会共治 [6][7] 未来改革方向 - 系统完善裁量基准,提升水事案件专业化处置水平,拓展信用监管与分级分类监管范围 [8] - 优化与水务部门数据共享机制,实现全链条闭环监管,持续推动治理能力现代化 [8]
明确职责 共同维护站区良好秩序
西安日报· 2025-07-07 10:48
西安铁路北客站站区管理规定核心内容 - 西安市政府印发《西安铁路北客站站区管理规定》,将于2025年8月5日起施行,有效期5年 [1] 管理范围与职责分工 - 管理范围涵盖西安北站南北广场及周边区域,具体为元朔大道南道沿以北至秦汉大道北道沿以南、建元路东道沿以西至明光路西道沿以东的地上及地下公共空间 [2] - 市场监督管理部门重点查处无照经营、计量器具及特种设备违规、食品药品违法生产销售、消费纠纷投诉 [3] - 公安机关负责打击"票托""车托"等揽客行为、假冒工作人员扰乱秩序、暴力抗法等违法行为 [3] - 交通管理部门查处非法载客车辆(摩托车、电动三轮车等)、无证驾驶、酒驾及乱停乱放行为 [3] - 城管执法部门整治涂写刻画建筑物、违规摆摊设点、散发广告等行为 [3] - 交通运输主管部门监管巡游/网约出租车违规经营、无资质车辆非法营运及客运车辆违规 [3] 交通与设施管理规范 - 要求及时维修更新站区市政道路及公共设施,保持整洁完好 [4] - 交通运输部门需科学设置公交线路,高峰期间增加运力,突发事件时调用应急车辆保障 [4] - 城管部门加强非机动车(共享单车、电动自行车等)停放秩序管理 [4] - 禁止机动车/非机动车违规行驶停放、出租车在禁停路段揽客、客运车辆站点外上下客等行为 [4] 市容环境与商业活动管理 - 沿街门头牌匾需内容健康、用字规范,户外广告设置需符合城市容貌标准 [5] - 禁止随地吐痰、乱扔废弃物、焚烧垃圾、擅自占用公共场所堆放物料或设摊 [5][6] - 商业经营者禁止使用高噪声广播喇叭宣传,施工单位需制定噪声防治方案并规范围挡施工现场 [7] 公共秩序与社会救助 - 民政、公安等部门需对流浪乞讨人员、弃婴等特殊群体及时救助,站区管理中心提供协助 [7] - 禁止强买强卖、强行乞讨、未经批准的群众性活动等扰乱公共秩序行为 [7]
杭州城管部门发布“城市烟火地图”
杭州日报· 2025-07-03 10:08
城市烟火地图发布 - 杭州市发布"城市烟火地图"整合331个精品消费场景包括商业外摆、主题市集、灯光景观等6大类资源 [1] - 地图已在"浙里办"App上线试运行提供点位区域、业态类型、营业时间和特色介绍等信息并具备一键导航功能 [1] - 手绘地图将在城管驿站、贴心城管志愿服务点、景区服务中心等"窗口"摆放方便市民游客查阅 [1] 钱塘江灯光秀升级 - 钱塘江两岸灯光秀播放场次从每周6场增至9场新增"四季杭州"主题片源融入西湖十景、良渚玉琮等元素 [2] 商家便利政策 - 杭州城管部门首创"店招店牌菜单式备案系统"内置418套设计模板商户可手机一键自动生成效果图并完成备案 [2] 城市管理措施 - 杭州将加强执法管理针对"马路市场"违法占道、露天烧烤油烟污染、无序经营等问题维护市容秩序 [2] 宣传推广 - 湖滨步行街电子屏已投放"城市烟火地图"宣传内容 [3]
滨州建投与侨银股份达成战略合作 构建城市服务新生态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6-29 18:09
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签署 - 滨州城建投资集团与侨银股份正式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标志着滨州市城市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迈出关键一步 [1] - 双方将通过组建合资公司的创新模式,全面整合城市管理资源,推动城市服务从传统运营向"管理+经营"双轮驱动转型 [1] - 合作架构为国企与民企的深度合作,为全国范围内的政企合作提供可复制的创新样本 [1] 合作双方背景与优势 - 滨州城建投资集团作为滨州财金集团旗下核心企业,长期肩负城市建设、民生保障与环境维护的重要使命,在城市开发投资、公用设施运营等领域积累深厚资源整合能力 [1] - 侨银股份是国内城乡公用事业服务领域首家A股上市公司,其"城市大管家"全链条服务体系已覆盖全国200余个城市,依托AI技术构建智慧化管理能力 [1] - 双方优势互补的合作架构为合资公司的战略落地奠定坚实基础 [1] 城市管理智能化转型 - 合资公司将重点搭建领导驾驶舱智慧化管理平台,通过AI视频监控、GPS定位等技术手段构建集数据采集、智能分析、自动化控制于一体的城市治理体系 [2] - 该系统将实现城市事件的预判预警、指挥调度与应急保障的全流程数字化,推动滨州城市治理从被动响应向主动治理转变 [2] - 目标打造黄河三角洲地区数智化城市管理的示范标杆 [2] 城市运营创新布局 - 合资公司将充分发挥国企资源整合优势,创新性布局物业综合服务、智慧停车系统、固废回收3D打印等新兴业务领域 [2] - 战略布局突破传统城市管理的业务边界,通过"城市资源资产化"运作逻辑将公共服务与商业运营有机结合 [2] 资本运作模式 - 双方计划构建多层次融资体系,对传统城市管理业务实施项目融资与流贷结合的资金补充机制 [2] - 对新兴经营性业务探索引入战略投资者、开展资产证券化等创新模式,形成可持续的资金保障体系 [2] - 目标破解城市服务领域长期存在的前期投入压力问题 [2] 市场分析与行业影响 - 此次合作不仅是业务层面的深度联动,更蕴含对城市发展模式的前瞻性探索 [3] - 双方以滨州为战略支点,构建"技术驱动、资本赋能、多元协同"的城市运营新范式 [3] - 模式能够提升城市管理效能与服务质量,通过业务创新与资本运作为城市发展注入持续动能 [3] - 对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具有重要示范意义 [3]
浙江杭州:数字防汛“最强大脑”显神威 “一网统管”平台构筑智慧防汛体系
杭州日报· 2025-06-18 13:45
气象数据与防汛系统 - 6月7日至12日杭州平均降雨量达常年同期的1.25倍 [1] - 杭州城管部门构建"天—地—人"三位一体智慧防汛体系 通过"一网统管"平台实现"数字免疫系统"功能 [1] - 系统覆盖923个智能雨量站 可监测0.1毫米级雨量变化 [1] 智能预测与应急响应 - 平台接入231个气象网格预报分区 通过AI算法实现3小时降雨趋势预测 [1] - 6月10日系统成功预测江南城区南沙平原片将出现18.91毫米强降雨 触发应急预案 [1] - 珊瑚沙雨量站记录显示单日降雨量31.7毫米 其中1小时峰值达13.1毫米 [1] 基础设施数字化管理 - 系统为180座隧道和30个易积水点建立"数字档案" 配备水位传感器和视频监控 [1] - 采用"一点一策"方案 每个积水点配置抽水泵型号 沙袋数量等具体处置参数 [2] - 6月7-10日监测到6个点位短时积水 深度均控制在2厘米内 [2] 闭环处置流程效率 - 6月10日萧山区博奥路积水险情从发现到处置完成仅用1小时50分钟 [2] - 系统实现"平台派单—现场处置—结果反馈"闭环管理 集成18类气象水文数据 [2] - "防汛大脑"系统自动推送信息至处置单位 实时跟踪督办 [2]
“一网统管”平台构筑智慧防汛体系
杭州日报· 2025-06-13 10:31
气象数据与降雨情况 - 6月7日至12日杭州全市平均降雨量达常年同期的1 25倍 [1] - 6月10日江南城区南沙平原片预测未来3小时降雨量18 91毫米 [1] - 珊瑚沙雨量站记录6月10日降雨量31 7毫米 其中8:00-9:00降雨高峰达13 1毫米/小时 [1] 智慧防汛系统建设 - 杭州城管部门依托"一网统管"平台构建"天—地—人"三位一体防汛体系 [1] - 系统覆盖923个智能雨量站 可监测0 1毫米雨量变化 [1] - 接入气象部门231个网格化预报分区数据 AI算法实现3小时降雨趋势预测 [1] - 为180座隧道和30个易积水点建立"数字档案" 配备水位传感器和视频监控 [1] 应急响应机制 - 积水点实施"一点一策"方案 细化抽水泵型号 沙袋数量 责任人联系方式等 [2] - 6月7日-10日系统监测到6个点位短时积水 深度控制在2厘米以内 [2] - 萧山区博奥路积水险情从发现到处置完成仅用1小时50分钟 [2] - "防汛大脑"集成18类数据 实现"平台派单—现场处置—结果反馈"闭环管理 [2]
郑州城管开启“静音护考”
郑州日报· 2025-06-05 08:41
执法管理 - 城管执法部门加强对各类工地检查 严控高考期间社会噪声 建筑施工噪声和工业噪声发生 [2] - 提前对考场周边可能产生噪声的单位或个人进行告知 加强夜间巡查 及时制止影响考生休息的行为 [2] 环境治理 - 环卫部门增加考点周边道路清扫保洁频次 加强公厕管理维护 及时收集转运垃圾 [3] - 引导商贩商户遵守经营秩序 整治考点周边占道经营行为 消除噪声污染和交通出行影响 [3] - 对考点周边乱拉条幅 发放张贴广告行为进行劝诫制止 [3] 停车秩序规范 - 设置道路内泊位送考车辆专用停放区58处 泊位3405个 [3] - 动员社会经营性停车场设置专用停放区2215处 泊位53万个 [3] - 规范周边共享单车 非机动车停放 [3] 便民服务 - 城市驿站全部向市民开放 考点周围设置便民服务点 提供休息场所 饮用水 防暑药物 [4] - 考点预置城市管理工作人员 应对突发事件 提供应急帮助 [4] - 加强城管热线12319值班 及时处置影响高考的各类问题 [4] 社会倡议 - 倡导绿色出行 各类车辆有序停放 保障考点门前和周边道路畅通 [4] - 户外不使用高音喇叭 严禁噪声施工作业 驾车不鸣笛 [4] - 小区减少生活噪声 考点周边不吵闹 [4]
【榆林】科技赋能助力城市精细化治理
陕西日报· 2025-06-05 06:38
空地一体化智能巡检系统 - 榆林市引入全国领先的无人机项目,配备2台固定机库与1套移动机库,每架无人机每日可执行10个架次巡检任务,覆盖半径达5公里 [2] - 无人机搭载双光摄像头,具备全景拍摄与红外热成像技术,可识别违章搭建、车辆违停、占道经营等问题 [2] - 今年以来累计开展739架次飞行,总巡航时长615小时,巡查里程达4434公里,相当于环绕榆林市榆阳区边界飞行10圈 [3] - 相比传统人工巡查,问题发现效率提升5倍,人力成本降低超90%,共发现1525起城市管理问题 [3] 地面智能巡查网络 - 智能巡查车配备多光谱摄像头,以每小时40公里速度行驶,AI算法5秒完成问题识别分类并通过5G网络推送工单 [4] - 配备20余台智能两轮巡查电动车,搭载180度全景摄像头与边缘计算设备,可识别垃圾堆积、墙面小广告等问题 [5] - 智能巡查车日覆盖50公里,是人工巡查(5公里/日)的10倍效率 [5] - 构建起全域地面巡查网络,实现从"人海战术"向"精准智治"转变 [5] 全民参与治理体系 - 市民可通过"榆林城管"小程序拍照上传或拨打热线3700789反馈问题,成功立案可获得积分奖励 [6] - 数字化城市管理指挥中心已打通9大信息采集渠道,联动58个成员单位 [6] - 累计接收各类城市管理问题近20.5万件,受理超13.9万件,已处置超10.4万件 [7] - 构建"空中巡航+地面扫描+全民参与"的立体治理体系,形成全链条闭环流程 [6][7] 未来发展规划 - 计划加快推进数字化平台迭代升级,延伸精细化管理触角,确保城市管理无死角无盲区 [7][8] - 将持续优化市民参与机制,提升群众幸福感和满意度 [8]
城管系统开展防汛防台应急演练
杭州日报· 2025-05-27 10:20
防汛防台应急演练 - 杭州市举行2025年防汛防台应急演练,模拟台风登陆持续暴雨场景,包括供水管破裂、隧道积水、路灯故障等,共8支队伍120余人参与 [2] - 演练采用人工+机器"组合拳"模式,排涝机器人进入不适宜人员作业的积水深处,配合应急班组成功排除下穿隧道积水险情 [2] - 针对高杆灯脱开垂挂情况,抢险电工班使用登高车进行高空抢修作业,快速恢复路灯照明 [2] - 演练旨在筑牢汛前、汛中、汛后三道防线,最大限度保障城市安全运行和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2] 防汛工作体系 - 各城区将完善防汛工作体系,动态更新城市内涝风险清单,梳理历年易积水点并分析成因特点,制定精准防控措施 [2] - 杭州市6月15日进入主汛期,演练后各部门将全面总结分析不足,提炼经验作为未来防汛防台行动的"指南针" [2] - 全市城管系统储备大功率水泵车45台、排水泵390台、发电机234台、沙袋2万只、挡水板1400块等防汛物资 [3] 城市排水系统维护 - 市级层面组建排水、市政、环卫等6支专业抢险队伍,实现问题发现-处置-复盘闭环管理 [3] - 今年以来已完成雨水管网清疏7642公里、污水管网结构性检测232公里 [3] - 完工内涝治理项目24个,提升城市排水能力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