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设备制造

搜索文档
我国成功研制月壤打砖机 建造“月球房”还需哪几步?
科技日报· 2025-07-28 08:47
月壤打砖机研制背景 - 我国首台月壤打砖机在深空探测实验室研制成功,可利用聚光太阳能将月壤熔融成型,未来可实现用月球土壤建设月球房屋 [1] - 该装置被称为"月壤原位3D打印系统",由深空探测实验室自主研发 [4] 研发过程与关键技术 - 研发历时约2年,经历了方案论证、产品研制和工艺迭代三个阶段 [2] - 方案论证阶段选择了菲涅尔透镜聚光、薄膜透镜聚光等聚光方式,采用粉末烧结和粉末床熔覆成型技术路线 [2] - 产品研制阶段攻克了能量高效汇聚传输和月壤致密化输运等关键技术 [2] - 研制新型能量传输光纤束,实现3000倍以上聚光太阳能传输 [2][4] - 工艺迭代阶段针对不同类型月壤(月海玄武质、高地斜长质、纯斜长岩等)进行反复试验 [3] 月壤砖特点 - 通过抛物面反射镜实现太阳能高倍汇聚,在光纤束末端产生3000倍以上的太阳能聚光比 [4] - 聚焦点温度可达1300℃以上,实现月壤融化 [4] - 制成的月壤砖为100%原位月壤资源,无需添加剂 [4] - 具备高强度、致密化特点,可用于房屋建设、设备平台、路面等基础设施建设 [4] 月球房屋建设后续步骤 - 需与刚性结构舱、柔性气囊舱等建造方式相结合 [5] - 分三步实现:关键技术攻关、月面真实条件验证、形成完整建筑施工体系 [5][6] - 具体包括:月壤砖制造、建筑构件搭建、建筑物结构评估等技术突破 [5] - 需研制可承受人居舱室气压的舱段,并与月壤打砖机、月面作业机器人协同工作 [6]
山东微波电完成增资扩股,产品解决“卡脖子”问题,国内同行企业仅4家
证券时报网· 2025-07-27 21:09
公司融资与股权结构 - 山东微波电完成首轮股权融资 增资扩股项目在山东产权交易中心挂牌交易 募集资金将用于产品研发和人才引进 [1] - 公司由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和山东济钢空天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于2019年联合设立 专注于卫星核心部件空间行波管及放大器的科技成果转化 [2] - 采用"国有控股+科研团队持股+员工跟投"的混合所有制股权结构 既保障国有资本主导地位 又通过股权激励激发创新活力 [2] 核心技术与产品优势 - 主营产品为空间行波管及放大器 是卫星转发器关键部件 技术长期被国外垄断 公司实现国产化突破 [2] - 突破传统生产模式 实现关键工序自动化装配 成为国内第四家空间行波管研制单位 [3] - 轻量化小型化技术国内领先 产品重量比传统型号轻三分之一 单次火箭发射可节省数百万元成本 [3] - 已通过航天科技集团西安分院合格供货方认证 年产100台套产能带动上下游产业集群发展 [3] 研发体系与市场进展 - 建立"预研一代 研制一代 生产一代"全链条创新体系 布局功率效率尺寸全方位领先的技术矩阵 [4] - 两套行波管放大器已交付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 将搭载2025年9月发射的卫星 标志公司正式进入航天国家队 [4] 人才团队构成 - 70人核心团队中42人专注研发 人才结构包含济钢转型高技能人才和市场化招聘的院校精英及行业专家 [2]
前5个月财政支出超11万亿元 重点领域得到较好保障
上海证券报· 2025-06-21 02:41
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支情况 - 前5个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96623亿元 同比下降0.3% 降幅比前4个月收窄0.1个百分点 [1] - 前5个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12953亿元 同比增长4.2% [1] 税收收入表现 - 前5个月全国税收收入79156亿元 同比下降1.6% 降幅比前4个月收窄0.5个百分点 [1] - 国内增值税 国内消费税 个人所得税同比增长 [1] - 装备制造业税收保持较高增幅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设备制造业税收收入同比增长28.8% 计算机通信设备制造业税收收入同比增长11.9% [1] - 文化体育娱乐业税收收入同比增长7.8%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税收收入同比增长10%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税收收入同比增长12.7% [1] 非税收入与政府性基金支出 - 前5个月全国非税收入17467亿元 同比增长6.2% [2] - 前5个月全国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32125亿元 同比增长16% [2] 重点领域财政支出 - 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0054亿元 同比增长9.2% [2] - 教育支出17455亿元 同比增长6.7% [2] - 卫生健康支出8896亿元 同比增长3.9% [2] - 科学技术支出3609亿元 同比增长6.5% [2] - 住房保障支出3303亿元 同比增长2.1% [2] - 节能环保支出2007亿元 同比增长6% [2] - 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1382亿元 同比增长5.4% [2]
6月20日晚间新闻精选
快讯· 2025-06-20 22:03
医疗器械行业 - 国家药监局审议通过支持高端医疗器械创新发展的新措施,将出台优化全生命周期监管的举措 [1] - 常山药业艾本那肽注射液用于减重适应症的临床试验申请获得批准 [1] 金融与支付 - 央行与香港金融管理局联合启动跨境支付通,计划于2025年6月22日正式上线运行 [2] 光伏行业 - 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否认本周召开"限产保价"会议的相关传闻 [3] 财政与税收 - 1—5月铁路船舶航空航天设备制造业税收收入同比增长28.8% [4] - 1—5月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税收收入同比增长10% [4] 资本市场动态 - 澜起科技拟发行H股股票并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 [5] - 诺德股份铜箔业务应用于固态电池领域的收入占比不足总营收1% [5] - 长城军工目前生产经营活动正常 [5]
财政部:1—5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12953亿元,同比增长4.2%
搜狐财经· 2025-06-20 18:19
财政收支总体情况 - 1—5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96623亿元 同比下降0.3% 降幅较1—4月收窄0.1个百分点 [1] - 中央收入下降3% 地方本级收入增长1.9% [1] - 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12953亿元 同比增长4.2% [1][3] 税收收入表现 - 全国税收收入79156亿元 下降1.6% 降幅较1—4月收窄0.5个百分点 [1] - 国内增值税、国内消费税、个人所得税同比增长 进口货物增值税消费税、关税、企业所得税同比下降 [1] - 非税收入17467亿元 同比增长6.2% 主要因多渠道盘活资产带动 [2] 行业税收亮点 - 装备制造业税收表现突出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设备制造业增长28.8% 计算机通信设备制造业增长11.9% [2] - 文旅消费需求释放 文化体育娱乐业税收增长7.8% [2] - 数字经济相关行业增长显著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税收增长10%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增长12.7% [2] 重点财政支出领域 - 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0054亿元 同比增长9.2% [3] - 教育支出17455亿元 增长6.7% [3] - 卫生健康支出8896亿元 增长3.9% [3] - 科学技术支出3609亿元 增长6.5% [3] - 节能环保支出2007亿元 增长6% [3] - 全国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32125亿元 同比增长16% 主要因专项债和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使用加速 [3]
增值税发票数据显示:5月份多领域销售收入保持增长
快讯· 2025-06-12 18:45
实体经济与制造业表现 - 5月份制造业销售收入占全国企业销售比重达30.1% [1] - 装备制造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7.5% [1] 细分行业增长亮点 -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设备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5.1% [1] - 计算机通信设备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3.1% [1] - 电气机械器材制造销售收入同比增长8.6% [1]
What Makes Woodward (WWD) a New Buy Stock
ZACKS· 2025-06-12 01:00
公司评级与投资机会 - Woodward(WWD)近期被上调至Zacks Rank 2(买入)评级 这一评级变化反映了盈利预期的上升趋势 而盈利预期是影响股价的最强有力因素之一 [1] - Zacks评级完全基于公司盈利前景的变化 通过追踪卖方分析师对当前及下一财年EPS预测的共识值(Zacks共识预期)来评估 [1] - 对Woodward的评级上调本质上是对其盈利前景的积极评价 可能对其股价产生有利影响 [3] 盈利预期与股价关系 - 公司未来盈利潜力的变化(通过盈利预期修正体现)与短期股价走势存在强相关性 机构投资者利用盈利预期计算公司公允价值 其大规模买卖行为会推动股价变动 [4] - 对Woodward而言 盈利预期上升和评级上调意味着公司基础业务的改善 投资者对这种改善趋势的认可将推高股价 [5] - 实证研究显示 跟踪盈利预期修正趋势对投资决策具有显著价值 Zacks评级系统有效利用了这种修正力量 [6] Zacks评级系统特征 - Zacks评级系统使用四个与盈利预期相关的因素 将股票分为五类(从1强力买入到5强力卖出) 1评级股票自1988年以来年均回报率达+25% [7] - 与华尔街分析师偏向乐观的评级不同 Zacks系统对其覆盖的4000多只股票保持"买入"和"卖出"评级的均衡比例 仅前5%获"强力买入"评级 接下来的15%获"买入"评级 [9] - 进入前20%的股票(如Woodward)具有优异的盈利预期修正特征 更可能在短期内跑赢市场 [10] Woodward具体财务数据 - 截至2025年9月的财年 这家国防和航空航天设备制造商的预期EPS为6.24美元 与上年持平 [8] - 过去三个月 Woodward的Zacks共识预期已上升1.6% 显示分析师持续上调其盈利预测 [8]
国际投行上调中国经济增速预期 缘于三大积极变化
证券日报· 2025-06-10 00:12
国际投行上调中国经济增速预期 - 摩根士丹利上调2025年中国经济增速预期0.3个百分点,野村上调0.5个百分点,高盛上调0.6个百分点,瑞银上调0.6个百分点,摩根大通上调0.7个百分点 [1] - 国际投行上调预期将提振市场信心,吸引外资增配中国资产,强化消费等领域乐观情绪 [1] 上调预期的外部与内部因素 - 外部因素:中国贸易环境出现阶段性向好变化 [1] - 内部因素:中国经济的韧性和活力是国际资本重估增长前景的关键 [1] 宏观政策推动经济稳定运行 - 二季度以来宏观政策(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产业政策)协同发力,国民经济稳定运行,发展质量持续提升 [2] - 一季度GDP同比增长5.4%,二季度经济持续向好,5月综合PMI产出指数为50.4%,表明经济总体保持扩张 [2] - 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推进,《民营经济促进法》实施,释放中长期增长潜力 [2] 内需市场结构性改善 - 4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5.1%,2025年消费品以旧换新五大品类带动销售额1.1万亿元 [3] - 新消费领域亮点突出(如盲盒、包挂等本土设计崛起) [3] - 1-4月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4.0%,其中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同比增长18.2% [3] 经济新动能加速培育 - 4月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航空航天设备制造增长21.4%,集成电路制造增长21.3% [3] - 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长38.9%,充电桩产量增长43.1% [3] - 人工智能领域突破促使国际投行重新评估中国供应链和创新优势 [3] 国际资本看好中国的核心因素 - 宏观政策稳定性、内需市场优化与经济新动能驱动共同构成国际资本上调增速预期的内核 [4]
成功跟随火箭发射十余次,电动伺服系统研制商「鑫辉空天」完成数千万元Pre-A轮融资|36氪首发
36氪· 2025-05-26 10:22
公司融资与背景 - 鑫辉空天完成数千万元Pre-A轮融资,投资方为小苗朗程和同创伟业,资金将用于研发投入、人员扩充和实验室建设 [2] - 公司成立于2014年,专注于航空航天电动伺服系统研发,创始人曾买平为航天电子产品开发专家,团队拥有15-30年航空、航天、军工研发经验 [2] - 公司是国内唯一设计大功率电动伺服控制器并通过运载火箭飞行验证的民营企业 [2] 技术优势与产品特点 - 自主研发的电动伺服系统已成功跟随火箭发射十余次,是火箭飞行控制的核心执行机构 [4][5] - 电动伺服系统相比传统液压系统具有精度高(力矩和位置精度FS0.05%)、寿命长、故障率低、维护简单等优势 [4] - 产品功率范围100W~50KW,支持多种通讯接口,可实现对伺服电机的高速高精度控制 [5] - 2022年成为全球首家将大功率电动伺服控制系统应用于运载火箭的企业,比SpaceX早两年 [5] 产能与订单情况 - 2024年订单金额突破千万元,预计2025年迎来订单爆发 [8] - 新生产基地投产后,产能将从100台提升至600台,提升5倍交付能力 [8] - 公司已获得军工资质,航空领域重点项目正在加速推进 [8] 市场前景与发展规划 - 创始人预计电动伺服赛道5年内将有200亿元市场空间 [9] - 公司已完成从设计到终端产品验证的全流程,建立了技术护城河 [9] - 计划启动第二轮融资,加大研发投入并加速市场拓展 [9] - 未来将向轻量化和模块化方向发展,提升火箭研发生产速度并降低成本 [6] 投资方评价 - 小苗朗程看好公司作为特种伺服系统领域未来龙头的潜力,认可其在航天电动伺服系统的深耕 [10] - 同创伟业强调公司的稀缺性,从0到1的研发能力和从1到10的量产能力 [11]
实探“9天8板”的利君股份:机器人业务尚在探索,“股价不影响公司专心致志搞生产”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23 23:43
公司股价表现 - 利君股份(SZ002651)在5月6日至5月19日期间实现"9天8板"的上涨行情,区间涨幅显著 [1][5] - 5月23日公司股价下跌2.72%,同期另一只川股成飞集成(SZ002190)下跌7.02% [5] - 公司静态市盈率达121.93倍(5月16日),显著高于行业平均的35.19倍(航空航天设备制造业C37) [6] 经营与财务情况 - 2024年公司营收约7.7亿元,归母净利润约1.2亿元,均同比下滑 [8] - 航空航天零部件制造业务2023年营收3.86亿元,同比下降10.69%,因订单完成量低于预期 [10] - 公司生产经营正常,证券事务代表高峰强调长期专注生产经营,股价波动不影响实际经营 [5][7] 机器人业务进展 - 全资子公司利君环际曾从事工业机器人制造业务,但2024年6月已注销 [9] - 机器人业务仍处研发阶段,尚无量产产品,进展缓慢 [3][8][9] - 相关研发最早可追溯至2022年8月,2023年8月披露已储备核心技术并推动工业落地应用 [9] 主营业务构成 - 主营业务包括粉磨系统及配套设备制造(水泥行业相关)和航空航天零部件制造 [8] - 航空航天业务为军用飞机、运输机、无人机等提供零部件,客户包括中航工业、中国商飞、波音、空客等 [10] - 无人机零部件业务量较小,属于非标准化定制加工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