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冰箱

搜索文档
透过港口码头看中国外贸“含新量”
人民日报· 2025-07-31 07:48
外贸总量与质量提升 - 上半年货物贸易进出口达21 79万亿元创历史同期新高 出口13万亿元同比增长7 2% [1] - 机电产品出口占出口总值60% 同比增长9 5% 高端装备增长超20% "新三样"产品同比增长12 7% [2] - 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11 29万亿元 同比增长4 7% 贸易伙伴多元化格局持续拓展 [3] 产品结构升级与创新驱动 - 出口商品从粗加工农产品转向精密仪器 高端机械设备等高附加值产品 货值和科技含量成倍增长 [1] - 创新成为外贸鲜明底色 高端化 智能化 绿色化转型推动中国制造全球认可 涵盖咖啡机 电动汽车 工业机器人等 [1] - 港口作业标准升级反映外贸提质升级 产供链持续迭代支撑出口动能有序转换 [4] 物流网络与市场拓展 - 广州港南沙港区新开南美西海岸直航航线 物流成本大幅降低 [1] - 深圳港盐田港区新增11条国际航线 每周近百条航线覆盖全球 日均超4万标箱发运 [3] - "天津港—钱凯港"国际滚装航线开通 助力京津冀车企出海南美洲 [3] 新业态与全球合作 - 丝路电商伙伴国达35个 建成120个国家馆 19国设立65个直采基地 举办超100场电商培训 [3] - "鼠标一点 买卖全球"模式推动全球电商合作 新业态市场规模与创新能力显著 [3]
日本东芝集团退市!曾经的世界第一,百年巨头被自己作死了
搜狐财经· 2025-07-20 11:47
公司历史与背景 - 东芝是一家拥有130年历史的跨国企业,曾在中国市场占据重要地位,业务规模一度超过美国 [1] - 公司曾是全球技术领导者,推出世界第一台笔记本电脑和晶体管电视 [9] - 2023年9月宣布退市决定,12月20日将从东京证券交易所正式退市 [27] 关键事件与转折点 - 1987年"东芝事件":因向苏联走私五轴联动数控机床(4台总价35亿日元)导致国际制裁,成为衰退开端 [2][3][5][7] - 2006年以溢价三倍收购美国西屋电气77%股权,试图通过核电业务转型 [10] - 2011年福岛核事故重创核电业务,导致全球订单取消,成为长期衰落根本原因 [12][13] - 2015年财务造假丑闻曝光,公司形象严重受损 [15] 业务与财务表现 - 营业收入从1996年530亿美元持续下滑至2022年297亿美元 [9] - 2016年起实施资产剥离:医疗部门50亿日元出售给佳能,家电业务80%股份出让 [17][18] - 2018年闪存芯片业务(全球市场份额领先)被贝恩资本以180亿美元收购 [22][24] 战略失误与内部问题 - 冷战时期为利益冒险违反国际禁令,导致长期市场排斥 [3][5][8] - 核电战略过度扩张,福岛事故后业务价值归零 [10][13] - 管理层连续更迭:2021年董事长被罢免,2022年CEO辞职 [25] 行业影响与教训 - 日本电子产业2005年萧条加剧公司困境 [10] - 全球制造业竞争(特别是中国制造崛起)挤压生存空间 [9] - 案例显示技术领先企业若战略失误仍会系统性崩溃 [27][29]
【省市场监管局】陕西持续推动农村消费品质量安全问题专项整治
陕西日报· 2025-07-17 08:02
农村家电产品质量监管 - 消暑制冷家电产品进入消费旺季 农村地区迎来消费小高峰 [1] - 聚焦空调 电冰箱等产品 围绕农村集市 乡镇家电卖场 电商服务站点等重点场所开展质量隐患排查 [1] - 重点查验产品合格证 使用说明 厂名厂址等标识完整性 打击低价劣质 "三无" 假冒品牌产品 [1] 强制性产品认证检查 - 严格检查农村地区生产企业基本条件和符合性 核查市场销售CCC产品的标识和证书有效性 [1] - 重点打击CCC证书被撤销或暂停期间 不符合认证要求的产品进入农村市场销售 [1] 监督抽查与虚假宣传监管 - 针对家电产品电气安全性能开展抽检 重点检测对触及带电部件的防护等指标 [1] - 加强商品虚假宣传监管 督促商家规范促销活动销售行为 [1] 监管机制创新 - 各级市场监管部门需结合本地产业结构 消费特点和监管重点 创新智慧监管模式 [2] - 优化跨部门协同监管机制 推进重点领域整治和长效机制建设 形成本地特色监管成果 [2]
日本:从几个产品,看中国制造的现状
新浪财经· 2025-07-14 02:23
日本零售业观察 - 友都八喜为日本三大电器销售平台之一,单店销售额位居日本零售业榜首,曾是中国游客采购马桶盖和电饭煲的热门地点[1] - 日本商场普遍采用"信息轰炸"模式,如友都八喜和堂吉诃德均以密集陈列著称,被描述为"密集恐惧症者慎入"[3] 中国品牌海外扩张 - 2024年全球智能马桶盖市场规模约45亿美元,中国产量占比70%连续三年全球第一,但仍有消费者迷信日本品牌[5] - 东芝白色家电品牌2016年被美的收购,REGZA电视品牌2017年被海信收购95%股权,三洋白电2011年被海尔收购[9] - 联想收购NEC个人电脑业务后市场份额从25%升至27%,若计入富士通PC业务(联想持股)则总份额达40%主导日本市场[10] 智能穿戴设备市场 - 2022年华为在日本智能手表市场份额15%位列第二,仅次于苹果58%[13] - 华为GT 5 Pro在日本亚马逊售价4103元获255评价,与苹果高端款评价量相当[15][19] - 日本智能手表高端市场华为与苹果各占一半,中低端市场被小米垄断[22][23] - 华为GT 5 Pro在高尔夫细分领域超越Garmin,功能强大且价格仅为竞品一半[28][31] 中国制造业竞争力分析 - 中国制造从手机→无人机→电动汽车→机器人逐步实现供应链整合与成本优势[34] - 消费级无人机市场中国占据90%份额,大疆主导全球市场包括美国军方采购[35] - 中国电动汽车成本仅为美国1/3,比亚迪刀片电池等技术实现零部件高度自主化[35] - 中国机器人企业如宇树科技产品价格仅为波士顿动力1/30,未来5年可能实现"硬件智能革命"[36] - 在硬件制造领域中国已超越日本,21世纪成为中国制造的时代[36]
补贴助力 消费升温
金融时报· 2025-07-01 12:59
家电以旧换新政策推动销售增长 - 河北邢台家乐园天一商贸家电卖场1月至5月销售各类家电2.13万台,同比增长13%,其中以旧换新销售占比达95.2% [1] - 国家税务总局邢台市税务局利用大数据分析预判节假日销售趋势并测算发票需求量,为企业提供税务方案 [1] - 邢台市税务局组建"税先锋"志愿服务队指导家电销售企业补贴信息填报流程,提升开票效率和消费者购物体验 [1] 再生资源回收行业快速发展 - 邢台恒亿再生资源回收有限公司五一消费旺季家电回收量达12万台,同比增长76% [2] - 公司2024年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174.91万元,资源综合利用产品收入减计2524.87万元 [2] - 税惠支持使企业得以升级拆解线、优化设备结构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实现产能提升和能耗降低 [2] 税务政策支持行业发展 - 邢台市税务部门梳理税收优惠政策清单,通过多种渠道推送政策提醒 [2] - 税务局选派业务骨干一对一解析政策疑难点,支持资源回收企业发展 [2] - 政策支持帮助企业轻装上阵,推动废旧商品回收利用链条畅通 [2]
广州前5月社零总额同比增长5.1%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6-26 08:55
工业经济表现 - 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0.3%,专用设备制造业增长6.7% [1] - 家电产品产量保持两位数增长,包括电冰箱、电风扇、电热水器等 [1] -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快速成长,显示器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6.7%,集成电路制造业增长37.5% [1] - 液晶显示模组产量增长1.5倍,模拟芯片增长29.2%,工业机器人增长9.0% [1] - 低空经济产业稳步推进,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1.4%,修理业增长16.2%,民用无人机产量增长26.8% [1] 服务业发展态势 - 1-4月全市营利性服务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7.7% [2] - 互联网、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长7.7%,其中互联网平台增长14.6%,信息系统集成和物联网技术服务增长22.1%,数字内容服务增长22.2% [2] - 体育业营业收入增长12.5% [2] - 服务消费领域表现突出,技能培训和教育辅助活动增长10.8%,电影放映增长8.9%,快递服务业增长39.0% [2] 消费市场情况 - 1-5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699.94亿元,同比增长5.1%,增速较1-4月提升1.1个百分点 [2] - 限额以上单位零售商品中,通信器材类增长11.7%,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23.0%,家具类增长3.5倍 [2] - 文体娱乐商品消费旺盛,体育娱乐用品类增长36.2%,文化办公用品类增长57.6%,电子出版物及音像制品类增长1.0倍 [2]
90天“窗口期”外贸企业抢跑全球新赛道|抢出口!从退运返港到重新启航
央视网· 2025-06-24 01:26
中美经贸窗口期 - 美国政府单边关税政策冲击全球经贸秩序 中国外贸在复杂环境中稳健前行 [1] - 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发布 两国企业迎来90天外贸窗口期 [1] - 广州万宝集团冰箱有限公司受美国关税政策影响 大批冰箱曾被迫滞留仓库 窗口期内重新装船出海 [1][3] 企业应对策略 - 广州万宝集团冰箱有限公司2021至2024年年均对美出口额达6亿元人民币 占出口总额50% [3] - 美国客户因关税调整取消发货 后因窗口期重启订单 但面临海运运价暴涨问题 [3] - 美国采购商承担翻倍运输成本 要求尽快出货 企业仍需观望90天后市场走势 [3] 产品创新突破 - 广州万宝集团冰箱有限公司推出全球首台台上式球冰机 攻克球冰制作技术难题 [4][6] - 该企业从生产国内首台家用电冰箱到出口近百个国家和地区 创新成为逆境突围关键 [4] 物流供应链调整 - 物流供应链企业帮助加工贸易企业应对双重关税 部分企业转向国内供应商替代美国进口 [9] - 物流公司提供保税仓服务 企业可先完成出口退税 后期灵活发货 [9] - 中小企业采用集拼方式降低物流费用 [9] 外贸数据表现 - 2024年1至5月广州南沙口岸进出货运量达2872万吨 同比增长19.6% [10] - 外贸集装箱322万箱次 同比增长37.2% 港口作业繁忙赶船期 [10][11]
第11万列中欧班列从二连浩特铁路口岸出境
内蒙古日报· 2025-06-14 08:56
中欧班列发展情况 - 第11万列中欧班列从二连浩特铁路口岸出境,驶往俄罗斯莫斯科,我国各口岸运行中欧班列累计开行突破11万列,其中二连口岸运行中欧班列累计达1.8万列 [1] - 此趟列车从山东青岛胶州站始发,载有110个标准箱液晶显示器、电冰箱等家用电器,货值近2000万元 [1] - 二连浩特铁路口岸是中欧班列中通道的出入境节点,共有73条中欧班列线路,通达德国、波兰、俄罗斯等10余国70多个枢纽站点 [1] 运输货品变化 - 运输货品从最初的服装鞋帽等少数品类拓展到电子产品、机械设备、新能源汽车等53个门类、5万多种商品 [1] 口岸通行数据 - 2024年二连浩特铁路口岸通行中欧班列3389列,2025年截至目前已突破1600列,同比增长5.6% [1]
第11万列中欧班列从山东发车
大众日报· 2025-06-11 09:02
中欧班列发展概况 - 中欧班列历年累计开行突破11万列,发送货值超4500亿美元 [2] - 山东中欧班列自2018年10月起实行统筹运营模式,从年均不足200列增至2024年突破2200列 [2] - 截至2024年5月,山东中欧班列累计开行超1.18万列,是全国用时最短突破万列的省份 [2] 山东中欧班列网络体系 - 构建"2+4+N"境内外网络服务体系:境内济南、青岛获批国家中欧班列集结中心,境外设立4个海外集结中心(哈萨克斯坦、塞尔维亚、俄罗斯、老挝) [3] - 在德国、波兰、塞尔维亚、乌兹别克斯坦建有海外仓,在日本、韩国设立营销中心 [3] - 国际运营线路达56条,通达27个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59个城市 [3] 业务模式创新 - 推出"班列+冷链"专列,青岛、济南、淄博等地实现常态化运营 [3] - 创新"班列+跨境电商"、"班列+运贸一体化"、"班列+供应链金融"等新业态 [3] - 运输货物涵盖60余个大类1.6万个品类,累计服务外贸企业超2万家,实现进出口货值超1200亿元 [3] - 为海尔、海信、玲珑等重点企业开行供应链专列700余列 [3] 回程班列发展 - 回程班列开行量从2019年93列增至2024年1058列,占比从9.4%提升至47.7% [4] - 回程货物从板材、棉纱扩展到纸类、粮食类、石油焦、煤炭等品类 [4] - 山东工业体系支撑高附加值产品出口,同时省内市场对海外优质消费品、汽车零部件、高端设备需求旺盛 [4] 运营效率提升 - 中铁集装箱胶州中心站推出"全场区海关监管模式",实现铁路到发与海关保税、查验业务"一站式"办理 [2] - 该模式减少客户中间环节,提升物流效率 [2]
开往“未来”的中欧班列:“钢铁驼队”奏响合作共赢新乐章
中国新闻网· 2025-06-10 23:09
中欧班列发展现状 - 中欧班列累计开行达11万列,本次75052次班列为第11万列列车[1] - 2024年1-5月青岛胶州站开行中欧班列201列,同比增长20.35%[3] - 班列运行时速从90公里提升至120公里,运输产品从服装鞋帽升级为家电、高端制造设备等高附加值品类[3] 物流网络覆盖 - 中国境内128个城市开通中欧班列,通达欧洲26国229城及亚洲11国超100城[3] - 青岛胶州站班列目的地从最初中亚五国扩展至23国54城[3] - 山东省通过济南、青岛两大班列集结中心构建全程物流服务体系[4] 单次运输数据 - 75052次班列装载55个集装箱,货物价值近2000万元人民币,含液晶显示器、电冰箱等家电[2] - 本次运输预计17天抵达欧洲,经内蒙古二连浩特口岸出境[2] 技术操作细节 - 列车需在3公里内攀爬7层楼高陡坡并连续通过5个急弯[2] - 驾驶员需精准操控13级牵引手柄,操作精度达0.1级间隔,位移误差不超过2毫米[2] - 胶济铁路胶州至济西段全长326公里,含400余座桥梁,其中黄旗堡至潍坊东区段以险峻著称[1] 行业战略定位 - 中欧班列被定位为沿线国家经贸合作的"加速器",推动开放型世界经济发展[3] - 山东省将班列作为对外开放"金色名片"和"强劲引擎",支撑"山东制造"国际化[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