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算中心

搜索文档
连亏4年债务压顶,锦龙股份豪赌算力:卖券商“回血”22亿元计划收购深圳本贸
华夏时报· 2025-07-25 21:45
业务转型 - 公司拟购买深圳本贸科技29.31%股权,加快推进业务转型,向实体经济转型和拓展新质生产力 [2] - 公司从2023年起计划出售中山证券和东莞证券股权,此次收购资金来自22.71亿东莞证券股权转让款 [2] - 公司2024年6月计划与广州赛富建鑫、北京九章云极合作投资建设智算中心,总投资不超过10亿元,规划建设两个各125台8卡服务器算力集群 [3] 收购标的财务数据 - 深圳本贸2024年末总资产19.78亿元,净资产4.85亿元,全年营业收入8.69亿元,净利润5362.47万元 [3] 转型动因 - 公司连续四年亏损,券商主业发展受阻,急需寻找新业务增长点 [4] - 算力行业处于政策利好、市场需求爆发、技术创新突破、业绩兑现四重共振的关键节点,收购是顺应行业趋势 [4] - 公司已无"慢慢转型"的奢侈,收购核心动机是"卡位"算力赛道,换取未来三到五年的发展机会 [4] 财务状况 - 公司2021年至2024年分别亏损1.31亿元、3.92亿元、3.84亿元、0.89亿元,累计亏损超9亿元 [5][6] - 公司2021年至2024年资产负债率分别为74.86%、77.66%、77.17%、81.09%,2024年底逾期未偿债务超过7亿元 [5] - 公司2024年5月申请将10亿元银行借款展期3个月 [5] - 公司2024年上半年因转让东莞证券股权预计实现净利润1.05亿元至1.53亿元 [5] 券商资产出售情况 - 公司曾持有中山证券67.78%、东莞证券40%股份,两家券商是主要收入来源 [5] - 2023年11月及2024年6月分别启动两家券商股权出售计划,中山证券股权转让终止,东莞证券20%股权于2024年7月1日完成交割 [5]
锦龙股份22亿落袋即闯算力:深圳报业坚守标的四年,IPO “梦碎”离场
搜狐财经· 2025-07-24 21:20
公司战略转型 - 锦龙股份拟购买深圳本贸科技29.3%股份 计划跨界进入算力服务领域 [3] - 公司此前已推出10亿元算力租赁投资计划 但至今未见实质进展 [4] - 此次投资资金来源于近期出售东莞证券20%股权获得的22.71亿元转让款 [3][6] 财务状况 - 锦龙股份过去四年主业乏力 连年亏损且债务压力巨大 [3] - 2023年起持续出售核心资产回血 包括计划出售中山证券和东莞证券股权 [5][6] - 出售东莞证券股权历时20个月才完成 获得22.71亿元资金使上半年扭亏为盈 [6][7] 算力业务布局 - 2024年4月曾宣布与两家机构合作投资智算中心项目 计划总投资10亿元 [7][8] - 原计划分三期建设 首期投资1.03亿元建设31台8卡服务器算力单元 [9] - 但至今未成立项目公司 近一年未见投资进展披露 [9] 标的公司情况 - 深圳本贸专注于智慧中心和算力服务全产业链 业务涵盖智算中心规划建设运营 [7] - 2019-2024年营收从4.68亿元增至8.69亿元 但净利润从5881万元降至5362万元 [16] - 正从数据中心基建服务转型自建数据中心 传统业务曾占营收近9成 [16] 股权交易背景 - 转让方为深圳报业集团旗下基金 2019年以约2.11亿元获得30%股权 [16] - 原计划推动深圳本贸创业板IPO 但入股4年未实现上市目标 [10][14] - 交易价格尚未确定 预计将高于深圳报业集团四年前的入股成本 [16]
跨界收购算力公司29%股份,锦龙股份“一字”涨停
环球老虎财经· 2025-07-24 17:06
7月23日,锦龙股份发布公告称,公司与广东深报一本和深圳深报一本签订《意向书》,拟购买其合计 持有的深圳本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9.3151%股权。 根据公告,两家交易方的执行事务合伙人均为深报一本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深圳)有限公司,执行事务 合伙人委派代表都为汪博天。并且,广东深报一本和深圳深报一本分别是深圳本贸的第二、第五大股 东。 若交易完成,锦龙股份或将成为深圳本贸的第二大股东,有望深度切入以智算中心和算力服务为核心的 数字经济基础设施领域。 事实上,随着券商行业竞争愈发激烈,从去年4月开始,锦龙股份就在算力领域谋篇布局。曾与多家公 司共同投资,成立项目公司在广东地区合作开展智算中心建设及运营业务。彼时,锦龙股份称,智算中 心总投资规模不超过10亿元,规划建设成两个各125台8卡服务器算力集群,拟分三期落地。 而标的公司深圳本贸专注于智算中心和算力服务为核心的全产业链上下游服务,业务涵盖智算中心规划 建设、投资运营及其产业链延伸。采用T-block预制模块化技术进行智算中心建设,提升智算中心的标 准化和产品化水平,以开创性科技服务于数字经济发展。 此外,截至2024年末,深圳本贸总资产为19.78亿元、净 ...
利用率仅三成,“沉睡”的算力如何激活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7-24 10:41
智算中心建设现状 - 西部某城2022年开工的智算中心上架率不足50%,已上架服务器实际利用率不足30%,年运营成本超3000万元[1] - 全国已投运智算中心近150个,在建和规划项目近400个,平均算力使用率仅30%[2] - 2024年底我国算力总规模达280EFLOPS,其中智能算力占比32%(90EFLOPS)[3] 供需矛盾与低质量扩张 - 2023年中国智能算力需求123.6EFLOPS,供给仅57.9EFLOPS,缺口超50%[3] - 三四线城市中小智算中心整体利用率不足30%,部分因盲目建设导致闲置[4] - 地方政府补贴政策(如昆明按投资15%补贴、安徽对400P以上项目补贴)加速低效建设[4] - 社会资本主导的智算中心存在芯片配置单一、机架功率密度不足15千瓦等问题,无法满足大模型训练需求[6] 算力需求结构变化 - 推理模型(如DeepSeek R1)推动算力需求碎片化,中小企业需求占比提升[7][8] - 训练阶段需16位浮点精度+千卡规模,推理阶段可接受更低精度+小型化设备[7] - 杭州算力小镇整合1700家企业,70%为中小企业,通过平台匹配降低算力成本[8][9] 资源优化与政策支持 - 全国已发布10余个算力调度平台,宁夏东数西算平台实现跨区域资源整合[11] - 工信部计划2026年建立算力互联互通标准,2028年实现公共算力标准化互联[11] - 湖南对改造升级智算中心给予10%补贴(最高2000万元),宁夏发放4000万元/年算力券[12] - 南京智能计算中心通过算力券使平均使用率达80%,峰值接近100%[13]
锦龙股份再出手:拟购深圳本贸29%股份,算力布局加速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23 23:08
每经记者:陈晨每经编辑:彭水萍 7月23日,锦龙股份发布公告表示,拟购买深圳本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深圳本贸")29.3151%股份,这一举动被视为锦龙股份在算力领域的布局 进一步深化。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在财务困境压力和政策支持机遇下,锦龙股份决定推动公司业务逐步转型。2024年4月,锦龙股份与专业机构共同投资,成 立项目公司在广东地区合作开展智算中心建设及运营业务。此次拟购深圳本贸股份,无疑为锦龙股份的算力转型之路再添新动力。 锦龙股份拟收购算力资产 据介绍,深圳本贸成立于1997年,注册地在深圳市南山区,是一家以智算中心和算力服务为核心的全产业链服务商。其业务涵盖智算中心规划建设、投资运 营及其产业链延伸,并为客户提供绿色、低碳的智算中心全生命周期综合解决方案。 记者从深圳本贸官网看到,其成功案例主要分布在四大业务板块:在IDC建设及运维领域,曾承接腾讯南京江宁TB项目;建筑智能化方面,完成华润前海金 融中心T1大厦智能化工程;云计算领域,主导招商证券私有云扩容项目;光伏新能源板块,参与中节能甘肃省凉州区五期100兆瓦并网光伏发电项目。 财务数据显示,深圳本贸2024年末总资产为19. ...
钢铁“智造”新标杆!包钢实践成果催生9项关键标准制定
内蒙古日报· 2025-07-07 21:29
钢铁行业智能制造标准制定 - 钢铁行业智能制造领域5项国家标准和4项行业标准的制定工作近日在包钢启动 [1] - 9项标准聚焦钢铁智能制造的核心领域与关键环节 旨在破解行业共性技术难题 统一技术接口及规范 打破信息壁垒 [1] - 标准实施将为构建安全 高效 绿色 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钢铁智能制造体系提供技术支撑和制度保障 [1] 包钢集团智能制造实践 - 公司将智能制造作为转型升级核心驱动力 在智慧矿山 智能工厂 智慧物流 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等方面取得丰硕成果 [3] - 已形成"一平台 一网 一批 一智慧矿山"体系: - "一平台"指数据共享平台 通过主数据管理和标准化治理构建集团数据底座 [3] - "一网"指智算中心网络 支撑智能化生产 网络化协同 远程化运维 [3] - "一批"指关键岗位数智化项目 包括无人库管 无人行车 3D岗位改造 智慧车间等 [3] - "一智慧矿山"指白云鄂博铁矿项目 融合5G 无人驾驶 工业互联网 数字孪生等技术 研发国际首个在用矿用汽车无人驾驶运输系统 [3] 新联公司技术影响力 - 作为包钢旗下数智化产业公司 新联公司参与制定的国家标准《云制造服务评估要求》已于6月1日实施 [5] - 公司表示9项标准制定工作在包钢启动是对企业技术实力和服务能力的高度认可 [5] - 集团将继续深化智能制造创新实践 参与更多标准制定工作 助力国家新型工业化战略 [5]
深圳龙岗 打造科技梦想之城
经济日报· 2025-07-06 06:04
龙岗区AI战略布局 - 龙岗区实施"All in AI"战略,通过"技术+资金+场景+订单"组合拳推动AI产业高质量发展,核心路径为AI产业化和产业AI化"双向驱动"[1] - 成立全国首个政府直属机构区人工智能(机器人)署,统筹推进发展规划、生态建设等工作[3] - 3年拿出百亿元政府订单支持新技术新产品新服务推广应用[11] 产业生态构建 - 龙岗区集聚人工智能企业350余家,形成"从芯片到场景"全产业链,支撑千亿元级产业集群[4] - 设立规模10亿元的龙岗区粤科人工智能产业基金,撬动社会资本投入[4] - 引进全球知名开发者社区CSDN,打造AI智能体开源社区,构建"代码开源、场景开放、数据开发、全民共创"生态[6] 基础设施支撑 - 建设深圳(东部)人工智能产业公共服务平台,算力供给达2000P,规划累计供给1万P,可调度社会智算资源4万P以上[5][6] - 建成数据共享交换平台,汇聚超1000亿条文本和图像数据[6] - 发布华佗GPT等大模型,培育视觉、建筑、医疗等垂直领域模型[6] 应用场景落地 - 开展"我为企业找市场"专项服务,累计挖掘场景429项,促成合作金额超10亿元[8] - AI+公共安全领域机器人巡逻效率达辅警1.5倍,数据采集量达18倍[9] - AI+物流领域开通135条无人运输线路,降低运营成本近50%[9] - AI+政务部署DeepSeek—R1全尺寸模型,推动政务智能化转型[9] 企业创新案例 - 云天励飞自主研发DeepEdge10系列芯片,构建AI推理芯片生态[2] - 优艾智合推出"巡霄"轮式人形机器人,应用于半导体制造和能源行业[10][11] - 无人机AI巡检技术使电力巡检效率提升8倍[10]
跨界突围!华升股份进军智算市场,盘中现“天地板”
格隆汇· 2025-06-24 19:14
收购交易 - 公司拟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收购易信科技100%股份,并向控股股东湖南兴湘投资控股集团募集配套资金 [1][4] - 交易对方包括白本通、张利民等28名股东,其中26名已签署框架协议,剩余2.12%股份需进一步协商 [4] - 交易构成重大资产重组及关联交易,完成后白本通与张利民合计持股将超5%成为关联方 [5] 标的公司业务 - 易信科技专注于算力基础设施,已在深圳、惠州、广州等地运营多个高性能智算中心,并在湖南郴州建设绿色智算中心 [5] - 标的公司计划以湖南绿色智算中心为依托,优先布局中部区域算力资源,并延伸至河南、四川等地 [5] 公司财务状况 - 2024年营收7.78亿元同比增长34%,但归母净利润亏损4933.60万元同比下滑333% [6] - 2022-2023年营收分别为9.01亿元、5.81亿元,归母净利润为-2.08亿元、0.21亿元 [6] - 毛利率下滑主因纺织品供应链转移导致售价压低,以及承接低毛利订单,贸易、纺织生产、其他业务毛利率分别下滑4.95%、1.59%、66.26% [6] 战略转型方向 - 公司提出纺织行业数字化转型是提升竞争力的关键路径 [7] - 跨界算力基础设施领域符合湖南省国资委"蓄势向'新'"战略导向,有望打开估值重构空间 [8] 市场反应 - 复牌后股价跌停收盘跌8.27%报7.21元 [2]
佛山南海桂城智算中心启动 由镇街自主建设 助力打造全国“AI+制造”高地
南方日报网络版· 2025-06-24 15:55
智算中心建设进展 - 全国首个镇街自主建设的智算中心首期100P已竣工 由佛山南海桂城投资建设 北电数智负责运营 [1] - 该中心从提出到投用仅用半年时间 采用"1个底座+3大平台+N个样板间"架构 [1] - 7家企业已签约成为AI创新应用意向客户 包括金赋科技 柯内特 维尚家具 中科安齿等 [1] 智算中心功能定位 - 首期开放六大垂直行业模型 包括3D生成 数字孪生等 覆盖工业制造全流程 [2] - 首批打造五大样板间 如齿科数字工厂 AI陶智坊 重点解决AI应用费用高 行业转型难问题 [2] - 提供从基础设施到咨询的全方位AI赋能 贯穿企业数智化转型全生命周期 [1] 区域产业发展背景 - 佛山2023年工业总产值突破3万亿元 位居全国地级市前列 [1] - 桂城定位大湾区人工智能+制造业创新高地 抢占全国AI产业发展制高点 [1] - 未来将重点建设"佛山市人工智能赋能传统制造业数智服务平台" 打造行业数据可信空间 [2] 产业生态规划 - 计划集聚人工智能服务商和数据服务商生态 赋能传统产业数改智转 [2] - 结合佛山制造业需求 打造垂类模型 助力建设全国"AI+制造"高地 [2]
4000亿大消息 重组方案来了!
中国基金报· 2025-06-10 00:11
交易方案 - 海光信息拟以0.5525:1的换股比例吸收合并中科曙光 [2][3] - 交易金额为1159.67亿元 [3] - 中科曙光将终止上市 新发行股票在科创板上市流通 [2][3] 交易影响 - 存续后的海光信息将实现从高端芯片设计到高端计算机整机、系统的生态布局 [2][5] - 公司承继中科曙光全部资产、负债、业务及人员 [3] - 合并前两家公司总市值达4069.7亿元 [2] 行业协同 - 算力产业链垂直整合符合国家科技补链强链战略 [4][5] - 硬件升级与算法革新需芯片厂商与服务器厂商深度协同 [5] - 合并后有望在技术迭代、渠道强化、业务拓展方面实现协同突破 [6] 市场预期 - 换股比例符合机构预测的合理区间 [5] - 产业链聚合趋势明显 新公司市值有望提升 [6] - 本次重组是《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修订后首个案例 [4]