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数据中心
icon
搜索文档
BNEF重磅活动·上海|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构网型技术、电力改革及数据中心
彭博Bloomberg· 2025-08-26 14:04
全球能源格局正经历前所未有的变革。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正推动数据中心电力需求在未来十年 内激增三倍, 如果将数据中心视为一个国家,那么到本世纪30年代,它将成为继中国、美国和 印度之后的第四大电力消费国。 这股强大的需求浪潮,正在重塑我们对电力系统的规划和投资 方式。 在这一背景下,传统电网面临巨大挑战。如何将快速增长的可再生能源、庞大的数据中心负荷以 及复杂的供应链因素有效整合?电网的稳定性如何在新旧能源更替中得到保障?随着中国电力市 场改革的加速,开发商又该如何应对定价机制的市场化所带来的收入不确定性?此外,核电作为 清洁、可调度的电力来源,如今已重回焦点,尤其是在中国,核电建设正引领全球复兴。 彭博新能源财经诚邀您参加将于 9月19日(星期五)下午在上海 举办的线下研讨会,与我们共 同探讨这些关键议题。 我们期待与您相聚在陆家嘴, 共同探讨新型电力系统的构建之道,驾驭变革,把握未来机遇。 议 程 13:30-14:00 签到 电网稳定性的前沿洞察:深入分析构网型技术如何应对可再生能源高渗透率带来的挑战; 数据中心与绿色能源的交汇:展望AI驱动下的全球数据中心用电需求,以及清洁能源在其中 的应用机遇; 中国 ...
这场顶级盛会,为何偏偏选在了“煤都”?
36氪· 2025-08-26 10:41
行业活动与城市选择 - 2025中国算力大会首次选址非省会城市大同 彰显其算力地位提升[1] - 大同在全国300多地级市中算力评价排名第三 仅次于廊坊和张家口 内陆省份排名第一[1] 科技公司布局 - 抖音集团与大同合作推进绿电直连算力中心项目 谋划短视频产业基地[2] - 火山云太行算力中心二期投资45亿元 占地307.5亩 较一期28亿元投资规模显著扩大[4] - 京东集团在大同布局电商生态产业园和智能算力数据中心 华北智能算力数据中心一期已启动运营[5] 算力产业发展趋势 - 2023年大模型爆发推动数据中心需求急剧增长 为后来者创造追赶机会[5] - 预计2024年中国智能算力规模增长超40% 2035年AI对GDP贡献将超11万亿元 占比4%-5%[5] - 火山引擎2023年云端大模型调用量占国内市场46.4% 超过第二三名总和[5] 城市基础设施优势 - 大同地处北纬40度黄金气候带 年均气温5.5度 自然制冷可节约能耗30%[8] - 地质稳定且地基承载力强 是建设大型数据中心的理想区域[8] - 距离北京雄安300公里 数据传输延时仅2毫秒 网络层级达省际骨干节点[9] - 拥有8家燃煤电厂总装机791万千瓦 年发电量约700亿度 新能源装机占比超50%[10] 产业结构转型 - 大同互联网数据服务业用电占比已超过煤炭行业[11] - 计划2-3年内智算占比达50% 实现从"瓦特"向"比特"的产业形态转变[11] - 被授予全国首批7个国家级数据标注基地 推动算力向生产力转化[12] - 规划3-5年建成年用电量百亿度算力中心集群 带动形成千亿级装备制造产业集聚[13] 区域发展对比 - 贵阳算力规模达53Eflops 智算占比超95% 成为全国国产化智算最强地区之一[11] - 东部地区更适合处理对时延要求高的"热数据" 西部主要处理"冷数据"[12]
算力领域的顶级盛会 偏偏选在了“煤都”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5 22:23
大同,有大不同? 这几天,2025中国算力大会首次移师山西,落地大同。 这一选择因反差而备受关注:作为我国算力领域的顶级盛会,中国算力大会自2022年起已连续举办三 届,选址均为省会/首府,这次偏偏选中了这座曾以"煤都"著称的地级市。 且纵观我国2022年起布局的八大国家算力枢纽节点,山西并不在其中,大同更与"算力"所代表的数字经 济形象相去甚远。 为什么是大同?征兆在上一届大会上就已出现—— 在当时发布的《综合算力评价研究报告(2024年)》中,大同在全国的300多个地级市中,位居城市算 力评价第三,仅次于廊坊和张家口,在内陆省份的城市中位居第一。到今年新一份报告中,大同仍然保 持第三的位置。 上一个因数据产业"刷新形象"的是贵阳。数年前,贵阳曾"无中生有"孕育出大数据产业,甚至被冠 以"大数据之都"的称号。而后,多座城市陆续前往贵阳"取经",拉开数据中心建设潮,但也不乏"贵阳 难以复制"的质疑。 而今,类似的故事,能否在大同身上重演? 大厂"加注" 抖音与大同的"缘分",更早可以倒推至2018年。 当年,占地1000多亩的秦淮数据环首都·太行山能源信息技术产业基地在大同落地,这是当地迎来数据 中心建设的首 ...
投资者指南:科技自主浪潮下,如何布局通信与硬科技核心赛道?(附111页PPT)
材料汇· 2025-08-25 21:17
科技博弈:中国科技的全链前进 - 美国自2018年起将中国部分企业及机构纳入出口管制黑名单,截至2023年10月共发布32次涉华黑名单,包括586家企业、117家科研机构、9所高校和19个国家机关 [8] - 美国对华半导体出口管制在2023年10月和2024年3月升级,限制AI芯片和半导体制造设备出口,但中国在光刻机技术取得突破,工信部官宣国产光刻机参数达到300mm晶圆和248nm波长 [4][8][35] - 华为自研AI芯片昇腾910B半精度算力达320TFLOPS,整数精度算力达640TOPS,功耗310W,性能超越英伟达A100 GPU 20% [35] - 苹果产业链向印度转移过程不顺利,部分产能转回中国,显示产业链地域转移策略受挫 [8] 投资策略:点燃自主科技树,0-1提供高弹性 - 基金重仓通信行业占比在24Q3达4.1%,同比增长1.09个百分点,前三大重仓股为中际旭创、新易盛和中国移动 [5] - 通信行业24年前三季度营收同比增长4%,归母净利润增8%,扣非净利润增6%,光模块和AIDC板块受益AI需求提升 [5] - 政策端支持并购重组,24年通信行业并购事件40件,重大重组1件,23年分别为63件和3件,"科八条"和"并购六条"聚焦科技和新质生产力 [9][13] - 国央企市值管理驱动并购重组,国资委和证监会强调国企市值管理,关注行业龙头和破净地方国企 [13] 投资机会:产业链边际变化,硬科技投资机会 - 卫星互联网领域,中国规划年产1000+卫星,航天五院产能200颗/年,银河航天向300-500颗/年迈进,上海垣信G60星链工厂设计产能300颗/年 [141][143] - 算力规模持续增长,2024年9月中国总算力达246 EFLOPs,IDC数据显示24H1液冷服务器市场规模12.6亿美元,同比增98.3% [50][54][110] - 华为昇腾910C芯片初步订单超7万片,价值约20亿美元,国产算力生态发展50多家APN伙伴和20多个原生大模型 [54][60] - 数据交易市场规模2022年达876.8亿元,占全球13.4%,预计2021-2025E CAGR为34.9%,2025-2030E CAGR为20.3% [122][125] 国产算力发展 - 中国电信2024年服务器集采国产化比例达67.5%,2020年仅为20%,显示国产化进程加速 [60] - 三大运营商资本开支向算力倾斜,中国电信24H1产业数字化占比34%,智算算力新增10 EFLOPs [56][58] - 昇腾AI生态培养30多万学生,代码提交9.5万次,支撑100+高性能算子开发 [60] - 液冷技术降低PUE,阿里云水冷液冷PUE达1.09,华为乌兰察布数据中心年均PUE低至1.15 [110] 卫星互联网进展 - 可回收火箭发展,蓝箭航天朱雀二号和星际荣耀双曲线二号验证成功,预计2025年实现首飞 [155] - 中国拥有酒泉、太原、西昌3个路基发射工位和海南文昌4个工位,其中1、2号工位即将商用 [157] - 卫星互联网组成包括空间段、地面段和用户段,相控阵天线是低轨通信卫星核心,T/R组件为关键部件 [160][162] - 手机直连卫星技术进展,SpaceX与T-mobile合作测试DTC,速率达15.6-17.2Mbps [179][180] 政策与资金支持 -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新质生产力"写入政策,2024年发行1万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国家重大战略 [19][22] - 重庆成立1000亿元空天信息产业基金群,支持卫星互联网建设 [23] - 证监会发布"科八条"和"并购六条",支持科创板企业并购和向新质生产力转型 [13][19] - 上海、北京、成都、重庆发布空天产业行动计划,上海目标2025年空间信息产业规模突破2000亿元 [29]
消费焕新延续,液冷赋能数据中心,折叠屏或打开成长空间
德邦证券· 2025-08-25 17:21
大消费板块 - 2025年7月印度培育钻石出口额达1.2243亿美元,同比增长27.61%,渗透率提升至10.3%[13] - 全球IP玩具市场2023年规模达3458亿元,中国市场年复合增速预计达17.7%(2023-2028年)[8] - 中国潮玩市场占全球份额23%,北美(31%)和欧洲(18%)为前三大市场[12] 高端制造板块 - 人工智能数据中心能耗2025年将达77.7太瓦时,2022-2027年复合增长率44.8%[16] - 液冷技术可降低数据中心PUE至1.1以下,节能效果达20%-30%[18][24] - 中国液冷服务器市场规模预计2028年达105亿美元,年复合增速48.3%(2023-2028年)[24] 硬科技板块 - 2025年6月国内手机出货量2063万部,同比下降6.4%,环比增长7.6%[28] - 折叠手机渗透率预计从2025年1.6%提升至2027年3%以上,苹果计划2026年下半年入局[31] - 三星折叠手机显示模组成本较非折叠手机高177%,机械结构成本高194%[38]
华为砸300个亿,在贵州建全球最牛的数据中心!为什么选贵州?
搜狐财经· 2025-08-25 13:36
华为云智算中心项目规模与技术优势 - 投资规模高达300亿元 建筑面积约48万平方米 相当于67个足球场[3] - 部署超过100万台服务器 存储华为全球1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关键数据[3] - 集中华为云80%以上新增昇腾智算卡 处理器数量突破11万片[3] - 预计2025年算力达1.5万亿亿次/秒浮点运算 相当于125台全球最快超算总和[5] - 采用液冷技术保持25℃恒温 能效比低至1.12[5][7] - 满负荷年节电10.1亿度 减少碳排放81万吨[7] 贵州省算力产业整体发展现状 - 截至2024年底建成48个重点数据中心 算力规模超57 Eflops[9] - 贡献全国23%总算力 算力交易额达113.51亿元[9] - 每年培养至少5000名人工智能领域专业人才[9] - 为《哪吒2》提供超40%特效渲染算力支持[11] - 苹果公司投资10亿美元建设数据中心[11] - 形成硬件制造-软件开发-云服务的完整生态圈[11] 贵州基础设施与资源优势 - 电力装机容量9100万千瓦 2024年前三季度发电量近2000亿千瓦时[13] - 年外送广东等省份约500亿千瓦时电力[13] - 运行电价约0.35元/度 仅为东部地区60%[13] - 平均海拔1100米 年平均气温16.9℃ 提供天然冷却条件[15] - 出省带宽达5.11万Gbps 与40多个城市直联[15] - 网络延迟极低:成渝6ms 粤港澳10ms 长三角16ms 京津冀18ms[15] 战略定位与发展前景 - 成为"东数西算"国家战略核心节点[15] - 构建高效绿色智能计算基地[17] - 推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产业深度融合[17] - 确立为中国数字经济战略高地及全球算力竞争焦点[17]
AI基建狂潮--让华尔街“假也不休”,为五年后不知道是什么的技术,进行20-30年期限的融资
36氪· 2025-08-25 11:34
AI基建融资规模 - 摩根大通和三菱UFJ金融集团牵头为Vantage Data Centers提供超过220亿美元贷款支持数据中心建设 [1] - Meta从太平洋投资管理公司和Blue Owl Capital获得290亿美元资金用于路易斯安那州农村地区数据中心建设 [1] - 7月xAI完成100亿美元债务和股权交易 CoreWeave完成26亿美元债务交易 [3] - 8月Meta达成260亿美元借款和30亿美元股权交易用于数据中心建设 [3] - 市场预计2024年数据中心融资规模将达600亿美元 是2023年的两倍 [3] - 私人信贷对AI的资金投入每季度约500亿美元低端水平 是公开市场的两到三倍 [3] - AI基础设施支持的CMBS金额从2024年全年总额增长30% 达到156亿美元 [4] 融资结构特点 - 早期AI基础设施主要由谷歌和Meta等科技巨头自筹资金建设 [5] - 近期资金越来越多来自债券投资者和私人信贷机构 [5] - 微软和亚马逊等"AI超级巨头"通过发行优质债券融资 这类债券被认为相对安全 [5] - 借款人通常是拥有最佳资产负债表的科技巨头 债务通常归属于数据中心而非公司本身 [5] - 私人债务基金繁荣推动更多资金寻求更高回报 数据中心交易提供比典型企业贷款更高的收益率 [5] 行业风险与质疑 - OpenAI首席执行官认为当前AI投资狂热与1990年代末互联网泡沫存在相似之处 [1] - 麻省理工学院研究显示95%的企业生成式AI项目未能产生任何利润 [1] - 信贷投资者担忧可能重复2000年代初电信公司过度建设和过度借贷后出现资产减记的情况 [2] - 数据中心交易针对五年后形态未卜的技术进行20到30年期融资 未来现金流评估缺乏历史依据 [7] - PIK贷款在科技类私募信贷领域越来越常见 第二季度BDC公司中这种"纸面利息收入"占总收入比例升至6% 为2020年以来最高 [7] 市场估值与经济效益 - 当前有498家AI独角兽企业 总估值达2.7万亿美元 [8] - AI初创公司估值倍数超过100倍 具体案例包括:某公司150倍估值750亿美元收入5亿美元 Decagon150倍估值15亿美元收入1000万美元等 [9] - AI初创企业单位经济效益堪忧:用户支付1美元 应用层公司向基础模型提供商支付5美元 后者向超大规模计算服务商支付7美元 最终向GPU制造商支付13美元 [9] 潜在挑战因素 - AI价格下跌可能影响数据中心收入偿还贷款能力 [12] - 数据中心消耗大量电力 电力价格今年上涨近7% 监管机构将需求飙升归咎于数据中心 [12] - 德克萨斯州通过法律赋予电网运营商在危机中减少数据中心电力供应的能力 [12] - CoreWeave股价从峰值下跌近50% 显示市场开始显现怀疑情绪 [14]
东数西算概念股集体走强,特发信息、中科曙光涨停
格隆汇· 2025-08-25 11:14
行业政策动向 - 工信部表示有序引导算力设施建设并提升算力资源供给质量 [1] - 加快突破GPU芯片等关键核心技术并扩大基础共性技术供给 [1] 概念股市场表现 - 东数西算概念股集体走强 特发信息涨停涨幅10.05% 总市值94.63亿元 [1][2] - 中科曙光涨停涨幅10% 总市值1333亿元 [1][2] - 数据港上涨9.17% 总市值228亿元 [1][2] - 奥飞数据上涨8.11% 总市值243亿元 [1][2] - 润泽科技上涨7.53% 总市值1043亿元 [1][2] - 浙大网新上涨6.61% 总市值131亿元 [1][2] - 光环新网上涨6.15% 总市值304亿元 [1][2] - 优刻得-W上涨5.8% 总市值136亿元 [1][2] - 中达安上涨4.9% 总市值21.31亿元 [1][2] - 首都在线上涨4.75% 总市值126亿元 [1][2] - 曙光数创上涨4.71% 总市值204亿元 [1][2] - 拓维信息上涨4.71% 总市值476亿元 [1][2] - 润建股份上涨4.36% 总市值148亿元 [1][2] - 浪潮信息上涨4.05% 总市值1045亿元 [1][2] 个股年内累计涨幅 - 优刻得-W年初至今涨幅113.88% [2] - 拓维信息年初至今涨幅106.39% [2] - 特发信息年初至今涨幅82.78% [2] - 首都在线年初至今涨幅80.59% [2] - 浙大网新年初至今涨幅77.44% [2] - 奥飞数据年初至今涨幅70.08% [2] - 数据港年初至今涨幅68.75% [2] - 润建股份年初至今涨幅55.6% [2] - 中达安年初至今涨幅55.36% [2] - 曙光数创年初至今涨幅51.37% [2] - 浪潮信息年初至今涨幅37.19% [2] - 中科曙光年初至今涨幅26.53% [2] - 润泽科技年初至今涨幅23.09% [2] - 光环新网年初至今涨幅16.47% [2]
A股异动丨东数西算概念股集体走强,特发信息、中科曙光涨停
格隆汇APP· 2025-08-25 10:30
行业政策动向 - 工信部表态有序引导算力设施建设并提升供给质量 同时强调加快突破GPU芯片等核心技术[1] - 政策面消息直接刺激东数西算概念股集体走强 多只个股出现大幅上涨[1] 个股表现情况 - 特发信息单日涨停10.05% 总市值94.63亿 年初至今累计涨幅达82.78%[2] - 中科曙光单日涨停10.00% 总市值1333亿 年初至今累计涨幅26.53%[2] - 数据港单日上涨9.17% 总市值228亿 年初至今累计涨幅68.75%[2] - 奥飞数据单日上涨8.11% 总市值243亿 年初至今累计涨幅70.08%[2] - 润泽科技单日上涨7.53% 总市值1043亿 年初至今累计涨幅23.09%[2] - 浙大网新单日上涨6.61% 总市值131亿 年初至今累计涨幅77.44%[2] - 光环新网单日上涨6.15% 总市值304亿 年初至今累计涨幅16.47%[2] - 优刻得-W单日上涨5.80% 总市值136亿 年初至今累计涨幅113.88%[2] - 中达安单日上涨4.90% 总市值21.31亿 年初至今累计涨幅55.36%[2] - 首都在线单日上涨4.75% 总市值126亿 年初至今累计涨幅80.59%[2] - 曙光数创单日上涨4.71% 总市值204亿 年初至今累计涨幅51.37%[2] - 拓维信息单日上涨4.71% 总市值476亿 年初至今累计涨幅106.39%[2] - 润建股份单日上涨4.36% 总市值148亿 年初至今累计涨幅55.60%[2] - 浪潮信息单日上涨4.05% 总市值1045亿 年初至今累计涨幅37.19%[2] 概念板块特征 - 东数西算概念板块呈现普涨格局 14只成分股单日涨幅均超4%[1][2] - 多只个股年初至今表现亮眼 其中优刻得-W累计涨幅113.88% 拓维信息累计涨幅106.39%[2] - 板块内大市值公司表现突出 中科曙光、浪潮信息、润泽科技总市值均超千亿[2]
IPG(IPG) - 2025 H2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5-08-25 09:32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收入达到3.547亿美元 同比增长22.1% [11][15] - EBITDA为4640万美元 同比增长19.3% [11][15] - EBIT为3920万美元 同比增长18.4% [11] - 净利润为2620万美元 同比增长17% [11][25] - 每股收益为25.3美分 同比增长8.6% [11][15] - 经营现金流为5270万美元 较2024年6月30日的3550万美元大幅增长 [11][23] - 净现金头寸为980万美元 较2024年6月30日的880万美元净债务状况显著改善 [11][22] - 数据中心收入达5650万美元 同比增长33% 占总收入16% [11][15] - 总股息为12.6美分 同比增长16.7% 派息率为50% [11][25]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核心IPD业务增长5.2% [15] - CMI Minto插头和插座业务增长6.4% [15] - EX Engineering业务增长5.2% [15] - CMI电缆业务收入下降 主要受商业建筑行业逆风影响 [15] - Adlek业务收入下降 受项目延期影响 [15] - 数据中心业务表现突出 增长33% [15]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新南威尔士州贡献36%收入 [43] - 西澳大利亚州贡献22%收入 [43] - 昆士兰州贡献21%收入 [43] - 维多利亚州贡献17%收入 [43] - 商业建筑和建筑物占32%收入 [45] - 基础设施和工业采矿占23%收入 [46] - 数据中心占16%收入 增长最快 [46] - 水和废水处理占13%收入 [47]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四大战略支柱:业务增长、运营效率、可持续发展和人才 [67] - 业务增长包括有机增长和无机增长 [68] - 通过收购EX Engineering和CMI扩大产品组合和市场份额 [48] - 数据中心市场预计到2030年将增加175个新设施 投资管道达260亿美元 [36] - 电动汽车采用率在澳大利亚达到11.6% 预计未来四年车队规模需增长四倍 [40][41] - 供应商集中度降低 前五大供应商贡献从2023年62%降至2025年53% [48]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商业建筑行业出现积极迹象 主要承包商活动增加 [28] - 预计市场增长率在0-3%之间 公司目标以两倍市场增速增长 [79] - 数据中心业务预计未来12个月保持25%增长率 [88] - 计划2025年2月实施约4%的价格上涨 [90] - 电气化经济、工业物联网和智能电网数字化是长期增长驱动力 [29] - ESG压力创造额外需求 包括能效升级和可再生能源整合 [37] 其他重要信息 - 安全表现优异 损失工时伤害频率率为1.9 远低于行业基准6-7 [13] - 在布里斯班机场区和墨尔本Noble Park开设新办公室 [23] - 库存水平增加330万美元 [25] - 经营现金流转换率达到113% 高于上年同期的91.3% [24] - 推出新产品包括Minto Mark二插头和160安培配电板 [57][63] - 员工持股比例为15% 外部持股85% [10] 问答环节所有提问和回答 问题: 公司增长预期与市场增长对比 - 公司预期继续保持两倍于市场增速的增长 如果市场增长0-3% 公司目标增长5-6% [78][79] 问题: 并购策略重点 - 并购策略侧重于与现有产品组合相邻的领域 通过现有客户关系实现协同效应 [81][82] 问题: 数据中心业务展望 - 数据中心业务预计未来12个月保持25%增长率 订单管道强劲 [87][88] 问题: 定价策略 - 计划2025年2月实施约4%的价格上涨 主要反映运营成本增加 [90][91] 问题: CMI业务整合进展 - CMI业务受益于商业建筑行业复苏和销售团队优化 [98][99] - 计划增加1-2名销售人员 重点覆盖公用事业和基础设施领域 [101] 问题: 债务偿还计划 - 目前净现金头寸980万美元 将优先维持营运资金需求 债务偿还将视并购机会而定 [106] 问题: 订单积压和NPS评分 - 订单积压与上一报告期保持一致 未披露具体数字 [113] - 员工和客户NPS评分将在11月AGM上更新 [11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