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能

搜索文档
日本东芝集团退市!曾经的世界第一,百年巨头被自己作死了
搜狐财经· 2025-07-20 11:47
公司历史与背景 - 东芝是一家拥有130年历史的跨国企业,曾在中国市场占据重要地位,业务规模一度超过美国 [1] - 公司曾是全球技术领导者,推出世界第一台笔记本电脑和晶体管电视 [9] - 2023年9月宣布退市决定,12月20日将从东京证券交易所正式退市 [27] 关键事件与转折点 - 1987年"东芝事件":因向苏联走私五轴联动数控机床(4台总价35亿日元)导致国际制裁,成为衰退开端 [2][3][5][7] - 2006年以溢价三倍收购美国西屋电气77%股权,试图通过核电业务转型 [10] - 2011年福岛核事故重创核电业务,导致全球订单取消,成为长期衰落根本原因 [12][13] - 2015年财务造假丑闻曝光,公司形象严重受损 [15] 业务与财务表现 - 营业收入从1996年530亿美元持续下滑至2022年297亿美元 [9] - 2016年起实施资产剥离:医疗部门50亿日元出售给佳能,家电业务80%股份出让 [17][18] - 2018年闪存芯片业务(全球市场份额领先)被贝恩资本以180亿美元收购 [22][24] 战略失误与内部问题 - 冷战时期为利益冒险违反国际禁令,导致长期市场排斥 [3][5][8] - 核电战略过度扩张,福岛事故后业务价值归零 [10][13] - 管理层连续更迭:2021年董事长被罢免,2022年CEO辞职 [25] 行业影响与教训 - 日本电子产业2005年萧条加剧公司困境 [10] - 全球制造业竞争(特别是中国制造崛起)挤压生存空间 [9] - 案例显示技术领先企业若战略失误仍会系统性崩溃 [27][29]
国际原子能机构:国际原子能机构团队报告称,在扎波罗热核电站附近安全距离处看到由森林火灾引起的烟雾,目前没有对核安全构成威胁。
快讯· 2025-07-19 20:44
国际原子能机构:国际原子能机构团队报告称,在扎波罗热核电站附近安全距离处看到由森林火灾引起 的烟雾,目前没有对核安全构成威胁。 ...
从国防到加密资产 特朗普政策引爆结构性投资机会
智通财经网· 2025-07-19 07:22
美国总统特朗普第二任期的政策优先事项逐渐浮出水面,而受益于这些政策的股票也开始引发市场关 注。从国防到能源、从数字资产到人工智能,多个行业板块正因特朗普的激进行动与政策倾向而站上风 口。 自2025年1月重新上任以来,特朗普政府动作频频,半年内签署超过170项行政命令,并于7月4日签署总 额高达3万亿美元的"大而美"减税法案,成为其经济政策的标志性举措。这些政策方向为投资者提供了 重新审视哪些板块将在特朗普任期内受益的机会。 能源领域同样因特朗普政策转向而发生剧变。新出台的减税法案削减了拜登时代给予风能与太阳能等清 洁能源的补贴,政策重心转向支持化石燃料与核能。其中,iShares U.S. Oil & Gas Exploration & Production ETF(IEO.US)因重仓康菲石油(COP.US)、EOG能源(EOG.US)和马拉松原油(MPC.US)等传统能 源企业,被认为是潜在受益者之一。而Global X Uranium ETF(URA.US)也受到市场青睐。该基金聚焦铀 矿与核能产业链上的公司,包括Cameco(CCJ.US)、NuScale Power(SMR.US)、Oklo(OK ...
天佑中华!中国发现了足够用六万年的超大稀土矿,特朗普馋哭了
搜狐财经· 2025-07-18 20:13
2025年7月,特朗普政府与乌克兰围绕军援资金发生激烈争执之际,中国却迎来了一个令全球瞩目的重大发现——位于内蒙古白云鄂博矿区的百万吨级钍矿 储量被确认。这一矿藏的发现,令中国的钍资源总量迅速跃升至世界第一,足以支撑国家现有能源需求长达6万年,简直为中国的能源安全筑起了一道"超长 保障"。与此同时,美国政坛却因泽连斯基拒绝签署矿产协议而愤怒不已,特朗普原本打算通过掠夺乌克兰的稀土资源来与中国的稀土技术优势对抗的计 划,最终因中国新发现的钍矿完全落空——毕竟,中国这一新矿藏的零头就已超过乌克兰稀土储量的20倍。 目前,国内在甘肃、新疆等荒漠地区规划了12座钍基熔盐堆电站。这些电站将反应堆群部署在开阔的沙漠区域,不仅无需水源冷却,而且单座60兆瓦的反应 堆即可满足三个地级市的用电需求。能源转化后,将通过特高压电网输送至东部地区。根据国家能源局的测算,每吨钍发电的经济效益比直接运输矿石要高 出23倍。新疆"沙戈荒"基地的首批机组已在今年6月顺利投产,这一项目展示了"戈壁发电,电力共享全国"的全新模式。 白云鄂博的钍矿不仅是对中国能源格局的一次重要补充,更为国家的能源安全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目前,中国的原油对外依存度 ...
Cameco's 80% 3-Month Gain May Be Just the Start
MarketBeat· 2025-07-17 20:24
Cameco TodayCCJCameco$76.19 +0.39 (+0.52%) 52-Week Range$35.00▼$76.86Dividend Yield0.16%P/E Ratio190.49Price Target$80.65Add to WatchlistThe market has clearly signaled its confidence in uranium producer Cameco NYSE: CCJ. The company’s stock has delivered a strong three-month performance, climbing over 80% as of mid-July 2025. This momentum is supported by a unanimous Buy rating from 13 analysts who all see the stock reaching an average price target of approximately $80, which would provide some upside at ...
韩国总统办公室:韩国总统李在明与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就推进国防与军工产业、核能以及绿色能源合作达成一致。
快讯· 2025-07-17 18:36
韩国总统办公室:韩国总统李在明与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就推进国防与军工产业、核能以及绿色能源合 作达成一致。 ...
关键矿产竞赛已响枪,“国铀一号”炼成,中国铀盾锁死能源命脉
搜狐财经· 2025-07-16 22:46
行业突破 - 中核集团"国铀一号"示范工程成功产出第一桶铀浓缩物,国产铀自给率提升至70%以上,实现核电燃料自主保障能力质的飞跃 [1] - 采用第三代地浸采铀技术,通过二氧化碳+氧气混合溶剂配方,铀浸出效率提升100%,资源回收率从65%跃升至85% [9][14] - 技术突破使鄂尔多斯盆地280万吨"呆矿"具备开采价值,可支撑中国核电40年需求 [9] 技术革新 - 采用"数字建井"和"可视化浸出"核心技术,实现远程控制和智能优化,3000多项数据实时监测 [12][14] - 相比传统工艺,新技术不破坏地表环境,牧民可在作业区继续放牧 [11] - 研发投入激增28%,新增50项专利,装备性能超越国际标准,部分设备已出口哈萨克斯坦 [15][16] 全球铀资源格局 - 全球铀资源分布极不均衡,澳大利亚等四国占全球储量60%以上,中国储量占全球3%但被列为第三梯队 [4][6] - 中国铀需求从2013年6147吨增至2018年9000多吨,进口依赖度从70%升至83% [7] - 全球铀需求预计从2021年6万吨增至2040年11万吨,但产量停滞,资源竞争加剧 [7][8] 战略意义 - 技术完全自主可控,保障核工业全产业链安全,同时支持国防建设如核航母发展 [18] - 项目每年可封存3万吨二氧化碳,实现环保与资源开发双赢 [18] - 技术将推广至北方其他铀矿丰富地区,支撑千吨级铀矿基地建设 [16]
Quantum Capital Group LLC.:需要厘清(特朗普政府)对于核能的监管进展。
快讯· 2025-07-16 22:28
Quantum Capital Group LLC.:需要厘清(特朗普政府)对于核能的监管进展。 ...
核聚变和风电整机
2025-07-16 14:13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风电整机、核聚变和混合堆 [1][11] - **公司**:金风、明阳、运达、三一、远景、金风航运、海缆股份 [7][9][11]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风电整机板块 - **核心观点**:行业量价回升、整机厂交付结构改善,推动盈利改善和业绩放量,未来两年头部企业有利润修复空间 [2][3][9] - **论据** - **量的方面**:国内风电核准和招发数据 1 - 5 月同比保持 40%以上增幅,为明年装机增长提供支撑;行业格局改善,尾部厂商被挤出 [3][4] - **价的方面**:风电价格自去年 10 月回升,近半年维持较好趋势,过去一季度同比去年有 3% - 5%增幅,较去年 8 月低点增幅达 15% [4] - **交付结构**:双海订单占比提升,金风、明阳等双海订单占比今年提升到 30%上下,运达、三一也进入加速双海放量阶段;双海价格提高推动盈利能力结构性改善 [6][7] - **盈利修复**:2024 年个别企业盈利修复,今年整体厂商普遍盈利改善,预计未来两年头部企业有 6 - 7 个点盈利修复弹性,对应 25 - 40 亿利润修复空间 [8][9] 核聚变和混合堆板块 - **核心观点**:海外核聚变发展提速,国内加快技术突破和资本涌入,混合堆是商业化可实现的明确方向 [11][12] - **论据** - **海外推动**:美国 CFS、Helion Energy 等商业化项目预计 2027 - 2030 年投入商用,推动国内商业化应用 [12] - **国内进展**:中科集团、中科院等推动项目发展,形成全方位布局,技术路线和商业化探索有进步 [12] - **混合堆优势**:可高效提升原材料使用效率、节约成本,预计消费成本约 7000 万美元,平准化充电成本 40 - 100 美元/兆瓦时,美国单位建设成本 5000 美元/千瓦 [13][14] - **市场规模**:预计 2036 - 2046 年我国核心零部件设备市场规模达 3000 亿元 [15]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风电整机企业今年一季度盈利能力因低价订单执行、规模效应低等原因回落触底,预计二季度交付放量和结构优化后毛利率出现拐点 [8] - 部分风电整机企业电站项目因政策不确定性进度和定价受影响,预计三季度各省份明确细则后,电站订单交付落地,消除压制股价因素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