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国力电子(688103)
icon
搜索文档
聚焦FRC技术潜力与机遇 | 投研报告
中国能源网· 2025-10-24 11:09
磁约束核聚变新势力:FRC作为磁约束核聚变新兴路径,在原理、优势及商业化上均具 独特价值。其原理上是无环形场线圈的简单磁约束系统,直线型结构形成自封闭磁场约束等 离子体。相比传统技术,其优势显著:摆脱外部加热源依赖,抑制宏观不稳定性,能量效率 高(聚变功率输出为托卡马克的100-1000倍),工程化实现更简单,建造成本仅为托卡马克 的1/5-1/10。电源系统是核心支撑,需匹配脉冲式放电特性,成本较高。多家企业规划了发 电及核医疗等非发电领域的落地时间,展现多元应用潜力。 FRC产业生态:全球FRC技术企业各有进展。海外标杆中,TAE Technologies通过技术简 化降低系统成本,累计融资13.5亿美元,规划推进原型堆与电站落地;Helion建成Trenta装 置,正建Polaris,计划2028年向微软供电,累计融资超10亿美元。国内先锋企业中,瀚海聚 能建成HHMAX-901装置,聚焦发电与非发电领域商业化;星能玄光Xeonova-1装置快速落 地,计划2035年建大型电站;另有诺瓦聚变及高校相关装置,共同推动FRC技术研究与应 用。 投资建议:建议关注核聚变核心部件供应商:国光电气(688776. ...
培育钻石概念下跌2.94% 7股主力资金净流出超5000万元
证券时报网· 2025-10-23 17:48
板块整体表现 - 截至10月23日收盘,培育钻石概念板块整体下跌2.94%,位列概念板块跌幅榜前列 [1] - 板块内股价上涨的个股仅有4只,其中国力电子、沃尔德、豫园股份涨幅居前,分别上涨3.52%、1.49%、0.69% [1] - 力量钻石、四方达、潮宏基等个股跌幅居前 [1] 板块资金流向 - 培育钻石概念板块当日获得主力资金净流出11.55亿元 [2] - 板块内12只个股遭遇主力资金净流出,其中7只个股主力资金净流出额超过5000万元 [2] - 黄河旋风主力资金净流出规模最大,达到5.18亿元,换手率为42.07% [2] - 楚江新材、晶盛机电、四方达主力资金分别净流出2.02亿元、1.08亿元、8870.50万元 [2] - 沃尔德、*ST亚振、英诺激光获得主力资金净流入,金额分别为2552.71万元、1595.02万元、741.97万元 [2][3] 个股市场表现 - 力量钻石股价下跌7.97%,换手率为15.65%,主力资金净流出7716.25万元 [2] - 四方达股价下跌7.05%,换手率为25.65%,主力资金净流出8870.50万元 [2] - 潮宏基股价下跌6.32%,换手率为3.81%,主力资金净流出6478.79万元 [2] - 黄河旋风股价微涨0.13%,但换手率高达42.07%,主力资金净流出5.18亿元 [2]
华金证券:全球核聚变领域呈现多元协同推进态势 聚焦FRC技术潜力与机遇
智通财经· 2025-10-23 14:37
磁约束核聚变新势力:FRC作为磁约束核聚变新兴路径,在原理、优势及商业化上均具独特价值 FRC原理上是无环形场线圈的简单磁约束系统,直线型结构形成自封闭磁场约束等离子体。相比传统技 术,其优势显著:摆脱外部加热源依赖,抑制宏观不稳定性,能量效率高(聚变功率输出为托卡马克的 100-1000倍),工程化实现更简单,建造成本仅为托卡马克的1/5-1/10。电源系统是核心支撑,需匹配脉 冲式放电特性,成本较高。多家企业规划了发电及核医疗等非发电领域的落地时间,展现多元应用潜 力。 智通财经APP获悉,华金证券发布研报称,2025年全球核聚变领域呈现政策、技术与资本协同推进态 势,私人资本主导,美国、欧洲为核心,中国加速追赶,磁约束技术获较多资本倾斜,FRC等新兴路径 潜力显现。FRC原理上是无环形场线圈的简单磁约束系统,直线型结构形成自封闭磁场约束等离子体。 电源系统是核心支撑,需匹配脉冲式放电特性,成本较高。多家企业规划了发电及核医疗等非发电领域 的落地时间,展现多元应用潜力。 华金证券主要观点如下: 核聚变产业:2025年全球核聚变领域呈现政策、技术与资本协同推进态势 海外方面,德国、英国等在等离子体持续时间、 ...
国力电子:关于股份回购实施结果暨股份变动的公告
证券日报之声· 2025-10-17 22:08
(编辑 任世碧) 证券日报网讯 10月17日晚间,国力电子发布公告称,2025年4月25日,公司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交易系 统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对本次回购公司股份方案进行首次回购。截至本公告披露日,公司已按披露的方 案完成回购,公司本次回购股份方案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系统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累计回购公司股份 532,899股,占公司目前总股本的0.5591%。 ...
国力电子(688103.SH):累计回购0.5591%公司股份
格隆汇APP· 2025-10-17 20:43
格隆汇10月17日丨国力电子(688103.SH)公布,截至本公告披露日,公司本次回购股份方案通过上海证 券交易所系统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累计回购公司股份53.29万股,占公司目前总股本的0.5591%,最高成 交价为72.80元/股,最低成交价为47.80元/股,回购均价58.06元/股,支付的资金总额为人民币3094.08万 元(不含印花税、交易佣金等交易费用)。 ...
国力电子:累计回购约53万股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17 20:40
每经AI快讯,国力电子10月17日晚间发布公告称,截至本公告披露日,公司本次回购股份方案通过上 海证券交易所系统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累计回购公司股份约53万股,占公司目前总股本的0.5591%,最 高成交价为72.8元/股,最低成交价为47.8元/股,回购均价58.06元/股,支付的资金总额为人民币约3094 万元。 每经头条(nbdtoutiao)——一个农夫山泉≈23个华润饮料,怡宝"水战"输在哪?揭开市值悬殊之谜 (记者 曾健辉) ...
国力电子(688103) - 昆山国力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关于股份回购实施结果暨股份变动的公告
2025-10-17 20:33
回购情况 - 预计回购金额3000万至5000万元,价格上限73.26元/股[3] - 实际回购53.2899万股,占总股本0.5591%,金额3094.0810万元[3] - 2025年4月25日首次回购25,548股,支付资金122.265824万元[6] - 截至披露日累计回购532,899股,均价58.06元/股[6] 股份变动 - 2025年8月18日至9月25日,一致行动人张跃康减持165,300股[9] - 回购前总股本95,315,536股,完成后不变[10] 其他 - 回购用于员工持股或股权激励,三年未转让完毕将注销[11] - 2025年3月24日董事会通过方案,期限12个月[4] - 因利润分配,7月2日回购价格上限调为73.26元/股[5] - 回购用自有资金,不影响经营等[7]
东兴证券晨报-20251016
东兴证券· 2025-10-16 22:39
核心观点 - 外部冲击对A股市场影响有限,中期慢牛趋势未改,市场在4000点附近震荡消化后将延续上行趋势[4][5] - 建议配置双主线:大科技板块(尤其是自主可控方向)以及景气度较好的周期性板块(如军工、医药、新能源),高股息红利股吸引力上升[5] - 银行板块基本面稳健,中期分红逐步展开提升股息吸引力,看好四季度估值修复行情[7][8][10] - 商业航天产业链中,火箭发动机组件供应商和试验检测服务商是核心投资环节[12][14][15] 经济与行业要闻 - 我国科学家攻克全固态金属锂电池关键技术,电池续航能力有望从500公里提升至1000公里[2] - 国家发改委印发充电设施服务能力"三年倍增"行动方案,目标到2027年底建成2800万个充电设施,满足超8000万辆电动汽车充电需求[2] - 美联储10月降息25个基点的概率达97.3%[2] - 台积电第三季度净利润创历史新高,超预期增长39%,全年资本支出预期上调至400亿-420亿美元,2纳米制程将如期进入大规模量产[2] - 2025年天猫双11预售开启,首小时35个品牌成交破亿,1802个品牌成交翻倍[2] - 2025年9月全国汽车市场走势较强,卡车和客车市场回暖明显[2][3] 公司动态 - 小鹏汽车2025年9月出口量突破5000台,环比增长65.8%,同比增长79.4%;1-9月出口量超29723辆,同比增长125.2%[3] - 小米旗下应用商城上线独立短剧APP"围观短剧",下载量达2万人次[3] - 中超控股孙公司江苏精铸参与上海交通大学牵头的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项目,负责航空发动机高温合金大型复杂薄壁铸件研究[3] 银行行业分析 - 银行板块PB估值为0.67倍,处于2015年以来35.1%的分位数水平,个股如齐鲁银行、长沙银行、上海银行周涨幅超2.4%[7] - 银行基本面具韧性:三季度净息差有望阶段性趋稳,净利息收入预计改善;非息收入中收延续修复;资产质量预计平稳[9] - 中期分红逐步展开,上海银行每股分红0.3元,张家港行每股分红0.1元,上市银行平均股息率达4.4%,较7月低点提升约64个基点[10] - 资金面获支撑:国资股东及AMC等长期资金积极增持银行股,如中信金融资产增持光大银行,信达资产、东方资产增持浦发银行[10] 卫星互联网行业分析 - 液体火箭发动机是火箭系统核心,其中燃烧室工作条件恶劣,温度达3000-4000℃,压力超200个大气压[12] - 燃烧室内壁材料以铜合金为主,国内斯瑞新材公司在该领域处于重要地位,客户包括蓝箭航天、九州云箭等[12][13] - 涡轮泵是发动机核心组件,国内国机精工在卫星及运载火箭专用轴承领域市占率超90%[13] - 火箭研发中测试环节耗时最多,猎鹰1号火箭研发总耗时46个月,其中测试和验收占时约21个月[14] - SpaceX通过大量试验验证实现高成功率,共进行535次发射,成功523次,成功率97.76%,曾达成连续335次发射成功记录[15]
国力电子跌2.10%,成交额8508.28万元,主力资金净流出238.58万元
新浪证券· 2025-10-16 13:19
股价与交易表现 - 10月16日盘中报72.58元/股,下跌2.10%,总市值69.18亿元 [1] - 当日成交8508.28万元,换手率1.22%,主力资金净流出238.58万元 [1] - 今年以来股价累计上涨79.39%,近60日上涨30.14%,近5个交易日下跌4.71% [1] 资金流向 - 特大单买入287.68万元(占比3.38%),卖出880.71万元(占比10.35%) [1] - 大单买入2618.18万元(占比30.77%),卖出2263.73万元(占比26.61%) [1] 公司基本面与财务业绩 - 2025年1-6月实现营业收入5.69亿元,同比增长70.49% [2] - 2025年1-6月归母净利润3573.36万元,同比增长142.68% [2]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直流接触器60.00%,真空继电器17.87%,交流接触器11.50%,真空电容器5.33% [1] 股东与股本结构 - 截至最新统计期股东户数为5374户,较上期增加1.92% [2] - 人均流通股17736股,较上期减少1.88% [2] - 兴全多维价值混合A为第三大流通股东,持股286.68万股,持股数量未变 [3] - 兴全合丰三年持有混合为第六大流通股东,持股165.85万股,较上期减少20.28万股 [3] 公司分红与行业信息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9836.14万元,近三年累计派现6831.35万元 [3] - 公司位于江苏省昆山市,成立于2000年10月12日,于2021年9月10日上市 [1] - 公司主营业务为电子真空器件的研发、生产与销售 [1] - 所属概念板块包括核聚变、半导体设备、海上风电、风能、增持回购等 [1]
东兴证券晨报-20251015
东兴证券· 2025-10-15 17:31
核心观点 - 银行板块在充分调整后估值吸引力提升,中期分红逐步展开有望吸引长期资金配置,看好四季度估值修复行情[5][7] - 通过复盘SpaceX猎鹰1号火箭研发历程,看好国内商业航天产业链中火箭发动机组件供应商及试验检测服务商的投资机会[9][14] 经济与行业要闻 - 2025年9月CPI同比下降0.3%,但核心CPI同比上涨1.0%,涨幅连续第5个月扩大,为近19个月以来首次回到1%[2] - 2025年第三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增长3%,三星市场份额19%居首,苹果出货量同比增长4%,市场份额18%[3] - 2025年全球PC显示面板出货量预计同比增长4%[4] - 前三季度中国登记使用商品条码的智能穿戴相关产品总量达18.1万种,较2020年9月底增长91.4%,年均增长13.9%[4] 公司动态与合作 - 京东宣布与宁德时代、广汽集团合作打造"国民好车",京东将发挥数据与渠道优势[2] - 商汤科技与寒武纪达成战略合作,重点推进软硬件联合优化及国产化AI基础设施构建[2] - 北京大学成功研制出基于阻变存储器的高精度模拟矩阵计算芯片,计算吞吐量与能效较当前顶级GPU提升百倍至千倍[2] - 新凯来子公司发布两款国产电子工程EDA设计软件,产品性能较行业标杆提升30%,硬件开发周期可缩短40%[2] - 极氪001上市订单锁单量迅速破万,创历史日销量纪录,部分版型因电池供应挑战导致交付周期可能延长[4] 银行业分析 - 申万银行指数本周上涨0.28%,跑赢沪深300指数0.8个百分点,板块PB估值为0.67倍,处于2015年以来35.1%的分位数水平[5] - 银行基本面呈现韧性,预计三季度净息差阶段性趋稳,净利息收入有望改善,非息收入中中收延续修复,资产质量预计平稳[6] - 上市银行平均股息率达4.4%,较7月低点提升约64个基点,对长期资金吸引力明显提升[7] - 短期看好具备区位优势和业绩释放空间的优质中小行,以及低估值股份行;中长期看好国有大行及优质区域龙头银行[8] 卫星互联网行业分析 - 液体火箭发动机燃烧室工作条件恶劣,燃烧温度达3000–4000℃,压力高达二百多个大气压,铜合金是主要材料,国内斯瑞新材在推力室内壁行业处于重要地位[10] - 涡轮泵是液体火箭发动机核心组件,设计难度大,国内国机精工在卫星及运载火箭专用轴承领域市场占有率90%以上[11] - 猎鹰1号火箭研发耗时46个月,其中测试和验收阶段耗时约21个月,占比最高,试验检测是实现火箭重复使用的关键技术[12][13] - SpaceX共进行535次发射任务,成功523次,成功率97.76%,大量试验验证是其高成功率的关键[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