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预制菜
icon
搜索文档
预制菜应该感谢罗永浩
36氪· 2025-09-16 11:35
作者 | 谢芸子 编辑 | 张帆 封面来源 | 企业官网 罗永浩与贾国龙的这场"骂战"终于画上了休止符。 昨日下午,西贝发布《致歉信》,称将尽可能把中央厨房的前置加工调整到门店现场加工。"欢迎顾客 继续提出改善建议,将积极持续整改。" 随即,罗永浩决定"放弃进一步追究西贝",同时又强调"不反对预制菜,只是主张餐饮企业用预制菜给 到消费者知情权。不能用预制菜冒充现做的新鲜菜肴。" 出人意料的是,这场纷争,以及中国部分消费者对预制菜的反感情绪,并未对资本市场带来太多负面影 响。 自9月15日开盘,"预制菜板块"走高。其中,生产和销售冷冻肉制品的"得利斯"涨停。味知香、三全食 品、惠发食品等老牌预制菜相关企业,以及为西贝供货的千味央厨、国产水联、龙大美食、福成股等股 价全面上涨。 | 企业名称 | 9月15日收盘价 | 涨跌幅 | 总市值 | | --- | --- | --- | --- | | 得利斯 | 5.45 元/股 | +10.10% | 26.11 亿元 | | 龙大美食 | 6.13 元/胶 | +5.69% | 66.15 亿元 | | 惠发食品 | 11.4 元/股 | +5.56% | 27. ...
预制菜亟需统一标准
证券时报网· 2025-09-16 10:57
然而,快速发展的背后,诸多问题也逐渐浮现出来。此次争论的核心就是预制菜的定义与标准:罗永浩 认为西贝菜品多为预制菜;西贝创始人贾国龙则强调"预加工不是预制菜",并称"按照相关规定,我们 没有一道菜是预制菜"。 这种争议恰恰印证了预制菜行业龙头企业味知香(605089)的观点——预制菜市场空间大,但行业仍缺 乏相应的标准制度。 今年6月,味知香董事长夏靖在业绩说明会上表示,预制菜行业的繁荣与挑战并存。目前行业面临标准 不一、食品安全隐患、监管体系不完善等问题。在市场规模快速增长的同时,消费者需求的多元化和行 业竞争的加剧,也对预制菜企业提出了更高要求。随着行业标准及政策的日益完善,预制菜行业将在规 范化发展的基础上,不断创新与升级。从长期来看,优质产品将会是人们的消费选择。 近日,罗永浩与西贝之间围绕预制菜话题展开的争论受到广泛关注。 这场争论不仅关乎双方的声誉,更将预制菜产业的诸多问题暴露在公众视野之下,但同时也为产业健康 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 近年来,预制菜产业发展迅猛。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报告显示,2024年中国预制菜产业延续稳健 增长态势,市场规模达到4850亿元,同比增长33. ...
万和财富早班车-20250916
万和证券· 2025-09-16 10:12
国内金融市场表现 - 上证指数收盘3860.50点 下跌0.26% [2] - 深证成指收盘13005.77点 上涨0.63% [2] - 创业板指收盘3066.18点 上涨1.52% [2] - 沪深当月连续股指期货收盘4527.8点 微涨0.04% [2] - 恒生期货指数收盘34240.91点 上涨0.35% [2] 宏观政策动向 - 中国人民银行开展6000亿元买断式逆回购操作 期限6个月 [4] - 8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2% [4] - 8月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3.4% [4] -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指导金融行业推出惠民举措 [4] 行业政策与动态 - 工信部推动构建"整车-零部件"协作生态 涉及拓普集团(601689)和德赛西威(002920)等公司 [6] - 《预制菜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草案通过专家审查 涉及得利斯(002330)和味知香(605089)等公司 [6] - 2025世界储能大会在福建召开 头部电池厂订单饱满 涉及宁德时代(300750)和北京利尔(002392)等公司 [6] 上市公司重要动态 - 拓斯达(300607)首次发布公司首款人形机器人 [8] - 康华生物(300841)重组六价诺如病毒疫苗获药物临床试验批准 [8] - 英诺激光(301021)连续多年向SHI公司批量供应碳化硅退火制程紫外激光器 [8] - 银河磁体(300127)拟收购四川京都龙泰科技100%股权并募集配套资金 公司股票自9月15日起停牌 [8] 市场交易特征 - 两市全天成交额2.28万亿元 较上一交易日缩量2458亿元 [10] - 全市场近3400家个股下跌 上涨家数仅1916家 [10] - 涨停家数超过80只 但近10只个股跌停或跌幅超10% [10] 板块表现分析 - 锂电池产业链整体走强 宁德时代创历史新高 [10] - 游戏板块多只个股涨停并创阶段性新高 受益于行业政策环境改善及AI应用落地预期 [10] - 汽车零部件、煤炭、猪肉等板块有所表现 [10] - 通信设备、半导体、电子元件及互联网服务等科技类板块出现调整 [10] 市场展望 - 创业板指放量突破关键位置 中期趋势保持向上 [11] - 沪指在3850点附近获得支撑后展开震荡整理 [11] - 预计指数将延续震荡上行趋势 结构性机会不断涌现 [11]
谁在妖魔化预制菜?
搜狐财经· 2025-09-16 10:08
行业核心矛盾 - 预制菜行业面临标准化缺失的核心矛盾 为标准化而生却困于无标准 [2] - 缺乏强制性国家标准导致定义不统一 分类不清晰 标识不规范 质量指标不完善 [11] - 现有标准多从生产经营角度制定 很少考虑消费者知情权和选择权保护 [11] 认知差异分析 - 企业端依据行业规范 消费者端依据直观感受 形成认知体系碰撞 [4] - 消费者能接受超市选购场景的预制菜 但难以接受餐厅体验场景的预制菜 [5] - 消费者对中高端餐厅有新鲜现做的默认期待 难以接受花高价吃加热菜 [5] 行业发展现状 - 预制菜兴起源于餐饮行业结构性变化 人工成本上涨 门店租金攀升 标准化需求增加 外卖业务发展 [9] - 预制菜推动云贵川菜系Bistro 广西鱼生餐厅 广东早茶店等小众菜系规模化扩张 [9] - 外卖领域因出餐快 薄利走量 品控稳成为预制菜最先扎根的领域 [9] 标准体系问题 - 商家标准侧重效率与成本 消费者标准侧重知情权与新鲜度 国标处于模糊地带 [11] - 没有统一国标导致商家无法确定什么该标 也怕标了不符合国标引发争议 [4] - 《预制菜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草案已通过专家审查 但尚未正式实施 [3] 场景适配性 - 并非所有食物都适合预制 某些品类预制本质是挂羊头卖狗肉违背食材本真 [6] - 当前行业没有哪些品类不该预制的共识 也没有标准要求 [7] - 中央厨房预制能让北京和上海的西贝做出同样味道的莜面 这是现做模式难以实现的 [10] 品质认知 - 高质量预制菜安全性甚至高于现场制作食品 中央厨房环境控制 原料检测 工艺标准更严格 [13] - 预制菜不是劣质食品代名词 而是食品工业化必然产物 从罐头速冻食品到预包装菜肴发展 [13] - 添加剂并非预制菜特例 牛奶面包都有添加剂 酱油味精本身也是添加剂 [6]
盘后突发大消息!股民应从西贝事件中学到什么?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6 09:00
西贝事件与消费趋势 - 西贝因预制菜争议发布致歉信 承诺10月1日前将多款菜品调整为现做现炒[1] - 消费者偏好现场加工食品 成都华阳餐馆炒菜直播吸引超5万人围观[1] - 预制菜行业需明确告知消费者使用预制工艺[1] 美联储利率政策 - 特朗普预计美联储将宣布大幅降息 市场普遍预期降息25个基点[4] - 降息50个基点概率极小 但可能引发市场对美国经济衰退担忧[4] - 历史数据显示美联储首次或重启降息后12-24个月内标普500指数多现正回报[5] A股市场表现 - 三大指数涨跌不一 上证指数跌0.26% 深证成指涨0.63% 创业板指涨1.52%[6] - 两市成交额22774亿元 较上一交易日缩量2435亿元[6] - 1916只个股上涨 3375只下跌 个股涨跌幅中位数跌0.48%[7] 市场走势分析 - 上证指数可能延续震荡格局 上方压力位3911.64点 下方支撑位3833点[7] - 居民存款搬家现象显现 AI硬件方向近期涨幅带动指数攀升[8] - 桥水中国认为中国股票整体未达泡沫状态[8] 板块表现与行业趋势 - 互联网板块涨2.25% 游戏股权重较大且市值居前[8] - 游戏行业产品供给与需求旺盛 竞争格局趋缓 AI降本增效推动利润率上行[9] - 游戏板块被视为创新药类比 具备高投入、高风险、长周期、高弹性特征[10] 预制菜板块动态 - 板块上涨受西贝事件及预制菜国标草案过审影响 但多数个股收出较长上影线[10] - 预制菜非当前市场主线 资金聚焦AI硬件、固态电池、创新药等板块[10] 电气设备与电池板块 - 电气设备板块涨幅居首 宁德时代涨超9% 创历史新高[11] - 宁德时代受2026年排产预期上修影响 8月29日以来出现三根大阳线[11] AI硬件与半导体 - AI硬件核心股调整 但OCS、PCB、AI电源等分支表现突出[11] - 存储芯片板块分化 因海外存储巨头发布涨价函[11] - 英伟达违反反垄断法遭调查 短期利空其产业链 利好国内算力及AI芯片[12][13] 投资策略与配置框架 - 行情主要围绕出海相关或绑定海外供应链的品种展开[14] - 配置框架应坚守资源+新质生产力+出海三大方向[15] - 建议规避小盘股及近期涨幅较大个股 关注产业趋势明确的主线板块[16]
预制菜国标或将出台,多只概念股走强!一股票涨停
南方都市报· 2025-09-16 08:48
行业监管动态 - 国家卫生健康委主导的《预制菜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草案已通过审查 即将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1][2] - 标准将首次强制要求餐饮门店披露是否使用及如何使用预制菜[1][2] - 监管标准出台有望推进行业自律 加强防腐剂禁令和冷链升级要求[3] 资本市场反应 - 9月15日预制菜板块走强明显 多只A股概念股出现上涨[1][2] - 得利斯(002330)一字涨停收盘涨10.10% 主力净流入6405万元 预制菜收入占比21.67%[2] - 味知香(605089)开盘涨停收盘涨4.93% 国联水产(300094)收涨5.03% 千味央厨(001215)收涨3.96%[2] - 西贝供应商龙大美食(002726)上涨5.69% 2024年12月与西贝签订战略合作协议[3] 行业影响分析 - 标准统一将解决行业面临的标准不一 食品安全和监管标准问题[3] - 头部品牌有望通过规模效应扩大市占率 利好产业链龙头企业[3] - 优质的品牌力将成为消费者选择的重要依据[3] 事件背景 - 罗永浩9月10日称西贝"几乎全是预制菜"引发社会广泛关注[1] - 西贝创始人贾国龙回应称"门店100%没有预制菜"[1] - 双方多次隔空回应推动预制菜话题发酵[1]
中美就妥善解决TikTok问题达成基本框架共识;英伟达被进一步调查丨盘前情报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6 08:40
市场表现 - A股市场走势分化 沪指跌0.26%至3860.5点 深成指涨0.63%至13005.77点 创业板指涨1.52%至3066.18点 两市成交额2.28万亿元 较前日缩量2458亿元[2][3] - 超3300只个股下跌 游戏板块涨3.49% 汽车产业链涨超1% 算力板块局部走强 储能概念活跃 文化传媒大跌[2] - 主力资金净流入前五行业为汽车零部件(18.65亿元 2.04%) 游戏(18.19亿元 7.07%) 汽车整车(17.36亿元 4.95%) 农牧饲渔(4.79亿元 1.91%) 煤炭(3.34亿元 3.58%)[20] - 主力资金净流出前五行业为通信设备(-66.89亿元 -6.67%) 半导体(-44.51亿元 -2.17%) 小金属(-39.88亿元 -9.47%) 电子元件(-36.35亿元 -3.21%) 互联网服务(-35亿元 -3.46%)[20] 美股及大宗商品 - 美股三大指数集体上涨 道指涨0.11%至45883.45点 纳指涨0.94%至22348.75点 标普500涨0.47%至6615.28点[4][6] - 国际油价上涨 WTI原油涨0.97%至63.3美元/桶 布伦特原油涨0.67%至67.44美元/桶[4][5][6] - 美元指数跌0.03%至97.33 离岸人民币汇率微跌0.01%至7.12[6] 政策动态 - 中美就TikTok问题达成基本框架共识 将通过数据安全委托运营和算法授权等方式解决[7][8] - 国家外汇局推出跨境投融资便利化新政 允许外商直接投资项下外汇利润境内再投资[9][10] - 市场监管总局对英伟达违反反垄断法实施进一步调查[11] - 《人工智能安全治理框架》2.0版发布 完善风险分类和防范措施[12] - 国办推动旅游标准实施应用和试点工作 提升服务质量[13] 区域产业政策 - 上海发布高端医疗器械产业行动方案 支持企业并购和国际化发展 鼓励发展产业基金和保险机制[14] - 河南出台人工智能赋能工业化方案 要求加快高端芯片研发 做强AI手机/计算机/大模型一体机等整机产品[15] 行业动态 - 17家车企响应中汽协账款支付倡议 包括比亚迪/理想/蔚来/小米等企业[16] - 机构看好算力自主化机会 国产算力需求持续攀升[17][18] - 油运行业供需格局改善 运价上涨受原油增产和制裁力度加大影响[18] - 预制菜明示制度推动供应链透明化 头部企业优势凸显[18] 公司公告 - 北京君正遭股东减持482.54万股[19] - 众泰汽车需支付上海思致2950万元及逾期利息 可能对业绩产生较大影响[19] - 博瑞医药肥胖治疗药物BGM0504片获批临床试验 全球尚无同类口服剂型上市[19] - 鼎通科技拟1500万美元在越南设厂 研发生产光模块液冷散热器[19] - 新大正拟收购嘉信立恒至少51%股份 股票停牌[19]
21社论丨以规范与透明推动预制菜产业健康发展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6 08:34
预制菜行业现状与争议 - 预制菜争议反映消费者对食品安全和知情权日益重视 同时凸显餐饮行业工业化进程中的认知与规范挑战 [1] - 舆论分歧明显 但相关讨论推动预制菜议题进入公众视野 促进社会对餐饮工业化的理性讨论 [1] - 中国餐饮需求呈现"双轨并行"态势:一方面追求更高品质健康膳食 另一方面需要便捷高效经济的就餐解决方案 [1] 国际经验与发展趋势 - 日本预制菜产业渗透率达70% 美国市场渗透率也远超中国 表明预制菜是应对高效率快节奏社会需求的必然产物 [2] - 家庭结构小型化 人口老龄化及通勤时间延长共同推动"吃饭便捷化"趋势形成 [2] - 城市化率提高 商业区消防限制明火使用 集中出餐压力等因素倒逼企业寻求标准化规模化餐饮解决方案 [2] 行业优势与挑战 - 预制菜通过统一配方集约生产全程监控冷链配送 能有效降低成本减少浪费 保障出餐效率和品质稳定 [2] - 国家层面缺乏全链条标准与监管体系 缺少原料筛选加工工艺营养标识的强制性标准 导致企业操作空间大 [2] - 部分餐饮企业模糊"预制"与"现做"界限 未保障顾客知情权 甚至以预制菜品冒充现制现售 影响行业信任建立 [3] 行业发展方向 - 规范健康有完善监管的预制菜是客观趋势 行业健康发展必须做到公开与透明 [3] - 消费者并非拒绝预制菜 而是需要食品健康和知情权 明确标识信息透明标准清晰才能赋予消费者选择权 [3] - 预制菜将成为高效安全可持续饮食供给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3]
新华视点:关于预制菜 必须厘清的几个问题
新华社· 2025-09-16 08:28
预制菜定义与范围 - 国家层面首次明确预制菜定义,规定不允许添加防腐剂,不包括主食类食品、可直接食用的凉拌菜以及中央厨房制作的菜肴[4][5] - 新定义对预制菜概念做了“减法”,以区别于净菜、中央厨房等产业,有助于防范市场蹭流量等扰乱市场的行为[5] - 经营者与消费者对预制菜的认知存在差异,经营者关注产品本身而消费者关注生产方式[5] 预制菜使用告知与监管 - 消费者普遍要求商家在使用预制菜时“亮明身份”,以保障知情权和选择权,市场监管总局等六部门已明确提出大力推广餐饮环节使用预制菜明示[6] - 多地积极探索预制菜明示,如广东省规定2025年4月起需在产品名称上标示“预制菜”并要求标示特定原料含量,上海市计划试点推广,湖南省将研究合理告知方式[7] - 实际操作中商家明示意愿普遍较低,且因缺乏快速检测手段和具体管理细则,监管部门与平台方难以进行有效监管[7][8] - 部分餐饮企业开始积极尝试明示,如将菜肴分为“餐厅现做”“半预制”“复热预制”三类,或在点单小程序上使用“新鲜肉类、蔬菜制作”等标识[8] 预制菜安全与健康监管 - 针对消费者对防腐剂和添加剂的担忧,国家规定预制菜不允许使用防腐剂,并通过冷冻、冷藏等物理保鲜技术满足保鲜需求[9][11] - 预包装食品的食品添加剂使用有严格规范,但部分企业可能为满足“重口味”喜好而添加增味剂、增香剂,或对灭菌、冷链运输条件把控不严[13] - 菜品健康营养的关键在于食材本身以及制作方式、环境和流程是否规范,而非是否预制,热锅现炒同样存在因高温烹饪或食材不新鲜产生的风险[14] 预制菜产业发展与规范 - 预制菜产业获政策支持,2023年首次写入中央一号文件,近两年成为地方政府工作报告高频词[15] - 相比美国、日本等市场预制菜渗透率超过60%,中国产业需促进规范健康发展,建议加快研究制定统一国家标准并鼓励企业在速冻锁鲜、冷链运输等环节进行技术创新[15] - 市场监管总局将加强预制菜食品生产许可管理,组织开展监督抽检和风险监测,同时科研机构、行业协会应加强科普以引导消费者建立科学认知[16]
拒餐厅“投喂”预制菜 消费者盼餐饮“于东来”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6 08:09
在各方讨论中,消费者态度尤为鲜明:不少人明确反对专门去餐厅吃现炒菜时,被"投喂"预制菜。而在不满餐厅"隐性使用"预 制菜的背后,消费者也期待餐饮行业能涌现"于东来"式人物,既通晓市场运营,又看重消费者权益,能以透明负责的姿态平衡 产业效率与消费体验。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刘婧汐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 张梦琦 贾国龙与罗永浩的"对轰" 尚未落幕,与之相关的预制菜话题也依旧热度不减。 现阶段,各界人士在对预制菜的认知上还存在着诸多分歧。部分餐饮、食品行业从业者担忧,西贝事件会加剧社会对预制菜 的"污名化"。例如在河南某地,预制菜园区已经"连夜改名"为"绿色食品创新示范产业园区",从业者对舆论风向的敏感与焦虑可 见一斑。 在采访过程中,有从业者向记者表示,符合生产标准的预制菜不是洪水猛兽,而是能够同时满足效率与安全的现代食品工业产 物,希望大众能跳出争议,客观看待预制菜的产业价值。 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研究室特聘专家、中国预制菜产业园创新发展工程中心专家周孝云认为:"预制菜不是洪水猛兽,事实上, 用"工业锅"炒好"农业菜"一直是预制菜的定位,预制菜作为三产融合的重要形式,也有利于食品安全和产业发展。" 何为预制菜? 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