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聚酯材料
icon
搜索文档
华润材料(301090) - 2025年11月20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11-20 17:42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是华润集团新材料业务核心载体,2021年10月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为国资委“双百”试点企业 [1] - 主营聚酯瓶片(PET)产能210万吨和特种聚酯(PETG)年产能5万吨,生产基地分布于常州、珠海等地 [1] - 产品品牌“华蕾”为知名食品级聚酯切片,客户包括可口可乐、依云、农夫山泉、怡宝、五粮液等,应用于饮料、食用油、酒类包装、医用采血管等领域 [1] - PETG一期5万吨项目于2022年投产,产品应用于化妆品包材、3D打印、医疗包装等领域,成为国产PETG日化包材重要供应商 [1][2] 行业环境与公司经营 - 2024年国内聚酯瓶片新投产能达417万吨,年底产能基数达2,043万吨/年,同比增长23%,供给增量远大于需求增长 [2] - 行业反内卷是应对供需错配的必然选择,推动行业从“量增”向“质升”转型 [2]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经营情况较去年同期有明显改善 [2] - 2025年前三季度聚酯瓶片产量较去年同期下降约10%,产能利用率低于去年同期,后期将根据市场状况、设备检修、行业自律减产等因素动态调整 [2] 业务进展与业绩 **rPET业务** - 公司成功开发回收塑料瓶片含量分别为10%、25%以及50%的半化学法rPET瓶到瓶技术,目前rPET(25%)实现量产,rPET(50%)完成挑战性测试 [2] - 2024年rPET出口1.7万吨,主要市场为越南、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和塔吉克斯坦等国 [2] - 2025年前三季度rPET出货同比大幅增长 [2] **特种聚酯PETG业务** - 2024年PETG产品销售额同比增加10.4%,毛利同比增加111.65% [2] - 重点定位日化包材市场,在3D打印、医疗、家电、薄膜等新应用市场实现批量销售,成功开发国际品牌客户 [2][3] 销售与研发规划 - 2024年度境外销售占比约为32%,2025年前三季度聚酯瓶片境外销售占比提升至约37% [3] - 未来研发投入将更聚焦产出,聚焦“双核一力”,加大力度研发高比例rPET、高性能PETG、耐温PET等产品 [3]
万凯新材11.22亿元加码热电联产 绿色动能助推区域能源升级
全景网· 2025-11-12 17:19
投资决策与项目概况 - 公司计划通过全资子公司投资11.22亿元建设公用热电联产项目,建设期为2年 [1] - 项目选址在浙江海宁尖山新区,旨在强化主营业务并为可持续发展注入新动能 [1] 项目背景与需求 - 项目所在地尖山新区工业经济高速发展,现有供热能力无法满足近远期热负荷需求,特别是超高圧蒸汽 [2] - 受常台高速公路分割影响,现有热电无法供应产业项目所需的超高圧蒸汽负荷,成为区域产业发展瓶颈 [2] 项目技术细节与效益 - 项目拟建规模为5×150t/h高温超高压燃煤锅炉(4用1备)配1×12MW+1×6MW高温超高压背压式汽轮发电机组 [2] - 项目建成后正常年份全年可供电量4425万kWh,供热量890.40万GJ [2] - 项目采用"热电联产、集中供热"模式,可停用效率低下、污染严重的工业小锅炉,实现节能环保等综合效益 [2] 政策与行业趋势 - 项目顺应国家能源政策,未来供热系统发展路径强调拓展多元化绿色热源及热电协同 [3] - 传统煤电将向新型智慧煤电转变,热电联产集中供暖和工业余热利用受到政策支持 [3] 公司战略布局 - 公司在夯实聚酯瓶片主业的同时,不断向上游延伸产业链,子公司正达凯的"MEG一期60万吨项目"已进入测试生产阶段 [4] - 公司在非洲尼日利亚的30万吨瓶级PET生产基地力争2025年年底前竣工 [4][5] - 热电联产项目可满足自身用热需求并为周边企业供热,形成新的收益增长点 [4] 多元化发展战略 - 公司推进"新产品、新市场、新未来"三新发展战略,生物基呋喃聚酯项目已完成基础开发并实现小批量销售 [5] - 公司通过参与灵心巧手(北京)科技有限公司融资切入人形机器人赛道,轻型灵巧手结构件已进入研发试用阶段 [5] - 热电联产项目作为基础设施布局,将为公司多元化发展提供坚实能源保障 [5]
华润材料11月11日获融资买入532.35万元,融资余额8211.39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1-12 09:36
股价与融资交易表现 - 11月11日公司股价上涨0.50%,成交额为5204.86万元 [1] - 当日融资买入532.35万元,融资偿还758.89万元,融资净卖出226.53万元 [1] - 截至11月11日,融资融券余额合计8245.85万元,其中融资余额8211.39万元,占流通市值的0.69%,融资余额低于近一年50%分位水平 [1] - 融券余量为4.27万股,融券余额34.46万元,低于近一年30%分位水平 [1]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截至11月10日股东户数为2.32万户,较上期减少0.66%,人均流通股为63671股,较上期增加0.66% [2] - 十大流通股东出现变动,华夏中证500指数增强A为新进股东,持股280.23万股,南方中证1000ETF持股272.27万股,较上期增加6100股 [2] - 华夏智胜先锋股票(LOF)A持股229.11万股,较上期增加110.15万股,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207.27万股,较上期减少130.91万股 [2] - 华夏中证1000ETF和广发中证1000ETF退出十大流通股东之列 [2] 财务业绩与分红 - 2025年1-9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2.96亿元,同比减少24.74% [2] - 2025年1-9月归母净利润为-9527.75万元,但同比增长62.35%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2.53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1.81亿元 [2]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全称为华润化学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位于江苏省常州市,成立于2003年7月14日,于2021年10月26日上市 [1] - 公司主营业务为聚酯材料及新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1]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中,聚酯产品占比82.77%,原料及其他占比17.23% [1]
产业链优化海外扩产迎行业复苏红利 万凯新材前三季度净利润增长183.45%
全景网· 2025-11-03 13:05
公司财务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124.36亿元,归母净利润7759.44万元,同比增长183.45%,扣非净利润5570.89万元,同比增长182.37% [1] - 2025年第三季度实现营收42.23亿元,归母净利润2130.10万元,同比增长115.64%,扣非净利润2343.67万元,同比增长133.41% [1] - 创新型子公司凯普奇PETG系列产品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04亿元,同比增长25%,实现净利润1441.65万元,同比增长61% [4] 公司产能与行业地位 - 公司已建成年产300万吨瓶级切片的核心产能,规模稳居全球前列,奠定行业头部企业地位 [1] - 围绕产业链优化、海外市场拓展、研发创新驱动三大核心发展战略,构建了显著的规模与效率优势 [1] 产业链优化战略 - 子公司正达凯60万吨MEG一期项目作为核心战略项目,可显著降低瓶级PET生产的单位成本,项目已完成基础工程施工与设备安装,进入测试生产阶段 [3] - 成本控制方面,通过上游原材料大规模采购争取更有利条件,并依托单套年产能50万吨及以上大型装置发挥规模效应,有效摊薄单位成本 [3] 研发创新驱动 - 2025年上半年多项重点研发项目取得突破,生物基呋喃聚酯项目完成开发测试并实现小批量销售,PET化学法再生技术搭建中试平台,新型耐热共聚酯实现连续量产与销售 [4] - 技术成果转化效率显著,逐步构建起基础技术与产业化技术的双重优势 [4] 海外市场拓展 - 海外产能建设全力推进,尼日利亚30万吨聚酯瓶片生产基地已完成厂前区设施施工,厂区设施建设与安装工程已启动 [5] - 印度尼西亚75万吨聚酯瓶片项目初步选址于印尼万丹省默拉克港园区,已完成团队组建与方案设计,正推进开工准备 [6] - 在印度、中东、东南亚、中亚、非洲等优势市场的销量保持稳定,为海外产能落地后的市场承接奠定基础 [6] 行业前景 - 中东、非洲、东南亚等新兴地区快消品市场增长空间较大,有望带动聚酯瓶片消费需求扩张 [2] - 瓶片行业新增产能投放结束,叠加需求随经济增长,行业将穿越周期底部,迎来向上修复 [2] - 随着行业逐步复苏,公司经营效益有望持续提升,全球行业地位将得到进一步巩固与强化 [1][6]
万凯新材股价涨5.06%,摩根基金旗下1只基金位居十大流通股东,持有444.35万股浮盈赚取382.14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01 13:21
股价表现 - 9月1日股价上涨5.06%至17.86元/股 成交额2.51亿元 换手率5.08% 总市值92.02亿元 [1]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位于浙江省嘉兴市海宁市尖山新区闻澜路15号 成立于2008年3月31日 于2022年3月29日上市 [1] - 主营业务为聚酯材料的研发、生产、销售 [1] 机构持仓情况 - 摩根新兴动力混合A类基金(377240)位列十大流通股东 二季度减持8.6万股 当前持股444.35万股 占流通股比例1.56% [2] - 该基金当日浮盈约382.14万元 [2] 基金产品表现 - 摩根新兴动力混合A类基金规模55.6亿元 今年以来收益61.57% 近一年收益93.24% 成立以来收益691.24% [2] - 基金经理杜猛累计任职14年55天 管理规模117.19亿元 任职期间最佳回报691.24% 最差回报-1.7% [2]
华润材料8月25日获融资买入686.47万元,融资余额5395.13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8-26 10:00
股价与融资融券交易 - 8月25日公司股价下跌0.72% 成交额5820.56万元[1] - 当日融资买入686.47万元 融资偿还553.06万元 融资净买入133.40万元[1] - 融资余额5395.13万元 占流通市值0.44% 处于近一年10%分位低位水平[1] - 融券余额42.82万元 处于近一年70%分位较高水平 融券余量5.14万股[1]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股东户数2.38万户 较上期减少2.80%[2] - 人均流通股62092股 较上期增加2.88%[2] - 南方中证1000ETF持股166.23万股 较上期减少14.62万股[2] - 香港中央结算持股158.79万股 较上期减少33.69万股[2] - 华夏中证1000ETF新进十大股东 持股92.21万股[2] - 华夏智胜先锋、万家及招商中证1000指数增强产品退出十大股东[2] 财务业绩与分红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30.36亿元 同比减少16.20%[2] - 归母净利润-1942.55万元 同比增长75.25%[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2.53亿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1.81亿元[2]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全称华润化学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位于江苏省常州市[1] - 成立于2003年7月14日 于2021年10月26日上市[1] - 主营业务为聚酯材料及新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1] - 收入构成:聚酯产品83.51% 原料16.41% 其他0.08%[1]
万凯转债盘中下跌2.11%报141.939元/张,成交额1.22亿元,转股折价率0.38%
金融界· 2025-08-12 11:04
万凯转债市场表现 - 8月12日盘中价格下跌2.11%至141.939元/张,成交金额为1.22亿元 [1] - 转股折价率为0.38% [1] - 债券信用级别为AA,期限为6年,票面利率从第一年的0.3%逐步上升至第六年的2.0% [1] - 转股开始日为2025年2月24日,转股价设定为11.3元 [1] 公司业务与行业地位 - 公司是国内领先的聚酯材料研发、生产、销售企业,专注于提供健康、安全、环保的聚酯材料 [2] - 已建成年产300万吨瓶级切片的产能,产能规模位居全球前列 [2] - 产品销往全球上百个国家和地区,是瓶级PET行业“中国制造”的代表型企业 [2] - 公司设有省院士专家工作站、省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多个产学研合作平台 [2] 公司最新财务状况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为39.19亿元,同比下降7.74% [2] - 归属净利润为4796.45万元,同比增长5.92% [2]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072.0万元,同比下降48.22% [2] 股东结构 - 截至2025年7月,股东总数为3.154万户,筹码集中度较为分散 [2] - 人均持有流通股9030股,人均持股金额为13.34万元 [2]
万凯转债盘中上涨2.58%报144.283元/张,成交额1.72亿元,转股溢价率2.19%
金融界· 2025-08-08 14:04
万凯转债市场表现 - 8月8日盘中价格上涨2.58%至144.283元/张 成交额达1.72亿元 转股溢价率为2.19% [1] - 债券信用级别为AA 期限6年 票面利率逐年递增从0.3%至2.0% [1] - 转股开始日为2025年2月24日 转股价设定为11.3元 [1] 公司业务概况 - 万凯新材成立于2008年 是国内领先聚酯材料研发生产销售企业 专注于瓶级PET产品 [2] - 产能规模达年产300万吨瓶级切片 位居全球前列 产品覆盖全球上百个国家和地区 [2] - 公司位于长三角海宁市尖山新区 设有省院士专家工作站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研发平台 [2] 财务与股东结构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39.19亿元 同比下降7.74% 归属净利润4796.45万元 同比增长5.92% [2] - 扣非净利润1072.0万元 同比大幅下跌48.22% [2] - 截至2025年7月股东人数3.154万户 人均持股9030股 人均持股金额13.34万元 筹码集中度较分散 [2] 可转债产品特性 - 可转换债券具有债权和股权双重特征 可按约定价格转换为发行公司普通股 [1] - 持有人可选择持有至到期收取本息 或在二级市场出售变现 [1]
万凯转债盘中上涨2.21%报139.827元/张,成交额1.39亿元,转股溢价率7.29%
金融界· 2025-08-06 14:29
万凯转债市场表现 - 8月6日万凯转债盘中上涨2 21%报139 827元/张 成交额1 39亿元 转股溢价率7 29% [1] - 债券信用级别为"AA" 期限6年 票面利率逐年递增(第一年0 3%至第六年2 0%) [1] - 对应正股为万凯新材 转股开始日为2025年2月24日 转股价11 3元 [1] 可转债基本特征 - 可转债是一种可转换为普通股票的特殊企业债券 兼具债权和股权特征 [1] - 持有人可按约定价格转股或选择持有至到期获取本息 亦可在二级市场出售 [1] 万凯新材公司概况 - 成立于2008年 是国内聚酯材料研发生产龙头企业 总部位于浙江海宁 [2] - 具备年产300万吨瓶级切片产能 规模居全球前列 产品覆盖上百个国家 [2] - 拥有省院士专家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产学研合作平台 [2] 最新财务数据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39 19亿元 同比下滑7 74% [2] - 归属净利润4796 45万元 同比增长5 92% 扣非净利润1072万元 同比下滑48 22% [2] 股东结构 - 截至2025年7月股东人数3 154万户 人均流通股9030股 人均持股金额13 34万元 [2] - 公司筹码集中度较分散 [2]
万凯新材: 万凯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2025年跟踪评级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6-20 18:47
公司评级与财务表现 - 公司主体信用等级维持AA,评级展望稳定,万凯转债信用等级同样为AA [3] - 2024年公司净利润亏损3.02亿元,销售毛利率大幅下降至0.86%,EBITDA利润率仅0.37% [4][25] - 2025年3月末总债务增至84.25亿元,资产负债率上升至69.22%,偿债指标显著弱化 [4][26] 行业竞争与经营策略 - 2024年国内瓶级PET行业产能同比增长23%至2043万吨,产能利用率下滑至76%,行业平均加工费同比下降超30% [6][12] - 公司通过海外仓储基地拓展东南亚、非洲等市场,2024年外销收入同比增长11.61%,占比提升至36.21% [5][21] - 面临印度等国家反倾销政策风险,2024年8月印度对公司反倾销税率提升 [7][21] 产能与投资项目 - 公司PET设计产能300万吨/年,2024年产能利用率保持92.44%高位 [16][17] - 在建项目包括年产120万吨MEG联产项目(一期),计划总投资60亿元,已投资51.92亿元 [18] - 新增尼日利亚30万吨(投资4500万美元)和印尼75万吨(投资20.2亿元)聚酯瓶片项目,需关注产能消化风险 [7][17] 财务数据与同业比较 - 2024年营业收入172.32亿元,同比略降,瓶级PET销售收入占比96.48% [15][19] - 同业比较显示,公司销售毛利率0.86%高于三房巷(-0.08%)和华润材料(-0.75%),但净利润(-3.02亿元)优于同业 [7] - 2024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2.36亿元,较2023年12.65亿元大幅下降 [26][28] 原材料与成本结构 - 直接材料成本占主营业务成本93.18%,以PTA和MEG为主,价格波动显著影响利润 [22] - 募投项目建成后将实现MEG自给,降低原材料进口依赖(2024年进口MEG占比23.3%) [22] - 2024年计提存货跌价准备0.97亿元,反映行业价格下行压力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