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短视频
icon
搜索文档
曾光明:在高质量发展的赛道上,企业要跑出“加速度”
搜狐财经· 2025-11-20 04:37
(北京光华密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前快手科技合伙人、前网易传媒总编辑曾光明发言) 技术的每一次变革,都改写着商业逻辑 2025年11月14日,由山西汾酒联合新华社品牌工作办公室、半月谈杂志社共同组织的"汾酒第二阶段高 质量发展战略研讨会"在山西太原成功举办。在主旨发言环节,北京光华密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创始 人、前快手科技合伙人、前网易传媒总编辑曾光明,从三十余年亲历媒体变迁的经验出发,提出"品牌 传播"必须适应环境变化,甚至要跑在变化之前的观点。 人类这几千年以来没什么变化,但传播载体完全变了。以前写在竹简上,现在写在微博上,表达方式的 改变,背后是信息传播效率的跃迁,每一次技术革新都重塑着内容生产、品牌传播乃至商业生态。 短视频传播催生多个行业变局 曾光明回忆,2016年他认为短视频是记录世界,记录你,当时很多人觉得不可思议。然而短短几年后, 短视频成为全球信息传播的基础设施,催生了数以万亿计的新经济价值。 近年来,短视频企业的数量呈现爆发式增长,还带动了一批新兴职业,短视频完全重塑了一个行业,也 重塑了用户行为和品牌竞争格局。"这不是拍脑袋想的,而是基于曲线测算的现实。" 短视频带来的,是传播效率的指 ...
KUAISHOU(01024) - 2025 Q3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5-11-19 20:00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第三季度总营收同比增长14.2%至356亿元人民币 [3][29] - 核心商业化业务(在线营销服务和电商)营收同比增长19.2% [3][29] - 调整后净利润同比增长26.3%至50亿元人民币,调整后净利润率为14% [3][29][32] - 在线营销服务收入达20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4% [12][30] - 直播业务收入达9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5% [24][30] - 其他服务(含电商和Kling AI)收入达5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1.3% [30] - 电商GMV同比增长15.2%至3850亿元人民币 [17] - 毛利率为54.7%,同比提升0.4个百分点 [32] - 销售及营销费用为104亿元人民币,占收入比例从去年同期的33.3%降至29.3% [32]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17.7%至37亿元人民币,主要由于员工福利及AI投入增加 [32] - 经营利润同比增长69.9%至53亿元人民币 [29][32] - 截至9月30日,现金及等价物等总额为1066亿元人民币,第三季度经营净现金流为77亿元人民币 [33]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Kling AI业务**:第三季度收入超过3亿元人民币,预计2025年全年收入将达1.4亿美元,远超年初6000万美元目标 [5][59] - **在线营销服务**:外部营销服务中UAX解决方案占比超过70%,AIGC营销素材驱动的总支出超过30亿元人民币 [12][14][48] - **电商业务**:月活跃商户数量持续增长,店铺内三级品类数量同比增加近30%,日均活跃商品数量同比增长超过30% [19][21] - **直播业务**:合作经纪公司数量同比增长超过17%,经纪公司管理的播主数量同比增长超过20% [25] - **娱乐直播**:AI Universe Gift功能上线首日产生超过10万份个性化虚拟礼物 [25]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国内用户**:快手App平均DAU达4.16亿,MAU达7.31亿,连续三个季度创历史新高,每位DAU日均使用时长为134.1分钟 [3][9][10] - **海外市场(巴西)**:用户获取成本同比下降,日均用户使用时长实现同比增长,电商GMV和订单量实现健康增长 [27] - **双十一大促**:平台投入超过180亿元人民币流量激励,GMV超1000万商户数量实现两位数同比增长,搜索GMV同比增长超过33% [51][52]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AI战略核心**:持续推进AI战略,将大型视频生成模型Kling AI应用于内容与商业生态,重点聚焦AI驱动的影视制作专业领域 [4][36][39] - **技术产品创新**:发布Kling AI 2.5模型,在提示遵循、动态效果等方面取得显著进展,视频推理成本降低近30% [4][5] - **商业化路径**:通过AIGC素材、数字人、虚拟员工等工具为客户提供端到端AI解决方案,覆盖素材创作、直播运营等环节 [14][48] - **生态建设**:举办Kling AI Next Gen Creative Contest,吸引全球122个国家地区超过4600份作品,并与戛纳等国际电影节合作 [6][38]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行业前景**:视频生成市场仍远未成熟,更多参与者将加速行业创新,推动市场扩大 [35] - **公司定位**:复杂性(多模块)和开放性(多模态)为视频模型的技术和产品创新提供巨大空间 [36][37] - **未来投入**:将继续投资AI战略,全面升级组织架构、人才部署和产品设计,保持技术创新基因和长期竞争优势 [28][60] - **盈利展望**:尽管增加AI相关投入,但对全年调整后经营利润率同比改善充满信心,预计未来两年利润将稳步增长 [59][60] 其他重要信息 - **股东回报**:第三季度宣布特别股息20亿港元,截至9月30日已回购约21.7亿港元(4225万股)股票 [33] - **内容生态**:与北京广播电视台合作举办2025快手超级夏日嘉年华,直播峰值并发用户超540万;T&A线上音乐会吸引9.8亿直播观看量 [11] - **组织效能**:私有AI编码工具Code Flicker生成近30%的新代码,AI完成超过99%的内容审核和70%的客服查询 [42][43] 问答环节所有提问和回答 问题: Kling AI的竞争策略及行业展望 [34] - 视频生成市场吸引力强但尚未成熟,更多参与者将促进行业创新和应用场景拓展 [35] - Kling AI战略聚焦赋能每个人用AI创作故事,当前重点深耕影视行业,持续提升技术和产品能力 [36] - 视频模型相比语言模型更复杂和开放,提供更大技术创新空间,公司正探索更多高模型产品 [36][37] - Sora 2的技术突破加速消费级AI应用落地,公司主要关注提升专业创作者体验和付费意愿,同时积极探索to C场景 [39] 问题: AI大模型如何赋能内容生态和运营效率 [40] - 2025年是AI深度应用元年,公司已建立以用户需求为中心的AI技术应用体系 [40] - 内容生态方面,AI全面融入内容理解、生成和推荐环节,升级了标签系统和生成推荐大模型OneRack [41] - 组织效率方面,AI编码工具、内容审核和客服系统大幅提升效能,近30%新代码由AI生成,99%内容由AI审核 [42][43] - AI创新、应用、变现和增长的正向循环正在形成,将增强公司市场韧性和增长动能 [44] 问题: 在线营销服务收入加速增长的原因 [45] - 收入增长由流量增长和CPM提升共同驱动,AI技术如生成式强化学习竞价和端到端推荐模型提高了匹配效率 [46] - 行业方面,生活服务和内容消费(短剧、小游戏)表现突出,AI赋能提升了客户转化效率 [46][47] - 产品方面,升级了UAX解决方案、AIGC素材生成等工具,UAX占外部营销支出超70%,AIGC素材转化效率高于行业平均10%-20% [48][49] 问题: 电商增长驱动及直播电商前景 [50] - 短期重点提升用户购买频次,通过赋能播主私域运营和跨场景协同扩大买家基础 [53][54] - 直播电商作为内容平台核心场景,未来仍有巨大结构性增长空间,关键在于构建商户可持续运营的健康生态 [55] - 公司将通过支持商户公私域结合、拓展高质量供给、提供智能工具等方式强化电商生态 [56][57] 问题: 资本开支及利润率展望 [58] - Kling AI商业化超预期,2025年收入预期上调至1.4亿美元,为保持技术领先正扩大算力投入 [59] - 2025年集团总资本开支预计同比中高双位数增长,AI人才相关费用相对可控 [59] - 尽管AI投入增加,全年调整后经营利润率预计仍将同比改善,对未来两年盈利能力提升充满信心 [60]
年度策略|十五五启幕 2026年如何布局?
2025-11-19 09:47
行业与公司 * 纪要涉及的行业为文化传媒行业 包括数字营销 电商与国漫 文娱与科普文化 电影院线 长短视频 音频播客 游戏 电影剧集及国漫 图书出版等细分领域[1][6][8][9][10][11][12][16][17][18] * 纪要核心关注2026年(“十五五”规划起始年)传媒板块的投资前景与布局策略[1][2] 核心观点与论据 **2026年传媒板块核心驱动力** * 政策支持是推动传媒行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尤其在2035年文化强国建设的重要阶段[2][4] * AI技术进步和应用(如AI PC AI手机 AI眼镜等新媒介)将带来消费电子领域的巨大变化 从而影响传媒行业[4] * 产业链资本化是关键驱动力 预计2026年Reddit 小红书 字节跳动(TikTok)及OpenAI等关键企业或将在美股进行资本化 A股市场也可能看到机器人 AI眼镜等新兴公司的资本化驱动[1][5][22] **细分领域投资机会** * **数字营销**:是AI应用最先受益的领域之一 龙头企业蓝色光标具有天然适配性 通过早期提出“all in AI”战略 今年前三季度已实现收入超过20亿元人民币 今年目标为30至50亿元人民币[3][15] * **电影院线**:尽管2025年春节档票房增长有限(仅增长17%) 但预计2026年春节档有望取得更好表现 若有3部以上票房超30亿的电影将提升行业表现 建议关注横店影视 上海电影及万达电影等公司[3][10] * **短视频与短剧**:领域由抖音主导 字节跳动旗下红果APP月活跃用户已超过两亿 具备强大的算法与资源优势 大厂之间竞争更多的是生态系统能力的比拼[3][9][11] * **电商与国漫**:电商领域和国漫领域有潜力巨大的公司 能够通过创新内容吸引用户 并在国潮背景下实现自有IP价值持续释放[6][17] * **文娱与科普文化**:线下体验经济将获得更多关注 例如东方明珠塔与百度文心合作推出智能导览员结合年轻化活动 显著提升了线下引流效果[6][14] * **音频和视频播客**:国内开始试水视频播客并逐渐深入人心 B站和小红书积极布局 2025年底到2026年有望迎来新一轮的声音经济浪潮[12][13] * **游戏行业**:2025年前三季度表现喜人 若2026年游戏公司能推出更优秀的新产品(如完美世界和B站计划在明年一季度推出新产品) 将有望实现新的增长[16] * **电影剧集及国漫**:仍是文化强国的重要组成部分 各公司(如光线传媒 上海电影 奥飞娱乐)在各自细分赛道上打造IP 短剧的核心价值体现在低成本试错和通过AI提高供给效率[17] * **图书出版**:分为教育出版和大众阅读 教育出版受人口因素影响表现相对稳健 建议关注央企动向如中信出版[18] **投资策略建议** * 投资者应优先关注各细分领域龙头企业(如蓝色光标) 因其通常具有更强的抗风险能力和市场影响力[7][8] * 需结合公司的内生增长动力与外部催化剂(如政策变化 新技术发布) 非业绩期往往是较好的布局时间窗口[7][8] * 2025年底至2026年初 互联网公司可能推出新的AI产品 是重要时间节点[1][8] 在港股市场上 应注重业绩和商业模式 并观察企业在AI领域的布局[19] 其他重要内容 **2025年行业表现回顾** * 传媒板块在2025年呈现出多元化发展态势 线下文旅部分(如上海双年展)和电影院线借助AI技术吸引关注 线上长视频平台稳健发展 短视频由抖音主导 数字营销广告和电商板块在AI赋能下从降本增效逐步转向拉动创收[1][8][9] * 2025年文化传媒行业整体表现差强人意 特别是在图书出版板块 内容板块方面 2025年并未出现显著黑马作品 多数内容仍处于借助AI打磨阶段[9][18] **科技与AI领域新发展** * 科技与AI领域正迎来新机遇 例如阿里推出了千万级别的APP 智谱 Deepseek Kimi等公司发布了新模型 在Web端AI产品中 阿里的夸克 字节跳动的豆包以及月之暗面的Kimi表现突出[20] * 各大企业正在积极探索AI Agent智能体在数字营销 电商及文旅板块中的应用[21] * 中国公司如Deepseek在2025年春节档表现惊艳 有望在2026年再度引爆市场[20]
11月还没结束,中国经济巨变,出现三个反常现象,风向真的变了!
搜狐财经· 2025-11-19 00:11
居民储蓄与消费观念转变 - 人民币存款总额达325.55万亿元,同比增长8%,10月单月存款增加23.32万亿元,其中住户存款增加11.39万亿元 [2] - 银行利率下滑至约2%水平,但居民储蓄意愿依然持续增长 [2] - 储蓄国债销售火爆,例如4月份电子式储蓄国债发行当天平均半小时售罄,部分银行出现“秒光”现象 [4] 奢侈品市场动态 - 部分奢侈品品牌如Burberry、菲拉格慕、COACH在天猫、唯品会等平台销售数据实现30%以上增长 [6] - 奢侈品消费日常化趋势明显,中检集团入驻唯品会仓库实施“先检后发”的全检流程 [7] - 国际奢侈品品牌因销量压力开始采取打折促销策略以冲销量 [8] 汽车行业销售格局变化 - 进口豪华品牌如奔驰、宝马、奥迪在9月、10月销量出现下滑 [9] - 国产品牌如比亚迪、长安、吉利成为市场销售表现最好的汽车品牌 [9] - 国产汽车品牌崛起,反映出消费者对国产品牌的认可度提升 [9] 国产品牌全球化与影响力提升 - 中国品牌在全球范围内的创造力和影响力增强,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品牌”转型 [11][15] - 中国餐饮品牌如熊猫快餐、海底捞在全球市场生根发芽,中国元素成为高端代名词 [13] - 中国手机品牌(华为、小米、OPPO)在全球市场位居前列,大疆在无人机市场占据主导地位 [13] - 智能家居、短视频平台、新能源汽车等中国产品在海外销售呈直线上升趋势 [13]
21社论丨强大创新生态不断催生“商业新物种”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1-18 07:16
可以说,在全球范围内大部分国家和地区不同时具备先进而广泛存在的数字经济基础设施、完整的制造 业体系以及超大规模市场,而单一的超大规模国内市场可能有一些国家,如美国、印度或印尼等,但他 们缺乏制造业或基础设施,更缺乏数量庞大的草根创业者和专业技术人员。 与高度进化的中国市场相比,海外许多国家在移动互联网应用、短视频生态等领域的发展,存在明显的 代际差。这赋予了中国企业出海时显著的竞争优势。正是抖音、快手等公司,引领并定义了全球的短视 频时代。以青少年为原点的短视频平台,正迅速成为各国的主流媒介。这种"视频化社会"的浪潮,不仅 塑造着新的生活方式,更在重构社会认知与心理结构。 随着短视频在海外成为主流,积累了丰富实战经验的中国企业必将从中获益。例如,SHEIN借助网红开 箱、试穿点评与直播等模式强化了时尚平民化趋势,迅速俘获全球年轻消费者;泡泡玛特以短视频方式 将明星佩戴的"拉布布"推向世界,用户开盲盒时迸发的情绪在平台上形成广泛传播,完成了情感链接与 文化输出。 毋庸置疑,中国已成为全球唯一能够将超级制造业能力与高度发达的互联网进行深度融合,并实现大规 模商业化的国家。这一过程不仅是对供应链效率的考验,更是对用 ...
强大创新生态不断催生“商业新物种”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1-18 06:45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国际连锁企业将中国业务控股权转售给中国企业,而中国连锁型企业如蜜雪冰城、 泡泡玛特、名创优品等也在海外市场诸多国家建立线上线下(300959)业务,显示出中国企业在商业领 域一种独特全球出海现象。 我国巨大的市场规模以及喜欢接受新事物的消费文化,为各种商业创新提供了庞大的"应用试验场"。年 轻的商业创新者大多基于互联网应用进行业务推广,这样可以在短时间内以很低的成本实现扩张,而业 务数字化最大的好处,是可以通过场景不断进行试错和优化,即根据用户反馈与数据驱动,极快地优化 产品,实现快速迭代。而线上线下一体化的模式,可以从更多场景来了解市场与开发市场,实现全链 路、数字化的用户运营。 可以说,在全球范围内大部分国家和地区不同时具备先进而广泛存在的数字经济基础设施、完整的制造 业体系以及超大规模市场,而单一的超大规模国内市场可能有一些国家,如美国、印度或印尼等,但他 们缺乏制造业或基础设施,更缺乏数量庞大的草根创业者和专业技术人员。 与高度进化的中国市场相比,海外许多国家在移动互联网应用、短视频生态等领域的发展,存在明显的 代际差。这赋予了中国企业出海时显著的竞争优势。正是抖音、快手等公司,引领 ...
“留子”变身“流浪汉”,他39条作品吸粉317万
36氪· 2025-11-17 18:16
抖音10月涨粉榜已出,我们一起来看: | 239.8万 | 梦想家 237.7万 | | | | --- | --- | --- | --- | | 603.2万 | 220.4万 | X 信十 | | | 697.4万 | 209.1万 | 農 | | | 191.2万 | 旭旭宝宝 | 2427.2万 | | | 328.4万 | 190.1万 | 樱尖朵 | | | 幻影哥 | 228.8万 | 170.4万 | (中三百万 | | 154.2万 | 须飓风 | 871.3万 | | | 150万 | 3490.2万 | | | | 付晓婷 | 146万 | 232.2万 | | | 145.7万 3377.5万 | 与辉同行 | | | | 5086万 | 144万 | 贾乃亮 | | | 156.8万 | 星星球居民w 140.4万 | | | | 187.4万 | 冰雪姐 | 138.5万 | | | 叽里呱啦 | 128.6万 184.5万 | | | | 一后 | | | | @王者荣耀@赵露思@Ethan 抖音截图 在他们之后,涨粉量在200W-300W之间的账号共有5个,剩余12个账号的涨 ...
2018 - 2020,抖音超越快手的关键三年|42章经
42章经· 2025-11-16 20:59
抖音发展历程与关键节点 - 抖音于2016年正式立项,2017年七八月份开始起量 [3] - 2017年下半年经历第一波较大增长,借助“百万英雄”直播答题活动吸引高校年轻用户 [8] - 2017年至2018年春节,因偶然获得春晚资源位,流量翻倍,DAU增速显著,内部首次认识到其增长潜力 [9] - 到2018年底、2019年年初,抖音DAU反超快手 [11] - 2020年之后,业务重点转向电商、本地生活等商业化方向 [15] 字节跳动的战略思考与产品定位 - 公司决定做短视频是基于对内容时长的分析,认为0到1分钟的短内容存在巨大市场空间 [16] - 抖音最初在内部资源较少,预期天花板为600万至1200万DAU,远低于后来实际达到的8亿DAU [20][23] - 产品定位为“无脑”的娱乐消费产品,其最大竞争对手是游戏,满足了用户无需动脑的放松需求 [85][86] - 推荐系统在分发此类内容上具有天然优势,用户打开频次高、停留时间长,能积累更多消费数据以优化算法 [87] 抖音崛起的关键成功因素 - 坚持不从头条导流用户,选择难而正确的独立起量路径 [46] - 建立独特的品牌调性,采用全黑UI等年轻化、高审美的品牌元素 [46] - 在内容池不足的早期阶段,依靠强大的内容运营和“精选标签”手动筛选优质内容,引导社区调性 [47][48] - 目标用户为年轻人,其兴趣广泛易于泛化,为后续内容扩展奠定基础 [66][67] - 采用单列分发器,相比双列具有极高的分发效率和内容泛化效率 [69][70][71] 关键业务决策与竞争战役 - 2018年至2020年,公司将社交视为战略重点,旨在增强用户长期留存和加速泛化,但最终未达预期 [24][25][27] - 2019年推出抖音极速版,对标快手极速版,两周内迅速增长至几千万DAU [87] - 2019年底至2020年初,将火山App更名为“抖音火山版” [87] - 2020年春节,为应对快手独家冠名春晚的竞争,公司发动集团力量,通过“集卡”红包活动为抖音导流,当晚DAU峰值达到4.7亿 [87] - 公司风格追求极致,在关键决策上投入巨大,如考虑将春节红包预算从20亿提升至100亿 [90] 组织文化与人才管理 - 公司文化高度扁平化,弱化层级头衔,鼓励基层员工与高层直接交流,创造了“祛魅”的环境 [101][102][103][104] - 早期非常信任年轻人,抖音团队中一半左右为校招生,为年轻人提供了巨大成长空间 [6][50][52][106] - 核心组织文化是公司早期竞争力的关键,但随着规模扩大,外部人才的引入稀释了原有文化内核 [108] - 公司强调“极致”的思维方式,不仅在行动上不顾一切解决问题,更在战略思考上追求倍增效应,逼问“如何增长五倍”以推动创新 [114][116][118][120] 行业观察与创业思考 - 移动互联网红利期后,给年轻人的高速成长机会减少,AI的出现被视为新的行业机遇 [59][60][63] - 创业成功需要完成从解决具体问题到进行战略选择和资源配置的认知转变 [126] - 创业应聚焦于“难而正确”的事,如产品定义、关键人才招募和资金规划,而非陷入事务性工作的“思维惰性” [130][134][135] - 应对大厂竞争的关键在于想清楚创业项目的长期价值、当前时间窗口以及如何快速验证产品市场匹配度 [138][139][140]
双强格局已现,AIGC与本地生活共振开启新周期
东北证券· 2025-11-13 14:44
行业投资评级 - 优于大势 [5] 核心观点 - 中国短视频行业已形成抖音与快手双寡头格局,市场高度集中,行业规模持续扩张,2024年市场规模约4200亿元,较2017年增长超过70倍 [1][2][31] - 用户行为向深度化与商业化迁移,日均观看30分钟以上用户占比70%,近半数用户因观看短视频/直播完成购物,行业竞争焦点从流量转向时长和变现效率 [3][26] - 微短剧与AIGC成为重要增长引擎,微短剧市场2024年规模达504.4亿元,预计2027年突破千亿;生成式AI投入迅猛增长,为内容创新和生产效率提升提供支撑 [4][39][136] - 具备强大原创内容供给、智能分发能力以及在电商直播、本地生活服务等场景持续投入的平台将持续受益于行业扩容和结构升级 [4] 市场规模与格局 - 中国短视频行业市场规模从2017年的55.8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4200亿元,同比增长17.8%,整体增速放缓但持续扩张 [1][31] - 行业呈现“两超多强”格局,抖音与快手用户渗透率合计达95.3%,2025年6月抖音月活9.14亿,快手月活4.60亿,两者合计13.74亿用户,领先优势显著 [2][32] - 微短剧市场高速增长,2024年市场规模达504.4亿元,同比增长34.9%,预计2027年将突破1000亿元,增长动力来自内容生态完善和多元化变现 [4][37][39] 平台竞争态势 - 抖音凭借算法驱动和多元化内容生态保持领先,在音乐舞蹈、影视娱乐等泛娱乐领域渗透率高;快手内容更偏重日常生活,“三农”和美食内容占据主导,形成差异化竞争 [2][71][72] - 抖音创作者生态呈现“中层聚拢”,50-200万粉丝的腰部创作者占比超50%;快手则呈现“头尾并重”的分布,头部和尾部创作者占比相对更高 [2][81][82] - 抖音实施海内外双线战略,其与TikTok合计月活用户超23亿;快手深耕下沉市场,借助AI技术赋能内容生态和本地化服务 [1][48][64] 用户行为分析 - 用户使用习惯深度化,2024年数据显示70%用户日均观看时长超过30分钟,其中1-3小时占18%,3小时以上占6% [3][26] - 用户商业化参与度高,48.6%的用户因观看短视频/直播完成购物,消费行为呈现“高参与、轻付费、多场景”特征 [3][26][135] - 核心用户群体集中于25-44岁中青年,占比超70%;地域上下沉市场用户比例高,三线及以下城市用户构成主要增长引擎 [87][88][92][99] 商业模式与盈利 - 头部平台收入来源多元化,主要包括广告、电商、直播分成和游戏等业务,构成协同生态体系 [44][45] - 广告业务是核心支柱,信息流广告通过CPM/CPA模式实现精准投放;电商业务依赖GMV并通过佣金抽成盈利,抖音抽成比例一般为2–10% [44][46] - 直播业务以用户虚拟礼物和打赏为核心,平台分成比例在30–50%;游戏业务成为新的战略增长点,与短视频场景天然契合 [44][46] 未来发展趋势 - 生成式AI应用加速,2024年全球终端对生成式AI模型的支出达57.19亿美元,同比增长320.4%,2025年预计增至142亿美元,将显著提升内容生产效率 [4][136] - 传统文化内容在短视频平台焕发新生,抖音平台非遗相关视频年播放量约7499亿次,非遗好物年售出超65亿单,实现文化传播与商业转化的闭环 [139] - 短剧与短视频深度融合,免费模式通过降低消费门槛极大扩展受众基数,“免费观看+广告变现”成为拉动增长的核心引擎,引流效率持续提升 [42][142]
快手商业化变动:大一统的开始,大扩张的终结 | 「钛度号」作品月榜第132期
钛媒体APP· 2025-11-12 09:26
快手商业化战略调整 - 快手商业化变动释放平台回归主线任务的信号,资源将聚焦于更具确定性的广告与经营业务 [2] - 广告业务不再扮演增长主角,而是被纳入中台体系,成为组织内部的一项能力资源 [2][10] 娃哈哈集团接班人问题 - 围绕宗馥莉二次请辞产生四个关键问题,包括其是否与娃哈哈彻底脱钩以及宏胜系新品牌“娃小宗”的发展前景 [2][3] - 事件引发对娃哈哈集团影响及接班人选的关注,指出娃哈哈终究不姓宗 [3][10] 潮玩行业竞争格局 - TOP TOY通过大店、海外扩张、收购IP及明星营销策略冲刺上市,但其自有IP短板是决定能否与泡泡玛特比肩的关键 [3][11] - 公司面临的核心挑战在于明星带货与收购的“捷径”能否跑通自有IP的闭环 [3][11] 本地生活到店业务竞争 - 到店业务市场从双寡头进入淘宝、美团、抖音的“三国杀”混战局面 [3][12] - 阿里在到店业务中遭遇抖音的强势竞争,蒋凡猛冲到店业务,对面站着王兴和张一鸣 [3][12] 大宗商品铜的投资逻辑 - 铜是典型的周期品种,其周期本质源于供给刚性和需求弹性之间的错配 [4][13] - “红宝书”系列文章旨在清晰整理投资经验与逻辑链条,帮助投资者少踩坑 [4][13] 电商行业双十一战略演变 - 双十一期间,阿里、抖音、拼多多讲述电商新故事,行业需摒弃唯数据至上理念,减少用户“计算成本” [5][15] - 战略重点转向让商户实打实挣钱、拓展新市场和稳固基本盘,以实现行业高质量发展,蒋凡掏出“大杀器” [5][15] 消费趋势与品牌出海 - 年轻一代正在“改造”婚礼,呈现不接亲、不主持、不喝酒的新趋势,强调个性化和自我定义 [6][15] - 国内被“嫌弃”的月饼在海外成为顶流,品牌出海需超越口味移植,融入非遗技艺和东方美学以文化叙事唤醒情感共鸣 [7][15] 高德地图业务拓展 - 高德地图下场做团购,但其上上策被认为是为淘宝闪购和饿了么进行导流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